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5-13
如何处理仇人的骨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钟伟民,香港及澳门地区著名专栏作家,曾每天在香港某著名激进日报上“指点江山”、“拨乱反正”,众人捧,歹人骂,十年如一日,一时间在文化圈里人人皆知。
钟伟民的经历相当传奇。
15岁才小学毕业的他没考上中学,只能在码头做苦工、读夜校。
不到20岁,钟伟民开始写诗,从1979年开始连续三次获得香港“青年文学奖”,好友张小娴更是在她的成名作《面包树上的女人》中借用了他的诗。
初露锋芒的钟伟民受到了余光中、黄国彬等名家的大力赞赏,还被香港岭南大学文学院院长梁锡华保送入校读大学。
或许因为这件事,很多所谓的“专家”开始批评钟伟民的作品,当时轻狂的钟伟民撰文反驳,引起了整个文坛的大震动,史称“第一次钟伟民现象”。
后来,钟伟民开始写小说,结果又是爆红。他的《雪狼湖》不仅出奇精彩,还被改编成由张学友主演的音乐剧,现在已经成为华语音乐剧中无人不知的经典。此后的小说《花渡》更是和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一同获得首届“香港书奖”。
有他在的地方,就有江湖;他动一动笔,就有争斗
爱他的视他为瑰宝,恨他的却除不掉他
专栏随笔十年精选,生活中的必读之书
*15岁才小学毕业还没考上中学
*17岁成为金庸的中文秘书、董桥的得力助手
*18岁开始在文学界获奖无数
*2次大闹香港文坛,史称“第一次钟伟民现象”和“第二次钟伟民现象”
*张小娴在成名作《面包树上的女人》中特意借用他的诗
*小说《雪狼湖》不仅精彩,还被改编成张学友主演的音乐剧,已成经典
*小说《花渡》更是和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同获首届“香港书奖”
*《如何处理仇人的骨灰》仅书名就红遍全国,也是他最富争议的一部文集
他的诗歌曾曾屡次获得香港最高奖项,他的小说已经成为经典,但钟伟民最让人拍案叫好的还是他的专栏文章。霸气外露的他天天写,激进的报纸天天登,一晃十年,就这样写了3600篇!这些文章大到骂特首,小到损明星,包罗万象,唯独没有假仁假义和虚伪文艺。写久了,出名了,他的文章人人看,成了各色人等茶余饭后的重要话题。
香港的出版社曾将钟伟民的3600余篇专栏文章整理,精选了600余篇,名为“狼心系列”。这个系列出版了6本,出版后都立刻冲上了各大畅销榜!其中,第二本《如何处理仇人的骨灰》因其“强大的书名”,立刻就被传到了大陆,成为了一部“奇书”。读过的人都说好,没读过的都在找。
钟伟民现在定居澳门,已过天命之年的他极少再问江湖事,玩石、贩石度日,过得甚是逍遥。编辑苦求,他才应下,准许推出《如何处理仇人的骨灰》的大陆版,这也是钟伟民专栏文章第一次介绍给大陆读者。
出版社不想原封不动引进港版的内容,而是精选了钟伟民的整个“狼心系列”,近400页的内容,超过150篇的犀利文章,精美开本,并请顶级设计师SOMA设计封面,让读者一次性看过瘾。
钟伟民在引言中说到:“……《如何处理仇人的骨灰》的书名流进了大陆,凶残如我的读者,个个要看这本书。这下好了,像一个刽子手未出场,吃饭的家什却做了预展,到真见了我用文火煮文人,做起细剐的活儿,能喝一声彩,赏几个铜板就万幸了。”
##整本书收录的文章都很短小,短小并不意味少而贫乏,有时候短短数言道尽人生甘苦,尽不为人知之过往。 不受他人影响,亦不为他人所动,活的自我。行文大胆直白泼辣,又有点痞气,有些文章又看的让人痛快!也可说是口无遮拦。 但想来悲伤一文,虽也短小,但个中滋味只有经历过才...
评分##完全不能明白为何评分如此之高,繁体版竟然高达9.8?!每篇文章都很短,不过加长版的微博体感慨牢骚,毫无文笔可言,毫无真知灼见。散文随笔看惯了大师之作,实在不喜此作。若不是因人推荐,看腰封上那话,我都不会买的。
评分 评分 评分##读这本书的第一句话,就凭这么一句,我就很喜欢这本书了。这么奇怪的书名确实吸引眼球,本来没指望能有多大深度的思想,然而有点出乎意料了。 惶惶几日,慢慢的看完这本书,由一篇一篇的小文章组成,读起来倒也不累。我是个记性不太好的人,即便刚刚读完,但是很多东西还是在记...
评分##主要是特别的怪,怪到想要一口吃掉这本书,就像是吃掉仇人的牙齿。心里因为有爱其实才会耐心的读这样一本书。虽然看起来是写恨的,其实是为爱痴狂的鉴证。 这本书的关键是骨灰。骨灰意味着死灭,意味着一个人的结束。仇人的骨灰意味着什么呢?像是结束了你的一段记忆,或者是一...
评分 评分如何处理仇人的骨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