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乐鸟的手绘旅行笔记:成都 9787115398840

飞乐鸟的手绘旅行笔记:成都 9787115398840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飞乐鸟 著
图书标签:
  • 旅行
  • 成都
  • 手绘
  • 游记
  • 攻略
  • 美食
  • 文化
  • 慢生活
  • 风景
  • 艺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泰源博文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398840
商品编码:29866146103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飞乐鸟的手绘旅行笔记:成都

定价:39.80元

作者:飞乐鸟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115398840

字数:

页码:16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成都大美,美在人美、食美、景美……
  曾经的古都京城,如今的天府之国。初次到成都,会觉得成都人太安逸了,喝喝茶、打打麻将,日子照样过得滋滋润润。
  他们把日子过成段子,活在当下,亦不畏未来。
  这座城市的氛围,
  给了人们这样的底气。
  成都让人念念不忘的,还是吃、吃、吃。
  热闹的火锅店门口大排长龙,更不用说各种各样的经典小吃,还有难得的晴朗下,
  公园藤椅上晒着太阳喝着茶,慢悠悠地搓着麻将的成都人。
  那一抹难忘的舒适与悠闲,
  才是迷人的时光。

内容提要


《飞乐鸟的手绘旅行笔记:成都》由知名插画圈工作室飞乐鸟倾心原创,将成都市井风情以温柔的笔触,幻化为一幅幅生动鲜活的水彩浮世绘。
  《飞乐鸟的手绘旅行笔记:成都》一章介绍了成都非常具有历史感的寺庙、水与桥、街道背后的故事。第二章以风景名胜为主,介绍了秀甲天下的峨眉、月白风清的杜甫草堂、饱经风霜的华西坝等特色浓郁的景点。第三章介绍了成都的人文风情,茶馆多、蜀戏绝、桃花节等地方特色。第四章介绍了成都名小吃,诱人的肥肠粉、川菜之魂的豆瓣、好吃的麻婆豆腐。还有方言小课堂和美食公交车带你一路逛完成都,在欣赏精美插图的同时,感受一下这份旅游手册的魅力吧。

目录


走进历史的尘埃
曾经的古都—天府之国 10
花一样的城市—蓉城 15
宗教文化的传承 16
大慈寺 17
文殊院 18
昭觉寺 19
青羊宫 20
武侯祠 21
成都的水与桥 22
安顺廊桥 24
九眼桥 24
万里桥 26
每条街背后的故事 27
暑袜街 28
红星路 29
红照壁 30
井巷子 31
青石桥南街 32
奇妙街名集锦 34
方言教学 36
游名胜逛蓉城
青城天下幽 38
拜水都江堰 42
秀甲天下的峨眉 44
月白风清杜甫草堂 52
薛涛井与望江楼 54
望江楼公园叹休闲 57
饱经风霜的华西坝 58
保留至今的古镇 60
平乐古镇 61
黄龙溪古镇 62
洛带古镇 63
逛逛西蜀街 64
抵拢倒拐的巷子文化 66
宽窄巷子 67
小通巷 70
泡桐树街 72
故地新游东郊记忆 74
大熊猫基地 76
成都交通工具图谱 78
方言教学 80
不可复制的人文风
成都有三多 82
成都人的茶馆主义 84
四川麻将的魔力 90
绝活变脸 94
简单说一下川剧 96
川剧中的变脸 97
四川评书 99
成都灯影 104
蜀绣 106
春熙路 108
快耍慢活太古里 112
成都人太阳天必去的地方 116
三圣乡 116
龙泉桃花节 120
油菜花踏青 121
方言教学 122
精致的吃文化
有闲阶级造就的精致小吃 124
四大名小吃 126
四川的面 128
肥肠粉 130
老妈蹄花汤 131
风靡世界的川菜名肴 132
川菜之魂—— 豆瓣 134
川菜调料 136
麻婆豆腐 138
回锅肉 139
鱼香肉丝 140
水煮肉片 141
凉菜夫妻肺片 142
折耳根 143
四川特色的热辣滋味 145
火锅 146
串串香 149
冒菜 150
干锅 152
冷淡杯 153
名不见经传的街边小吃 154
儿时的小吃 157
三大炮 158
豆花儿 159
伤心凉粉 160
狼牙土豆 161
豆汤饭 162
兔儿脑壳 163
154路美食公交车 164

作者介绍


飞乐鸟,知名插画家,后创立飞乐鸟绘画工作室,并在北京、成都等地设有绘画教学培训中心和画材研发中心,并致力于通过绘画的形式让更多的人发现身边的乐趣,帮助每个爱画画的人创作出令人感动的作品。其代表作《花之绘》、《水彩美食绘》、《水彩入门必学500例》系列、《莳花绘》系列等,长期荣登和新华书店等全国各大书城畅销榜,更有100余种图书授权其他语种和地区。

