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文鹏、郑园编选的这本《苏轼集》共选录苏轼 诗一百一十一首,词五十首,文三十篇。选目兼顾到 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的多样性,使读者可略窥全豹, 同时以能突出苏轼的创作个性为旨归。所选作品依据 底本,诗文以孔凡礼点校的《苏轼诗集》和《苏轼文 集》为主,词以邹同庆、王宗堂著的《苏轼词编年校 注》为主,问采他本。诗、词、文三部分,各按时序 排列,每篇均注明苏轼创作时间、时任职务及所在地 ,俾使读者有一清晰的背景印象。注释力求简洁,但 都注出苏轼的出处行藏和所用典故出处,也尽量吸取 学术界新的研究成果,凡重要见解均有注明。对于难 句略加串讲,难字亦标出注音,以方便读者阅读。
前言
诗选
和子由渑池怀旧
石鼓歌
王维吴道子画
和董传留别
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
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
泗州僧伽塔
游金山寺
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戏子由
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五**二)
吴中田妇叹
新城道中(二**一)
法惠寺横翠阁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一)
於潜女
有美堂暴雨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五**一)
和文与可洋州园池(三十**二)
除夜大雪留潍州,元日早晴遂行,中途雪复作
和孔密州五*(五**一)
韩斡马十四匹
续丽人行
百步洪(二**一)
李思训画长江*岛图
送参寥师
月夜与客饮杏花下
舟中夜起
大风留金山两日
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死狱中,不得一别子由,故作二诗,授狱卒梁成以遗子由
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复用前韵二首
梅花二首
初到黄州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
词选
文选
我最近入手的那套《红楼梦》(程乙本校注本),简直是文学爱好者的福音,特别是对于我这种对细节考究、希望深入探究原著精髓的人来说。这本书的校注工作做得极其扎实,不同于早期一些版本的错讹和臆测,它对版本流变和脂砚斋批语的梳理达到了一个令人信服的高度。每一回的注释都非常详尽,特别是对书中涉及到的器物、服饰、典故乃至地方方言的考证,都清晰明了地标注在页眉或页脚,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流畅度和理解的深度。阅读体验本身也是一种享受,字体排版疏朗有致,间距适中,即便是一次性阅读几个小时,眼睛也不会有强烈的压迫感。它不再是简单的故事叙述,而是一部包罗万象的清代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每一次重读,都会从那些被忽略的细节中发现新的趣味和感慨。
评分说实话,我很少对那种装帧华丽、内容空泛的“畅销书”抱有好感,但《莎士比亚全集》(牛津版新译本)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这本书的翻译质量,简直是神来之笔,它成功地在保留了原著韵律感和古朴风格的同时,用现代读者能够轻松接受的语汇重新构建了戏剧的张力。很多经典台词,经过新的翻译后,那种宿命的悲剧感和人性的复杂性被挖掘得淋漓尽致,甚至比我过去读过的某些老版本更具冲击力。精装本的皮质封面摸起来很有分量,而且全集收录得非常完整,涵盖了四大悲剧、喜剧、历史剧,甚至还附带了十四行诗。更值得称赞的是,书中附赠的导读和背景资料,并非那些套路化的介绍,而是非常专业的文学评论摘要,能引导读者从更深层次去剖析人物动机和时代的局限性。
评分我收藏的那本《欧洲文学史》(二十世纪下半叶卷),绝对称得上是小众但又极具深度的学术力作。这本书的难得之处在于,它摆脱了传统文学史那种线性叙事和对“伟大作家”的无条件歌颂,而是采取了一种非常后现代的、解构性的视角来审视战后欧洲的文学思潮。作者对于魔幻现实主义、新小说派、后殖民文学等流派的分析,都展现出了极强的批判性和洞察力,经常会提出一些让人拍案叫绝的观点,迫使你重新审视那些你自认为已经“读懂”的作品。虽然内容上确实偏向专业和晦涩,但它并没有故作高深,行文逻辑非常清晰,如果读者本身对欧洲现代主义有所了解,读起来会感到酣畅淋漓。它不是用来消遣的,而是用来“武装头脑”的,每次翻阅都能带来智识上的充实感。
评分这本《唐诗三百首》的选本真是让人爱不释手,不同于市面上那些厚重、学院派的注释本,它更像是一位温润的友人,轻声细语地引导你走进唐代的诗意世界。装帧设计简洁雅致,拿到手中便觉沉甸甸的,纸张的质感也很好,即便是长时间翻阅,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最让我惊喜的是它的选篇,不仅囊括了那些耳熟能详的千古绝唱,更穿插了一些韵味悠长的冷门佳作,拓宽了我的阅读视野。编者似乎深谙普通读者的需求,注释详略得当,既有精准的字词解释,又不失对诗歌意境和历史背景的深入剖析,但绝不会过度解读,将解读空间留给了读者自己去想象。读着读着,仿佛就能感受到长安城的繁华落尽,边塞的月光清冷,以及诗人那份独有的忧患意识与旷达情怀。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知识量”的堆砌,而在于它提供了一种与伟大灵魂对话的舒适途径。
评分我最近在听一档关于古希腊哲学的播客节目,为了能跟上讲者的节奏,就赶紧找了一本相对入门级的《柏拉图对话录精选》。这本书的编排方式非常巧妙,它没有按照时间顺序或者严格的学说体系来组织,而是根据主题将几篇最核心的对话——比如《理想国》、《申辩篇》——进行了聚焦和组合。这种编排的好处是,读者可以迅速抓住柏拉图思想体系中的几个关键命题,比如“理念论”、“正义的本质”等,而不是被繁杂的背景知识淹没。它的文字简洁有力,译者似乎刻意保持了对话体的生动感,读起来像是旁听两位智者之间的激烈交锋,而不是枯燥的哲学论述。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跳板,让你既能感受到思想的深邃,又不会在最初的阅读阶段就感到气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