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艺百科全书 9787518025053

纸艺百科全书 9787518025053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绫子布洛戴克 著
图书标签:
  • 纸艺
  • 手工
  • DIY
  • 折纸
  • 剪纸
  • 艺术
  • 创意
  • 教程
  • 兴趣
  • 儿童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韵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ISBN:9787518025053
商品编码:30195913897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6-06-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纸艺百科全书 作者 绫子布洛戴克
定价 48.00元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ISBN 9787518025053 出版日期 2016-06-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胶订
开本 12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纸艺百科全书》是关于纸艺技法的综合性指导,无论是折纸、剪纸、纸雕,还是复杂些的纸塑模型、纸编、手工造纸等,本书中都有详细说明。
每种技法都附有世界知名艺术家的作品,还有通俗易懂的手把手教学。
精选的范例能使你将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去!

   作者简介
绫子·布洛戴克,创立了OriCraft.,向大众介绍她的纸艺作品。绫子还是《纸艺首饰》一书的作者。

克莱尔·韦特·布朗,自1993年获得艺术学位后,一直致力于编辑实用艺术和手工类艺术方面的书籍,与众多知名纸艺和装帧艺术家都有过合作。


   目录
纸艺简介 8

纸的纹理 10

折纸和剪纸 12

单元 折纸 14

折纸符号 16

基本折叠方法 18

几何分割法 22

基本形折叠 26

装饰性设计 35

功能性设计 38

组合性设计 40

动态性设计 42

第二单元 立体卡 44

剪切型立体卡 46

多部件立体卡 52

纸盒型立体卡 56

范例精选 蜘蛛立体卡 58

第三单元 纸雕 62

锥体和柱体 64

装饰性部件的简单制作 66

组装和支架 70

范例精选 夜间飞行 72

第四单元 书籍装帧 76

书芯的制作 78

软质和硬质封皮 80

单书帖书的装订 82

多书帖书的装订 85

线装书 88

范例精选 风琴书 90

第五单元 衍纸 92

衍纸的造型技法 94

衍纸的应用 96

范例精选 蝴蝶纪念盒 98

第六单元 纸编 102

纸编设计 104

范例精选 纸碗编织 108第七单元 剪纸 112

剪纸技法 114

范例精选 窗挂剪纸 118

第八单元 拼贴画 120

剪和贴 122

构图设计 124

范例精选 彩绘拼贴画 126

第九单元 纸塑模型 128

使用模具铸造模型 130

使用其他模具 132

装饰创意 134第十单元 纸浆模型 136

纸浆的制作方法 138

纸浆的应用 140

第十一单元 造纸 142

纸浆的制作 144

手工纸的制作过程 146

压榨和晾晒 148

装饰手工纸的技法 149

造纸配方 152

   编辑推荐
《纸艺百科全书》尽展纸艺魅力。
* 折纸、剪纸、纸雕、衍纸、纸浆模型、纸编、纸塑模型、拼贴画、立体卡片、手工书、手工造纸,11大类纸艺全解读。
* 玩纸艺要懂的纸张纹理,正切、反划等基础技法都有图片加文字的详细介绍。
* 每一类纸艺从基础技法、名家作品解读、名家作品教程、设计解读等全方位讲解。
* 剪、粘、撕、糊、裱、折、捏、揉、刮等纸艺手法收于一书,学会它们,可进行无限创作。
* 英国指定印刷公司精美印刷,优质纸张质感保证。
海报

