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视频工程项目监理师 9787121304583

音视频工程项目监理师 9787121304583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建初 著
图书标签:
  • 音视频工程
  • 监理
  • 工程建设
  • 专业技术
  • 资格认证
  • 教材
  • 职业教育
  • 通信工程
  • 广播电视
  • 电子信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韵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304583
商品编码:29907302078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7-01-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音视频工程项目监理师 作者 王建初
定价 69.00元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 9787121304583 出版日期 2017-01-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近百个真实案例,着重从系统优化的角度论述设备、装置和系统的基本概念,结合音视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实际工程案例进行讲授,力求体现时代特色、行业特色,培养具有应用技术能力的音视频灯光智能化工程管理人才。本书共16章,内容包括:工程项目管理概论、工程项目组织管理、工程项目费用管理、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程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工程项目信息管理、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工程项目法规及相关知识、工程项目标准规范管理、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项目管理、工程项目设计阶段项目管理、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项目管理、工程项目检测阶段管理、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本书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可作为从事音视频灯光系统工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施工、运行及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提高自身能力的教科书和实际工作中的工具书。

   作者简介

   目录
章 概述 /1
1.1 功率放大电路的预备知识 /1
1.1.1 理想化的 “黑盒子冶 电路 /1
1.1.2 分立件功放的优点 /2
1.1.3 功放集成电路的热失真 /3
1.2 晶体管和FET 的工作原理 /4
1.2.1 晶体管和FET是怎么进行放大的 /4
1.2.2 晶体管的工作原理 /5
1.2.3 晶体管各端子电流之间的关系 /6
1.2.4 用数字万用表判断晶体管的类型 /6
1.2.5 用数字万用表测量晶体管的直流放大倍数 /7
1.2.6 FET 的工作原理 /8

第2 章 共发射极放大器 /10
2.1 观察共发射极放大器的波形 /10
2.1.1 5倍的电压放大 /10
2.1.2 基极与发射极电位及波形 /12
2.1.3 集电极与发射极电位及波形 /13
2.2 直流参数与电压增益 /16
2.2.1 直流参数 /16
2.2.2 电压增益 /17
2.3 放大电路的设计 /18
2.3.1 确定电源电压 /18
2.3.2 晶体管的选择 /19
2.3.3 确定发射极的静态电流 /21
2.3.4 发射极电阻的确定 /22
2.3.5 集电极电阻的确定 /22
2.3.6 晶体管的静态损耗 /23
2.3.7 基极偏置电路的设计 /23
2.3.8 临界输入、输出电压 /25
2.3.9 确定耦合电容C与C /27
2.3.10 确定电源去耦电容C与C /28
2.4 放大电路的交流性能 /29
2.4.1 输入阻抗R /29
2.4.2 输出阻抗R /30
2.4.3 幅频特性 /32
2.4.4 频率特性不扩展的原因 /34
2.4.5 提高电压放大倍数的方法 /35
2.4.6 噪声电压 / 35
2.4.7 总谐波失真 /36

第3 章 共集电极放大器 /37
3.1 观察射极跟随器的波形 /37
3.1.1 射极跟随器的工作波形 /37
3.1.2 较低的阻抗输出 /39
3.2 射极跟随器的设计 /40
3.2.1 确定电源电压 /40
3.2.2 晶体管的选择 /40
3.2.3 晶体管集电极损耗 /41
3.2.4 发射极电阻R 的确定 /42
3.2.5 基极偏置电路的确定 /42
3.2.6 输入、 输出电容的确定 /42
3.3 射极跟随器的交流性能 /43
3.3.1 输入、 输出阻抗 /43
3.3.2 加重负载或增大输入信号时的工作状况 /44
3.3.3 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 /47
3.3.4 改进后的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 /48
3.3.5 幅频与相频特性 /50
3.3.6 噪声及总谐波失真 /51

