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智库报告:北部之光——加拿大智库概览
定价:80.00元
作者:唐纳德·E.埃布尔森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55202060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智库经常被认为是美国的现象。虽然智库在美国*为集中,但它们实际上存在于每一个国家。加拿大智库群体尽管并不引人瞩目,却代表着一批高度多样化且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政策研究机构,例如加拿大另类政策中心、贺维学会、弗雷泽研究所、及莫厄特中心等。本书集中介绍了加拿大智库的发展概况。
内容提要
《北部之光——加拿大智库概览》探讨了智库在加拿大的兴起,论述了许多*常见的问题,即智库以何种方式、在何种情况下能够影响公共舆论和公共政策。作者分析了加拿大智库通常在哪些情形下会更加重视政治倡导而非政策研究本身,也力求说明为何智库机构*适合且*有能力进行有关重要政策议题的话语构建。
作为首部对加拿大智库进行综合性考察的著作,本书对于希望了解政策制定过程中智库的角色与职能的人而言,是一本入门之作;而对于加拿大的*政策研究机构而言,也是一本指导手册。目录
致谢
译丛总序
译者序
缩略词表
引言
章 什么是智库?什么不是?
一、五种鉴别智库的方法
二、什么不是智库?
第二章 所有的智库都如出一辙吗?
一、美国和加拿大两国智库的分类
二、再思考: 智库分类的局限性
三、回溯: 美国和加拿大智库的演化
第三章 智库的角色是如何转变的?
一、精英理论
二、将智库看作政策精英
三、多元传统: 众多声音中的一个
四、为了国家利益: 国家主义方法
五、不同的智库,不同的优先事项: 一种机构主义的方法
六、政策周期和政策影响: 一种整体研究方法
第四章 智库的职能是什么?它们如何履职?
一、有序的多重品格: 智库的多面性
二、阅读、写作、算数以及其他
三、沟通、沟通、沟通
四、参与: 智库及其网络
五、作为政策倡导者的智库
第五章 智库与谁沟通?
一、检视(Stakeout): 智库及其利益相关者
二、非组织、智库及其同行者
第六章 加拿大智库和美国智库的异同
一、美国和加拿大智库的机遇
二、束缚思想: 加拿大和美国的智库面临相似的约束吗?
三、探索动机: 为什么政策制定者求助于智库?
第七章 智库如何评估其影响?我们为什么应该心存疑虑?
一、赢家是谁
二、为什么对智库而言,衡量其影响力如此重要?
三、排名和其他绩效指标告诉和没有告诉我们的是什么?
四、智库是否如同它们所宣称的那样有影响力?
五、双管齐下的方法
第八章 结语: 追溯与展望: 加拿大智库的未来
第九章 加拿大智库简介
一、对智库简介的一些说明
二、加拿大亚太基金会
三、大西洋市场研究所
四、贺维学会
五、卡利登社会政策研究所
六、加拿大西部基金会
七、加拿大另类政策中心
八、加拿大社会发展学会
九、加拿大国防与外交事务研究所/加拿大全球事务研究所
十、加拿大国际理事会
十一、国际治理创新中心
十二、加拿大咨询局
十三、弗雷泽研究所
十四、前沿公共政策中心
十五、公共政策研究所
十六、治理研究所
十七、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十八、麦克唐纳-劳里埃公共政策研究所
十九、蒙特利尔经济研究所
二十、莫厄特中心
二十一、帕克兰研究所
二十二、彭比纳研究所
二十三、公共政策论坛
二十四、凡尼尔家庭研究所 /
二十五、韦斯利研究所
附录1 加拿大部分智库被全国媒体援引的情况(2000—2015年)
附录2 加拿大部分智库向议会委员会的陈述统计(1999—2015年)
附录3 加拿大部分智库在议会中被援引的情况(1994—2015年)作者介绍
唐纳德·E.埃布尔森(Donald E. Abelson),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政治学教授,同时担任该校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政治学系主任以及加拿大美国研究所的创始主任。埃布尔森发表了一系列著作和文章,讨论美国和加拿大智库对公共政策与外交政策的影响。在加拿大和美国,他被称为“智库的高”,并经常在各种媒体上针对该领域发表评论。代表作包括:《智库能发挥作用吗?——公共政策研究机构影响力之评估》《国会理念:智库和美国外交政策》等。
文摘
序言
我个人对加拿大文化输出和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角色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从文学、电影到音乐,加拿大的艺术家们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赞誉。我推测,这本书的“智库概览”部分,很可能会包含对加拿大文化研究机构的介绍,以及它们如何分析和推广加拿大文化。比如,智库们是如何研究加拿大文化的独特性,如何分析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机制,以及如何利用文化作为软实力工具来提升国家形象?我特别好奇,在多元文化主义的框架下,加拿大智库是如何处理不同族裔文化之间的互动与融合,以及如何维护和发展原住民的文化遗产?这本书是否会探讨,在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加拿大如何保持其文化独特性,并从中汲取力量,在全球文化舞台上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加拿大文化创新和传播的独特洞察,让我更深入地理解这个国家是如何通过思想和文化的力量,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的。
