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象棋四大名谱:心武残编象棋谱(修订版)

清代象棋四大名谱:心武残编象棋谱(修订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清薛丙著,李浭 著
图书标签:
  • 象棋
  • 清代象棋
  • 心武残编
  • 象棋谱
  • 古籍
  • 棋谱
  • 传统文化
  • 修订版
  • 对弈
  • 技艺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炫丽之舞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4952968
商品编码:29940515943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2-10-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清代象棋四大名谱:心武残编象棋谱(修订版)

定价:25.00元

作者:(清)薛丙著,李浭 改编

出版社: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0-01

ISBN:978753495296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99kg

编辑推荐


让读者以现代记谱法领略清代古谱《心武残编象棋》的魅力!

内容提要


《心武残编象棋》,原谱刊于清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辑著者薛丙收入象棋残排局148局,着法精妙离奇、耐人寻味。诠正改编本保留原谱本来面貌,但对原谱中的错局详加诠正厘订。为便于读者赏析,每局都加入详细的诠释、注解、和诠正图等。

目录


凡例(薛丙自述)
关于“凡例”的部分解释
局隔壁猜枚
第2局开渠引水
第3局沉鱼落雁
第4局推强扶弱
第5局紫燕双飞
第6局鸿雁来宾
第7局宴赴鸿门
第8局寒江独钓
第9局五寨会盟
0局群鼠争穴
1局奇峰双插
2局决策九重
3局震惊百里
4局将雨闻雷
5局移针匀绣
6局月明三五
7局琴瑟间钟
8局五色纷披
9局正笏安邦
第20局虎帐谈兵
第21局单刀赴会
第22局宋及楚平
第23局终逾绝险
第24局独行千里
第25局金猫捕鼠
第26局骏马追风
第27局下车扶谒
第28局送往迎来
第29局迈等越伦
第30局弹琴退敌
第31局背水交锋
第32局北地谏君
第33局浪后波纹
第34局威震华夏
第35局龙争虎斗
第36局丰沛三杰
第37局辅弼功高
第38局鞠躬尽瘁
第39局商山四皓
第40局赤兔良骥
第41局叩马苦谏
第42局登高重九
第43局黾勉同心
第44局保合太和
第45局月里穿梭
第46局勒马听风
第47局膏车秣马
第48局柳叶飞莺
第49局鸳鸯戏水
第50局的卢跃溪
第51局天台误入
第52局怀中抱月
第53局雪拥蓝关
第54局如云似雨
第55局雅歌投壶
第56局宛城交攻
第57局月中擒兔
第58局隔断红尘
第59局双蝶翻飞
第60局元宵共庆
第61局金宋联合
第62局游丝系虎
第63局双车交辙
第64局截江救主
第65局车马交驰
第66局牛塘解围
第67局远庭
第68局龙门三跃
第69局蚯蚓降龙
第70局珠帘倒挂
第71局落花成锦
第72局虹霓贯日
第73局剪棘开径
第74局钩衡驾马
第75局八轮共驾
第76局行军用兵
第77局六国争雄
第78局四季落花
第79局双辖投泉
第80局渊有沉珠
第81局闰余成岁
第82局青云得路
第83局锦屏对峙
第84局边城戍卒
第85局蝇垂骥尾
第86局横云断岭
第87局笙箫夹鼓
第88局霁月光风
第89局春雷惊蛰
第90局星移斗转
第91局轻财笃友
第92局妙振兵铃
第93局水底擒蛟
第94局萤蛾扑火
第95局炮击两狼
第96局开窗邀月
第97局掩耳偷铃
第98局平分秋色
第99局国静兵闲
00局国庶兵强
01局望梅止渴
02局龙翻潭水
03局叶底藏花
04局七星同庆
05局川流不息
06局载输尔载
07局减兵增灶
08局减灶增兵
09局兵贵神速
10局伐宋援郑
11局屯田沓中
12局舍车徒行
13局屏藩社稷
14局走马荐相
15局假虞伐虢
16局五霸尊周
17局五将失道
18局五虎争雄
19局香风拂柳
20局鸿门击斗
21局蜻蜓立钓
22局三顾草庐
23局急流勇退
24局两阶舞羽
25局乃服四夷
26局义释华容
27局五桂联芳
28局暗藏春色
29局乌龙摆尾
30局冲锋陷阵
31局五丁凿路
32局粉蝶恋花
33局辕门射戟
34局停车问路
35局螳臂迎车
36局珠藏韫椟
37局望云蹀足
38局吐芳结子
39局投肉馁虎
40局阴阳交泰
41局窖冰破热
42局越裳宾服
43局斜月三星
44局杠桥锁溪
45局倒转干戈
46局桃源迷路
47局笙磬同音
48局江心下钓
附录《心武残编》诠订一览表

