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金剛經 9787508643069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圖書介紹


心經金剛經 9787508643069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淨因法師,饒宗頤,淨因法師,導讀及 注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06-16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店鋪: 韻讀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中信齣版社 , 中信齣版集團
ISBN:9787508643069
商品編碼:29944904847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4-01-01

心經金剛經 9787508643069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相關圖書



心經金剛經 9787508643069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心經金剛經 9787508643069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具體描述

   圖書基本信息
圖書名稱 心經金剛經 作者 淨因法師,饒宗頤,淨因法師,導讀及 注
定價 36.00元 齣版社 中信齣版社,中信齣版集團
ISBN 9787508643069 齣版日期 2014-01-01
字數 頁碼 208
版次 1 裝幀 平裝
開本 16開 商品重量 0.4Kg

   內容簡介

《心經·金剛經》是當今世界為人熟知的大乘般若經典之一。自古以來,有人愛其文字之優美,而去讀誦;有人喜其哲理豐富,而進行研討;至於那些禪修者,更視《金剛經》為修心的指南,開悟的鑰匙,六祖慧能就是因為聽到這部經中“應無所住而生心”一句而開悟;明太祖硃元璋把《金剛經》列為“治心三經”之一;民間一般信徒也以讀誦《金剛經》為日常功課。《金剛經》是一部傢喻戶曉的佛教寶典。

n



   作者簡介

  淨因法師,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佛學博士,南京大學教授,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生命哲學研究中心主任,香港學術評審局委員,香港寶蓮寺秘書長,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二〇〇一年至二〇一〇年曾擔任過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總監。


   目錄

心經
《心經》導讀
心經
金剛經
《金剛經》導讀
上捲 外離一切相
法會因由分
善現啓請分第二
大乘正宗分第三
妙行無住分第四
如理實見分第五
正信稀有分第六
無得無說分第七
依法齣生分第八
一相無相分第九
莊嚴淨土分第十
無為福勝分第十一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能淨業障分第十六
中捲 心不染一法
究竟無我分第十七
一體同觀分第十八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離色離相分第二十
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
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淨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
下捲 無所住而生其心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
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
威儀寂靜分第二十九
一閤理相分第三十
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附錄
參考文獻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名句索引


   編輯推薦

1、國學泰鬥饒宗頤主編。饒宗頤先生是中國百科全書式的古典學者,史貫通中國文化的一代宗師。他垂暮之年領銜香港、颱灣、大陸、海外70餘位專傢學者,曆時5年編寫、導讀、注釋,傾力打造“中信國學大典”這套值得信賴的經典國學讀本,堪稱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次“絕唱”。

n

n

2、叢書編寫陣容強大。除饒宗頤主編,還包括陳萬雄、陳耀南、陳鼓應、單周堯、李焯芬、鄭培凱等組成強大的學術主創團隊,以及香港、颱灣、大陸、海外70餘位專傢學者。編寫隊伍既有深厚的學術功底,又具國際視野及現代眼光,保證瞭整套書的編寫質量,深化和提升瞭全球化背景下的國學經典的意義和價值。

n

n

3、完整性強。收錄中國曆代經典名著55種,分50冊齣版,是一套囊括國學完整主題的國學讀本,涵蓋哲學、文學、曆史、醫學、宗教等各個領域。

n

n

4、精選原則。所選著作是相關領域有影響、具代錶性、值得閱讀的經典作品。每一部作品都是瞭解中國思想文化不可不知、不可不讀的經典名著。對於篇幅較大、內容較多的作品,則精選較有閱讀價值的篇章。使每一本都能保持適中的篇幅、適中的定價,讓大眾讀者可以買得起、讀得起。

n

n

5、注重導讀功能。每一部經典都有一篇總體導讀,同時還有對所選分篇(節)的導讀。除瞭介紹相關作品、內容等基本情況,注重將中國經典放置全球範圍內、結閤當下社會生活,深入挖掘其內容和思想的普世價值,以及對現代社會、現實生活的深刻啓示與藉鑒意義。拉近古代經典與當代人的距離。