第4 章 小功率音频放大器 /53
4.1 “发热冶 是功率放大器的重要问题 /53
4.1.1 功率放大器的基本架构 /53
4.1.2 功放管热击穿的机理 /54
4.1.3 U 倍增管与功放管热耦合防止热击穿 /56
4.2 小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57
4.2.1 设计规格 /57
4.2.2 电源电压的确定 /59
4.2.3 静态电流的确定 /59
4.2.4 集电极与发射极电阻的确定 /60
4.2.5 基极偏置电阻的确定 /61
4.2.6 U 倍增电路 /62
4.2.7 功放管的损耗 /63
4.2.8 输出电路周边的组件 /65
4.3 小功率放大器的性能 /66
4.3.1 静态电流调整 /66
4.3.2 工作波形与电压增益 /66
4.3.3 2k赘 的输入阻抗 /68
4.3.4 负载8赘时的大输出电压 /69
4.3.5 用PNP 晶体管作为放大级 /70
4.4 小功率音频放大器设计实例 /72
4.4.1 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72
4.4.2 功放管TIP41与TIP42 /73

第5章 单管输入级功率放大器 /76
5.1 单管输入级小功率放大器 /76
5.1.1 单管输入功放的电路结构 /76
5.1.2 直流参数 /78
5.1.3 提高输入阻抗 /79
5.1.4 电压放大倍数 /79
5.1.5 输入级偏置电阻的确定 /80
5.1.6 反馈电阻和采样电阻的确定 /81
5.1.7 输入级集电极电阻的确定 /81
5.1.8 单管输入功放的工作波形 /82
5.1.9 负反馈使放大倍数下降但稳定性提高 /83
5.1.10 大电压输出的特殊情况 /84
5.1.11 恒流源改善交流性能 /86
5.1.12 用NPN晶体管做前置级的小功率放大器 /88
5. 2 复合管输出级功率放大器 /89
5.2.1 复合管输出级的电路结构 /89
5.2.2 静态参数 /91
5.2.3 激励级电流的确定 /92
5.2.4 前置级静态电流及有关电阻的确定 /93
5.2.5 自举电容的作用 /94
5.2.6 激励级输入端虚地 /99
5.2.7 双电源供电的OCL 电路 /101
5.2.8 交流耦合与直流耦合 /103
5.2.9 茹贝尔电路 /105

第6章 差动放大器 /107
6.1 差动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107
6.1.1 温度漂移 /107
6.1.2 电路组成 /108
6.1.3 对共模信号的抑制作用 /109
6.1.4 对差模信号的放大作用 /110
6.1.5 差动放大器的电压传输特性 /111
6.2 差动放大器的其他三种接法 /113
6.2.1 双端输入—单端输出 /113
6.2.2 单端输入—双端输出 /115
6.2.3 单端输入—单端输出 /116
6.2.4 差动放大器的优点 /117
6.2.5 集成运放中的差动放大器 /117
6.3 观察差动放大器的波形 /119
6.3.1 实验用差动放大器的电路结构 /119
6.3.2 差模放大的工作波形 /120
6.3.3 共模放大的基极与集电极波形 /125
6.3.4 共模放大的基极与发射极波形 /127
6.3.5 共模电压放大倍数与共模抑制比 /127
6.3.6 发射极串接衰减电阻降低增益 /128
6.3.7 输入、 输出阻抗 /129
6.4 差动放大器的设计 /131
6.4.1 恒流源参数的确定 /131
6.4.2 电源电压的确定 /132
6.4.3 恒流源电流的确定 /132
6.4.4 集电极电阻的确定133
6.5 差动放大器在集成运放中的应用 /133

第7 章 差动输入级功率放大器 /136
7.1 功放的历史、 电路结构与工作方式 /136
7.1.1 功放的历史 /136
7.1.2 功放的电路结构 /137
7.1.3 功放的工作方式 /140
7.2 差动功放的基本原理 /140
7.2.1 差动功放是如何工作的 /140
7.2.2 功放的增益带宽积 /143
7.2.3 传统功放线路的优点 /144
7.2.4 功放中的负反馈 / 145
7.3 差动输入级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146
7.3.1 差动功放的电路结构 /146
7.3.2 静态参数计算 (电源电压依15V) /149
7.3.3 动态参数估算 /150
7.3.4 工作波形 /152
7.3.5 用NPN管作为输入级的功放 /155
7.4 输出级的结构类型 /157
7.4.1 射极跟随器类型 /158
7.4.2 倒置达林顿类型 159
7.4.3 准互补输出级 /160
7.4.4 三重结构输出级 /162
7.4.5 大信号失真的机理 /163
7.4.6 功率管并联输出能减小失真 /163
7.4.7 功率管并联输出的功放电路 /164