作者介绍


李浭李浭早在1958年开始在《象棋》月刊发表棋艺作品,1988年9月正式出版棋书。至今,各类棋书有62种,1270万字,独自编著达三百八十多万字。在海内外、国外报刊发表的文章不可胜数。他的书,兼具棋艺实用、棋史文史新颖两大特色。报刊发表的文章,内容广泛,知识面全,涉及象棋开、中、残、排局,棋史新资料,棋艺论文,棋艺诗词,棋例裁判见解等。涉猎全面,涵盖棋文化的各个方面。

文摘







序言



棋艺精粹:明清之际的象棋理论与实践探微 本书旨在对明清时期中国象棋的理论发展、实战技艺以及文化影响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梳理和阐释。通过对传世棋谱、文人笔记、地方志等珍贵史料的钩沉与考订,本书力求还原彼时棋坛的真实面貌,探究中国古代兵棋艺术的演进脉络。 第一部分:明代象棋的理论基石与流派萌芽 明代是中国象棋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期,其标志性事件即是系统性棋谱的出现,标志着民间对棋艺的认知开始从经验积累转向理论建构。本书将详细考察明代早期至晚期,象棋理论在布局、中局搏杀、残局处理等方面的探索历程。 一、明代经典棋谱的时代价值 我们将聚焦于明代早期出现的一些重要棋谱的内在逻辑。这些早期谱作往往以基础对攻套路和常用开局为主线,其特点是注重对“活”与“杀”的直观展示,缺乏后世精微的计算深度,但奠定了后世布局学的基本框架。 开局定式体系的初步构建: 探讨明代棋手如何理解和运用“斗炮”、“飞相”、“士角炮”等早期主流开局。重点分析这些开局在当时的实战环境下的效率和弱点,以及棋手们在实践中如何进行修正和发展。 中局战术的演进: 深入剖析明代中局的特点——多以快速、猛烈的兑子和局部擒杀为主导。书中将对明代棋谱中记载的若干著名“杀法”进行复盘解析,揭示其背后的形势判断标准。 残局理论的初级形态: 考察明代对残局的认识,通常集中在“将帅对杀”、“车兵对车”等基础残局。虽然尚未形成如清代那般精细的“入局”理论,但其对单兵升变、兑子后对子力价值的初步量化,已见雏形。 二、文人棋士与地域棋风的交融 明代象棋活动已不再局限于市井间的消遣,开始融入士大夫阶层的生活。本书将搜集并分析相关文集中的诗词、笔记,以侧面还原当时的棋风特点。 “雅”与“俗”的博弈: 探讨文人对象棋的审美要求,以及这种要求对民间棋艺实践产生的影响。例如,文人可能更推崇布局的工整和中局的意境,而市井棋手则更追求实战的效率和技巧。 南北棋风的地域差异: 依据史料推断,分析明代中国各地在用兵习惯上是否存在早期分化。例如,长江流域的棋风是否偏重稳健,而北方棋风是否更具侵略性。 第二部分:清代棋谱的体系化与高峰 清代是中国象棋理论发展的黄金时期。随着印刷术的普及和民间棋社的兴盛,象棋理论体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涌现出大量结构严谨、计算深入的专业棋谱。 一、经典理论的集大成与突破 清代棋谱不再仅仅是招法的汇编,而是具备了清晰的理论体系和严密的逻辑推导。本书将重点分析这一时期理论的几大飞跃。 布局学的精细化分工: 清代棋手对开局的认识达到了“对局分析”的层次。本书将细致描摹如“炮对飞相”、“仙人指路”等经典布局在清代的演变轨迹,解析其在不同阶段的应对策略,以及对“先手”、“后手”价值的深入理解。 中局的博弈艺术: 这一时期的中局搏杀,强调的不再是单纯的兑子,而是通过子力的调动、空间控制和时间的抢占来制造陷阱。我们将解析清代棋谱中对“陷阱设置”、“弃子取利”等高级战术的论述,展现其深远的计算能力。 残局理论的科学化: 这是清代象棋理论最成熟的部分。本书将详述清代棋手如何构建残局的“定式”和“步法”,特别是对“马兵对炮”、“车士相全对车士相全”等复杂残局的系统性研究,标志着象棋进入了科学计算的时代。 