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第4版)
定价:19.50元
作者:王和平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111522669
字数:
页码:128
版次: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教材是根据高等工科院校“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工电子学”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结合编者多年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经验及当前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一些新知识、新技术编写的。
教材中主要包括基本实验、应用及设计性实验等实验内容。附录部分包括常用电路元件简介、半导体分立器件性能简介和引脚判别方法、常用集成电路简介、电工仪表简介及应用实例、新型电子芯片及模块应用实例等内容。本教材内容丰富,而且具有综合性、趣味性、实用性,突出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本教材为工程型本科、高职高专理工科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类实验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前言
实验须知1
部分基本实验4
实验一电位测定4
实验二叠加定理的测定6
实验三戴维南定理——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测定9
实验四RL串联电路及功率因数的提高13
实验五RLC串联谐振电路及测试16
实验六三相电路负载星形联结的测量20
实验七三相电路负载三角形联结的测量22
实验八异步电动机的继电器�步哟テ骺刂�24
实验九数字万用表的使用27
实验十多谐振荡电路的制作30
实验十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32
实验十二单管交流放大电路的综合测试44
实验十三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及综合测试49
实验十四差动放大电路的研究52
实验十五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56
实验十六运算放大器的非线性应用60
实验十七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的制作与测量63
实验十八与非门电路的基本测试与应用66
实验十九触发器及其应用68
实验二十计数、译码、显示电路的制作71
第二部分应用及设计性实验74
实验二十一555时基电路及其应用74
实验二十二单相电能表的校验78
实验二十三三相异步电动机顺序起、停控制81
实验二十四三相异步电动机时间控制83
实验二十五工作台往返自动控制85
附录87
附录A常用电路元件简介87
附录B半导体分立器件性能简介和引脚判别方法93
附录C常用集成电路简介96
附录D电工仪表简介及应用实例103
附录E新型电子芯片及模块应用实例120
参考文献128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发现这本书在一些实验的步骤描述上,存在着明显的遗漏或者含糊不清的地方。有时候,一个关键的连接步骤,或者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操作细节,作者只是轻描淡写地带过,甚至完全没有提及。这导致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多次因为不确定而停滞不前,不得不反复阅读,或者向他人请教。这种不完整的操作指南,对于需要动手实践的实验课程来说,是非常不负责任的。我感觉作者似乎是在假设读者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经验,但这本书的目标读者应该包含很多初学者。我希望实验步骤能够清晰、详细,并且考虑到初学者的可能遇到的困难,给出充分的指导。
评分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它太“厚重”了。不是说内容多,而是纸张的厚度,以及整体的重量,都让我觉得携带起来很不方便。每次都要费力地把它塞进我的书包里,占用的空间也比其他同等页数的书要大很多。而且,这种厚厚的纸张,虽然摸起来可能有点“高级感”,但在实际使用中,翻页并不顺畅,有时候甚至会粘连在一起。我更偏爱那些轻便、易于携带,并且翻页流畅的书籍,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或者通勤路上更高效地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如果内容真的那么丰富,也应该通过更精炼的排版和更轻薄的纸张来呈现,而不是一味地增加书的体积。
