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2017年版的《英语奥林匹克高三年级》我当初是抱着提升竞赛成绩的期望购入的,毕竟包天仁主编,沈阳出版社出品,加上“全国中学生英语竞赛辅导考试用书”的字样,听起来就非常专业。然而,实际阅读下来,我的感受是比较复杂的。首先,从整体的排版和设计上来说,它似乎更偏向于传统的辅导资料,缺少一些现代感。内容编排上,虽然涵盖了竞赛可能涉及的各个方面,比如语法、词汇、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等等,但深度和广度上,我觉得对于已经达到高三年级水平的学生来说,可能需要更具挑战性的内容。我特别希望能在这类书籍中找到一些独到的解题技巧,或者是一些非常规的、能突破思维定势的训练方法。这本书虽然提供了大量的练习题,但很多题目感觉还是比较基础,或者说,解题思路相对比较直接,没有那种“点醒”我的感觉。当然,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同学来说,这本教材的系统性可能是一个优点,可以帮助他们打牢基础。但对于志在竞赛、追求拔尖的学生,我觉得可能需要额外寻找更深层次的学习资源。
评分我尝试着翻阅了这本书中的阅读理解部分,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可以借鉴的篇章类型和解题策略。不得不说,选材方面,它确实覆盖了一些贴近考试风格的文章,从题材到难度都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在我看来,这些文章的长度和复杂度,似乎并没有完全达到顶尖竞赛的要求。我期望看到一些更长、更复杂、逻辑关系更隐晦、语言更地道的文章,能真正锻炼我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而且,书中提供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虽然不失为一种参考,但总感觉有些程式化,缺乏一些灵活度和创新性。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一些能教会我如何“拆解”文章结构、如何捕捉作者意图、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去分析选项的技巧。光有大量的练习题,而没有足够有启发性的解题方法,对于提升阅读的“质”来说,效果是有限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教练,不仅仅提供训练项目,更能教会我如何进行科学训练,如何发现自己的短板并加以改进。
评分这本书的词汇部分,我注意到它试图以主题或词根词缀等方式来组织词汇。这一点我还是比较认同的,因为系统性的记忆比零散的背诵要有效得多。但是,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书中给出的词汇量虽然不少,但对于竞赛来说,很多高频词汇和一些相对生僻但却至关重要的词汇,感觉还是有所欠缺。而且,对于词汇的拓展性,例如同义词、反义词、固定搭配以及在不同语境下的细微差别,这本书的介绍也相对比较笼统。我希望能够看到更详尽的词汇辨析,一些更具迷惑性的近义词区分,以及一些非常实用的词汇搭配。仅仅罗列词汇并给出中文释义,对于真正理解和运用这些词汇,尤其是在写作和口语中,帮助并不大。我更希望能通过这本书,学会如何“玩转”词汇,让每一个词都充满生命力,能在我的笔下和口中灵活地展现出来。
评分语法部分的讲解,我个人觉得是最能体现一本书学术水平的地方之一。我翻看了书中关于复杂句、虚拟语气、倒装等章节,从内容上来说,它覆盖了高三阶段需要掌握的大部分语法知识点。但是,在讲解的深度和透彻度上,我感觉还有提升的空间。我希望能够看到更深入的语法分析,对于一些易混淆的语法现象,能够有更细致的辨析,并且能够提供一些非常规的、能够帮助理解和记忆的记忆方法。例如,在解释某个语法规则时,如果能结合一些真实的、更具挑战性的语料来例证,或者提供一些“反例”来帮助区分,我觉得效果会更好。很多时候,语法书讲解的都是“是什么”,但我更想知道“为什么是这样”,以及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例外。这本书在这方面,感觉还是停留在比较基础的层面,对于想要深入理解语法精髓的学生来说,可能需要另寻高明。
评分写作部分的指导,我一直认为是最能体现一本辅导书的价值的。毕竟,语言最终是要为表达服务的。我仔细看了这本书在写作方面的建议,它提供了审题、构思、段落展开等方面的指导。然而,在具体的操作层面,我感觉这本书的指导还是略显空泛。我期待的是能够看到一些非常具体、可操作的写作技巧,比如如何巧妙地运用高级词汇和句型,如何构建逻辑严谨、层次分明的段落,如何写出有吸引力的开头和结尾,以及如何有效避免常见的写作错误。书中提供的范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参考,但我更希望能够看到一些“解剖式”的分析,比如对优秀范文的逐句、逐段的点评,分析其好在哪里,以及普通考生如何借鉴和模仿。这样才能真正帮助我提升写作的“内功”,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模仿表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