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陈新开,男,就职于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省高职高教育经济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经济法课程建设委员会委员。
目录
讲 法律与生活的关系
1.1 如何理解法律与生活的关系? 1
1.2 什么叫法律? 3
1.3 如何理解法律与风俗习惯的关系? 5
1.4 法律与道德有何不同? 6
1.5 法律在社会生活中起什么作用? 8
1.6 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9
第二讲 公司的创办及责任的承担
2.1 个人独资企业对外承担责任的法则是如何规定的? 12
2.2 合伙企业对外债务的承担法则是如何规定的? 15
2.3公司有哪些不同于合伙企业的特征? 16
2.4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条件是什么? 17
2.5 公司章程有什么用处? 18
2.6法律对股东转让出资作了哪些规定? 20
2.7 股东有什么权利和义务? 22
2.8 法律对一人公司作了哪些规定? 23
2.9 什么叫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24
第三讲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3.1 如何界定《劳动合同法》所适用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 27
3.2 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9
3.3 法律对劳动合同的服务期作出了哪些规定? 37
3.4 劳动者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38
3.5 用人单位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41
3.6 劳动合同解除后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金是如何规定的? 43
3.7 劳动争议的范围有哪些? 46
3.8 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有哪些? 48
第四讲 合同的法律效力及担保制度
4.1 如何判定合同是否成立? 51
4.2 成立的合同都有效吗? 56
4.3 判定有效合同的标准是什么? 57
4.4 什么是无效合同? 58
4.5 何谓可撤销、可变更合同? 60
4.6 效力待定合同指什么? 62
4.7 什么是合同担保制度? 64
4.8 抵押权设定的标准及效力有哪些? 65
4.9 什么是保证合同? 70
4.10 保证人的责任范围有多大? 73
4.11什么情况下保证人的保证责任免除? 75
第五讲 物权法相关制度
5.1 如何理解物权法定原则? 77
5.2 什么叫物权公示原则? 78
5.3 法律对物权请求权是如何规定的? 80
5.4 何谓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82
5.5 如何理解物权相邻关系的处理原则? 83
5.6 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84
5.7 如何理解土地承包经营权? 86
5.8 如何解读宅基地使用权? 88
第六讲 侵权责任认定的标准
6.1 如何认定侵权责任? 90
6.2 如何认定过错责任? 91
6.3 如何认定高度危险责任? 92
6.4 如何认定产品责任? 94
6.5 如何认定机动车事故责任? 95
6.6 如何认定环境污染责任? 97
6.7 如何认定动物致害责任? 98
6.8 如何认定雇主责任? 100
6.9 如何认定监护人的责任? 101
第七讲 消费者的权利
7.1 如何界定消费者? 103
7.2 消费者有哪些权利? 105
7.3 经营者有哪些义务? 108
7.4 经营者的虚假广告责任是什么? 110
7.5 经营者在什么情况下要承担行政责任? 111
7.6 消费争议的解决途径有哪些? 112
第八讲 婚姻法上的权利与义务
8.1 结婚的法定条件有哪些? 114
8.2 什么情况下婚姻无效? 116
8.3 法律对婚后财产是如何界定的? 117
8.4 离婚的法定条件有哪些? 119
8.5 离婚的程序有哪些? 121
8.6 离婚后财产、债务如何分配? 123
8.7 法律对离婚后子女的抚养问题作了哪些规定? 126
8.8 法律对无过错方的赔偿请求权是如何规定的? 129
第九讲 财产继承的方式
9.1 财产继承开始的时间如何界定? 132
9.2 财产继承的范围有多大? 134
9.3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有多大? 136
9.4 遗嘱继承的法定条件法律作了哪些规定? 138
9.5 法律对遗嘱继承的方式及顺位问题作了哪些规定? 140
9.6 什么叫代位继承? 142
9.7 什么是遗赠抚养协议? 144
9.8 继承人对被继承人的债务的承担的范围有多大? 147
第十讲 商业保险的风险与责任
10.1 如何理解保险制度? 150
10.2 保险合同应包括哪些内容? 151
10.3 什么是保险利益原则? 153
10.4 如何理解保险法的损失补偿原则? 155
10.5如何理解机动车的第三者责任险? 156
10.6 什么是产品责任保险? 158
10.7 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不同点在哪里? 160
10.8 如何理解保险活动中的代位求偿权制度? 161
10.9 什么情况下保险公司不承担保险责任? 164
第十一讲 具体行政行为及其救济
11.1 如何理解依法治国的制度? 166
11.2 政府可做出哪些具体行政行为? 168
11.3 行政复议的范围有多大? 170
11.4 如何理解行政复议的原则? 172
11.5 行政诉讼的范围有哪些? 174
11.6 法律对行政诉讼的原则作了哪些规定? 176
第十二讲 犯罪构成法律制度
12.1 罪与非罪如何区分? 178
12.2 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 180
12.3 如何判定行为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 181
12.4 什么情况下存在注意义务? 183
12.5 如何认定主犯与从犯? 185
12.6 对犯罪中止行为如何加以认定? 187
12.7 构成正当防卫行为的标准有哪些? 188
12.8 如何界定坦白还是自首? 191
第十三讲 个人所得税的交纳
13.1 税收的概念与职能是什么? 194
13.2 为什么要交纳个人所得税? 196
13.3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谁? 197