第8章 深入研究小信号放大级 /170
8.1 差动输入级 /170
8.1.1 输入级产生的失真 / 170
8.1.2 单独测量输入级的失真 /172
8.1.3 直流平衡能减小总谐波失真 /174
8.1.4 镜像电流源负载能迫使差分对电流平衡 /176
8.1.5 输入级的恒定跨导变换 /177
8.1.6 直流失调电压 /178
8.2 电压放大级 /181
8.2.1 电压放大级的失真 /181
8.2.2 电压放大级的仿真 / 182
8.2.3 改善电压放大级的线性: 有源负载技术 /183
8.2.4 电压放大级的强化 /184
8.2.5 平衡式电压放大级 /186
8.2.6 “小钢炮冶 ———平衡式电压放大级功放电路实例 /187
8.2.7 50W (B类) Hi鄄Fi功放 /189
8.3 放大器的转换速率 /192
8.3.1 放大器速率限制的基础知识 /192
8.3.2 转换速率的提高 /193
8.3.3 晶体管极间电容穿透效应对转换速率的影响 /194
8.3.4 现实中的速率限制 /194
8.3.5 其他影响速率的因素 /195
8.3.6 具有电流补偿功能的U 倍增电路 /196
8.3.7 改进转换速率的50W (AB类) Hi鄄Fi功放设计实例 /197
第9章 功率放大器设计实例分析 / 208
9.1 全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 /208
9.1.1 互补对称差分输入级 /208
9.1.2 电压放大级 /212
9.1.3 功率输出级 /212
9.1.4 输出电感的作用
9.1.5 大功率2SC5200 和2SA1943对管 /213
9.2 功率放大电路的安全运行 /216
9.2.1 功率管的二次击穿 /216
9.2.2 功率管的安全工作区 /217
9.2.3 功率管的散热问题 /218
9.3 用LM3886制作双声道功放 /220
9.3.1 LM3886简介 /220
9.3.2 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221

0章 A类功率放大器设计 /231
10.1 准A类功率放大器 /231
10.1.1 A类功放输出级工作分析 /231
10.1.2 准A类功放的前置输入级工作状况 /233
10.1.3 准A类功放的激励级的静态电流 /235
10.1.4 功率输出级的电流分配 /235
10.1.5 功率输出级的电流波形 /236
10.1.6 电源电路及指示 /239
10.1.7 场效应管2SK246、 晶体管2SC2240 和2SA970 /240
10.2 集成运放 分立元件甲类功放 /242
10.2.1 电路结构与工作原理 /242
10.2.2 关键元器件 /246
结束语 / 254
参考文献 /256

