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脑科学 | 作者 | Melissa Abramovitz 胡志安 |
| 定价 | 45.00元 | 出版社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 ISBN | 9787547836644 | 出版日期 | 2017-08-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科学与技术正在以的速度向前推进,改变着我们的世界。火箭轰鸣着飞入太空,向我们揭示太阳系以外的秘密。神经科学家正在使思维控制义肢成为可能。能源及农业的革命性技术正在创造一个更加干净、更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创新的步伐在未来的日子里还将不断加速。让我们一起探索在这些进步背后的前沿科技吧! 《世界前沿科技探索丛书(青少版):脑科学》涵盖了脑科学这一领域诸多引人入胜的话题,包括大脑通信系统、思维的控制作用和脑成像技术等。本书包含了具有高度感染力的照片和解释性的图表,令科学概念充满活力和趣味,在小读者眼前重现。 |
| 作者简介 | |
| (美)Melissa Abramovitz Abramovitz 是一位从事专业写作30 余年的获奖作家和自由撰稿人。她专门从事非虚构类杂志文章和书籍的写作,读者覆盖各个年龄段。她已在杂志上发表数百篇文章,已出版40 余种针对儿童及青少年的教育类书籍,发表了大量诗歌和短篇小说等。Abramovitz 毕业于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和儿童文学研究所,拥有心理学学位。 胡志安 第三军医大学生理学教研室教授, 研究方向为睡眠觉醒与脑认知。作为主编、副主编和参编,出版了《生理学》等教材和专著17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973子项目等共20项。迄今为止,发表科研论文近100篇,以通讯作者等在Journal of Neuroscience, Cerebral Cortex, Hippocampus, Prog Neurobiol, 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Medical Research Review等主流SCI期刊杂志发表论文46篇。现任中国睡眠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生理与药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生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神经科学会理事和全军第九届生理与病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杨雄里 1991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2006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是的神经生物学家和生理学家。1963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1982年在日本获学术博士学位。为复旦大学教授和“脑科学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是中国特大型综合性辞典《大辞海》《辞海》副主编和 Progress in Neurobiology编委。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生理学会理事长、《生理学报》主编、《中国神经科学杂志》主编等,长期从事视觉、色觉的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250余篇,专著、译著多册。曾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和上海市科技精英等。 |
| 目录 | |
| 章 大脑间的思想传递 第二章 绘制大脑图谱 第三章 透明的大脑 第四章 大脑疾病追根溯源 第五章 机体防御与精神疾病 第六章 被遗忘的细胞 第七章 脑控机器 第八章 记忆的存储与删除 第九章 令人神往的未来 要点 名词解释 关于作者和译者 |
| 编辑推荐 | |
| 本套丛书为青少年普及世界前沿科技的新发现、新发展和新方向。丛书共8册,分别为《脑科学》《天文学》《太空探索》《现代医学技术》《可持续农业》《人工智能》《能源技术》和《纳米科技》。丛书为美国高校馆配指定书目,由美国少儿科普获奖作家与相关科学领域大学教授共同撰写,引进版由相关领域知名院士和教授组织翻译。丛书不仅介绍了新能源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纳米科技等前瞻性科学领域新的科研成果,还详细分析了各领域未来的创新发展与前进方向。通过具有高度感染力的图片和解释性的图表,令科学概念充满活力和趣味。有助于青少年把握好世界科技发展大势,敏锐抓住科技革命新方向,形成科技创新的全球视野,激发科技创新潜力。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介绍脑科学入门知识的书籍,而《脑科学》恰好满足了我的这一需求。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得非常合理,从最基本的概念讲起,比如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再到更复杂的概念,如大脑的各个区域划分及其作用,以及信息如何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作者似乎非常注重逻辑性和层次感,不会让读者感到迷失。我尤其喜欢其中对一些大脑基本功能的解释,比如视觉、听觉的产生过程,以及记忆的形成机制。这些看似简单的日常体验,在书中被拆解成了一系列精密的生物化学和电信号反应,让人惊叹于大脑的复杂与神奇。同时,书中还穿插了一些有趣的案例和实验,让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起来。例如,书中提到的一些关于“意识”的哲学探讨,也用神经科学的视角进行了阐释,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科普,还具有一定的思辨性。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对人类的认知能力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也为我后续深入研究更专业的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脑科学》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它打破了我对大脑的固有认知。一直以来,我总觉得大脑是一个神秘而不可捉摸的存在,但这本书却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一步步地揭示了它的运作规律。书中对大脑的可塑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让我意识到我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是可以改变的,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了解到大脑在学习和经历中会不断地重塑自身,我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学习方式和生活习惯,试图通过主动的干预来优化自己的大脑。书中关于“决策”的章节也让我印象深刻,它分析了我们在做出选择时,大脑内部的各种因素是如何相互作用的,这让我对自己的许多冲动和犹豫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本书让我觉得自己不再是被动地受大脑驱使,而是可以主动地去了解和影响它,这是一种非常赋权的感觉。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叫《脑科学》,ISBN号是9787547836644。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吸引我。它采用了深邃的蓝色作为背景,上面点缀着一些仿佛神经网络的白色线条,仿佛在描绘大脑内部错综复杂的联系。封面上方的书名“脑科学”字体是简约而现代的,下方则印着ISBN号,给人一种专业而严谨的感觉。我之所以会注意到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被它这种带有科技感和神秘感的封面所吸引。我一直对人脑的运作机制非常好奇,虽然我并非科班出身,但总觉得了解大脑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自己,理解他人,甚至理解我们所处的世界。这本书的封面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能够带领我进入一个充满未知的领域,去探索那些关于思维、意识、情感的奥秘。我甚至想象着,翻开这本书,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大脑内部的微观世界的门,各种各样的神经元在闪烁,信息在飞速传递,形成我们感知、思考和行动的根源。这种视觉上的冲击,让我对内容充满了期待,希望能从中获得一些启迪,哪怕只是对大脑最基础的了解,也足以让我感到兴奋。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表达方式让我感到非常亲切。虽然“脑科学”这个主题听起来可能有些枯燥和专业,但作者却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阐述,避免了过多的专业术语堆砌,即使是像我这样没有相关背景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书中使用的比喻非常恰当,能够帮助我快速抓住核心概念。例如,作者将大脑比作一个庞大的计算机网络,将神经元比作一个个微小的处理器,将信号传递比作数据的传输,这种类比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难度。此外,书中还穿插了一些生活化的例子,比如解释情绪如何产生时,会联系到我们日常的喜怒哀乐,这让我感觉大脑科学离我并不遥远。我非常欣赏作者这种“化繁为简”的能力,让原本高深莫测的学科变得触手可及。这本书让我不再畏惧“脑科学”,反而激起了我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评分阅读《脑科学》的过程中,我发现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知识的普及。它不仅仅告诉我们“是什么”,更引导我们思考“为什么”。书中对于大脑在学习、记忆、情感等方面的机制的探讨,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人际交往方式以及如何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同理心”的章节感到着迷,它从神经科学的角度解释了我们如何能够理解他人的感受,这让我更加珍视与他人建立的情感连接,也更加懂得如何去体谅和沟通。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让我得以审视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也更好地与世界互动。我从这本书中获得的,不仅仅是关于大脑的科学知识,更是一种对生命和自我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感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