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四库全书小说家类:山海经
定价:70.00元
售价:52.5元,便宜17.5元,折扣75
作者: 郭璞 注
出版社:中国书店
出版日期:2018-02-01
ISBN:9787514918939
字数:
页码:31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四库全书小说家类: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
《四库全书小说家类:山海经》作者不详,古人认为《四库全书小说家类:山海经》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离骚》、《周书》、《晋乘》以成者”。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
这部《四库全书小说家类:山海经》简直是中华文明的一座宝库,初翻开时,那种扑面而来的古朴气息和磅礴气势就足以让人心神为之一振。我特别着迷于它对那些奇珍异兽的描绘,那种细致入微,仿佛作者亲眼所见一般,让人在阅读时忍不住要对照着现代的地理知识去想象一番,到底是哪座名山大川孕育了这些超乎想象的生物。比如书中对夸父逐日那种史诗般的悲壮描述,不仅仅是简单的神话故事,更像是先民们对自然伟力最原始的敬畏与不屈的抗争精神的投射。每一个篇章的叙述风格都极其跳跃,时而如同地理志般严谨地记录山川走向,时而又如同巫师的低语般充满了神秘的祭祀色彩。我尝试着去理解那些看似晦涩难懂的古文语境,每解开一个词的深层含义,都像是在历史的迷雾中点亮了一盏小小的烛火,照亮了我们与古代世界连接的一小段路。这本书的价值绝非仅仅在于娱乐性,它更像是一把钥匙,引导着我们去探究早期中国人的宇宙观、对地域的认知边界,以及他们如何用想象力去填补现实世界中那些未知的空白。读完之后,我发现自己对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有了更为深沉和敬畏的理解。
评分老实说,我一开始对这本被冠以“四库全书”之名的古籍抱持着一种既期待又有点畏惧的心态。期待的是它作为经典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畏惧的则是那种传统古籍阅读门槛带来的压迫感。然而,真正沉浸其中后,我发现它的魅力是潜移默化的,它不强迫你一次性消化所有信息,而是允许你像一个真正的探险家那样,随机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章节深入挖掘。比如我对那些古代的方术和巫医记载特别感兴趣,那些关于草药的奇异功效和祭祀仪式的描述,充满了那个时代特有的朴素智慧。那种对自然力量的沟通方式,与我们现代科学体系下的理性思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恰恰是这种对比,凸显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我尤其欣赏它那种近乎百科全书式的包罗万象,不加评判地记录下当时社会的一切“异闻”,无论是荒诞不经的传说,还是基于早期观察的朴素总结,都被平等地记录下来。阅读过程中,我经常需要反复对照注释,但这正是乐趣所在——每一次的查阅,都是一次与古代知识体系的对话,让我对古人的思维模式有了更细致的体察。这本书的排版和选用的文字,本身就是一种对历史的尊重,读起来虽然需要专注,但一旦进入状态,那种穿越时空的沉浸感是无与伦比的。
评分这部作品的叙事结构简直是打破常规的典范,它压根就不遵循任何传统小说的起承转合,更像是一份由无数个片段、口述、地图标记和神谕拼凑而成的宏大编年史。我常常会陷入一种“迷路”的状态,因为它总是突然从讲述某座高山的奇异矿藏,跳跃到描述某个遥远部族的风俗习惯,然后再插入一段关于海中巨怪的警示。但正是这种碎片化的记录方式,让我得以一窥上古社会信息的传播方式——知识并非系统化地传授,而是以星散的、口头相传的形态流动的。我尝试着去构建一个完整的“山海世界”的图景,却发现每一次的构建都会被新的篇章所推翻或补充。这迫使我放弃用现代叙事逻辑去套用它,转而接受它本身的内在逻辑,即“记录即存在”。对我而言,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更像是解谜,试图找出隐藏在这些看似零散记述背后的某种地理或文化关联,尤其是一些反复出现的地理方位词汇,它们似乎在无声地勾勒出一张古代中国的轮廓图。这种需要读者主动参与构建意义的过程,是它最令人着迷的一点。
评分我必须承认,初次接触《山海经》时,确实被其中许多情节的“怪诞”程度所震撼。那些长着人面鸟身的神祇,那些能预示灾祸的奇异动物,完全超出了我固有的认知范围。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开始意识到,这些“怪诞”很大程度上是上古先民在面对未知世界时,用最直接、最形象化的方式进行的“命名”和“分类”。它们可能代表了某些尚未被科学解释的自然现象,或是对某些异域文化接触后的夸张描述。这本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没有将神怪与现实截然分开,而是将它们视为同一世界观下的组成部分。这种世界观的宏大和包容性,让我对古代的想象力产生了由衷的敬佩。它记录了远古的航海传说,描述了山脉的走向,甚至还涉及了早期的物产开发信息,这表明它不仅仅是一本“神话集”,更是一份涉及多学科的原始文献汇编。每一次翻到关于某一特定区域的记载时,我都会想象当时的人们是如何跋山涉水,将这些信息带回并记录下来的,这背后的艰辛与勇气,比书中的任何神怪故事都更引人入胜。
评分对于一个习惯了快餐式阅读的现代人来说,阅读《山海经》无疑是一次耐心的挑战。它的语言简洁到近乎冷酷,没有过多的情感渲染或修饰,只是冷静地陈述“某山有某物,食之无某病”。但正是这种克制,让它拥有了超越时间的生命力。我最欣赏它的“实用性”与“神秘性”的完美融合。一方面,它记录了大量关于古代部族迁徙、资源分布、乃至古代祭祀活动的珍贵信息,是研究早期社会形态的绝佳材料;另一方面,那些光怪陆离的神灵和异兽,又为后世的文学艺术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我个人最喜欢对比不同时代对同一神话传说的演变,而这本书作为源头之一,提供了最原始的语料。阅读时,我常常会停下来,想象自己是那个抄录或口述这段文字的古代之人,那种身处信息洪流的最前端,记录下世界初开的景象,是何等的震撼与庄严。它不是一本读完就可以束之高阁的书,而是一本需要时常翻阅、对比和反思的工具书,它的信息密度和历史厚度,远超我的预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