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剪纸艺术欣赏与实践
定价:24.00元
作者:
出版社:地质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9-01
ISBN:978711604619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国剪纸是民族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她属于镂空艺术的一种。附着于纸上就产生了剪纸,中国是世界个发明纸的国家,因此,开人类剪纸艺术之先河。本书为“大学艺术素质教育丛书”中的一本,是作者校十年剪纸教学的总汇,包括部分大学生剪纸作品和课堂习作。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目光清新、富有激情,善于化腐朽为神奇,他们的作品关注社会热点,虽显稚嫩但充满朝气。他们本着立足传统、推陈出新的路子,用传统语言演绎现代题材。
目录
总序
前言
章 剪纸的起源、历史和发展
第二章 中国剪纸的吉祥寓意
(一)象征
(二)比喻
(三)谐音
(四)假托
第三章 中国剪纸的应用
(一)年节剪纸
(二)喜庆剪纸
(三)绣品剪纸
(四)祝寿剪纸
(五)其他
第四章 剪纸的表现手法和形式
(一)剪纸的表现手法
(二)剪纸的表现形式
第五章 剪刻纸制作步骤
(一)材料与工具
(二)剪纸镂空方法
(三)折叠剪纸方法与步骤
(四)起稿与剪制
(五)刻纸制作步骤
(六)彩色贴纸制作步骤
第六章 剪纸设计
(一)造型的基本形态
(二)剪纸设计
第七章 课堂练习集锦
(一)凤凰
(二)喜鹊
(三)龙
(四)蝙蝠
(五)鱼
(六)鸳鸯
(七)其他
第八章 大学生剪纸创作欣赏
(一)港澳回归
(二)龙耀中华
(三)新剑匕京 新奥运
(四)世纪环保
(五)龙腾人世
(六)中国地质大学五十周年校庆
(七)世界和平
(八)抗击非典
(九)自由题材
中国地质大学剪纸艺术教育相关记事
郭宪教学示范作品图录
学生作品图录
后记
作者介绍
郭宪,1954年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82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副教授。著有《布玩具设计与制作》(吉林美术出版社1990年出版)、《少儿立体手工游戏1-3》(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少儿手工续集1-3》(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6年
文摘
序言
我一直对传统手工艺充满了好奇,尤其是那些蕴含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技艺。最近,我无意中翻阅到一本关于中国传统服饰的画册,里面描绘的各式旗袍、汉服,从精美的刺绣到别致的盘扣,都让我惊叹不已。我尤其对那些带有吉祥图案的服饰印象深刻,比如龙凤呈祥、蝙蝠纹样,它们不仅是装饰,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寄托。画册里对不同朝代服饰的演变也做了详细的介绍,从汉代的宽袍大袖到唐代的雍容华贵,再到明清的精致繁复,让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亲眼见证了中国服饰文化的魅力。其中一页还特别介绍了古代女子头饰的变化,精巧的发簪、华丽的步摇,无不展现了古代女性的温婉与典雅。这本书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传统服饰的艺术性,也激发了我对这方面进一步探索的兴趣。我希望未来能有机会亲手体验一下制作这些精美服饰的乐趣,感受古老工艺的温度。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传统音乐情有独钟,尤其喜欢那些充满古韵的旋律。最近,我读到了一本关于中国古代乐器发展史的书籍,里面的内容非常丰富。书中详细介绍了古琴、琵琶、二胡、笛子等经典乐器的起源、演变和演奏技巧。我了解到,古琴作为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其音色深沉而悠远,蕴含着士大夫阶层清雅的审美情趣。而琵琶,则以其丰富的表现力和华丽的音色,在古代宫廷和民间都广受欢迎。书中对二胡的介绍也让我颇感兴趣,它作为弓弦乐器的代表,能够模拟人声,表达细腻的情感。我还学到了关于不同朝代音乐风格的特点,比如唐朝的宫廷音乐,气势恢宏;宋朝的词乐,婉转细腻。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古代乐理知识的介绍,让我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理论体系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本书让我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也激发了我去亲身聆听和感受这些美妙乐声的愿望。
评分最近读到一本关于中国古代绘画史的书,里面的内容真的让我大开眼界。从远古时期的岩画,到各个朝代的壁画、帛画,再到文人画的兴起,这本书系统地梳理了中国绘画的发展脉络。我尤其被书中对不同时期绘画风格的讲解所吸引。比如,汉代的画像石和画像砖,虽然技法相对朴拙,但却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想象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顾恺之、陆探微,他们的画作飘逸洒脱,充满了神韵。到了唐朝,阎立本、吴道子等大师的出现,使得山水画、人物画都达到了新的高度,线条刚劲有力,色彩浓郁鲜艳。书中对宋代山水画的描述也让我印象深刻,范宽、郭熙等画家笔下的山水,雄浑壮阔,气势磅礴,真正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我还了解到,不同流派的画家,他们的绘画理念和表现手法也各有不同,有的追求写实,有的强调意境,有的则更注重笔墨的趣味。这本书让我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最近我偶然翻阅了一本介绍中国传统建筑的书籍,这本书让我大开眼界,对中国古代建筑的智慧和美学有了全新的认识。书中从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入手,详细介绍了宫殿、寺庙、民居、园林等各种类型的建筑。我尤其被书中对木结构建筑的讲解所吸引,榫卯结构的精妙,斗拱的巧妙运用,这些都展现了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和对材料的深刻理解。书中对建筑的色彩运用也做了详细的介绍,比如宫殿建筑的金黄和红色,代表着尊贵和权威;寺庙建筑的青砖黛瓦,则显得古朴而宁静。我还了解到,中国传统建筑不仅仅是满足居住功能的空间,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比如,建筑的朝向、布局都蕴含着风水学说,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书中还穿插了大量精美的建筑插图和模型照片,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中国古代建筑的宏伟壮丽和精致典雅。这本书让我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敬畏之心。
评分我近期在书店闲逛时,被一本关于中国古典园林的书籍深深吸引。翻开扉页,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如诗如画的江南园林照片,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假山奇石,曲径通幽,每一步都仿佛踏入了历史的画卷。书中不仅展示了苏州园林的精致典雅,也介绍了扬州园林的疏朗大气,还有岭南园林的灵巧别致。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园林意境的解读,如何通过一池活水、一丛翠竹、一块山石来营造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之感。我还学到了许多关于园林布局的知识,比如“借景”、“对景”、“框景”等手法,它们是如何巧妙地将自然景色融入园林之中,形成一步一景、移步换景的艺术效果。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园林历史的介绍,让我了解到不同朝代园林风格的演变,以及文人墨客如何在园林中寄情山水、寻求宁静。这本书让我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对古人的智慧和匠心赞叹不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