文摘


序言


走进历史的尘埃
曾经的古都—天府之国 10
花一样的城市—蓉城 15
宗教文化的传承 16
大慈寺 17
文殊院 18
昭觉寺 19
青羊宫 20
武侯祠 21
成都的水与桥 22
安顺廊桥 24
九眼桥 24
万里桥 26
每条街背后的故事 27
暑袜街 28
红星路 29
红照壁 30
井巷子 31
青石桥南街 32
奇妙街名集锦 34
方言教学 36
游名胜逛蓉城
青城天下幽 38
拜水都江堰 42
秀甲天下的峨眉 44
月白风清杜甫草堂 52
薛涛井与望江楼 54
望江楼公园叹休闲 57
饱经风霜的华西坝 58
保留至今的古镇 60
平乐古镇 61
黄龙溪古镇 62
洛带古镇 63
逛逛西蜀街 64
抵拢倒拐的巷子文化 66
宽窄巷子 67
小通巷 70
泡桐树街 72
故地新游东郊记忆 74
大熊猫基地 76
成都交通工具图谱 78
方言教学 80
不可复制的人文风
成都有三多 82
成都人的茶馆主义 84
四川麻将的魔力 90
绝活变脸 94
简单说一下川剧 96
川剧中的变脸 97
四川评书 99
成都灯影 104
蜀绣 106
春熙路 108
快耍慢活太古里 112
成都人太阳天必去的地方 116
三圣乡 116
龙泉桃花节 120
油菜花踏青 121
方言教学 122
精致的吃文化
有闲阶级造就的精致小吃 124
四大名小吃 126
四川的面 128
肥肠粉 130
老妈蹄花汤 131
风靡世界的川菜名肴 132
川菜之魂—— 豆瓣 134
川菜调料 136
麻婆豆腐 138
回锅肉 139
鱼香肉丝 140
水煮肉片 141
凉菜夫妻肺片 142
折耳根 143
四川特色的热辣滋味 145
火锅 146
串串香 149
冒菜 150
干锅 152
冷淡杯 153
名不见经传的街边小吃 154
儿时的小吃 157
三大炮 158
豆花儿 159
伤心凉粉 160
狼牙土豆 161
豆汤饭 162
兔儿脑壳 163
154路美食公交车 164


