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58款创意科技手工小制作
定价:28.00元
作者:聪明谷益智工场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7-01
ISBN:978756408660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手工制作图书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感知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手工制作的过程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感性认识,培养其劳动技能,还可以培养孩子观察事物、认识社会、表现生活的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这是其他图书无法做到的。
内容提要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动手习惯对于孩子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有目的性的科学探究和制作一些科技小制作不仅可以使孩子们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还能培养他们良好的做事习惯。所以说,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要从小开始,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本书旨在用精辟,简短的语言和描述,利用生活中或实验室中容易获得的材料,用合理的科学制作步骤引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从而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本书从孩子们经常接触到的自然现象和生活常识入手,精心设计挑选了58例简单易行的小制作,深入浅出地将比较深奥的科学知识融入其中,内容丰富多彩,语言生动自然,叙述流畅平实。
目录
01 水滴放大镜
02 自制显微镜
03 风速仪
04 宠物的自动饮水机
05 水上指南针
06 魔法陀螺
07 密写的书信
08 航行的船
09 手工针孔眼镜
10 风向标
11 小小灭火器
12 自动浇花瓶
13 水中滑翔机
14 手鼓
15 白纸藏字
16 纸筒礼花
17 红色芹菜
18 简易温度计
19 简易照相机
20 瓶子气压计
21 水上转轮
22 炮击蜡烛
23 愤怒的章鱼
24 神奇的手帕
25 开放的莲花
26 变色的碘酒
27 会游泳的火柴棍
28 风力探测仪
29 自制听诊器
30 不倒翁
31 能预报天气的花
32 爱心绿植
33 迷你滑翔机
34 水中跳跳球
35 纸杯旋转灯
36 不湿水的纸船
37 粉笔艺术画
38 美丽的风车
39 火箭发射器
40 孔雀开屏
41 吸管乐器
42 自动爬坡的小球
43 弹簧娃娃
44 自制小茶壶
45 淘气的小鼹鼠
46 气球飞艇
47 小兔子荡秋千
48 爬行的昆虫
49 缤纷万花筒
50 迷你潜水艇
51 水车
52 微型热气球
53 纸盒吉他
54 蒸汽船
55 气球小推车
56 小小传话机
57 自制潜望镜
58 家中的钓鱼场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总觉得很多关于电子或编程的入门读物都把“逻辑思维”这个核心要素给丢掉了,它们更侧重于教会你如何复制粘贴代码或者连接电路板。然而,《逻辑迷宫与思维导图:构建系统化思考》这本书,则完全是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教你如何像一个架构师那样去思考问题,即使完全不涉及复杂的电路或代码,其核心价值依然能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本书巧妙地将布尔代数和基础的集合论概念,通过一系列视觉化的“迷宫穿越”和“路径优化”游戏来呈现。比如,书中通过设计一个复杂的自动分拣系统,来讲解“与、或、非”逻辑门是如何协同工作的,而这个系统完全是用色块和箭头来表示的,避免了任何技术名词的干扰。它真正教会我的,是如何将一个庞大、模糊的问题,拆解成一系列清晰、可验证的小步骤。我尝试用书中学到的思维导图构建法,重新梳理了我目前工作中的一个复杂项目流程,结果效率和准确性都有了显著提高。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通用的、可迁移的思维框架,让我能够以更系统、更少遗漏的方式去处理复杂信息,远比单纯学习一项具体技能来得更有长远的益处。
