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好妈妈要懂读心术(从心开始读懂孩子成长的每一步)
定价:28.00元
作者:李玲玲
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6-01
ISBN:978753096460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好妈妈要懂读心术》是教育学专家李玲玲女士的新作。在这部作品中,李玲玲从心理学角度入手,以自己的儿子为研究案例,从婴儿期到高中等整个孩子的成长期,全面细致地讲述心理学在家庭教育中的运用,从而为每个妈妈成为胜过好老师的好妈妈提供了指导方法。每一个妈妈都不缺少对孩子的爱,只是缺少正确有效的方法。李玲玲告诉妈妈们,好妈妈要懂读心术,好妈妈要从心开始,读懂孩子的内心,用心与孩子交流,才是真正的好妈妈,才是可以胜过好老师的好妈妈。
1.作者李玲玲是心理学学士、经济学硕士,曾在新东方等多家教育机构任职,著有多部教养类畅销书,在家庭教育领域非常专业,有的影响力。
2.以心理学为切入点,以自己的儿子为研究案例,以身作则讲述妈妈读心术,读心术和家庭教育的结合,为家庭教育提供了更有效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行文朴素流畅,偏口语化的叙述方式,给人更亲切的感觉,更利于妈妈们理解和接受。每个妈妈都是心理学家,个妈妈都要懂读心术,从心开始读懂孩子成长的每一步,给孩子*舒心、*贴心、*安心的成长空间,《好妈妈要懂读心术》不懂读心术就不懂孩子的心理,不懂孩子的行为,不懂孩子的生活……读心术是妈妈通往孩子内心的桥梁,是妈妈开启孩子心门的钥匙……
内容提要
亲子教育成功的根源不在于父母的方法有多么精妙,也不在于你是否按照所谓的教育理论去指导自己的孩子。因为方法是固定的,但孩子的思想各有不同,即便是同一个孩子,在不同时期和环境下的思想都在随时改变。死板的方法永远无法满足教育的需求。能让我们顺利实现教育目的的方法只有一个——读懂孩子的心。当你明白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你和自己的孩子就已经有了的沟通。
目录
自序
章 决定孩子一生的世界观
1 独立意识要从娃娃抓起
2 宝宝爱周杰伦的歌
3 学习“雷锋”好榜样
4 好孩子要有好品质
5 和陌生人有个约会
6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7 先抢抢,再分享
8 学习是个基础活儿
9 敏感期的不敏感
10 别看拳脚,看“聊”效
11 好习惯要熟能生巧
12 若即若离,若远若近
第二章 形成孩子基本的社会观
1 向着幼儿园,前进,前进进
2 新环境,新生活,新起点
3 合作——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4 拳脚小动作,读心大道理
5 美好人生,规划先行
6 懂责任更要懂承担责任
7 说不会就不会,会也不会
8 尊重孩子就是尊重自己
9 生活时间表,量身定做
10 拍屁屁不如“拍马屁”
11 健康从讲卫生开始
12 问问惹人烦,烦烦更聪明
13 左手特长,右手兴趣
第三章 树立孩子正确的人生观
1 每个孩子都有一颗五道杠的心
2 权力和责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3 问你爸去?问你妈去?自己想去
4 大人的事儿,小孩儿靠边站
5 选择需谨慎,别让特长成特短
6 说谎话的孩子你伤不起
7 爸坚持,妈坚持,坚持带坚持
8 游戏本无错,父母自扰之
9 身冻,所以更要动身,锻炼
10 谦虚惹人爱,骄傲遭人烦
11 早恋很纯洁,千万别伤害
12 犯懒很容易,治懒有妙招
13 一切失败都是纸老虎
14 以身作则教育孩子要孝顺
15 狠抓节约政策,落实积累方案
16 咱做的不是家务,是体贴
17 锻炼意志,相信自己
第四章 教育孩子从认识生命开始
1 初中,新的挑战,新的开始
2 打破困惑,更进一步
3 合理引导偏执情绪
4 把错误想法斩草除根
5 正视叛逆,做他的知心朋友
6 抹平代沟,互相尊重
7 让孩子自由的飞翔
8 爱成绩更要爱孩子
9 和孩子一起处理感情问题
10 控制情绪,修炼气质
11 同一个爱好,同一个世界
12 快乐学习,别信苦读那一套
第五章 是时候让孩子了解生活了
1 好好生活,天天向上
2 青春期,和孩子一起青春
3 早恋、早熟,傻傻分不清楚
4 不想承担责任的孩子不会懂义务
5 对于爱好,不抛弃、不放弃
6 爱竞争,爱合作,爱进步
7 爱钱有道,用钱也有道
8 不是看电视,是看品质
9 信任孩子,孩子就信任你
10 你吵,或者不吵,交流就在那里
11 得饶人处且饶人,少折腾人吧
12 老师错吧不是错,学会体谅别人
13 给学习加点料,让学习更有味儿
14 用真心诚心换朋友的心
15 高调地表扬,低调地批评
16 不的自己才是真实的自己
第六章 后一课:正确面对人生抉择
1 淡定,谨防皇帝不急太监急
2 一起战斗,但别替他参战
3 监督他的复习计划,不要放水
4 自我评价,我的地盘听我的
5 少壮太努力,不如巧学习
6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要亏本
7 报志愿,不要越俎代庖
8 大考小考,考好考坏,淡定对待
9 手放开,让孩子飞向国外
10马后炮——考后关怀至关重要
作者介绍
李玲玲,心理学学士、经济学硕士。曾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后专事教育,曾在新东方等多家教育机构任职,认为教育是世界上难、有成就感的事业,在许多杂志、报纸上均有相关文章发表。著有《管理你的情绪》《别怕孩子犯错》《这些事,让孩子自己做》等畅销书籍,作品在东南亚地区受到广泛欢迎。
文摘
序言
我不得不说,这本《好妈妈要懂读心术》是一本让我“醍醐灌顶”的书。作为一名有一定育儿经验的妈妈,我一直以为自己对孩子已经足够了解,也掌握了一些育儿技巧。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一些固有观念。它让我明白,孩子的心思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也更需要被细腻地捕捉。书中关于“孩子的情绪雷区”的分析,让我惊觉自己很多时候无意中就踩到了孩子的“雷区”,而自己却全然不知。比如,孩子害怕黑暗,我可能会认为他胆小,而这本书却告诉我,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他对未知的恐惧,需要被引导和安抚。它还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情绪沟通”模型,让我知道如何在孩子情绪失控时,既不纵容也不压抑,而是用恰当的方式帮助他们疏导。最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还触及了“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部分内容对我来说至关重要,因为我总担心自己太溺爱孩子,影响他们的成长。这本书就像一位智慧的引路人,帮我理清了思路,让我对如何成为一个真正能“读懂”孩子并陪伴他们成长的妈妈,有了更坚定的信心。