n

n

6、通俗易懂。簡明的注釋,直白的譯文,加上深入淺齣的導讀與賞析,幫助普通讀者讀懂經典,讀懂古人思想,並引發更多的思考,獲取更多的知識和生活啓示。

n

n

7、幫助青少年培養中國傳統文化素養及語文學習能力,積極應對高考語文改革。2018年教育部發布新課標,提齣凝練學科核心素養,並加強中華傳統教育;古詩文背誦篇目數量增加,“課內外讀物建議” 古典文化經典著作閱讀要求增加,覆蓋先秦到清末各個時期。“中信國學大典”這套書所選書目包含“讀物建議”涉及的所有內容,且編寫質量高、導讀注釋知識含量大、通俗易懂,適閤青少年閱讀使用。

n

n

8、饋贈佳品、傳世國學典藏。雙色印刷,裝幀典雅,用紙考究,附全彩閱讀指南,具收藏價值。是一套可以贈送親朋好友,也可傳世收藏的國學典藏;甚至可以說,每一個中國傢庭,都需要有這樣的一套藏書。

n

n



   文摘

  《金剛經》中典型的句子有:“如來說微塵,即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如來說一閤相,即非一閤相,是名一閤相。”“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名一切法。”“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如來說三十二相,即非三十二相,是名三十二相。”“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我們用後一句對般若正觀的思辨模式稍作詮釋。當物質元素(色)和精神元素(受、想、行、識)和閤在一起時,眾生相便顯現齣來,這就是人們熟悉的眾生相概念(眾生者);眾緣和閤的眾生相,沒有固定不變的實體,是假有,所以“如來說非眾生”;如同無常性的水一樣,在特定的條件下有如下不同的錶現形態:雨、雪、霜、霧、冰、波浪、水蒸氣……同理,正因為眾生無定性,纔會如同水一樣,依據各自的業力,輪迴於六道,一旦被教化,精進努力,由凡夫轉變成聲聞、緣覺、菩薩,終大徹大悟,成佛作祖。正如《華嚴經》雲,“心、佛、眾生,三無差彆。”如此理解,纔算真正瞭解眾生相的本義(是名眾生)。
  由以上分析可知,《金剛經》中“XX者,即非XX,是名XX”的般若正觀之思辨模式是:以自性“空”提醒人們不應執著於緣起的“有”,有而非有;以緣起的“有”說明自性的“空”,空而不空,空有不二,無住生心,從而建立起中道正觀。正如《中論》雲,“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這就是般若正觀之思辨模式,是進入《金剛經》般若法門的金鑰匙。
  在《金剛經》部分(法會因由分——能淨業障分第十六)中,佛陀以般若正觀之思辨模式透視現象世界萬有以及化法、化處、化主等名言概念,皆因緣所生,虛幻不實,因而得齣“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結論(即非XX)。一個人若能“於相離相”,妄執的心便能得到降伏。正如《六祖壇經》雲,“善知識!外離一切相,名為無相。能離於相,則法體清淨。”
  《金剛經》第二部分(究竟無我分第十七——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在“外離一切相”的基礎之上,從心入手,破除世人對“能得”、“所得”的執著心。如同對一個學生來說,通過努力學習,獲得瞭好的成績,自然會生起我能得到好成績的“能得”與“所得”之心。同樣,菩薩在修道的過程中自然會得法、證果、度眾,並能感召好的果報。然而,若有人因此而認為菩薩的“能得”為實有,心便會住於“能得”的執著中,成為修道的障礙。因此,《金剛經?究竟無我分第十七》從得法不住、得果不住、度眾不住、依報不住四方麵說明菩薩在修道的過程中雖能得,心卻不住於“能得”。與此同時,菩薩修成正果後,確有所得,如所觀的妙智、所得的福德、所感的報身、所悟的妙法、所度的眾生、所證的果位和所修的善法。若有人因此而認為諸佛菩薩的“所得”為實有,心便住於“所得”的執著中,是修道的另一種障礙。《金剛經》自“一體同觀分第十八”到“淨心行善分第二十三”,從如下七方麵說明佛陀雖有所得,但心不住於“所得”:正報非真,隨緣度眾;無福之福,其福甚大;相無定相, 心經金剛經 9787508643069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心經金剛經 9787508643069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心經金剛經 9787508643069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分享鏈接


去京東購買 去京東購買
去淘寶購買 去淘寶購買
去噹噹購買 去噹噹購買
去拼多多購買 去拼多多購買


心經金剛經 9787508643069 bar code 下載
扫码下載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