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高校哲學社人會科學成果文庫--海洋産業支撐條件研究--以長三角地區為例
定價:33.00元
作者:周劍
齣版社:光明日報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1-01
ISBN:9787511234582
字數:207000
頁碼:173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295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沿海各國越來越重視海洋管理和海洋經濟,麵嚮海洋的戰略也在我國迅速成為近幾年的焦點,長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沿海地區一個重要的區域,浙汀、江蘇和上海兩省一市都已經製定並公布瞭海洋經濟發展的“十二五”規劃,如何更好地促進海洋産業的發展成為長三角地區社會各界研究的重要主題。
《海洋産業支撐條件研究:以長三角地區為例》以海洋産業發展的支撐條件為主題,創立瞭一個分析框架,從産業內支撐、産業間支撐和區域經濟與政策支撐三個層麵全麵探討瞭長三角地區海洋産業的發展,並基於實證研究提齣瞭海洋産業發展路徑選擇中一些關鍵問題。
目錄
作者介紹
周劍,男,1971年12月生,湖南人,經濟學博士,副教授。2005年獲復旦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現任職於蔔海海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主要從事宏觀經濟、海洋經濟的研究。承擔多項課題並已發錶多篇學術論文和專著。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標題和副標題瞬間就吸引瞭我——“高校哲學社人會科學成果文庫--海洋産業支撐條件研究--以長三角地區為例”。首先,這個係列名稱就自帶一種學術嚴謹感,像是學術界精心打磨的結晶,讓人充滿期待。我一直對海洋産業的發展潛力抱有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它在中國經濟版圖中的重要地位。長三角地區,作為中國經濟最活躍的區域之一,其在海洋産業發展上的探索和實踐,無疑具有示範意義。這本書承諾以該地區為例進行深入研究,這讓我非常好奇它會如何剖析海洋産業所依賴的各種“支撐條件”。這些支撐條件可能涵蓋哪些方麵?是技術創新、政策引導,還是地理優勢、人纔儲備?又或是市場需求、國際閤作?我尤其期待作者能夠深入挖掘當地的具體案例,而不僅僅是泛泛而談。畢竟,理論的深度最終要落腳到實踐的細節纔能展現其價值。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新穎的視角,幫助我們理解海洋産業在現代經濟體係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支撐其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要素。作為一名對海洋經濟充滿好奇的讀者,我迫切想知道這本書是否能為我描繪齣一幅清晰而深刻的圖景,讓我對長三角乃至中國海洋産業的未來發展有更深入的理解。
評分這本書的命名方式“高校哲學社人會科學成果文庫”本身就賦予瞭一種專業性和探索性。它錶明這不是一本簡單的科普讀物,而是一項經過嚴謹學術研究的成果。我對“海洋産業支撐條件研究”這一核心主題尤其感興趣,因為海洋産業的復雜性和多麵性,決定瞭其支撐條件必然是多維度、多層次的。例如,在技術層麵,需要哪些突破性的研發?在政策層麵,政府的引導和監管又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在人文社會科學的視角下,如何理解海洋産業對當地社區文化、社會結構的影響?又如何解讀海洋産業發展背後的人類行為模式和價值觀?長三角地區作為中國經濟的引擎之一,其海洋産業的發展曆程和經驗,勢必蘊含著許多值得藉鑒的“秘訣”。我期望這本書能夠通過深入的案例分析,揭示這些支撐條件的具體錶現形式,以及它們之間是如何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我希望作者能展現齣對這一領域的深刻洞察,為讀者提供一些能夠引發思考和進一步研究的啓發。
評分收到這本書的試讀機會,我的目光立刻被“海洋産業支撐條件研究”這個專題所吸引。海洋,作為地球上最廣闊的資源寶庫,其産業發展無疑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嚮。而“支撐條件”這個詞,則像是一個精心設計的鑰匙,能打開理解産業發展邏輯的門。長三角地區,這個我無比熟悉的經濟沃土,在海洋産業方麵究竟有哪些獨特的優勢和潛在的短闆?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提供瞭一個深入探究的絕佳機會。我猜想,它可能會探討那些看似尋常,實則至關重要的因素:比如,港口物流的效率,海洋科技的創新能力,人纔隊伍的建設,甚至當地居民對海洋開發的認知和參與度。我更期待的是,作者能否將這些分散的要素整閤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呈現齣長三角地區海洋産業發展的一個全貌,並且能夠指齣未來發展中需要重點關注和突破的方嚮。這本書的價值,或許就在於它能幫助我們撥開迷霧,看清支撐一個新興産業崛起的底層邏輯。
評分這本書的題目,直擊瞭一個我長期以來非常關注的領域:海洋産業的“支撐條件”。在我看來,任何一個産業的蓬勃發展,都不是空中樓閣,背後必然有一係列錯綜復雜、相互關聯的因素在起作用。而“支撐條件”這個詞,恰恰點齣瞭這些關鍵性的要素。當焦點落到“長三角地區”時,我立刻聯想到瞭那裏發達的經濟、密集的港口、活躍的創新氛圍,以及與海洋資源緊密相關的傳統産業(如漁業、航運)和新興産業(如海洋生物醫藥、海洋新能源)。這本書如果能係統地梳理和分析長三角地區在發展海洋産業時所麵臨的機遇與挑戰,並深入剖析其背後的支撐體係,那將是一件非常有價值的事情。我希望作者能夠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能夠將研究成果與現實情況緊密結閤,比如探討在當前全球經濟形勢下,長三角地區的海洋産業如何應對外部衝擊,如何抓住數字化、綠色化轉型的機遇。此外,我也對書中是否會涉及海洋環境保護、資源可持續利用等議題感到好奇,因為這不僅是産業發展的軟肋,更是關乎未來的重要考量。
評分我是一名對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模式非常關注的研究者,當看到這本書名“高校哲學社人會科學成果文庫--海洋産業支撐條件研究--以長三角地區為例”時,便被深深吸引。這個題目所涵蓋的“哲學”、“社會科學”、“海洋産業”、“支撐條件”和“長三角地區”這些關鍵詞,預示著這本書將從一個宏觀且多維度的視角來審視海洋産業的發展。我特彆好奇它會如何將哲學思辨與社科研究相結閤,去探討海洋産業發展中的深層邏輯和人文關懷。例如,在海洋資源開發過程中,如何平衡經濟效益與生態保護,這本身就是一個充滿哲學思辨的議題。同時,長三角地區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沿陣地,其在海洋産業發展方麵必然積纍瞭豐富的經驗和教訓。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如何構建更加 robust(穩健)的海洋産業支撐體係的見解,包括但不限於科技創新、政策支持、市場機製、國際閤作等方麵的分析。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夠為理解和推動其他區域海洋經濟的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和藉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