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5-23
僧侣与哲学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让-弗朗索瓦•何维勒(Jean-Francois Revel)
法兰西学院院士,1924年生,哲学教授、政治评论家,所著政治评论在西方世界皆引起很大反响,曾任法国新闻周刊《快报》总编辑,现居巴黎。
马修•理查德(Matthieu Richard)
佛教僧侣。生于1946年,曾为巴黎巴斯特学院分子生物博士。1972年移居印度,向佛教大师们学习,二十多年来过着佛教僧侣的生活。出家前曾写过一本鸟类迁移的著作,出家后的作品有《顿悟之旅》。至今一直从事藏文经文的翻译,现居尼泊尔谢城寺。
译者简介:
赖声川
台湾知名舞台剧导演,1954年生于美国华盛顿。美国加州伯克莱大学戏剧艺术博士。曾任国立台北艺术大学戏剧学院教授及院长。1984年参与创立剧团表演工作坊,担任艺术总监。自1984年开始剧场创作,后陆续开创台湾舞台剧市场,即兴时事电视剧市场,受到中外媒体赞誉,并获得诸多奖项。赖声川同时是藏传佛教信徒,译有多本藏传佛教书籍。
◎藏传僧侣与法国哲学家,父子在喜玛拉雅山中关于佛教、哲学、生命意义及宇宙万物的心灵对谈
◎赖声川经典全译本,首度向大陆读者呈现
◎法国畅销30万册,台湾好评畅销再版40刷
“对未来的史学家而言,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很可能就是佛教和西方基督教文明的接触。”
生物学博士马修·理查德生于1946年,跟随诺贝尔生物医学奖得主导师从事分子生物学最尖端研究,然而,正在人生充满各种辉煌可能性的时候,他却突然远赴喜玛拉雅山麓,跟随藏传佛教老师,探求古老的东方智慧。20年后,1996年5月,他的父亲,法兰西学院院士、哲学家让-弗朗索瓦?何维勒来到尼泊尔加德满都,一个叫哈提班的宁静地方,与已经成为藏传佛教僧侣的马修·理查德进行了一场为期十天的对谈。所谈涉及社会、文明、生命、宇宙等诸多重大话题,这是一对父子相隔二十年的重逢,更是东方智慧与西方理性之间一次震撼心灵的碰撞。
“当现代的科学遇上古老的佛法,当西方的物质遇上东方的心灵,当望子成龙的父亲遇上亟思解脱的儿子,必然迸发最上乘的智慧,这就是这本书的迷人之处。”
——郑振煌(佛教学者,《西藏生死书》译者)
“《僧侣与哲学家》法文版出版后,已翻译成二十几种语言,影响甚大。它像是一座搭在东西思想落差之上的桥梁,用聆听的、容忍的、温和的方式疏通双方,让东西方人各自照镜子,看看自己,看看我们这个世界,这个时代。”
——赖声川
##哲学家强调西方社会崇尚科学、社会管理制度等等外在建设手段有,他们追求有所建树,有所创新。僧侣儿子一直跟他解释这些东西和佛教基本不冲突,只是佛教要求大家先把自己搞好再普渡众生。哲学家全程“我不听我不听,佛教有意思,但就是不科学!”僧侣全程“好几个仁波切都给我带来智慧,究竟怎么获得智慧我就用抽象词组说一遍吧,你们自己慢慢悟~”两人基本一直不在一个频道,谁也没被说服,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评分 评分 评分##非常受益。替我理清了西方哲学的发展脉络,以及佛教的主旨。父亲的观点是,西方以推动全人类发展的西方科学实证和人文主义更能增加人类福祉,佛教只能作为一种心灵哲学辅助人类的个体道德进步(父亲认为开悟不能被实证,只是个体经验,所以非常怀疑其真实性,但认为知行合一的...
评分##春节读物,有意慢读。入门书,问题涵盖全面,途中不断在父子之间摇摆,一会儿觉得西方的理性系统比较实际,一会儿又觉得还是佛教高明;真正的交锋不多,有时是各说各话,主要分歧落在自我和轮回上。最后读到儿子的辩论态度,一笑,所谓没有执着。读完就该回京。表达都是虚妄的。继续摇摆。
评分##佛学是一种心灵哲学,专注于解决苦的问题。什么是苦?在巴利语中,苦表示“不满足”,一切痛苦都源于不满足。对自我的执着加深了这种不满足的状态,人们陷入我执是因为对万事万物“空性”的认识不够透彻,由我执产生的种种负面情绪,如贪婪、嫉妒、傲慢、憎恨等,会让我们的内...
僧侣与哲学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