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子 1
第一章 海權時代 5
一、海權崛起:西方國傢的近代化之路 7
二、陸海對決:鴉片戰爭與日俄戰爭的成敗得失 12
三、中共逆襲:遊擊戰大師的陣地戰勝利 14
第二章 農耕中國 19
一、跛腳巨人:並不完美的抗美援朝 21
二、農耕中國:漢武帝的反擊 23
三、大河文明:農耕帝國起源之謎 25
四、天佑中華:華夏文明的特殊之處 28
五、帝製時代:郡縣製與君主專製製度的確立 32
六、秦亡漢滅:漢武帝的“反封建”鬥爭 36
七、魏晉風度:門閥政治的終極産物 42
八、楊堅復闢:中央集權的迴歸 47
九、科舉革命:走嚮鼎盛的帝國 49
第三章 帝國宿命 53
一、盛極而衰:中華帝國無法突破的300年大限 55
二、黃巢起義:藩鎮的崛起與關中地區的興衰 57
三、苟且偷生:“杯酒釋兵權”帶來的災難性後果 61
四、大元進士:在民族意識與國傢意識中抉擇的漢民族精英 66
第四章 布衣天子(上) 69
一、另類“暴君”:不被理解的硃元璋 71
二、反腐風暴:布衣天子的心路曆程 79
三、發動群眾:硃元璋的特殊反腐手段 84
四、官不聊生:明初官員的工資水平分析 86
五、山頭之爭:建國初期的權力鬥爭 90
六、宰相造反:鬍惟庸謀反案 92
七、孤注一擲:鬍惟庸造反的真僞與可行性 97
八、血流成河:硃元璋的艱難選擇 103
第五章 布衣天子(下) 107
一、監察獨立:設立錦衣衛的製度意義 109
二、《逆臣錄》:藍玉謀反的證據與動機 111
三、反腐疑雲:誅殺功臣還是反腐倡廉? 114
四、分封之弊:硃元璋的私心與製度設計 117
五、東廠太監:特務機構還是監察機構? 121
六、洪武之治:硃元璋的反腐敗失敗瞭嗎? 124
第六章 大明盛世 135
一、遠邁漢唐:鄭和下西洋與明朝疆域的擴張 137
二、天子戍邊:土木堡之變與定都北京的戰略意義 144
第七章 成化中興 149
一、烽煙四起:成化初年的國傢亂局 151
二、荊襄平亂:少年皇帝的鐵血政策 157
三、編戶齊民:軍事鎮壓之後的社會治理 167
四、政通人和:古代專製政府存在的價值 171
五、專傢治國:科舉考試和人纔曆練製度 174
六、儲君之路:明朝的太子培養製度 176
七、鳥盡弓藏:韓雍緻仕與兩廣治理 180
第八章 太監汪直 183
一、貪腐黑幕:死在西廠大牢裏的軍分區司令 185
二、彈劾西廠:內閣與六部九卿的強烈抗議 189
三、反戈一擊:被妖言擊落的帝國首輔 194
四、狠心治國:不換思路就換人的成化皇帝 198
五、文官墮落:社會精英的利益集團化 203
六、成化犁庭:屠滅建州女真 206
七、奇襲威寜海 209
八、帝國鐵騎:冶金技術與中原王朝的盛衰 217
九、英雄末路:汪直獲罪與明憲宗晚年怠政 226
第九章 儒傢聖君 233
一、堯舜之君:弘治皇帝的人生理想及其破滅 235
二、以德治水:弘治年間治理黃河的教訓 238
三、以德製夷:濛古入貢與王越之死 244
四、葉淇變法:政商結盟與“開中法”的廢棄 249
五、韆年一問:財富都去哪兒瞭? 253
六、黨爭誤國:開拓西洋與徵討越南的擱淺 256
七、清理門戶:文官精英利益集團化的再加強 259
八、虞颱嶺之敗 260
第十章 治亂得失 263
一、三大“聖君”:漢文帝、宋仁宗和明孝宗的施政得失 265
二、儒傢理想:人性中的善惡與政府治理的首要任務 276
三、武周革命:唐太宗與武則天的治國方略及其效果 286
四、雄猜之主:硃元璋、武則天、毛澤東和漢武帝的鐵腕治吏及其效
果 291
五、景武霸業:漢景帝的漢朝酷吏政治的發端 296
六、仁不秉政:“仁宣之治”與明朝衰落的開始 299
七、盛世基業:大繁榮的政治基礎與潛在的危機 309
尾 聲 313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