评分拿到《光影的捉迷藏:基础光学实验集》这本书时,我本以为它会像我初中物理课本一样枯燥,但事实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它更像是一本充满魔力的“视觉魔术手册”。这本书的核心魅力在于它将抽象的光学概念,通过简单、安全的家庭材料,转化成了可以亲手触摸、亲眼见证的现象。比如,关于光的折射和反射部分,它没有停留在讲解斯涅尔定律,而是引导读者制作一个简易的水透镜,用它来观察火焰的扭曲,那种热浪向上蒸腾但影像却被光线“压扁”的感觉,冲击力极强。最让我惊艳的是关于“色彩混合”的实验,利用彩色玻璃纸和电风扇,制作了一个可以混合出白色光线的“谢泼德轮”,当风扇转动起来,原本分离的红、绿、蓝三色光斑交织融合,瞬间变成一片耀眼的白光时,我真的有种在进行科学发现的激动感。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十分出色,大量使用对比鲜明的图片和清晰的步骤图,避免了长篇大论的文字描述,真正做到了“一图胜千言”。它极大地激发了孩子对世界本源——光的兴趣,让我看到科学探索原来可以如此直观和有趣。
评分作为一名热衷于DIY和微缩模型的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提升作品“生命感”和“动态效果”的技巧,而《微型世界的动态美学》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这本书的重点不在于制作静态的场景,而在于如何巧妙地植入微小的、能够自我驱动或被外部环境驱动的动态元素。它探讨了多种驱动方式,从最简单的热胀冷缩效应到利用空气流动的小型风力涡轮机,每一种方法都配有详尽的制作方案和理论背景。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热传导驱动”的介绍,作者利用不同金属的导热系数差异,设计了一个非常精巧的“金属蝴蝶”,它仅仅依靠一杯热水释放出的微小温差,就能让翅膀缓慢地振动起来,这种近乎魔法般的表现力让人叹为观止。这本书的讲解思路非常清晰:先展示最终的动态效果,然后层层剥开,剖析驱动机制,最后提供详细的材料清单和组装步骤。这对我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参考资料,它不再是简单的手工教程,而是一部关于如何将“静止的艺术”注入“流动的灵魂”的工具书。它鼓励我们去观察自然界中那些不起眼却充满动力的现象,并将之转化为我们作品的一部分。
评分我最近迷上了那种带有复古美学的、纯机械驱动的装置,那种没有一丝电子元件参与,全靠齿轮咬合、皮带传动和惯性维持运转的艺术品。在寻找相关灵感的时候,我发现了《齿轮与发条的魔术》,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我对“无源动力系统”认知的大门。它的内容深度远远超出了我预期的手工制作指南,更像是一本微缩机械设计原理的入门手册。作者对于如何通过简单的曲柄和连杆机构实现复杂运动的阐述,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清晰。书中有一个章节专门讲解了“间歇运动”的实现,比如如何让一个齿轮每转动一圈只推动另一个部件移动一下,这个在早期的钟表和自动化设备中非常关键的技术,竟然能用几片硬纸板和几个别针完美复现!这让我对那些看似简单的老式玩具背后的智慧有了全新的敬畏。我尝试制作了一个根据“沃特定律”设计的步进机构,虽然第一次尝试因为误差导致卡死,但书里提供的故障排除指南非常实用,让我很快找到了问题所在——原来是某个连接点的摩擦力计算出现了偏差。这种强调实践、允许失败并从中学习的编排方式,是很多理论书籍无法比拟的。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制作技巧,更是一种严谨的工程思维。
评分这本《机械世界的奇思妙想》简直是为我这种对手工制作充满好奇心的成年人量身定制的!我一直对那些精巧的机械结构和隐藏在日常事物背后的物理原理感到着迷,但市面上的科普读物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就是简单地展示成品,很少有能真正引导你去动手、去理解“为什么”的书。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没有堆砌晦涩的公式,而是用一种极其直观和富有趣味性的方式,把基础的机械原理融入到每一个小小的制作项目中。比如,它对杠杆原理的讲解,不是干巴巴地画出力的示意图,而是让你用纸板和吸管搭建一个能轻松举起硬币的小型起重机。完成的那一刻,那种“原来如此”的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而且,它对材料的选择也极其友好,很多都是我们家里随手可得的废旧物品,这既环保又降低了入门的门槛。书里对步骤的分解细致入微,即便是初次尝试复杂结构,也能跟着图示一步步攻克难关,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让学习机械知识变成了一场充满惊喜的寻宝之旅。我特别喜欢其中一个利用橡皮筋动力的“自动行走甲虫”,它的运动机制设计得极其巧妙,每次看到它颤颤巍巍地往前爬,都忍不住笑出声来,这远比看一段炫酷的机械动画片来得更深刻、更令人难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