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家庭盆景
定价:49.80元
作者:赵和文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8-01
ISBN:978712229496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内容很实用——《家庭盆景》中的盆景技法非常实用,根据其操作步骤可以快速掌握盆景的制作技巧。
内容提要
《家庭盆景》通过系统地介绍盆景作用与价值、主要流派、盆景树种、主要素材和工具等知识,让大家了解盆景的概况,重点介绍家庭盆景的各式分类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日常养护技术,包括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知识,*后展示了一些名家的盆景作品,供大家欣赏和借鉴。本书力求反映*内容,体系比较完整,表述通俗简练,可作盆景爱好者的自学手册。
目录
章关于盆景/001
节什么是盆景/001
第二节盆景的作用与价值/003
一、盆景的社会效益/003
二、盆景的价值/004
三、盆景的流派简介/005
第二章制作盆景需要的工具及素材/009
节盆景山石素材/009
一、软石类/009
二、硬石类/011
第二节盆景植物素材/018
一、观花类/018
二、观果类/021
三、松柏类/024
四、观叶类/027
五、杂木类/030
六、藤本类/034
七、草本类/036
八、苔藓类/037
第三节盆景制作工具/038
第四节盆器/039
一、盆器的种类/039
二、如何选盆/042
第五节盆景的几架和配件/042
一、几架/042
二、配件/044
第三章家庭盆景的主要类型及制作方法/046
节树木盆景制作/046
一、造型类型/046
二、树桩来源/055
三、野生资源/055
四、人工育桩/057
五、其他类型桩源/062
六、基本技法/062
七、立意构思/074
八、制作过程/074
第二节山水盆景制作/077
一、造型类型/077
二、立意构思/081
三、素材处理/083
四、制作过程/085
第三节树石盆景制作/089
一、造型类型/090
二、立意构思/093
三、素材处理/094
四、制作过程/095
第四节微型盆景/098
一、微型盆景/098
二、拇指盆栽/106
第五节其他盆景/110
一、花草盆景/110
二、果树盆景/115
三、挂壁盆景/121
四、植物微景观/123
第四章盆景养护管理的方法/129
节盆景放置环境/129
第二节日常养护要点/130
一、浇水/130
二、施肥/132
三、温度/136
四、翻盆/137
第三节盆景中植物的管理养护/139
第四节病虫害防治/141
一、病虫害常用预防措施/141
二、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方法/142
三、树木盆景常见虫害的防治/143
第五章盆景的陈设技巧与欣赏/145
节盆景的陈设/145
一、室内陈设/145
二、室外陈设/146
第二节盆景的欣赏/147
一、盆景欣赏/148
二、佳作欣赏/151
参考文献/158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家庭盆景》的书籍,我拿到手的时候,就有一种被它精致的外观吸引住了。封面的设计,那种柔和的光影,恰到好处地勾勒出盆景的细腻与生命力,仿佛能闻到泥土和植物的清香。迫不及待地翻开,我的眼睛就被那些高清的图片牢牢抓住了。它们不仅仅是图片的堆砌,更是艺术品的展示,每一张都仿佛经过精心构图和打磨,细节丰富到让人想要凑近去触摸。我常常在晚上,不经意间翻到某一个篇章,看着那些关于松柏的讲述,它们被塑造成各种形态,有的苍劲古朴,有的则清新雅致,让我对这些“活雕塑”产生了由衷的敬畏。书中的文字,没有我想象中的枯燥和专业,反而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园丁,用他充满智慧和温度的语言,娓娓道来。他会告诉你,为什么选择一棵怎样的树苗,它的根系将如何影响它的一生,以及如何在不同的季节里,给予它最恰当的关怀。我尤其喜欢关于“意境”的章节,它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指导,更是对盆景背后文化和哲学意义的探索。原来,一棵小小的盆景,可以承载如此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它不仅仅是一种爱好,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与自然对话的方式。读到关于“枯枝”的处理,我更是惊讶于作者的细致和耐心,他将那些看似“死”的部分,赋予了新的生命和意义,让整个作品更加完整和动人。这本书,让我对“美”有了更深的理解,它藏匿在细微之处,需要用心去发现和体会。
评分我一直以来都对那些能在方寸之间展现出无限生机的艺术形式充满好奇,而《家庭盆景》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这份探求的欲望。这本书的编排非常有条理,从最基础的盆景概念介绍,到各种常见树种的特性分析,再到具体的养护技巧,环环相扣,逻辑清晰。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并没有将盆景的培养过程描绘得过于简单,而是真实地展现了其中需要付出的努力和时间。书中详细地介绍了不同盆景流派的特点,比如日式盆景的严谨和写意,以及中国传统盆景的磅礴大气。我尤其喜欢关于“舍利干”和“神枝”的解读,这些看似“残缺”的部分,在盆景艺术中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赋予了盆景历史的沧桑感和生命的韧性。作者的笔触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他强调,制作盆景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与自然共同创作的过程,我们只是顺应它的规律,引导它的生长。书中对于工具的介绍也相当详尽,从基础的修枝剪、根梳,到专业的盆景刀、枝条弯曲器,都配有清晰的图片和使用说明。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你如何“做”盆景,更是教你如何“理解”盆景,理解它背后所蕴含的哲学思考和审美追求。读完这本书,我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那里充满了挑战,也充满了无尽的乐趣。