13.4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有哪些? 199
13.5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是如何规定的? 201
13.6 什么情况下个人所得税有优惠? 203
13.7 如何计算个人所得税的税额? 204
第十四讲 法官构建裁判事实与适用法律
14.1 裁判事实就是客观事实吗? 209
14.2 裁判事实的形成是否独立于法律规范? 210
14.3 程序法对裁判事实的形成有何限制? 211
14.4 法律规范就是法官所实际使用的法律吗? 214
14.5 法官在简单案件中是如何将案件事实的要素涵摄于法规范的构成要件的? 217
14.6 法官在疑难案件中是如何断案的? 219
第十五讲 撰写诉讼文书以维护权利
15.1对法律文书的写作有哪些要求? 224
15.2如何理解民事起诉状? 227
15.3民事起诉的条件有哪些? 230
15.4法律对诉讼时效作了何种规定? 231
15.5如何写民事答辩状? 232
15.6如何撰写上诉状? 234
15.7如何撰写民事代理词? 237
参考文献
内容介绍
围绕着高职大学生的法律素质的养成,尤其是与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及与人生有较大关系的法律知识进行《法律与人生》的撰写工作,如专著中安排的第二讲"企业的创办及责任的承担”和第三讲的"劳动合同法律制度”。在内容的安排上照顾到现行的法律体系,对刑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程序法的内容都有涉及,鉴于非法律专业学生的特点,从典型的案例入手,尽量地创设形象性的教学环境。但案例本身作为个案所涉及的法律知识是相对有限地,不可能覆盖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因此,本书也围绕案例适当地拓展了所需掌握的相关法律知识的内容。与此同时,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使学生真正地对法律知识有所了解,安排了法官如何适用法律的相关内容,真正地实现"做中学”,从法官对裁判事实的形成及法官在适用法律过程中的目光在"事实”与"规范”之间构建裁判规范的分析,加深学生对法律的认知。一讲则安排了如何撰写各种法律文书,从而真正地使学生在其权益受到侵害时能有效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这本书的结构设计堪称一绝,仿佛一座精心搭建的迷宫,引人入胜却又层层递进。作者似乎对叙事的时间线有着非凡的掌控力,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碎片化叙事交织在一起,如同万花筒般不断变换着视角,每一次切换都带来了新的理解和冲击。这种打破线性叙事的做法,非但没有让故事显得晦涩难懂,反而增强了悬念和探索的乐趣。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布局上的宏大视野,看似零散的线索,最终汇聚成一幅完整而震撼的画面,让人不禁拍案叫绝。阅读过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回顾之前的章节,试图拼凑起整个图景,这种主动参与的阅读体验非常棒。它考验着读者的专注力,但回报是巨大的——当所有谜团解开时,那种豁然开朗的快感是无与伦比的。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在情感渲染上达到了一个令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它不是那种直白地诉诸眼泪或激愤的作品,而是通过一种近乎克制的冷静,将人物的痛苦、挣扎与最终的释然娓娓道来。作者的笔触是如此的克制而又富有穿透力,让你在平静的文字下感受到暗流涌动的情感洪流。书中塑造的几位核心人物,性格极其立体丰满,他们的选择与命运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复杂的人性侧面。我尤其被其中一位配角的命运所触动,他的存在虽然短暂,但其所体现的某种精神力量,却比任何主角都要来得震撼人心。这是一部需要用心去“感受”而不是简单“阅读”的书,它迫使你直面那些藏在心底深处的柔软和坚韧。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功底确实值得称道,作者对叙事的掌控力令人印象深刻。从头至尾,我仿佛被一种沉静而有力的叙事节奏牵引着,每一个转折都恰到好处,没有丝毫的拖沓或仓促。特别是对于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细腻入微,那些复杂的情感纠葛和微妙的心理活动,都被作者用精准的笔触描摹出来,让人感同身受。故事的脉络清晰而富有张力,即便在探讨一些宏大主题时,也始终能牢牢抓住读者的注意力。书中的对话尤其精彩,自然流畅,充满了生活的质感,同时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读完之后,那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久久不散,时不时会回想起书中的某些场景或某句台词,可见其文字力量之强。这种将复杂人性与精妙结构完美融合的作品,在当下的阅读市场中实属难得。
评分从文学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呈现出一种典雅而富有韵律的美感。它不像某些现代作品那样追求极度的口语化或实验性,而是保持了一种成熟作家的稳重与考究。词汇的选择精准而富有画面感,许多句子本身就可以被单独摘出来作为优美的文学片段。阅读时,仿佛置身于一个精心布置的文学殿堂,空气中弥漫着墨香与历史的沉淀感。这种文字的质地,使得故事的厚重感得以凸显,即便处理日常琐事,也能将其提升到一种近乎史诗般的层面。对于喜爱文字本身之美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场盛宴,每一页都值得细细品味,去体会作者在遣词造句上所下的苦功。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称道的一点是它探讨议题的深度和广度。它似乎并不满足于讲述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更像是在搭建一个思想的实验场。作者巧妙地将一些极具时代意义的哲学思辨融入到情节发展之中,使得阅读过程变成了一场持续不断的“提问与反思”。它没有给出任何标准答案,而是将选择权完全交给了读者,让你在读完故事后,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过去的一些既定认知。这种开放性的结局和思考的延伸性,是优秀作品的标志。它成功地超越了单纯的娱乐范畴,达到了启发心智、拓宽视野的境界。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读完了一本书,更像是完成了一次对某些深刻议题的深度对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