   编辑推荐
时代特色、行业特色鲜明;音视频灯光行业技术培训与资质认证的教学用书

   文摘

   序言

《工程项目管理实务与案例解析》 一、 项目背景与意义 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类工程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规模日益庞大,技术日益复杂,投资日益增多。从宏观的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到微观的民用建筑、工业生产设施,再到新兴的科技产业园区,每一个项目的成功实施都离不开科学、严谨、高效的项目管理。项目管理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管理活动,贯穿于项目的立项、规划、设计、采购、施工、验收、运维等全生命周期,其核心在于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控制风险、保障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最终实现项目的预期目标。 然而,工程项目管理的实践充满了挑战。复杂的环境因素、多变的经济形势、严格的法律法规、众多的利益相关方、以及技术本身的更新迭代,都给项目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项目管理失控、质量事故频发、成本超预算、工期延误等问题屡见不鲜,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更可能对社会公共安全和环境保护带来严重影响。 因此,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工程项目管理的理论知识,并结合丰富的实践经验进行分析和应用,对于提升项目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本书旨在为广大工程项目管理者、监理人员、建设单位代表、设计人员、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一本全面、深入、实用的参考书籍。通过对项目管理基本原理、方法、工具的阐述,以及对典型工程项目管理案例的深入剖析,帮助读者理解项目管理的核心要素,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和技巧,从而有效提升工程项目的成功率和管理水平。 二、 本书内容概述 本书聚焦于工程项目管理的宏观框架与微观操作,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系统性与针对性兼备。全书共分为若干章节,逐一深入探讨工程项目管理的各个关键环节。 第一部分:工程项目管理的基础理论与方法 本部分将系统介绍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核心流程。读者将学习到项目管理的目标、范围、组织结构、生命周期等基础知识,理解项目管理在不同阶段的关键任务和职责。此外,还将详细阐述项目管理的关键知识领域,包括: 项目整体管理: 涵盖项目启动、规划、执行、监控和收尾的全过程,重点在于如何制定项目章程、项目管理计划,以及如何进行项目整体的协调与整合。 项目范围管理: 讲解如何明确、定义、细化和控制项目范围,避免范围蔓延,确保项目交付的成果符合预期。内容将涉及需求收集、范围说明书编写、工作分解结构(WBS)的构建等。 项目进度管理: 阐述如何制定详细的项目进度计划,包括活动定义、排序、资源估算、持续时间估算,以及如何采用关键路径法(CPM)、挣值管理(EVM)等技术进行进度监控和控制。 项目成本管理: 深入探讨项目成本的估算、预算编制、成本控制和挣值分析,帮助读者掌握如何有效管理项目资金,防范超预算风险。 项目质量管理: 强调质量策划、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介绍质量管理工具和技术,如质量检查表、因果图、控制图等,确保项目交付成果满足质量要求。 项目资源管理: 讲解如何有效地规划、获取、管理和控制项目所需的各类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资资源、设备资源等,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项目沟通管理: 强调项目沟通的重要性,介绍有效的沟通计划制定、信息分发、绩效报告和利益相关方沟通策略,确保项目信息的畅通与及时。 项目风险管理: 阐述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定性与定量)、风险应对策略制定和风险监控等过程,帮助读者建立 proactive 的风险管理机制,降低项目风险。 项目采购管理: 介绍项目采购流程,包括采购规划、招标文件准备、供应商选择、合同管理和采购收尾等,确保项目采购过程的合规与高效。 项目利益相关方管理: 强调识别、分析和管理项目利益相关方需求和期望的重要性,通过有效的沟通与互动,争取利益相关方的支持,减少潜在冲突。 第二部分: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实践与工具 本部分将聚焦于项目管理实践中的具体操作,介绍各类常用的管理工具和技术,并提供实操性的指导。 项目启动与立项管理: 详细讲解如何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项目建议书,进行项目论证,以及如何完成项目立项审批等关键步骤。 项目合同管理: 深入剖析各类工程合同的类型、特点,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索赔及争议解决等关键环节,帮助读者理解合同的法律效力,防范合同风险。 工程计量与支付: 讲解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与审核,合同价款的计量与支付流程,以及如何进行工程结算,确保工程款项的准确支付。 工程变更管理: 阐述工程变更的审批流程、变更原因分析、变更对成本和进度的影响评估,以及如何进行工程变更的有效管理。 工程索赔管理: 详细介绍工程索赔的种类、证据收集、索赔报告的编写与提交,以及索赔的处理与协商过程,帮助读者掌握索赔的技巧与策略。 工程质量控制与验收: 讲解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质量评定、分部分项工程和单位工程的验收流程,以及如何处理质量缺陷。 工程安全管理: 强调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要求,包括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检查、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演练,以及如何落实安全责任制,防范安全事故。 