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开篇曲
内容推荐
通过与编委会成员数个月的沟通,《新编吉他新世界》经过几番更改后,书稿框架终于得到了编委会的认可。在这期间,一些通过电子邮箱与我联系的读者在得知我正在做一本这样的书稿时,也纷纷出谋划策,提出很多宝贵的意见。这些意见通过编委会的商讨,也多数被采纳。在此,我要向这些热心的读者表示感谢。也希望自己能不负众望,在编委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与读者的大力支持下,把《吉他新世界》这个系列做好。
作为本书的特色之一,我们开辟了很多版块,比如在《开篇曲》的板块中,为大家列出了一首含有六指轮技巧的乐曲——《蓝花花》,我在1999年出的一张教学光盘中示范过这首乐曲,此后便再也没有将这首乐曲以示范与曲谱同时存在的形式收录在我的书稿中,因而读者在别的吉他书中看不到这样的东西。这次再次拿出,希望能给喜欢轮指的朋友一个惊喜。在《专题讲解》的版块中,我们将为大家讲解一些弹奏(唱)中的细节上的问题,希望通过讲解,能给~些朋友带来演奏(唱)上的提高。在《名家专栏》的版块中,将由先后在中央电视台举办过吉他讲座的吴子彪、刘天礼两位老师来讲解艺德与歌手发展的问题。《海涛信箱》则是以我名字命名的版块,这个板块的内容由读者的来信咨询及解答构成……总之,书中开辟的版块会有你喜欢的。
《吉他新世界》系列丛书拟定每四个月一本,并随书配置示范MP3。
我作为一个已经学了几年吉他,但一直停留在“会弹,但弹不出感觉”阶段的爱好者,本来不该是这本书的目标读者。但我还是买来看看能不能找到提升的点。结果发现,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入门层面。它不是那种只教你“怎么按”的书,它更像是一本“为什么这么按”的哲学指南。尤其是在讲解扫弦和分解和弦的力度控制部分,作者没有给出千篇一律的“均匀力度”要求,反而深入探讨了不同音乐风格对扫弦节奏和力度的细微差别。比如,在讲解乡村音乐的“切音”技巧时,书中配上了非常专业的音频示例对比,听得我汗毛都竖起来了。我过去一直觉得自己的扫弦很“板”,现在才明白,那是因为我没有理解“律动”的本质。书里提到,节奏感不是靠数拍子练出来的,而是通过身体对音乐重音的自然感知形成的。这种从技巧层面上升到艺术理解层面的讲解,对于想要突破瓶颈的进阶学习者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
评分与其他教材相比,这本书在对现代音乐风格的融合上做得尤为出色。很多老教材里收录的曲目要么是古典乐改编,要么就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民谣,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吸引力着实有限。但这本《新编吉他新世界》明显是紧跟潮流的。我惊喜地发现,书中收录了一些非常流行的独立摇滚、清新民谣甚至是一些轻量级的电子乐伴奏吉他谱。而且,这些曲谱的改编非常精妙,既保留了原曲的精髓和辨识度,又将其简化到了初学者可以尝试的难度范围。作者在处理这些现代曲目时,并没有简单地把原曲的复杂分解直接替换成最简单的和弦,而是巧妙地保留了那些能让歌曲听起来“对味”的关键音符或节奏型。这极大地提升了学习的趣味性,让我感觉我不是在做练习题,而是在为我喜欢的乐队伴奏。这种与时俱进的选曲策略,绝对是吸引年轻一代吉他爱好者的杀手锏。
评分说实话,我拿到手的时候,对“新编”这个词是有点怀疑的,总觉得是商家为了吸引眼球用的噱头。毕竟吉他入门的经典教材体系已经非常成熟了,能“新编”出什么花样来?然而,这本书在节奏和进阶安排上,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惊喜。它完全颠覆了我以往对入门教程“先枯燥爬格子,后才能碰曲子”的刻板印象。它不是那种让你先练习两百个音阶才给你一首“像音乐”的东西的教材。这本书非常聪明地采用了“项目驱动式”学习法。第一章你学了最基本的两个和弦,可能紧接着就能弹奏一首非常简单的、但听起来已经像模像样的民谣小调了。这种即时反馈机制极大地满足了初学者的成就感,让我有持续下去的动力。而且,它对曲谱的编排也很有讲究,从最基础的单音旋律,到双音Riff,再到基础和弦伴奏,每一步的过渡都设计得极其平滑,根本感觉不到那种生硬的断层。这种“小步快跑”的教学设计,让我觉得学习吉他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一系列可以轻松完成的小任务的集合。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用纸质量也值得单独提一下,这在教材领域其实是比较少见的。纸张采用了高质量的哑光铜版纸,不仅护眼,而且非常耐翻。我经常需要在练习时把书摊开放在琴架上,很多廉价的教材翻开后很快就会合上,或者书脊那里印得很深看不清。但这本书的胶装工艺非常好,可以完全平摊在桌面上,无论是看谱还是对照指法图都极其方便,完全不需要用手去压着。而且,它的印刷精度非常高,五线谱和六线谱的线条都清晰锐利,没有出现油墨扩散或者模糊的情况。在如此清晰的视觉环境下学习,大大减少了阅读疲劳。对于一个需要长时间对着乐谱学习的人来说,这种对物理媒介的尊重和优化,其实间接提高了学习效率。可以说,这是一本从内容到载体,都体现出专业水准和对学习者关怀的用心之作。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艺术品,那种复古的油画质感,配上现代的字体排版,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制作者的用心。我本来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的,毕竟市面上同类的入门书籍太多了,总感觉大同小异。但是翻开内页才发现,这哪里是枯燥的教材,分明是一本精心策划的音乐之旅的导览图。作者在讲述基础乐理知识时,完全没有采用那种死板的公式堆砌,而是巧妙地融入了大量有趣的音乐史小故事和著名吉他大师的轶闻,让人在学习指法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吉他音乐文化的深厚底蕴。比如,讲到和弦转换时,他会穿插讲解某个经典布鲁斯和弦进行背后的情感表达,一下子就把冰冷的技巧和鲜活的音乐灵魂连接起来了。我特别喜欢它对“听”的强调,作者反复提醒我们,读谱是工具,用心去听才是吉他手的核心素养。这种潜移默化的引导,比单纯的“请看第三页”有效得多。而且,书中的插图和图解清晰到令人发指,每一个手位、每一个音符的按法,都用精细的线条描绘出来,对于我这种手眼协调能力比较弱的新手来说,简直是救星。我敢说,光是看图就能自己摸索出不少技巧,更别提配套的详细文字说明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