二、清代棋谱的流派之争与技术融合 清代棋谱虽多,但流派各异,反映了不同地域和不同棋社的实践经验。 “稳健派”与“进取派”的对垒: 分析不同棋谱在布局选择上体现出的哲学差异。例如,一些棋谱倾向于选择能快速建立优势的激进开局,而另一些则主张以防守反击为主,稳扎稳打。 棋谱注释的改进与普及: 考察清代棋谱在注释方法上的进步,如引入了对局势的文字评点、对错误步骤的后果分析等,这极大地提升了棋谱的学习效率和理论深度。 第三部分:清末民初的过渡与象棋文化的社会渗透 进入清末民初,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动,象棋活动也呈现出新的面貌。 一、民间棋社的兴盛与职业化倾向 在城市中,专业的棋会和擂台赛日益增多,这使得棋艺的交流更为频繁,也推动了更高水平棋手的涌现。 “江湖高手”的涌现与评判标准: 探讨当时社会如何评价棋艺高低,以及民间如何组织比赛来确立权威棋手的地位。 象棋与其他文娱活动的融合: 分析象棋如何在戏曲、评书、茶馆文化中扮演角色,成为大众娱乐和技艺展示的载体。 二、理论的固化与对新思潮的潜在抗拒 在理论体系基本成熟之后,清末民初的棋谱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前期成果的整理和再现,但也显现出对新变化接受上的保守性。本书将论述这种理论的“成熟期”如何影响了象棋在面对西方文化输入时的适应能力。 结论: 本书通过对明清时期象棋理论和实践的细致考察,不仅勾勒出中国古代兵棋艺术从经验走向科学的完整历程,更揭示了在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一项智力游戏如何成为反映社会审美、思维方式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研究这一时期的棋谱,如同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士人与民间智慧交汇的窗户。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一开始我对这本书的期待值并没有很高,因为市面上关于象棋的书籍实在太多了,很多都是换汤不换药。但是,当我真正翻开这本书,并且深入阅读之后,我的看法彻底改变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真材实料”。它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包装和宣传,而是实实在在地将最精华的象棋内容呈现在读者面前。我是一个喜欢研究棋局细节的人,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这一点。书中对每一个棋局的走法都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分析,甚至连一些微小的细节都毫不放过。例如,在某个特定的局面下,为什么一定要这样走,如果换一种走法又会有什么后果,书中的讲解都非常到位。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攻防转换”的论述,这部分内容让我对如何在中局和残局中掌握主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很多时候,棋局的胜负就在于谁能更好地把握攻防的时机。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棋师,循循善诱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传授给我。我每天都会抽出时间来阅读和练习,感觉自己的棋力正在稳步提升。这本书,无疑是我近期阅读过最满意的一本象棋书籍。

