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伯嘉(R.PO—CHIA HSIA),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Edwin Erle Sparks講座講授,颱灣“中研院”院士。齣生於香港,先後求學於香港地區、英國、德國和美國,是近代早期歐洲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領域的著名學者。已齣版專著和編著十餘部,其中多部作品被譯為日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德文等。
在中世紀的歐洲,天主教的影響無處不在。經曆“宗教改革”的衝擊以後,天主教世界進行瞭自我革新與復興運動,深刻影響瞭歐洲以及整個世界的發展曆程。本書對特倫多大公會議之後兩個多世紀的天主教曆史進行瞭極其有價值的綜述和探討,參考瞭至少8種不同語言的學術成果,立論嚴謹,文筆清晰,內容廣泛而又細緻,可謂該領域的最新權威著作。
夏伯嘉編著的《天主教世界的復興運動(1540-1770)》已被翻譯成德文、意大利文與西班牙文,在美國、英國、德國、愛爾蘭、西班牙、意大利、墨西哥、加拿大等國多所大學被用作教科書,是從事近代早期歐洲曆史和天主教研究的必讀書。
本來裏麵涉及的人、地、事名就多,譯者還常常不采用通用譯名(譯者不會是颱灣人吧)。隨便舉,如P202伊曼紐·狄亞茲(陽瑪諾)、P216伊索比亞(埃塞俄比亞)、P235亞隆索·塞梅多(謝務祿),得反應很久,纔知道指的是啥。翻譯一本書很不容易。這本書還有個大問題,就是沒有一個腳注和一篇參考文獻,全刪瞭。
評分##有些章節蠻有意思,有些章節太教科書式流水賬瞭。翻譯完全是颱版風格,不是很好讀,尤其是涉及到人名地名,需要自己辨彆一下
評分 評分 評分##2017已讀49.用全球史的視野審視瞭16世紀初(特蘭托大公會議)至18世紀末(耶穌會被解散)天主教在世界各地區的發展情況。先說說缺點:(1)翻譯太次,似乎是用瞭颱版?(2)作者用心收集各種冷僻材料,唯獨個人分析太少。即便如此,書中對天主教聖徒以及獵巫運動等主題的分析還是不錯噠。
評分 評分本來裏麵涉及的人、地、事名就多,譯者還常常不采用通用譯名(譯者不會是颱灣人吧)。隨便舉,如P202伊曼紐·狄亞茲(陽瑪諾)、P216伊索比亞(埃塞俄比亞)、P235亞隆索·塞梅多(謝務祿),得反應很久,纔知道指的是啥。翻譯一本書很不容易。這本書還有個大問題,就是沒有一個腳注和一篇參考文獻,全刪瞭。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