评分《家庭盆景》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次非常“治愈”的阅读体验。作者的文字,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它能瞬间将我从日常的烦恼中抽离出来,带入到一个宁静而美好的世界。书中的图片,尤其是那些特写镜头,将盆景的每一个细节都展现得淋漓尽致。我常常会花很长时间,去欣赏一棵树的枝干纹理,一片叶的脉络走向,甚至是一颗小小的果实。这些微小的细节,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整体。我尤其喜欢关于“水石盆景”的章节,它将植物与石头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更加宏大的意境。那种水流的动态,与石头的静态,形成鲜明的对比,却又和谐统一,让人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作者在讲解创作理念时,并没有生硬地灌输理论,而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让我自己去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会告诉你,为什么要把一棵树塑造成某种形态,这种形态又象征着什么。我感觉,他不仅仅是在教授技艺,更是在传递一种审美的情趣。读这本书,让我对“慢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盆景的培养,需要耐心和时间,它教会我放慢脚步,去感受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评分《家庭盆景》这本书,给了我一种“精神上的滋养”。作者的文字,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他不仅仅是在分享制作盆景的技巧,更是在传递一种关于“生命哲学”的思考。我尤其喜欢关于“艺术的传承”的章节,它讲述了盆景艺术如何在 generations 之间传承,以及如何在这传承中不断创新。这让我意识到,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离不开前人的积累和后人的发展。书中对于“修剪”的讲解,也让我印象深刻。作者并没有把修剪描绘成一种简单的“剪切”行为,而是将其视为一种“塑形”的过程,一种与植物共同“对话”的过程。他会告诉你,为什么要这样剪,剪了之后会有什么效果,以及如何通过剪来表达自己的意图。我感觉,这本书让我学会了“耐心”和“专注”。制作一盆好的盆景,需要长时间的投入和细致的关怀,它教会我放慢脚步,去享受过程,去体会其中的乐趣。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盆景的书,更是一本关于“成长”的书,它用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我对待生活的方式。
评分《家庭盆景》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内心深处的窗户”。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诗意,他不仅仅是在描绘盆景的形态,更是在探索盆景背后所蕴含的哲学和精神。我尤其喜欢关于“盆景与禅意”的章节。作者认为,制作盆景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禅修。它需要静心、专注,以及对生命的敬畏。通过修剪枝叶,我们也在修剪自己的心,去除杂念,回归内心的宁静。书中对于“枯荣”的理解,也让我深受启发。作者写道,生命的枯荣是自然规律,我们无法阻止,但可以学会在枯荣中发现美,在残缺中寻找完整。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同样适用于我们对待生活中的种种挑战。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盆景的书,更是一本关于“生活智慧”的书。它用一种温和而坚定的方式,传递着关于生命、关于美、关于人生的深刻思考。读完这本书,我仿佛觉得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丰盈和安宁。
评分从《家庭盆景》这本书里,我收获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它让我看到了,原来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凡的植物,也能拥有如此丰富的生命力和艺术价值。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盆景与季节”的互动描绘。作者用诗意的语言,将不同季节的盆景变化描绘得栩栩如生。比如,春天的含苞待放,夏天的繁茂生长,秋天的绚丽多彩,以及冬天的寂静沉思,都通过盆景得到了最生动的诠释。我感觉,这本书让我学会了如何去“读懂”自然,如何去欣赏那些细微之处的美。书中对于“病虫害防治”的讲解,也让我受益匪浅。它提供了非常多实用的、天然的防治方法,让我觉得在享受盆景带来的乐趣的同时,也能做到对环境的友善。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提到,在处理病虫害时,要先观察,再判断,最后采取措施,而不是盲目地进行干预。这种“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样适用于我们处理生活中的很多问题。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会我如何制作盆景,更是教会我如何与自然建立更深厚的联系,如何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角落。