在成都,寻味一段属于你的时光 这是一本关于成都的旅行手绘笔记,但它并不止步于简单的景点罗列或攻略指导。它更像是一位老友,邀请你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这座城市的脉搏,去发现那些隐藏在街头巷尾,被时光温柔打磨的独特韵味。 打开这本书,你会看到用细腻笔触勾勒出的成都风情:古朴的川西民居,青石板铺就的小巷,屋檐下随风摇曳的灯笼,还有茶馆里热气腾腾的盖碗茶。每一幅画都饱含着作者对这座城市的深情凝视,仿佛能让你闻到空气中弥漫的麻辣鲜香,听到孩童在院落里的嬉笑声,感受到阳光透过树叶洒下的斑驳光影。 不止于“看”,更在于“体验” 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鼓励你去“亲手”体验成都。作者不仅仅是画下了那些地标式的建筑,更是记录了她在成都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比如,她在一家不起眼的小吃店前排队,品尝那份入口即化的肥肠粉;她穿梭于锦里古街,与身着汉服的姑娘擦肩而过,感受穿越时空的古韵;她坐在人民公园的露天茶馆,听着四川评书,看着当地居民悠闲地打着麻将,享受着成都人独有的慢生活节奏。 这本书会引导你去思考,旅行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是打卡景点,完成任务,还是真正地融入一座城市,成为它生活的一部分?作者用她的画笔和文字告诉你,旅行,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是一种与这座城市灵魂对话的过程。她记录下那些不经意间的发现,那些触动心灵的瞬间,那些因为细致观察而带来的惊喜。 成都,一座充满故事的城市 成都,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承载着太多的故事。从三国时期的金戈铁马,到唐宋的繁华市井,再到如今的现代都市,它从未停止过演变,却又始终保留着那份独特的安逸与悠然。 书中的画作,时而展现出成都的古韵风华。你会看到杜甫草堂的幽静,武侯祠的庄重,宽窄巷子的热闹,以及青羊宫的仙气。这些地方,不仅仅是历史的遗迹,更是承载着文化记忆的载体。作者用她的画笔,捕捉到了这些古老建筑的灵魂,让你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 但成都的魅力远不止于此。它还是一座充满市井烟火气的城市。在书的另一部分,你会看到作者描绘的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早市上琳琅满目的蔬菜水果,菜市场里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巷口卖凉粉的大妈,还有那些开在居民楼下的苍蝇馆子,每一处都充满了成都人朴实而又热情的味道。作者没有回避这些“不那么光鲜”的角落,反而因为这些真实的描绘,让成都的形象更加立体饱满。 用画笔“留住”成都的味道 “飞乐鸟”这个名字,本身就带有一种轻盈、自由、充满灵气的意境。这本书的作者,正是用这样的笔触,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成都。她不是一个匆匆的过客,而是一个愿意驻足,用心观察的旅行者。 她的画,色彩明快,线条流畅,充满了生命力。她擅长捕捉人物的神态,描绘出鲜活的场景。你会在她的画中看到,茶馆里老爷爷安详的神情,街头卖糖葫芦的孩童快乐的笑脸,还有那些穿着时尚的年轻人,在古老的建筑前留下的身影。这些细节,让成都这座城市充满了活力和人情味。 除了画面,书中的文字也同样精彩。它们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充满了真挚的情感。作者用朴实的语言,记录下她在成都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她会告诉你,为什么成都人喜欢喝茶,为什么麻辣味道如此深入人心,为什么这座城市能让人如此放松。这些文字,与画作相得益彰,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而动人的成都印象。 这是一本“有温度”的书 这本书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的“温度”。它不像一本冰冷的旅游指南,而是充满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成都的深情。你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温暖的陪伴,仿佛作者就坐在你身边,与你一同分享她的成都故事。 它鼓励你放下手机,摘下耳机,用你的眼睛去观察,用心去感受。它告诉你,旅行的意义,在于发现,在于体验,在于与这个世界建立更深的连接。它让你明白,即使是最普通的场景,也能因为你的用心去发现,而变得意义非凡。 这本书,适合所有热爱生活,热爱旅行的人。如果你即将踏上成都的旅程,它将是你的最佳伴侣,为你开启一段充满惊喜的发现之旅。如果你对成都充满好奇,它将带你走进一个真实而鲜活的成都,让你仿佛身临其境。即使你只是坐在家中,翻阅这本书,也能感受到成都的悠闲与安逸,仿佛置身于那片充满阳光和烟火气的土地。 它是一次心灵的旅行,一次关于成都的温柔叙事。它让你看到,旅行不仅仅是为了抵达某个目的地,更是为了在这个过程中,遇见更好的自己,遇见更美好的世界。 书中的成都,是这样的: 古韵悠长的巷陌: 沿着蜿蜒曲折的小巷,感受青石板路的沧桑,触摸斑驳的墙壁,寻找隐藏在角落里的古老故事。那些老宅子的雕花窗棂,门前的石狮,都诉说着岁月的沉淀。 烟火缭绕的市井: 穿梭于热闹的菜市场,听着小贩们充满乡音的叫卖,看着新鲜的瓜果蔬菜,感受最真实的生活气息。在街边的小馆子里,品尝地道的川味小吃,让味蕾尽情释放。 闲适自在的茶馆: 走进一家充满当地特色的茶馆,点上一壶盖碗茶,看着人们悠闲地聊天、打牌、听书,感受成都人特有的慢生活节奏。在这里,时间仿佛慢了下来,只剩下宁静与舒适。 鲜活灵动的街景: 无论是锦里古街的繁华,还是宽窄巷子的时尚,亦或是藏在居民区的小店,都充满了成都的活力。作者用画笔捕捉到这些生动的瞬间,让你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多元魅力。 温暖细腻的人物: 画中的人物,或是笑容可掬的老奶奶,或是认真工作的匠人,或是嬉笑玩耍的孩子,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这些人物,构成了成都最动人的风景线。 令人垂涎的美食: 书中不仅有美食的插画,更重要的是,它会让你感受到品尝美食的快乐。从麻辣鲜香的火锅,到入口即化的肥肠粉,再到甜而不腻的龙抄手,每一道美食都承载着成都人的味蕾记忆。 历史文化的沉淀: 走进武侯祠,感受三国文化的氛围;漫步于杜甫草堂,体会诗圣的忧思;在青羊宫,感受道教的神秘。这些地方,让成都不仅仅是一座城市,更是一部活着的历史书。 自然风光的点缀: 即使是城市中的绿意,也能被作者敏锐地捕捉到。公园里的参天古树,河边的垂柳,阳台上盛开的花朵,都为这座城市增添了几分生机与色彩。 独特的城市节奏: 成都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安逸”。这种安逸,体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体现在城市的氛围,也体现在作者的画作和文字中。它让你感受到,即使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也能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成都的旅行手绘笔记,它更像是一个窗口,一个邀请,让你走进成都,感受成都,爱上成都。它让你明白,旅行的意义,在于每一次的发现,在于每一次的感动,在于每一次的与世界的深度连接。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布局体现了一种非常高明的叙事逻辑,它不是严格按照时间线索推进,而是采取了一种碎片化、记忆闪回式的编织手法。这种结构非常贴合旅行本身的不确定性和记忆的随机性。可能前一页还在描述清晨的市场喧嚣,下一页就跳跃到了夜晚独自一人时对故乡的思念,这种跳跃非但没有造成阅读上的混乱,反而营造出一种真实的情感流淌感,如同翻阅一本旧相册,每一页都是一个独立但又相互关联的记忆点。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主题的串联,比如反复出现的某种植物、某种气味或者某种地方方言中的某个词汇,作为情感的锚点,将分散的片段巧妙地缝合在一起,最终呈现出一个完整而立体的精神地图。这种非线性的叙事方式,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耐读性和回味性,值得反复品读,每次都能从中发现新的连接点。

