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面向未来(附光盘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演讲录第5辑)
:39.20元
作者:路甬祥,郑必坚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2-01
ISBN:978704026883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p>本书是“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演讲录第五辑,共收入“论坛”2007年全部演讲12篇,具体包括《我所见证的中美关系及其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大学的管治》、《技术在社会中的作用》等。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演讲录第五辑,共收入“论坛”2007年全部演讲12篇。“论坛”演讲者分别为国内外学者、专家和高层领导,内容涉及政治、科技、经济、环境、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等与中国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既展示了宽广的科学前沿,又透显出深厚的人文底蕴,旨在促进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
目录
基辛格美国前国务卿 我所见证的中美关系及其未来(2007年4月3日)英德拉·努伊美国百事集团CEO 中美经贸关系的前景(2007年4月3日)潘宗光香港理工大学校长 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大学的管治(2007年4月16日)李国杰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 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文化与人才的较量(2007年4月16曰)德尔·罗斯福美国罗斯福(中国)基金会主席 技术在社会中的作用(2007年6月8日)陈宜瑜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 生物多样性与全球变化(2007年7月10臼)理查德·R.施罗克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温和条件下双氮的催化还原(2007年9月12日)库尔特·兰贝克澳大利亚科学院院长 海平面的过去和现在:气候、冰盖、海洋和固体地球之间的相互作用(2007年9月12日)朱棣文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未来之路:向可持续性能源迈进(2007年10月11日)卓以和美国朗讯科技公司贝尔实验室半导体研究室主任,美国电机工程学家 分子束外延的发明和造福于人类(2007年10月1 1日)凯瑟琳·布希涅克法国国家科研中心主席 欧盟与法国的科技创新政策(2007年11月27日)常嘉煌西北师范大学敦煌艺术学院教授,敦煌研究院首任所长常书鸿之子 传承——常书鸿与敦煌(2007年12月5日)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简直打开了我的新世界!《面向未来(附光盘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演讲录第5辑)》,光是书名就透着一股子前沿劲儿。我一直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很感兴趣,所以当我在书店瞥到这本书的时候,立刻就被吸引住了。拿到手里沉甸甸的,厚实的纸张和精美的排版就已经预示了内容的分量。翻开第一页,我就被里面那些深刻的洞见所震撼。演讲录的形式让我感觉像是在现场聆听大师们的智慧碰撞,那种思维的火花、逻辑的严谨、以及对未来的大胆设想,都深深地打动了我。我特别喜欢其中一位嘉宾谈到人工智能伦理的章节,他提出的那些问题既尖锐又具有前瞻性,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我们与AI的关系。而且,书中不仅仅是理论探讨,还结合了很多具体的案例,让抽象的概念变得更加具象化,更容易理解。附带的光盘更是锦上添花,能够亲眼看到嘉宾们的风采,听到他们演讲时的语气和节奏,那种沉浸式的体验是文字无法完全替代的。总的来说,这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书,它不仅能拓宽你的视野,还能激发你对未来社会的思考,让我迫不及待地想继续深入阅读下去。
评分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思想的盛宴!《面向未来(附光盘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演讲录第5辑)》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通往未来大门的钥匙。我一直觉得,科学和人文的结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而这本书恰恰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里面的每一篇演讲都像是一场思维的探险,带领我穿越科技的迷雾,探索人性的深邃。我尤其被其中一位学者关于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论述所吸引,他用扎实的科学数据和人文关怀相结合的方式,阐述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可能的前进方向,让我感到既沉重又充满希望。光盘里的内容更是让人惊喜,能够听到各位学者在演讲时流露出的热情和思考,看到他们肢体语言所传达的深刻含义,这种互动式的体验让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我曾一度觉得科技发展是冰冷的,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科技背后蕴含的人文关怀和对人类福祉的追求。它让我重新思考“未来”二字,不再仅仅是技术的堆砌,更是人类智慧、道德和情感的升华。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阅读,更在于它引发的深层思考和对行动的激励。
评分读完《面向未来(附光盘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演讲录第5辑)》,我脑子里充满了各种想法,久久不能平静。这本书简直是把我扔进了一个思想的漩涡,但又是那么令人享受。我一直对跨学科的讨论非常着迷,而这本书正是这样一个绝佳的平台,汇聚了来自不同领域的顶尖学者,就“面向未来”这个宏大的主题进行深入探讨。我尤其对其中关于数字时代下个人隐私与社会治理的讨论印象深刻,嘉宾们提出的各种观点针锋相对,但又都基于对现实的深刻洞察,让人不得不为之思考。光盘里的演讲内容,更是让我身临其境,能够感受到现场的氛围,听到那些掷地有声的论断,以及学者们在表达时的那种激情。这种多感官的体验,让书本上的文字活了起来。这本书没有给出简单的答案,而是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问题,引导读者自己去探索、去思考。它让我意识到,面向未来,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更需要的是智慧、远见和人文的关怀。这是一本需要反复品读、慢慢消化的好书。
评分《面向未来(附光盘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演讲录第5辑)》这本书,就像是在我心中播下了一颗颗思考的种子,让我对世界的认知有了全新的维度。我一直认为,真正的进步不仅仅是物质的丰富,更是精神的升华,而这本书恰好捕捉到了这一点。我非常欣赏书中对于科技发展与社会责任的辩证思考,它没有回避科技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而是积极探讨如何趋利避害,如何让科技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光盘的加入,更是让我有一种“对话”的感觉,仿佛与各位睿智的学者们面对面交流,他们的声音、他们的表情,都为书中的文字增添了更加丰富的层次。我尤其被一位经济学家在谈到全球化与本土文化融合时的深刻剖析所打动,他提出的观点既有宏观的视野,又不失对个体命运的关怀。这本书不是一本可以快速翻阅的书,它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每一次阅读都能有新的收获。它让我更加坚定地相信,未来的发展,必须是科学与人文并驾齐驱。
评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让我感到震撼!《面向未来(附光盘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演讲录第5辑)》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次思想的洗礼,一场智慧的盛宴。我一直觉得,对未来的想象力,是推动我们前进的重要动力,而这本书恰恰给了我无穷的灵感。我特别喜欢其中几位学者在探讨创新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时所提出的观点,他们用生动的例子,阐述了如何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这让我对教育的本质有了更深的理解。光盘里的内容,更是让我有机会“亲临”这场思想的盛会,听到各位学者充满激情的演讲,感受到他们对时代变迁的敏锐洞察和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比单纯的阅读文字要深刻得多。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科学的力量,也感受到了人文的温度,它让我相信,未来的发展,必然是科技进步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细细揣摩的好书,它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并为迎接未来做好准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