发表于2025-02-23
羡慕嫉妒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张慧,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人类学研究所讲师。2010年毕业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人类学系,获人类学博士学位。曾就读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研究兴趣:情感人类学、经济人类学和城市化研究。曾在《民俗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思想战线》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近十篇。
嫉妒,是一种极具破坏力量的负面情感。用福斯特(George Foster)的话来说,每个人都害怕它。既怕别人对自己的嫉妒导致的恶果,也怕自己对别人的嫉妒引发的毁灭。因此,往往会有一整套社会制度来维持、控制、权衡这种情感,把它的破坏作用降到最低。
对于嫉妒的本土形式——“眼红”以及“红眼病”的讨论曾经在20世纪80年代占据了报纸头条,近年来“羡慕嫉妒恨”又成为流行词汇。本书从对“红眼病”“仇富心态”的文本分析,到深入华北三个因采矿暴富的村子为期一年的田野调查,试图把“羡慕”“嫉妒”“恨”作为理解“暴富”、“财富不平等”与“开矿纠纷”等社会现象的切入点,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道德文化机制,由此探讨乡土社会嫉妒的发生、控制及消解机制,并针对由财富快速积累而引发的急剧社会变迁进行更为深入的人类学解读。
【学者推荐】
张慧为读者做出的财富观分析来自对生活的直接观察,而不是社会分层统计方法通常呈现的刻板社会图景。在她的笔下,多重的态度、多样的情绪、复杂的情感,不断围绕财富问题旋转变动。由于分析细致入微,并非武断绝然,而且否定了二元对立的分析法,一个多彩的社会生活光谱逐渐呈现在她的叙述和分析之中。光谱的一边是对人们对财富的向往,另一边是人们对财富的反思,光谱的中间地带则是光点逐步变化且有层次的色调。如此巧妙的分析和表述使得张慧的著作能够准确地将当代中国公民面对财富问题的复杂心态呈现在读者面前。
——著名人类学家,清华大学教授 景军
##从情感人类学的角度剖析嫉妒、恨等情感的发生机制,应该来说很有新意。作为研究基础的矿区民族志素材也开发得详尽丰富,然而作者对于上述情感的剖析,仍然更多停留在心理学或者社会心理学层面,未能将这些情感的发生,跟村庄的生产—分配机制和阶层结构有机结合起来,显得相对零散和表面化,比较遗憾。
评分 评分 评分##Lutz:情感由文化定义,社会设定,个人表达。/有关情感的概念更应被认为是用于复杂的、交流的、道德的以及文化的目的而存在,而不是用于普遍存在的自然或本质的心理状态的标签。
评分##虽然社会研究在某些程度就是用术语把司空见惯风的事情再解释一遍,但确实引发人的思考。在暴富手段不正当不正规,制度也没有完善到可以管控,还不让人用运和命来缓和心理的矛盾,是要出问题的啊!
评分##强烈推荐啊。看完你就不得红眼病了。
评分##就不打分了。从博论到中文出版还是有很多修订的,往morality上走,大方向好找,走的人也多,但是走到的总感觉还差点什么。前几天看勒布雷东《日常激情》,专门一章讲“眼神”,觉得“眼”本身的讨论可以增补到关于evil eye与红眼的讨论中。
评分 评分羡慕嫉妒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