评分

我被作者那种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深深吸引住了。这不是那种走马观花、只记录著名景点的流水账,而是真正深入到一座城市肌理中的细腻体察。她似乎总能捕捉到那些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市井烟火气,比如老旧茶馆里晒太阳的老人们专注的神态,或是某个街角不知名小店里弥漫出的独特香料味道。文字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好,时而轻快跳跃,像是在讲述一个有趣的八卦,时而又变得沉静内敛,探讨一些关于时间、关于记忆的哲学小思。这种叙述的张弛有度,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你仿佛不是在看别人的回忆,而是自己也置身于那个场景之中,正和作者并肩走在那些陌生的石板路上。读完后,对那座城市的整体印象不再是平面化的标签,而是一个立体、有温度、充满生命力的鲜活存在。

评分

作为一名对生活美学有追求的读者,我格外欣赏这本书中透露出的那种对“慢生活”的推崇。它不是在鼓吹逃离现实,而是教导我们如何在匆忙的日常中,为自己争取和创造片刻的“驻足”。作者似乎总能找到一个角度,将那些看似平凡无奇的日常行为,提升到一种近乎仪式感的层面来对待。无论是认真挑选一块食材的颜色搭配,还是细致观察一块老砖的纹理细节,都充满了敬畏感和专注力。这种慢下来的态度,通过文字的感染力传递出来,让人读完后都会下意识地反思自己平日里是否过于急躁,错过了太多生活本该给予的美好回馈。它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效的“精神按摩”,让人渴望放慢脚步,用更温柔的眼光去对待周围的世界。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赏心悦目,拿在手里就让人心情愉悦。封面那种手绘的质感,色彩搭配得既清新又不失温度,让人忍不住想立刻翻开看看里面究竟藏着怎样一段美好的旅程。内页的纸张选择也相当考究,触感细腻,即使用钢笔书写也不会有墨水洇开的担忧。尤其值得称赞的是,排版布局的设计师绝对是个深谙阅读体验的行家。每一页的留白恰到好处,不会让人感到拥挤,那些手绘的插图和文字的穿插布局,就像是精心编排的音乐,有主旋律也有和谐的伴奏,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产生视觉疲劳。而且,这本书的开本设计非常适合携带,无论是在咖啡馆的小桌上还是在通勤的地铁里,都能轻松地找到一个舒适的阅读姿势。整体来看,光是这份对“物”的尊重和对“美”的追求,就足以让它在众多旅行随笔中脱颖而出,感觉它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不仅仅是记录旅途的载体。

评分

这本书的文字功底实在令人惊叹,那种对语言的驾驭能力,绝非一般随笔作者可以企及。作者的遣词造句总是能恰到好处地击中情感的靶心,用词既有文学性,又丝毫没有故作高深的矫饰感。比如她描述光影变化时,会用上一些非常新颖的比喻,将光线描绘成流动的颜料或是跳跃的精灵,让人对司空见惯的景象瞬间产生了耳目一新的感觉。更厉害的是,她似乎非常擅长捕捉情绪的细微波动,将那些难以言喻的、游走在“开心”和“失落”边缘的复杂心绪,用极其精准的文字定格下来。这使得即便是描述一个简单的等待场景,也充满了戏剧张力和内在的张力,让读者在阅读时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仿佛作者写下的每一个字,都是我们内心深处曾经闪现过却无力表达的真实感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