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广泛参考、取舍、提炼来自多国官方与民间的档案材料,尤其是俄联邦新近解禁的档案文献。这些文献在往昔以德国视角为主的记录基础上增加大量苏俄角度的内容,为研究苏德战争提供了新视角。本书考证出一些因政治原因被遗忘或掩盖的战斗,为经典战役加入了更多公正的细节描写,并用准确的数字来量化战斗规模和激烈程度,准确还原了苏联方面的更多事实,更加清晰地展示了战时苏军的实际成就,扭转了以往战史中偏袒德国的倾向,引导人们对苏军形成更加客观的印象和判断。
【从政治、经济、社会因素洞悉更广阔的战争图景】
战争的主干由军事行动构成,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则从侧面说明了军事行动的存在依据和背景状况,同时也在影响着战场。比如,更详尽地了解红军的军事目标,就能更准确地洞察斯大林在战时和战后的政治目标。同样,披露人员和经济的损失情况,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场战争在社会和经济层面对苏德双方产生了多大影响,注意到破坏军纪及由此引发的暴行是何等的残忍,也能警示我们种族主义、军国主义等思想泛滥引发的罪行和悲剧。
【以有限篇幅叙述真实、完整、精彩的苏德战争】
受益于俄联邦国防部新近公开的大量档案文献、战时材料汇编、新一代西方历史学家们重要的新发现等,本书较1995年版新增了9幅战场形势图、13个附录表格,及约150页注释、参考文献等内容。新增内容不仅有助于更加直观和整体地理解战争走势、重要行动与事件的发展过程,附录中更丰富的参考书目也为读者进一步研究这场战争提供了相当有益的帮助和途径。2012年中文版原班人马再度联手打造,译者注多达551条。
本书以公正的视角、严谨的态度、流畅的文笔叙述了整部苏德战争史。书中主要描写了这场战争的始末,包括战前苏德双方军事实力对比,战争爆发的时代背景、具体过程、战斗结果,这场战争对战后世界格局造成的影响,并对战争中的一些经典战役或是阶段性事件进行了介绍,例如“巴巴罗萨”行动、哈尔科夫战役、库尔斯克会战。除此之外,作者以苏德战争作为叙述主线,同时还介绍了诸如作战双方的盟国军队实力、轴心与同盟两大阵营对于这场战争施加的影响;这些内容不仅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叙述主线、把握战争进程,也有利于他们对这场战争形成更为直观、立体、公正的印象。
##从书后海量的注释与表格就可以对作者的专业性充分信任,作者还通过苏联解密资料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作品,这应该是目前讲苏德战争的作品中,战争环节最全面也最优秀的作品。 作者指出西方出于意识形态而贬低苏联在二战中的作用,他通过大量的数据说明,二战对德的最大功臣就是苏联,而盟军的作用主要还是分担和加速。 作者也从战略与战术的角度阐述了红军是如何从战争中学会战争,斯大林如何从集权到分权,苏联如何从崩溃走向胜利。作者最终甚至还给希特勒做就一定程度的辩护,表示德军将领是在将失败的责任完全推给希特勒这个已死之人,其立场还是相对客观的。 可惜作者目光过分集中在东线战场,对各个战役的描写显得冗长,而对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对战场的影响,以及盟军与苏联的互动着墨甚少,阅读过程中缺少宏观视角,有种陷入战场迷雾的感觉。
评分##东线是二战的主战场。纳粹狼觉得自己能一口咬死苏联熊,却被拖入持久战和消耗战。虽然狼的装备、组织、指挥能力在战争初期有优势,但熊毕竟脂肪厚,一口咬不死——人员、动员和指挥能力,还有装备、后勤,时间一拉长就全起来了。P100 “整个局势越来越清楚地表明我们低估了俄国这个巨人… 按照我们的标准,苏军各个师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武器装备,战术领导层往往也表现得很糟糕。但他们就是挡在那里。如果我们干掉了一打,俄国人轻易地便能弄出另一打… 他们离自己的资源产地很近,我们却越来越远。因此,我们散布在漫长战线上毫无纵深的部队往往要经受敌人发动的无休止的进攻。” ps.非军迷勿近,不如去看纪录片《伟大的卫国战争》。1-3章较好,4-15章打来打去容易晕,给你张地图都不一定能搞明白。
评分##很震撼 以前只是感叹德军的神话 通过这本书更深刻了解了苏德战争 最后的结论很同意 避免像1941年的入侵拖垮了苏联的经济 间接也导致了苏联的崩溃
评分 评分##很震撼
评分##本书对战争的描述可能有点太过于详细了,让人读起来有些吃力。作为西方人的两位作者能采用苏联视角来描述战争确实也是太不容易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