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云南一周游
定价:49.80元
作者:《亲历者》编辑部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11322234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驴友助你开启快乐的云南一周游时光
1、、行李、应急,完备的旅行信息
2、时间延长或减少,合理的行程安排
3、城市到景点的交通方案,无障碍交通出行
4、紧随行程的吃住推荐,随时随地的食宿体验
内容提要
本书规划了大理周边、昆明周边、西双版纳周边、腾冲周边、怒江大峡谷这5条特色游玩路线,每条线路包括每日行程安排、每天中午就餐的餐馆、每天晚上住宿的地方、景点与景点之间的交通,并配有简单易懂的行程示意图,带给人云南一周游的体验。
目录
作者介绍
《亲历者》编辑部是一个由多位有丰富旅行经验、长期编写旅游类图书的专职作者,以及一批热爱行走、热爱文字的撰稿人组成的专业编写团队,曾编写过“Follow Me系列”“Let's Go系列”等一批深受读者好评的旅游类书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和字体排版给人一种非常复古、甚至有些朴拙的感觉,像七八十年代出版的文学杂志。我原本对这种略显过时的设计持保留态度,但翻开内页后,我发现这种风格竟然意外地契合了书中所描绘的那些尚未被过度开发的古老村落的氛围。作者的叙事风格极其口语化,充满了地方方言的韵味和强烈的个人情感代入,读起来就像是听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在火塘边拉家常。他似乎对每一个遇到的店主、农夫都进行了深入的访谈,并将这些对话的片段巧妙地穿插在对景色的描写中。比如,他描述在西双版纳一家小餐馆吃到的傣味菠萝饭,不只是写了味道,还花了一页纸的篇幅记录了老板娘讲述她祖母如何从缅甸学会这个食谱的故事。这种“人情味”的浓厚程度,远超了我阅读其他任何一本旅游指南的经验。它不是在告诉你“去哪里看什么”,而是在告诉你“在那里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这种叙事策略非常成功地营造出一种亲密感,但同时也意味着,对于那些追求效率、只对名胜古迹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书可能会显得过于啰嗦和冗长。
评分拿到这本书时,我正忙着规划我的暑假行程,心里盘算着如何用最少的钱玩得尽兴。坦白说,我对“满28包邮”这几个字抱有极高的期望,以为里面会塞满各种省钱妙招、民宿优惠码或者廉价交通的“内幕消息”。然而,这本书的内容走向简直是一次彻底的、令人啼笑皆非的“跑偏”。与其说它是一本旅游书,不如说它是一本关于“云南历史上的茶马古道贸易结构演变”的学术论文的普及版。我耐着性子读完了关于普洱茶从种植、加工到国际贸易路线的章节,内容详实到可以拿来写一篇小型研究报告,各种年份、产地、工艺的对比分析,专业得让人头晕。我甚至怀疑作者是不是在某个历史系或地理系任教。当我翻到所谓的“行程安排”部分时,发现那根本不是行程,而是一个基于地质构造和气候变迁对特定区域植被影响的宏观分析。我带着找旅游贴士的心情打开,却被迫进行了一场严肃的知识学习。这书对得起它的名字吗?或许“包邮”指的是知识的无限畅通,但对于我这个只想知道去泸沽湖怎么买到便宜船票的普通游客来说,它提供的帮助,等同于零。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评价,可以总结为“美学价值极高,实用价值极低”。从摄影角度来看,作者对光影、色彩的捕捉能力令人叹服。他描述清晨的罗平油菜花田时,用的词汇极其丰富,什么“金色的海洋在薄雾中燃烧”、“被晨曦浸透的琥珀色光芒”,简直就是一篇完美的摄影评论。书中夹杂的几幅手绘插图,线条粗犷有力,寥寥数笔便抓住了当地建筑的精髓,艺术水准相当高。然而,这种对美学的极致追求,是以牺牲实际操作指导为代价的。我翻遍了全书,找不到任何关于最佳拍摄时间、器材推荐,甚至连一个靠谱的当地向导联系方式都没有。他似乎认为,一个真正的“发现者”应该自己去寻觅光线,而不是依赖既有的指南。这本书的价值在于激发你对美的感知力,让你在踏上旅途前,内心已经拥有了一套关于色彩和形态的审美框架。但如果你想知道哪里能租到便宜的无人机,或者哪条路可以避开旅游旺季的拥堵,这本书给你的答案只会是——“用心去感受,自然自有安排”。这无疑是一本优秀的艺术作品集或地方风物志,但作为一本“旅游指南”,它更像是一个充满诗意的、但完全不负责任的“陷阱”。
评分这本《满28包邮 云南一周游》的宣传语着实吸引人眼球,但真正翻开书后,我却发现它更像是一本披着旅游攻略外衣的深度文化观察手记。全书的重点完全没有落在如何“包邮”或者在有限预算内最大化行程效率上,而是对云南各地风土人情的细腻描摹,简直让人拍案叫绝。比如,书中对大理古城白族民居雕花工艺的描述,细致到连木材的纹理、油漆的年代感都写得栩栩如生,几乎能让人闻到那股陈年木料和阳光混合的味道。更让我意外的是,作者花了大量的篇幅去探讨少数民族的祭祀舞蹈与现代生活方式之间的张力,分析了传统信仰如何在商业化浪潮中悄然转变。我原本期待的是一张清晰的地图和明确的交通指南,结果却收获了一本关于民族志和地方美学的佳作。如果你是想找那种“早上在丽江吃米线,下午去玉龙雪山拍照”的流水账式攻略,那你可能会感到失望。这本书,更像是一封写给云南土地的情书,笔触细腻,情感充沛,但对于急着上路、只想知道哪班车最快到达目的地的读者来说,可能略显“曲高和 ' 韵”了。它要求读者慢下来,去品味那些被高速旅游快车轻易忽略掉的角落和细节,这是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但绝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旅游指南”。
评分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我的阅读体验,那我会选择“意料之外的哲学沉思之旅”。我买这本书的初衷是想了解如何安排一个紧凑的、涵盖香格里拉核心景点的七日游。然而,这本书中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探讨,完全将我带入了另一个维度。作者似乎对“一周游”这个概念本身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认为在云南这样一片拥有多重地理时区和文化时间流速的地方,用现代标准去衡量“七天”是何其傲慢。书中有一整章专门讨论了“慢行”的哲学意义,将徒步穿越峡谷的行为,类比为对现代社会焦虑的抵抗。他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也总是带着一层形而上的思考。例如,写到梅里雪山时,他没有过多描述山峰的高度,而是探讨了雪山在藏传佛教徒心中所承载的“不可接近性”与“永恒性”。我感觉我不是在读一本旅游攻略,而是在一本关于存在主义与地理环境关系的散文集。对于喜欢深度思考、不介意被引导进行自我反思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次精神洗礼;但对于急于制定“打卡清单”的实干型游客来说,这本书的哲学思辨未免过于沉重,甚至有点“玄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