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第一章大明宫的创建与废弃
第一节隋朝宇文恺都城杰作的一个瑕疵
一、巧妙利用“六坡”地势的大兴城规划
二、地势低洼湿热的太极宫寝殿区
第二节唐朝另辟地势爽垲的新宫——“东内”大明宫
一、大明宫的创始
二、大明宫的废毁
第二章揭示历史淹没的盛唐经典宫苑群落
第一节大明宫幅员宏伟的宫城
一、宫城、夹城与宫内隔墙
二、宫门与角楼
第二节三朝大殿——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
一、含元殿
二、宣政殿
三、紫宸殿
第三节园林化的宫殿群落——别殿、亭、观
一、延英殿
二、麟德殿
三、清思殿
四、太和殿
五、蓬莱殿与含凉殿
六、清晖阁
七、金銮殿(金銮御院)
八、浴堂殿
九、思政殿
十、三清殿
十一、望仙楼(望仙观、望仙台)——文思院
十二、永安殿与宝庆殿
十三、宣和殿
十四、中和殿
第四节宫内衙署
一、内侍省
二、命妇院
三、枢密院
四、既在宫内又在宫外的翰林院与学士院
五、皇太子的少阳院与东翰林院
六、掖庭宫与内侍别省
七、宣政殿左右的外朝衙署
八、左金吾仗院与右金吾仗院
九、左藏库与右藏库
第三章壮丽的丹风门——借鉴明德门的发挥创造
第一节丹风门——大明宫的正门
第二节现存城门墩台的遗迹现象
第三节城门墩台原状探讨
第四节组合体的丹风门楼观
第五节对峙的阙楼
第六节丹凤门外的门仆值房与门内的龙首渠和下马桥
一、门仆值房
二、门内的龙首渠与跨渠的御桥和下马桥
第四章再现盛唐标志性建筑——含元殿
第一节制高点上的“正衙”——含元殿
一、隋观德殿改建而成的正衙
二、遗迹现象的辨认
三、复原考证
四、砖瓦窑
第二节含元殿的东朝堂和西朝堂
一、早期朝堂
二、晚期朝堂
第三节含元殿前的宫观
一、“中无间隔”——不设“含元门”
二、懿德太子墓壁画的启示——殿前宫观
三、两观(阙)之间的距离等于含元殿整组的宽度
第四节宫阙(观)前的“金水河”与“金水桥”
一、两阙前发现“金水河”与“金水桥”遗迹
二、两观前的“金水河”与“金水桥”形制
第五节宫阙外的东西长廊
第五章麟德殿的真面目
第一节遗址概况
第二节复原形制
一、麟德殿
二、穿堂
三、障日阁
四、景云阁
五、东亭与西亭
六、郁仪楼与结邻楼
七、御厨
八、东、西翼廊
九、外围建筑
第三节工程做法探讨
一、台基
二、栏杆
三、大木结构
四、筑墙与瓦作
第六章体育娱乐的清思殿
第七章色彩斑斓的高台宫观——三清殿
第一节遗址概况
一、高台遗迹
二、登台通道
三、东北附台
第二节复原研究
第八章太液池周边及蓬莱岛景象
第一节遗址田野考古发现的太液池遗迹现象
一、太液池遗址范围和驳岸遗迹
二、太液池北岸和蓬莱岛南岸一带遗迹
三、太液池南岸的再发掘
四、太液池东南岸的再发掘
第二节太液池周边部分景观复原探讨
一、临近北岸的半岛
二、北岸半岛上的楼阁
三、太液大池西部的廊庑
四、东南岸的干阑方亭
五、东南岸“舌形凸出部分”的组合台榭——“太液池东亭”
六、含凉殿位置的推定
七、大明宫中轴线宫殿两侧的廊庑
第三节对蓬莱岛景象的初步认识
一、蓬莱岛南岸
二、岛上的“蓬莱山“与“蓬莱亭”
第九章大明宫建筑创作的根基与成就
第一节大明宫建筑创作的根基
一、中国建筑史上新高峰的奠基者——隋朝御用建筑大师宇文恺 (349)
二、宇文恺的杰作——仁寿宫(唐改称“九成宫”)
第二节宫殿建筑艺术的巅峰——唐朝阎立德与阎立本对宇文恺的继承与发展
一、将宫殿建筑艺术推向巅峰的唐宫廷建筑师阎立德与阎立本
二、大明宫的重要宫殿创作是“五凤楼”构图的发扬光大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