   文摘


   序言

好的,这是一本关于历史地理与文化遗产的著作的简介: 《古道新知:丝绸之路的千年回响》 书籍概述 本书是一部深入探讨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历史、地理、文化交流与文明演变的长篇巨著。它不仅仅是对一条贸易路线的简单梳理,更是一部关于人类迁徙、技术传播、宗教融合与艺术交融的宏大史诗。作者以扎实的考古学、历史文献分析和地缘政治学的视角,带领读者穿越千年时光,重走这条连接东西方文明的生命动脉。全书结构宏大,叙事细腻,力求呈现一个立体、多维的丝绸之路图景,揭示其在塑造今日世界格局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第一部分:地理的脉络与文明的摇篮 本书伊始,即从地理学的角度剖析了丝绸之路的复杂性。它并非一条单一的“路”,而是由纵横交错的陆上通道与海上航线共同构筑的庞大网络。作者详细考察了影响路线选择的自然因素——从穿越戈壁的险峻到翻越帕米尔高原的艰辛,再到了解不同季节对商队行程的制约。 在地理基础之上,本书聚焦于几个关键的地理节点和“绿洲城市”的兴衰史。例如,楼兰、敦煌、撒马尔罕、巴格达等城市,它们如何依托水源和战略位置,从荒漠中的孤立据点,发展成为汇集天下货物的国际都会。作者特别关注了水资源的分配与管理,认为这是决定这些绿洲文明生死存亡的核心要素。 历史地理部分还探讨了气候变迁对丝绸之路的间接影响。通过分析古代气候模型,揭示了某些时期气候的适宜性如何促进了交流的繁荣,而气候的恶化(如长期干旱)又如何导致了特定路段的衰落。 第二部分:商品的流动与技术的扩散 丝绸之路最直观的意义在于贸易,但本书超越了对丝绸、香料、茶叶等传统商品的罗列。它深入挖掘了商品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和技术秘密。 纺织业的西渐与东传: 除了中国丝绸如何震撼罗马世界,书中也详述了波斯锦缎、印度棉布对中原纺织工艺的反向影响。例如,拜占庭的嵌花技术如何借鉴了中亚的织染工艺。 金属与矿冶技术: 作者考证了精炼金属技术、铸币技术以及玻璃制造工艺的传播路径。罗马玻璃器皿的碎片在中国汉墓中被发现,这不仅仅是贸易的证明,更是对工艺流程失散与重构的追踪。 农业与食物的交换: 许多我们今天视为本土的农作物,如葡萄、苜蓿、胡萝卜,都是通过这条古道传入中国的。本书详尽描述了这些作物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的适应与本土化过程,探讨了食物交换对沿线人群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影响。 军事与工程技术: 马镫、弓弩技术、以及工程学知识(如水利灌溉系统)的交流,被视为影响区域军事平衡和农业生产力的关键因素。 第三部分:信仰的交汇与思想的碰撞 丝绸之路不仅是商贾之路,更是宗教与思想传播的“信仰之路”。本书用近三分之一的篇幅,系统梳理了主要世界性宗教在欧亚大陆上的传播轨迹。 佛教的东渐: 作者详细描绘了佛教如何沿着商道,由印度传入中亚,再到中国西北地区,最终辐射至东亚的过程。重点分析了犍陀罗艺术的形成,即希腊化雕塑风格与佛教教义结合后,对中国佛教造像风格产生的决定性影响。敦煌莫高窟和云冈石窟的艺术变迁,被视为这一文化杂糅的活态博物馆。 其他宗教的足迹: 祆教(拜火教)、景教(聂斯托利派基督教)、摩尼教以及后来的伊斯兰教,都在这条路径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本书考察了这些宗教在中亚绿洲城邦中的短暂辉煌与最终的融合或消亡,探讨了它们适应不同文化语境的策略。 第四部分:冲突、融合与后世影响 本书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对丝绸之路作为地缘政治动力的分析。不同帝国(如汉唐、贵霜、萨珊波斯、阿拉伯帝国)对丝路控制权的争夺,构成了欧亚大陆数百年来的主要冲突线索。 冲突中的交流: 冲突并非完全阻碍了交流。作者指出,战争和征服往往加速了技术和人才的转移。例如,唐朝与吐蕃的复杂关系,既有军事对抗,也有文化和婚姻的紧密联系。 货币体系的建立与瓦解: 丝绸之路的繁荣依赖于可靠的信用和稳定的货币体系。本书追溯了金银币、丝绸作为支付手段以及早期信用凭证的演变,分析了区域性金融体系的崩溃如何对长距离贸易造成灾难性后果。 衰落与遗产的当代意义: 最后,作者探讨了地理大发现后,海运的兴起如何逐渐削弱了传统陆上丝绸之路的中心地位。然而,作者强调,丝绸之路的精神——跨文化理解、开放贸易和知识共享——从未消失。书中以当代视角审视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文化认同、国家战略以及全球互联互通中的历史遗产和现实意义,为理解当前的地缘经济走向提供了深厚的历史背景。 全书论据丰富,引用了大量中外文一手资料和最新的考古发现,文笔兼具学术的严谨性和历史叙事的感染力,适合历史地理学、文化人类学以及国际关系研究的专业人士和广大学生及历史爱好者阅读。它提供了一个理解“全球化”概念起源的绝佳框架。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厚重的书,光是捧在手里就能感受到它沉甸甸的分量,拿到手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不是一本随随便便就能翻完的书。书页的质感摸起来很舒服,纸张的韧性恰到好处,翻阅起来不会轻易损坏。从目录上看,内容涉猎极广,涵盖了从最基础的折纸入门技巧到复杂的多面体结构设计,甚至还有一些关于纸张历史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纸艺表现形式的探讨。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讲解复杂步骤时的耐心和细致,即便是初学者也能通过清晰的图示和详尽的文字说明,一步步跟上思路,最终完成作品。书中配的那些成品照片简直是艺术品,色彩搭配和光影处理都非常到位,让人看了就忍不住想立刻上手实践一番。这种全方位的覆盖,既满足了那些只想做点小手工消遣的人,也为那些有志于深入研究纸艺构造的爱好者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百科全书”式的工具书。