评分我必须要提的一点是,这本书的“参考文献”列表,简直可以用“寒酸”来形容。作为一本学术性质的图书,其参考文献应该能够反映出作者的知识来源和学术严谨性。然而,这本书的参考文献数量屈指可数,而且很多都是一些非常基础或者年代久远的资料。这让我不禁怀疑,作者在编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是否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和深入的研究。一本好的专业书籍,应该基于扎实的文献基础,并能引导读者进一步深入学习。而这本书的参考文献,并没有给我这种感觉,反而让我对其内容的权威性和深度产生了一丝疑虑。
评分我特别想吐槽一下这本书的章节逻辑安排。感觉像是把一些零散的知识点硬生生地堆砌在一起,缺乏一个清晰的主线和递进关系。学习过程中,我经常会发现某个概念在前几章中就应该有所介绍,但却要等到后面才能找到相关的解释,这让我感到非常突兀和不连贯。有时候,一个实验的引入背景和理论基础,会分散到好几个章节,需要来回翻阅才能拼凑出一个完整的概念。这种跳跃式的讲解方式,对于初学者来说,无疑会增加理解的难度,而且容易让人产生“这是在讲什么”的迷茫感。我期望的是一本能够循序渐进、逻辑严谨地引导读者掌握知识的书籍,而不是这种零碎拼凑的阅读体验。
评分这本书的插图质量简直是一场灾难。那些图例,无论是指示性的示意图,还是电路的实际连接图,都模糊得像打了马赛克一样。很多细节都看不清楚,我尝试放大来看,结果只是让模糊变得更大,完全无法起到辅助理解的作用。有些图中的元件标记,细小到几乎看不清,根本无法准确地识别。我本来是希望通过图示来更直观地理解复杂的电路原理,结果这些模糊不清的图片,反而增加了我的困惑。我真的不理解,为什么在电子技术这样一个高度依赖视觉化的学科里,一本实验教材的插图会做得如此粗糙。这不仅影响了学习效率,也让我对编写者的专业性和细致程度产生了疑问。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简直让人抓狂,字体大小一会儿大一会儿小,间距也杂乱无章。我打印出来的时候,很多公式都因为排版问题变得模糊不清,甚至有些关键符号都对不上号。这种低级的错误,作为一个号称“第4版”的书,实在是不应该出现。而且,书的装订质量也很差,翻了几页就开始有松动的迹象,我担心用不了多久就会散架。阅读体验如此糟糕,实在很难让人集中精力去学习里面的内容。我本来是抱着学习严谨的科学知识的心态来购买这本书的,但这种粗糙的印刷质量,让我对其内容的可信度也产生了一丝怀疑。我希望能有一本真正用心制作的书籍,而不是这样敷衍了事。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课后习题”部分感到非常失望。习题的设置,感觉更像是为了完成数量而存在,很多题目都相当重复,缺乏新意。而且,很多题目的答案在书的后面并没有提供,或者只提供了部分答案,这让我在自我检测和巩固知识时,感到非常不便。我希望习题能够多样化,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考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能够提供完整的答案解析,帮助我理解错误的原因。没有答案的习题,对学习者来说,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其价值,让我觉得像是在做无用功。
评分这本书的“附录”部分,简直就是被遗忘的角落。我本来期待附录能够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信息,比如常用元器件的参数表,或者一些工程单位的换算公式等等。然而,这本书的附录非常简陋,信息量极少,甚至有一些我非常需要的信息都没有包含在内。这让我在做实验或者查阅资料时,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寻找其他来源。一本好的技术书籍,应该有一个内容详实、方便查阅的附录,来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可惜,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远远不够。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晦涩难懂,很多地方使用了过于学术化、专业化的术语,却没有给出清晰的解释。读起来就像是在啃一本天书,需要不停地查阅其他资料来弄明白一两个词的意思。即使是对于有一定基础的读者来说,也很容易因为一些拗口的表达而感到沮丧。而且,作者似乎不太注重句子的流畅性,有些段落的表达非常生硬,读起来一点都不顺畅。我原本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学习路上的好帮手,但这种晦涩的语言,却成为了我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我期待的是一种能够深入浅出、清晰易懂的讲解方式,而不是这种让人望而却步的学术腔调。
评分我不得不说,这本书的“例题”部分,实在令人不敢恭维。那些例题的难度跨度非常大,有些题目过于简单,几乎没有参考价值,而有些题目又异常复杂,超出了实验教学的范畴。更让我感到困惑的是,例题的讲解过程也十分简略,很多关键的计算步骤或者推理过程都被省略了,留给读者的只有结果,这让我很难理解它是如何得出这个答案的。我希望例题能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能巩固基础知识,又能为更复杂的实际问题提供思路。但这本书的例题,并没有达到这个效果,反而让我觉得它们更像是某种“装饰”,而非真正的学习辅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