项目信息系统应用: 介绍现代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如BIM技术、项目管理软件等)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 进度偏差分析与纠偏: 讲解如何运用挣值管理等方法分析进度偏差,识别偏差原因,并制定有效的纠偏措施,使项目重回正轨。 成本偏差分析与控制: 同样,通过挣值管理等方法分析成本偏差,查找超支原因,并采取有力措施控制成本,实现成本节约。 第三部分:工程项目管理案例解析 本部分是本书的亮点之一,通过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特点的典型工程项目管理案例进行深入分析,让读者直观地了解项目管理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案例将涵盖: 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 如高速公路、桥梁、隧道、地铁等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重点关注其复杂性、技术难度、多方协调以及风险控制。 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如住宅小区、商业综合体、公共建筑等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强调质量、安全、成本和工期的协调控制。 工业厂房与设备安装项目管理: 关注工业项目的特殊性,如工艺流程的复杂性、设备安装精度要求、以及与生产运营的衔接。 新兴技术应用项目管理: 如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智慧工地等项目,探讨新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与挑战。 每个案例分析都将遵循“背景介绍—项目目标—管理挑战—管理策略与措施—经验教训与启示”的逻辑,深入剖析项目在不同管理环节遇到的问题,以及项目管理团队如何运用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成功或不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学习,读者能够学习到成功的项目管理经验,避免失败的教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目标读者 本书的目标读者广泛,主要包括: 工程项目管理人员: 项目经理、项目总监、项目工程师等,希望系统提升项目管理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 建设单位代表: 负责项目决策、投资控制和监督管理,需要了解项目管理全过程。 监理工程师: 负责项目现场的质量、安全、进度、投资等方面的监理,需要掌握专业的监理知识和方法。 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 负责设计阶段的管理,需要理解设计与施工的衔接,以及项目整体的管理要求。 施工单位项目管理人员: 项目经理、施工员、技术员等,需要提升在施工过程中的管理能力。 相关专业的学生: 如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工程等专业的学生,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对工程项目管理感兴趣的其他相关人士。 四、 本书特色与价值 内容全面深入: 涵盖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理论、方法、工具以及实践操作的各个方面,力求全面而深入。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在阐述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帮助读者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结构清晰,逻辑性强: 全书按照项目管理流程和知识体系进行组织,层次分明,易于理解和学习。 语言通俗易懂: 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化和晦涩的术语,以清晰、简洁的语言进行阐述,降低阅读难度。 案例丰富,贴近实际: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工程项目案例,贴近工程项目管理的实际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实用性强: 旨在为读者提供解决实际工程项目管理问题的工具和方法,提升工作效率和项目成功率。 五、 结语 工程项目管理的成功,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书的出版,希望能够成为广大工程项目管理工作者的良师益友,帮助大家在复杂多变的工程项目管理实践中,更加自信、从容、高效地应对挑战,最终实现工程项目的圆满成功,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篇幅看起来很可观,我作为一名音视频工程领域的爱好者,一直对这个行业的幕后运作非常好奇。我经常观看一些演唱会、体育赛事或者大型活动的直播,很想知道这些复杂的音视频系统是如何被搭建、调试和管理的。这本书会从一个“监理”的视角,去剖析这些项目的实施过程吗?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包含一些关于大型音视频项目(比如体育场馆、演播厅、大型会议中心)的案例分析。在这些项目中,音响系统、灯光系统、视频系统、直播信号传输系统等等如何进行协同工作?监理在协调这些庞大而复杂的系统时,会遇到哪些挑战?他们又是如何通过专业的知识和管理手段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我希望书中能有一些关于项目管理工具和方法的介绍,比如甘特图、关键路径分析、质量检查表等等,这些工具如何应用于音视频工程的监理实践?另外,对于新兴的音视频技术,比如VR/AR在音视频工程中的应用,或者云端音视频解决方案,监理又需要具备哪些新的知识和技能?我希望能从这本书中,获得对音视频工程项目监理工作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也希望能从中学习到一些项目管理和技术整合的宝贵经验。