评分在我看来,《家庭盆景》这本书,是一份非常难得的“生活指南”。它不仅仅局限于如何制作一盆漂亮的盆景,更深入地探讨了盆景与家居环境的融合。书中有很多关于如何根据不同户型、不同装修风格来选择和摆放盆景的建议,让我耳目一新。原来,盆景并不仅仅是摆放在阳台或者窗台上的装饰品,它可以成为空间的主角,为整个家居增添一抹灵动的色彩。作者在描述盆景的“季相变化”时,用了很多生动的比喻,比如春天的新芽如同少女的初啼,夏天繁茂的枝叶是生命的盛放,秋天的红叶是自然的华章,而冬天的枯枝则是一种静默的诗意。我感觉,他不仅仅是在描绘盆景,更是在描绘一年四季的生活。书中的案例分析也非常精彩,他选取了不同类型的盆景,详细讲解了它们的创作理念和养护要点,让我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我尤其喜欢关于“杂木盆景”的章节,它打破了我对盆景的刻板印象,原来,一些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树木,也可以通过精心的修剪和养护,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盆景的无限可能性,也让我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有了新的审视和规划。
评分我必须说,《家庭盆景》这本书,给了我一种前所未有的“陪伴感”。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亲切,他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朋友,在向你分享他毕生的心血。书中充满了各种小故事和感悟,有关于他第一次接触盆景的经历,也有他与其他盆景爱好者交流的心得。这些故事,让冰冷的知识变得鲜活起来,也让我感到自己并不孤单。我最喜欢的是关于“病虫害防治”的章节,它没有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如何预防和处理常见的病虫害。而且,书中还提供了很多天然的防治方法,让我觉得非常实用和环保。我感觉,作者不仅仅是想让你学会制作盆景,更是希望你能够与自然和谐相处。他强调,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即使是一棵小小的盆景,也拥有自己的生命力和尊严。读到关于“枯荣”的篇章,我更是深受触动。作者写道,生命的枯荣是自然规律,我们无法阻止,但可以学会在枯荣中发现美,在残缺中寻找完整。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同样适用于我们对待生活中的种种挑战。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盆景的书,更是一本关于人生哲学的书,它用一种温和而坚定的方式,传递着生活的智慧。
评分这本书《家庭盆景》在我手上,感觉像是一份沉甸甸的“宝藏”。它里面所包含的内容,远超出了我最初的期待。我原以为它只是一本关于如何制作盆景的技术指南,但事实证明,它更是一本关于“生活美学”的百科全书。作者在讲解如何选择合适的盆器时,不仅仅考虑了大小和形状,还深入探讨了盆器材质、颜色与植物本身的搭配,以及它们如何融入整体家居环境。这让我意识到,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我尤其被书中关于“创作意图”的阐述所吸引。作者反复强调,制作盆景不仅仅是机械地修剪枝叶,更重要的是要赋予它生命和灵魂。他会告诉你,当你看到一棵树,你想要表达什么?是岁月的痕迹,是生命的顽强,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些思考,让我对盆景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记得书中有一个关于“根部展示”的章节,它打破了我对盆景的传统认知,原来,根系同样可以成为盆景的艺术亮点,它展现了植物生命的顽强和根基的稳固。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真正的美,是内外兼修的,是细节与整体的完美结合。
评分读《家庭盆景》这本书,我体验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沉浸感”。作者的文字,仿佛带我走进了一个绿意盎然的世界。书中的图片,色彩鲜艳,细节丰富,让我仿佛能闻到泥土的芬芳,听到风吹过树叶的声音。我尤其喜欢关于“树种选择”的介绍。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列举各种树的名字,而是详细地分析了不同树种的生长习性、观赏价值以及它们适合制作何种风格的盆景。这让我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更明智的选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盆景的意境表达”的探讨。作者认为,一盆好的盆景,不仅仅是形态上的美,更重要的是要能够传达出一种情感,一种意境。他会用很多生动的例子来解释,比如,一棵苍劲的松树,可以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一棵飘逸的枫树,则可以代表自由奔放的生命。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制作盆景,不仅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艺术创作”。它需要创作者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生命深刻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