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不应远离的传统文化
定价:28.00元
售价:18.2元,便宜9.8元,折扣65
作者:张超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56394545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涵深邃的传统文化
人类文明的精神宝库
重温传统文化
弘扬中华美德
内容提要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渊源广博并一格的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元素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和行为方式。然而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越来越淡薄的传统节日味道,越来越疏远的人际关系,越来越罕见的传统衣着,越来越少用的典故词语,以及渐趋一致的饮食住行习惯,使得传统文化的要素不断走向失落。面对席卷而来的全球化,让那些行将消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形式重新吐绿开花,是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的责任和义务。
本文从节日、礼仪、艺术、服饰、字语、饮食以及民居等方面来介绍那些正在消失的传统文化,以唤起国人的保护意识。
目录
前言
章 节日遗失
节 人日节3
第二节 天穿节8
第三节 花朝节12
第四节 上巳节18
第五节 寒食节24
第六节 中元节29
第七节 重阳节34
第八节 寒衣节40
第九节 腊八节45
第二章 礼仪渐远
节 政治礼59
第二节 结婚礼67
第三节 诞生礼75
第四节 成年礼83
第五节 宾礼91
第六节 五祀98
第七节 傩礼103
第三章 艺术流逝
节 戏曲111
第二节 舞蹈118
第三节 手工艺125
第四节 器物132
第五节 文学139
第六节 乐器145
第四章 服饰未见
节 皇家服饰155
第二节 汉族服饰161
第三节 少数民族服饰166
第五章 字语难寻
节 文字175
第二节 谜语(灯谜)182
第三节 酒令194
第六章 饮食流失
节 茶道201
第二节 饮酒207
第三节 宫廷盛宴212
第四节 民间小吃219
第七章 民居擦肩
节 四合院225
第二节 吊脚楼231
第三节 古典园林235
作者介绍
张超,研究生学历,文化与艺术研究者,爱好艺术、文学、电影品论及旅行。目前主要从事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工作,代表作品有《中国美术文化入门》《中国雕刻文化入门》《中国建筑文化入门》《中国音乐文化入门》《中国戏剧文化入门》《中国收藏知识入门》等。
文摘
序言
这本书,就是一本让我常常停下来,回味再三的读物。张超在《不应远离的传统文化》中,展现了一种难得的敏感和洞察力。他能够从日常生活中那些看似琐碎的细节里,挖掘出深厚的文化内涵。我尤其欣赏他对于“人情味”的解读,那些曾经在邻里之间、亲友之间流传的互助、关怀和尊重,在现代社会中似乎变得越来越淡薄。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正在失去的东西,同时也让我们看到,这些失去的背后,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最宝贵的情感连接。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既有诗意的抒情,又不乏哲学的思辨,让你在阅读时,既能感受到文字的美感,又能获得思想上的启发。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是不是过于功利化,是否忽略了那些更根本的情感需求。这本书,让我觉得,真正的富有,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层面的,而传统文化,恰恰是滋养我们精神世界的沃土。
评分这本书,张超的《不应远离的传统文化》,给我的感觉特别像是品一杯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道。我一直觉得,很多传统文化的东西,离我们越来越远,仿佛是属于老一辈的记忆,但这本书却用一种极其温暖、贴近的方式,把这些“老物件”重新拾起来,并且赋予了它们新的生命。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匠人精神”的章节,它描绘的不仅仅是手工技艺本身,更是那些制作者身上所蕴含的专注、耐心和对完美的追求。这种精神,在当下追求效率和速成的社会里,显得尤为珍贵。读完之后,我开始反思自己在生活中的态度,是不是也应该多一些“慢下来”,多一些对细节的打磨。而且,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生动,他会用很多故事和鲜活的例子来支撑他的观点,让你感觉不是在读一本枯燥的书,而是在听一位智者娓娓道来。这本书让我明白,传统文化并非是僵化的教条,而是流淌在我们血脉里的基因,它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也塑造着我们的情感世界。
评分读《不应远离的传统文化》这本书,我最大的收获是它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我们身边的文化现象。作者张超并非只是简单地罗列传统习俗,而是深入剖析了这些习俗背后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让读者能从更宏观的层面去理解它们为什么会形成,又为什么会发展至今。例如,书中对某些节日习俗的解读,就让我明白,原来很多看似“迷信”或“繁琐”的仪式,其实承载着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对社会秩序的维护,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这种理性的分析,消除了我以往的一些刻板印象,让我能够以更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和理解。而且,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吸引人,他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文化概念阐述清楚,同时又不失深度和趣味性。读这本书,与其说是在“学习”,不如说是在经历一场智慧的启迪,它像一盏明灯,照亮了许多我之前未曾留意到的角落,让我对我们所处的文化环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读完《不应远离的传统文化》这本书,我不得不说,张超这位作者的功力确实不浅。他没有选择宏大叙事,而是从一个个微小的切入点,比如儿时玩过的游戏、家乡的方言、或是某个不起眼的节日习俗,来展开他对传统文化的思考。这种“小处着眼,大处着笔”的手法,让我感觉非常亲切,也更容易产生共鸣。书中很多细节的描写,都充满了画面感,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草木清香,或是听到孩童嬉戏的笑声。它不是那种强行灌输的知识,而是通过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让你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并没有止步于怀旧,而是探讨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去传承和创新。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有温度,更有思考的深度,它不仅仅是提醒我们“不应远离”,更是提供了“如何不远离”的路径。
评分这本书,哦,《不应远离的传统文化》,读完之后,心里真的涌起一股莫名的冲动,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是它用一种非常生活化的方式,把那些我们可能觉得遥远、甚至有些古老的传统文化,变得鲜活起来。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论述,而是像是邻家大姐在跟你唠家常,讲讲老物件背后的故事,或是某个节气时节的习俗,你会发现,原来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或是被遗忘的,都有着如此深厚的底蕴和智慧。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年味”的描写,不仅仅是吃吃喝喝,而是那种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讲着过去的故事,传承着家族的情感,这种连接感,是现在社会越来越稀缺的。作者张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情感,他能捕捉到那些最细微的、最触动人心的瞬间,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种温暖和归属感。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与传统的关系,也更加珍视那些代代相传的情感和价值。它不像是一本简单的读物,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不要忘记那些滋养我们的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