评分

我是一名古籍爱好者,同时也是一名业余象棋棋手,这本书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它不仅让我有机会接触到失传已久的清代象棋名谱,更让我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去理解这些古老的棋局。书中的文字,虽然是古代的语言,但经过作者的精心整理和注释,读起来却并不费力。每一句批注都如同点睛之笔,让我瞬间豁然开朗。我尤其喜欢书中对棋局“意图”的解读。很多时候,我们下棋只是机械地走棋,却不知道背后的深层含义。这本书帮助我理解了为什么某一步棋要那样走,为什么要那样弃子,以及每一步棋所蕴含的战略思想。这种理解,远比死记硬背棋谱要重要得多。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心武残编”的介绍,感觉自己仿佛与那个时代的大师们进行了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那些看似简单的棋局,背后却隐藏着如此深邃的智慧。读这本书,不仅仅是在学棋,更是在品味一种文化,一种历史。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将书中的棋局搬到棋盘上,去亲身体验那些曾经辉煌的战术。这本书,绝对是值得我反复揣摩、细细品味的上乘之作。

评分

这是一本让人爱不释手的棋谱!刚拿到手,就被它厚重精美的装帧所吸引,那种古色古香的韵味扑面而来,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群雄逐鹿的年代。翻开书页,虽然是现代印刷,但排版设计却精心还原了古籍的风貌,每一个棋子的标注,每一个走法的说明,都显得格外清晰,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很快上手。更让我惊喜的是,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棋谱,而是融入了大量的注解和讲评。作者在每局棋的开局、中局、残局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指出了关键的转折点,讲解了高明的战术运用,有时候甚至还会对比几种不同的走法,分析其优劣。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让我在解棋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具体的招式,更领悟到了象棋的精髓和深层逻辑。我尤其喜欢那些关于“陷阱”和“杀招”的描述,读起来就像在看一场扣人心弦的武侠小说,每一步棋都充满了智慧和博弈的乐趣。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包含了多少多少谱,更在于它如何引导我去思考,去理解。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在仔细研读开篇的几局棋,每一次都有新的发现,每一次都觉得自己对象棋又有了更深的认识。对于象棋爱好者来说,这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典,它能带你走进一个全新的象棋世界。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绝对是象棋界的一件大事!我一直对古代象棋谱情有独钟,但苦于资料稀缺,很多经典的棋谱都只能在传说中听到。这本书的问世,无疑填补了这一巨大的空白。拿到手上,我首先被其内容之丰富所折服。它不仅仅是收录了几部经典的象棋谱,更是将它们以一种系统、清晰的方式呈现出来。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棋谱的注释部分。那些精炼的文字,准确地指出了棋局的要害,点明了制胜的关键。不像有些书籍那样故弄玄虚,这本书的讲解直击要害,非常实用。我最近正在研究如何提高自己的残局功力,这本书中的残局篇简直就是我的福音。书中对每一个残局的分析都深入骨髓,从开局的站位到每一步的推进,都分析得面面俱到,让我受益匪浅。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思路去练习,明显感觉自己的残局能力有了质的飞跃。而且,本书的修订版在原文的基础上,还加入了更多新的研究成果和勘误,使得内容更加权威和可靠。对于真正热爱象棋、希望在棋艺上有所突破的棋友来说,这本书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本可以伴随你一生、反复研读的象棋圣经。

评分

作为一名资深棋迷,我对各种象棋书籍都有所涉猎,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却格外不同。它仿佛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清代象棋的辉煌时代,感受那些棋坛巨匠们留下的智慧结晶。书中的棋局,虽然年代久远,但其精妙之处却丝毫未减。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在梳理和修订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严谨态度。看得出来,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经过了大量的考证和打磨。对于一些模糊不清的棋谱,作者不仅进行了清晰的辨析,还加入了自己独到的理解和补充,使得整部作品更加完整和可信。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关于“残局”部分的论述,这部分内容对于提升实战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书中详细剖析了各种残局的攻防策略,以及如何通过精巧的计算来扭转乾坤。我尝试着将书中的几个经典残局带入实战,收获颇丰。那些曾经困扰我的残局问题,在阅读这本书后,仿佛找到了解决的钥匙。而且,书中关于“心武残编”的解读,也让我对这部分棋谱的理解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不仅仅是残局的演示,更是一种哲学的体现,一种对棋局“势”的把握。这本书所带来的,是一种智力上的愉悦,更是一种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