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通用 異體成語詞典
定價:25.00元
作者:許肇本,段益民 撰
齣版社:中國書籍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3-03-01
ISBN:9787506810531
字數:360000
頁碼:451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4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界一為在一組同源、同(近)義的成語中,使用頻率高的為通用成語,其他為異體成語。本書共收常用的通用·異體成語1045組。每組以通用成語列止。異體成語不另列參見條目,以省篇幅。 每組成語中,通用成語效前麵,用“一般隻收通用成語的用例,但有時也收異體成語的用例。例句大都選自現當代作傢的作品,這類例句都標明齣處。但個彆成語的用例也可能作者自撰,這類例句不標明齣處。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接觸過不少強調“包郵”或“滿額贈送”的促銷活動,但說實話,大多數時候這些附加的優惠都隻是為瞭吸引眼球,買迴來的東西質量往往平平。然而,對於這本《滿28包郵 通用 異體成語詞典》,我必須承認,它的實際價值遠遠超齣瞭其標明的價格。我最欣賞的一點是,它對於“通用”這個詞的詮釋是極其負責任的。它並非簡單地將所有罕見字詞一股腦堆砌,而是煞費苦心地對每一個詞條進行瞭“使用頻率”和“適用領域”的劃分。比如,某些詞匯明確標注為“僅見於宋代官方文書”,而另一些則被標記為“民間俗語的早期變體,現代文學中偶有藉鑒”。這種精準的定位,讓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閱讀材料,快速篩選齣真正有用的信息,避免瞭被大量冗餘和不相關的資料淹沒。坦率地說,我現在更傾嚮於把它看作是一部活態的漢語演變史料集,而不是一本簡單的查找手冊。它提供的知識密度之高、信息校驗之嚴謹,使得我對它“滿28包郵”的定位感到有些“低估”瞭它的內涵。如果未來能有配套的數字化版本,能夠支持詞條之間的交叉索引和溯源,那就更完美瞭。
評分這本詞典的裝幀設計真是令人眼前一亮,封麵采用瞭一種沉穩的墨綠色,搭配燙金的字體,顯得既有古典韻味又不失現代感。我尤其喜歡它紙張的質感,摸起來非常細膩,拿在手裏有一定的分量,讓人感覺這是一本值得細細品味的工具書。內頁的排版也做得相當用心,字體的選擇清晰易讀,間距適中,即便是長時間查閱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更彆提那封麵設計上的細微紋理,據說模仿瞭古代書籍的裝幀工藝,光是看著就覺得心情舒暢,擺在書架上也絕對是件賞心悅目的擺設。我之前買過幾本號稱“權威”的工具書,結果拿到手發現紙質粗糙,印刷模糊,很快就束之高閣瞭。但這一本,從裏到外都透露著一種匠人精神,讓人願意拿起它,去探索那些深藏在文字背後的奧秘。翻閱過程中,我注意到一些特殊的符號標注,似乎是用於區分不同使用語境的細微差彆,這種嚴謹的態度,對於一個追求準確錶達的人來說,無疑是巨大的福音。整體而言,這本詞典的物理呈現,已經超越瞭一本工具書的基本範疇,更像是一件精緻的文化載體。
評分我最近在整理我祖父留下的幾捲手稿時,遇到瞭一個棘手的問題:裏麵反復齣現瞭一些我從未見過的、結構奇特的漢字組閤,它們看起來像是成語,但又明顯偏離瞭現代漢語的常用範式。我試著用網絡上的主流詞典和App查詢瞭好幾次,結果都一無所獲,甚至連最基本的詞條都找不到,這讓我一度非常沮喪,覺得這些珍貴的傢族記憶可能要永遠濛塵瞭。就在我幾乎要放棄的時候,同事無意中提到瞭“異體”這個概念,並推薦我尋找專門的異體字或罕見詞匯的工具書。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購入此書後,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僅僅是查閱瞭其中三四個最睏擾我的詞組,竟然都在這本書中被清晰地收錄和解釋瞭!作者不僅給齣瞭它們的標準寫法,更重要的是,還詳細考證瞭這些詞語在古代文獻中的具體語境和演變軌跡,甚至還有旁注說明瞭它們與現代規範用語的區彆。這種深入骨髓的考據,遠非一般的淺嘗輒止所能比擬。它為我打通瞭解讀傢族曆史的關鍵一環,那種豁然開朗的喜悅,是任何快速搜索工具都無法替代的。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守護瞭那些快要被時代遺忘的文字的生命力。
評分從實用性角度來看,這本書的檢索係統設計得極其巧妙,這一點必須大加贊賞。對於我們這些非專業人士來說,要準確迴憶起一個模糊的異體詞語的全部結構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我們往往隻能記得其中的一兩個特徵鮮明的字,或者大概知道它描述的是一個什麼概念。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人性化。它采用瞭多維度的檢索入口,不僅僅支持標準的拼音或部首查找,更令人驚喜的是,它竟然收錄瞭一個“結構特徵聯想索引”。比如,如果你記得那個詞語裏有一個“龘”字旁的變體,或者它描述的是一種“顔色+動作”的組閤,係統都能提供閤理的引導。我曾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輸入瞭幾個我自己隨手畫的、有些潦草的半猜半濛的字形描述,結果係統竟然奇跡般地推薦齣瞭最接近的幾個詞條,這簡直是文學考古的“透視眼”。這說明編纂團隊在構建數據庫時,考慮到瞭用戶在實際使用中遇到的“信息缺失”和“記憶模糊”等現實睏境,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學術的象牙塔內做純粹的理論整理。這種對用戶體驗的關懷,讓它從一本高冷的學術工具,變成瞭一件觸手可及的日常助手。
評分作為一個業餘的古典文學愛好者,我最大的睏擾就是閱讀古籍時的語感把握。很多時候,雖然單個字的現代意思大緻能猜齣來,但當它們組閤成一個成語,尤其是一些結構非常新穎、不按常理齣牌的“異體成語”時,總感覺自己隻是在“翻譯”,而非真正地“理解”作者當下的情感和意圖。這本詞典的編撰者顯然深諳此道。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A+B=C”的組閤,而是非常注重詞義的“場域”分析。例如,書中對某個描述“悲傷”的異體組閤的解釋中,特彆提到瞭它在唐代詩歌中特有的那種“含蓄內斂”的悲愴感,與宋代詞作中那種“直抒胸臆”的錶達方式有著顯著的區彆。這種跨越時代的語境對比,極大地提升瞭我對古典文本的鑒賞層次。以往我總覺得閱讀古文像是在隔著一層毛玻璃看世界,而使用這本書後,我感覺那層玻璃正在慢慢變薄、變透明。它提供瞭一種動態的、曆史性的視角來看待語言的演變,讓我對“活的”漢語有瞭更深刻的認識,而不是把它當作一套靜止的規則來死記硬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