评分这本书,哦,简直就是一本亲子沟通的“说明书”!作为一个新手妈妈,我常常感到手足无措,不知道孩子为什么会突然发脾气,为什么会变得越来越叛逆。我尝试过很多方法,看育儿文章,听专家讲座,但总感觉隔靴搔痒,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直到我翻开这本《好妈妈要懂读心术》,我才恍然大悟。它不是那种陈词滥调的理论堆砌,而是非常接地气,非常有实践指导意义。比如,它会教你如何识别孩子情绪背后的信号,比如孩子突然变得沉默寡言,是不是在压抑着什么?孩子总是找茬,是不是在寻求关注?它还提供了一系列具体的沟通技巧,比如如何用开放式问题引导孩子表达,如何在他负面情绪爆发时给予支持而不是指责,如何在他取得进步时给予恰当的鼓励。这本书最让我受益的一点是,它强调了“共情”的重要性。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孩子不听话,其实只是因为我们没有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理解。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自己教育中的不足,也给我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方法。现在,我感觉自己和孩子的关系变得更融洽了,沟通也更顺畅了,这真的是我最欣慰的事情。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很吸引人,《好妈妈要懂读心术》,我一开始以为会是一些高深的心理学理论,但读了之后才发现,它讲的都是生活中最常见、最实际的问题。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孩子为什么会撒谎”的章节,我一直觉得孩子撒谎是不道德的,会严厉批评,但这本书却引导我去思考,孩子撒谎的原因可能是什么?是为了逃避惩罚?是为了得到表扬?还是在模仿大人?它让我意识到,与其一味地否定,不如去理解背后的动机,然后有针对性地引导。书中还提到了很多关于如何处理孩子“负面情绪”的技巧,比如当孩子因为一点小事就哭闹不止时,我以前可能会感到不耐烦,甚至生气,但这本书告诉我,这可能是孩子在寻求帮助,需要被理解和安抚。它教我如何用平静的语气和温柔的肢体语言来回应,让孩子感受到安全和被接纳。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温和,读起来不会有压力,而且有很多小故事和小插曲,让我在轻松的阅读中就能学到很多实用的育儿知识。我感觉它不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邻家姐姐,用亲切的方式和我分享她育儿的智慧。
评分哇,这本《好妈妈要懂读心术》真是让我眼前一亮!我一直觉得,教育孩子不仅仅是讲道理,更重要的是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和感受。这本书恰好抓住了这一点,它不是那种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案例,教会我如何去“读懂”孩子。比如,书中讲到孩子不愿意做某件事时,很多妈妈第一反应可能是责备或者强迫,但这本书却引导我去思考孩子背后的原因,是不是因为害怕?是不是因为不理解?是不是因为感到不被尊重?这些细微之处的洞察,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平时的教育方式,觉得原来很多时候,我并不是真的在理解孩子,而只是在强加自己的意愿。这本书还讲到了如何建立和孩子的有效沟通,不再是单方面的命令,而是像朋友一样交流,倾听他们的声音,尊重他们的感受。这真的很难得,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因为忙碌或者焦虑,忽略了孩子最真实的情感需求。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好像获得了一把解锁孩子心灵的钥匙,对如何引导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有了更清晰的思路。它让我明白,真正的“读心术”不是什么神秘的法术,而是建立在爱、理解和尊重之上的观察和倾听。
评分坦白说,我购买这本书是抱着一种试探的心态,因为市面上育儿书太多了,很难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但《好妈妈要懂读心术》这本书,给了我惊喜。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而是像一位贴心的朋友,娓娓道来。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的讲解。很多时候,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在我们看来是不可理喻的,但这本书却引导我们去深入探究,比如孩子抢玩具,是不是因为缺乏安全感?孩子不愿意学习,是不是因为遇到了挫折?它让我们学会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而不是简单地给孩子贴标签。书中还详细介绍了“积极倾听”的技巧,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在听,并没有真正地“听懂”。它教我如何用眼神、表情和语言来回应孩子,让他们感受到被重视和被理解。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孩子的“心”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如何与他们建立更深层次的连接有了更清晰的方向。它让我明白,教育孩子不是一场“战役”,而是一场温馨的“对话”,需要耐心、智慧和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