评分

我是一个对手工制作有着莫名情愫的人,尤其是那些需要极度专注和精确度的手艺。这本书给我的最大震撼在于它的系统性和深度。它不仅仅是教你“怎么折”,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这样折”。比如在介绍某些复杂的连接技巧时,作者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受力点和结构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这让折纸从一种纯粹的模仿活动,上升到了带有工程学思考的创作过程。我花了整整一个周末的时间,按照书中的一个关于动态雕塑的章节进行尝试,虽然过程极其繁琐,光是剪裁和预折叠就耗费了大量时间,但当最终那个结构能够在轻微的空气流动下缓慢“呼吸”时,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这种将艺术与科学完美融合的讲解方式,是我在其他同类书籍中从未见过的精妙之处。

评分

说实话,我原本对这种“百科”类的书籍抱持着一定的怀疑态度,总觉得内容会很泛泛而谈,无法深入。但是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它的排版设计极其用心,每一页的布局都非常和谐,既保证了信息的密度,又避免了视觉上的拥挤。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穿插了不少纸艺大师的访谈片段和他们的创作理念分享。这些不是生硬的理论,而是充满温度和个人色彩的经验之谈。阅读这些部分,仿佛有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在我耳边悉心教导,指明了这条创作道路上的陷阱与机遇。这使得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立体,它不仅是工具书,更像是一本能够激发创作灵感的“导师手记”。对于想要建立自己纸艺风格的创作者来说,这部分价值远超制作步骤本身。

评分

这本书的实用性体现在它对不同级别读者的友好程度上。对于我这种偶尔心血来潮想做个小礼物送人的“业余爱好者”来说,前几章那些简单易懂的小动物和几何图形已经足够我炫耀一番了。那些步骤的分解细致到连如何压平折痕都进行了特别说明,让人感觉非常贴心。然而,当我翻到后面关于“模块化组合艺术”的部分时,立刻感受到了内容的陡增难度。它详细列举了上百个单元模块的图解,并展示了如何将它们精确地组装成宏大的立体作品。这部分内容显然是为那些愿意投入大量时间进行系统学习的深度玩家准备的。这种兼顾入门到精通的跨度,让这本书能够陪伴读者很长一段时间,每次重新翻阅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挑战。

评分

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对“纸”这种材料本身的尊重和深入探索。书中有一章专门讨论了不同克重、纹理和纤维方向的纸张对最终作品形态的影响。例如,作者会详细解释为什么制作需要保持硬挺度的结构时,不宜选用纤维过软的纸张,以及如何通过润湿和定型技巧来改变纸张的“记忆性”。这种对材料特性的深入剖析,极大地拓宽了我对纸艺创作的认知边界。它不再仅仅是关于折叠的技术,更关乎如何与材料进行对话,去引导它呈现出最理想的状态。读完这一部分,我开始关注市场上各种新型环保纸张和艺术纸,每一次购买纸张都带着一种更加审慎和充满期待的心情,这本工具书成功地将我的爱好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更具探索性的层次。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