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23
看不见的影响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书名:看不见的影响力
定价:28.00元
售价:19.6元,便宜8.4元,折扣70
作者: 戴维·迈尔斯;乐国安 等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9-01
ISBN:9787115290335
字数:
页码:29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1. 人多一定力量大吗?
2. 如何才能有效地说服他人?
3. 什么样的广告能打动消费者?
4. 哪些神秘的力量会影响你违心地从众?
5. 为什么有些人对邪教和深信不疑?
6. 他人在场观察究竟是促进还是妨碍你的行为?
7. 紧密团结的群体为什么在决策时反而更容易犯错误?
8. 希特勒究竟是特例还是共性,每个人都有可能变成希特勒吗?
9. 为什么球迷独处时很可爱,但集结在一起就会走,频频爆发暴力冲突?
10. ……
这些问题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
海报: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曾提到在经济活动中,正是市场--这只无形的“看不见的手”,调节着供给与需求,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同样,在社会生活领域,也存在着影响我们而我们却不自知的力量。这些力量是什么,有多强大?《看不见的影响力》重点介绍这些看似无形却又影响我们的信念、推动我们行动的力量,包括违心地附和他人意见的从众行为;说服他人的基本原理及影响说服效果的各种无形手段;群体情境对个体行为的无形影响、群体极化、群体思维等内容。
《看不见的影响力》改编自戴维·迈尔斯的畅销教材《社会心理学》(第8版)。戴维·迈尔斯以其“科学的严谨性兼具人性温暖”的写作风格,向我们展现了社会影响力这一激动人心的领域。全书分为三个主题,“从众”介绍了从众的经典研究、预测因素、影响因素,分析了从众的个体差异,探讨了抵制从众的方法。“服从”介绍了说服的路径、要素,分析了邪教的洗脑手段,探讨了抵制说服的方法。“群体影响”比较了两种相反的社会作用:社会助长和社会懈怠,分析了去个体化现象,探讨了群体极化和群体思维对决策的影响等。为了更贴近读者,让更多的人接触到的心理学成果,我们剔除了原著中过于学术性的内容和元素,撷取了读者感兴趣的有意思的主题,增添了一些插图、引言、脚注,图文并茂地向读者介绍了当今社会心理学家对社会影响的科学研究。
《看不见的影响力》论述精练生动,编排图文并茂,语言雅俗共赏,是社会影响方面难得一见的经典之作。《看不见的影响力》内容丰富、,不仅涵盖了西奥迪尼《影响力》关于说服的主要内容,而且还囊括了从众、群体思维等因素,并且论述更为精练生动、专业深刻。兼具科学性与可读性,戴维·迈尔斯的文笔优美睿智,既适合社会心理学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阅读,即使对于没有心理学背景的读者,读起来也是引人入胜、发人深省的。
戴维·迈尔斯,当今版税收入很高的心理学家,在美国Hope College担任了30余年心理学教授。作为一名杰出的研究者,他因对群体极化的研究获得了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高尔顿·奥尔波特奖。迈尔斯曾在30多种科学期刊上发表过论文,包括世界专业学术刊物《科学》。他所撰写的《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均是各自领域畅销的教科书,全球1200多万学生在用它来学习心理学。
译者简介:
乐国安, 1946年生,现为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长、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心理学家委员 会 (ICP) 会员、美国心理学会外籍会员。《心理学报》和《心理学探新》编委、《社会心理研究》副主编、《心理与行为研究》副主编。
侯玉波,1968年生,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心理学会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心理学会理事,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及北京大学-香港青年协会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文化心理学、跨文化比较和领导研究。
郑全全, 1948年生,浙江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为浙江省行为科学学会副会长,浙江省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浙江省心理学会理事。全国社会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全国心理学会会员。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省部级项目多项。
n 这一从众的场面引发我们思考以下一系列问题:
n 1、群体由具有不同特点的个体组成,为什么他们的行为常常如此一致?
n 2、人们在什么样的情境下,会表现出从众行为?
n 3、哪些人更可能表现出从众行为?
n 4、哪些人更可能抵制从众的压力?
n 5、从众是否就代表着唯唯诺诺?从众是否包含有“群体团结性”和“社会敏感性”的成分?
n 先让我们回答后一个问题。从众有益还是有害?这个问题并没有的答案。但是,就大多数人共同的价值观而言,从众有时有害(有些人因为从众而酒后开车或参加种族歧视活动),有时有益(从众可以阻止人们在剧院排队买票时插队),有时却又无关紧要(例如网球运动员喜欢穿白色球衣)。
n “从众”一词其实并不含有消极的价值判断。如果某位美国人偶尔听到有人说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从众者”,他会有什么感受?可能会有受伤感,因为西方文化并不赞赏屈从于同伴压力。所以,北美和欧洲的社会心理学家给从众贴上了消极的标签(顺从、屈从、服从)而不是赋予积极的含义(社会敏感性、反应性、团队合作精神),这反映的是他们的个人主义文化。
n 在日本,与其他人保持一致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自我控制、宽容和成熟的象征。兰斯·莫罗观察发现,“无论在日本的什么地方,你都可以体验到一种难以名状的平静感,这种平静来自人们确切知道彼此之间的相互期待。”
n 我们会根据道德选择符合自己价值观和判断的标签(这里标签是指为了区分事物而给出的说明性的称谓——编者注)。对少数投票反对伊拉克战争的立法者,人们把他们看成是“独立的”和“内控的”人,但是对少数投票反对公利的立法者而言,人们把他们看成是“的”和“自我中心的”人。标签既能描述事物,也能评价事物,它无处不在。不用标签,我们便无法讨论从众行为。所以,我们先要弄清楚下列标签的含义:从众、顺从和接纳。
n ……
看不见的影响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