评分作为一名对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有着密切关注的读者,我非常想了解加拿大智库在分析和应对全球性挑战方面的贡献。特别是,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加拿大是如何通过其智库网络来研判区域冲突、经济波动、技术变革等带来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对外政策的。我猜想,这本书可能会涵盖加拿大智库在安全、经济、环境等多个维度的研究成果,例如,他们如何分析中美关系的走向及其对加拿大的影响?如何评估自由贸易协定对加拿大经济的益处与风险?或者,在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加拿大智库为推动全球绿色转型提出了哪些切实可行的建议?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前沿的分析和富有洞见的观点,展现加拿大智库如何在其全球视野中,为构建一个更稳定、更繁荣的世界贡献其独到的智慧和力量。
评分“北部之光”这个意象,总让人联想到神秘、遥远、以及某种超越物质层面的光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揭示加拿大智库在塑造其国家形象和软实力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加拿大在国际舞台上,一直以其和平主义、人道主义援助和多边主义承诺而闻名,这些形象的背后,很可能有着强大的智库研究和政策倡导的支持。我猜想,本书会探讨加拿大智库是如何研究和推广其核心价值观的,例如其在气候变化、人权、民主推广等全球性议题上的立场和策略。此外,作为科技创新的前沿国家,加拿大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清洁能源等领域拥有众多顶尖的研究机构,本书是否会梳理这些机构的研究方向和成果,以及它们如何为加拿大在全球科技竞赛中赢得一席之地提供智力支持?我对此非常感兴趣,因为这关系到一个国家如何在知识经济时代保持竞争力和影响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盏探照灯,照亮加拿大智库群体的贡献,展现他们如何用智慧之光,照亮加拿大的发展道路,并为世界贡献思想的光芒。
评分拿到这本《智库报告:北部之光——加拿大智库概览》的时候,我首先联想到的是北美的自由市场与社会福利之间的复杂互动。加拿大,常常被视为介于美国模式和欧洲模式之间的一个有趣案例,其社会结构、经济政策以及公共服务体系,无疑都是其智库研究的重要关注点。我很好奇,在这本书里,是否会有对加拿大主要的智库进行细致的描绘?比如,这些智库的成立背景、资金来源、研究领域划分,以及它们是如何与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进行互动,从而影响政策制定的?我设想,其中可能会有一部分内容,聚焦于加拿大如何在高福利社会和市场经济活力之间找到平衡,比如在医疗、教育、养老等领域,智库们提出了哪些创新的解决方案,又在实践中面临着哪些挑战?此外,作为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加拿大在环境保护、能源转型以及与原住民社区的关系等议题上,其智库的研究又会呈现出怎样的视角和建议?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独特的见解,帮助我理解加拿大如何在其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中,通过智力支持来应对内外部的挑战,并塑造自身的国家发展道路。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特别是“北部之光”这个标题,立刻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加拿大,这个广袤而神秘的国度,总是与极光、冰雪、以及一种遥远的、北欧般的静谧联系在一起。我一直对这个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其独特的政治经济体系以及其文化输出有着浓厚的兴趣。而“智库报告”的字样,则预示着这本书并非是一篇泛泛而谈的游记或文化介绍,而是深入到加拿大社会发展的智力层面,剖析其思想根源和政策脉络。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的出品,也让我对其内容的严谨性和学术性多了一份期待。我设想,这本书会像一本精心编织的挂毯,展现加拿大如何在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中定位自身,如何平衡国内多元文化与国家认同,以及它在全球科技创新、环境保护等领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也许书中会涉及加拿大的自由主义传统如何影响其社会福利政策,或者其在国际多边主义中的独特贡献。作为一名对世界发展有着持续关注的读者,我渴望通过这本书,窥见加拿大这个“北方巨人”的思想图景,理解其决策背后的逻辑,以及它对全球未来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这本书就像一扇窗,透过它,我希望能看到一个更加立体、更加深刻的加拿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