评分

我是一家音视频设备供应商的技术销售,经常需要与各类项目的总包方、集成商甚至最终用户打交道。在与他们沟通的过程中,我发现对“监理”这个角色的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侧重点。我买这本书,主要是想深入了解一下,作为音视频工程项目的“监理师”,他们到底需要具备哪些综合性的知识和技能。这本书是否会涵盖从项目立项、需求分析、设计审查、施工过程监督、设备采购管理、合同管理,到最后的竣工验收和后期运维等全过程?我特别想知道,监理在技术审查阶段,会关注哪些具体的声学、光学、电学、网络等方面的设计细节?在施工现场,他们又会如何检查施工工艺、材料质量、设备安装的规范性?对于项目中的各种变更和索赔,监理又会如何处理?我更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风险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实用方法,比如如何识别项目潜在的风险点,如何制定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以及如何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客户的需求,也能在与各方沟通时,站在更专业的角度,提供更有价值的建议。

评分

这本书的气质,怎么说呢?我拿到手的时候,就是那种沉甸甸的、带着知识分量的感觉。封面设计简洁大气,一看就不是那种花里胡哨的畅销书,而是踏踏实实做学问的。我最近刚好在接触一些音视频项目,虽然不是一线监理,但作为需求方或者合作伙伴,了解监理的视角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现在技术迭代那么快,从前期的技术方案论证,到中期的施工过程把控,再到后期的验收和维保,每一个环节都可能牵扯到很多细节。我特别想知道,这本书会如何解读这些“细节中的魔鬼”。比如,在音视频系统设计阶段,如何才能有效避免后期可能出现的声场不均、画面失真等问题?在施工阶段,又有哪些常见的“猫腻”是监理需要重点关注的?还有,对于智能控制系统、数字会议系统这类集成度很高的项目,监理又要如何协同各方,确保整体效果达到预期?这本书的厚度也让我觉得内容应该很扎实,希望里面能有大量的案例分析,或者是一些实操性的检查清单,这样对我们这些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会有很大的帮助。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重要的是能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方法论,让我们在面对复杂项目时,能够更有底气,也更能把握住关键点。

评分

我是一名刚入行不久的音视频工程技术人员,平时主要负责一些现场施工和技术支持。说实话,很多时候我们都只关注自己负责的那一块,对于整个项目的监理流程和标准了解得不够深入。我买这本书,主要是希望能够从监理的视角去理解音视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我特别好奇,在项目初期,监理是如何参与到需求分析和方案设计的?他们会对音视频系统的声学设计、光学设计、系统集成等方面提出哪些关键性的意见和建议?毕竟,前期的设计对后期的施工质量和最终效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书中会不会涉及到一些行业内的规范、标准以及检测方法?比如,关于音频的响度、清晰度,视频的亮度、对比度、色彩还原度等等,这些指标的验收标准究竟是怎样的?我非常期待能从中学习到如何进行科学、客观的工程量计算和成本控制,以及如何有效识别和规避潜在的工程风险。另外,对于复杂的联动控制系统,比如剧院、会议中心等,监理在协调不同子系统集成、确保整体稳定运行方面,又需要具备哪些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提供一个更宏观的视野,让我明白监理在整个项目中的价值和作用,也能提升我自身的专业素养。

评分

最近我正在规划一个多功能影音室的改造项目,虽然只是家庭用户,但对音视频效果的要求还是相当高的。我一直觉得,一个优秀的影音室,光有好的设备还不够,科学的声学处理和系统集成才是关键。我购买了这本书,希望能从中获得一些关于专业影音工程监理的思路和方法,即便我不是专业的监理,但这些理念对我自家项目的规划也能提供重要的参考。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声学设计和处理的部分。比如,如何根据房间的尺寸和形状,通过隔音、吸音、扩散等手段,来优化房间的声学特性?对于家庭影院,哪些频率的声学处理是优先需要考虑的?另外,在视频系统方面,我希望了解如何通过合理的布线、信号传输以及画面校准,来保证最佳的视觉效果。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关于不同类型音视频设备(如投影仪、音箱、功放、播放器等)的选购建议,以及如何进行科学的搭配和安装?最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理解,一个“监理”是如何看待和管理一个影音项目的,他们在哪些方面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让我能够更好地把握项目的重点,避免走弯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