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乐园:剑桥大学本森教授论快乐人生随笔集 9787531692287

心灵乐园:剑桥大学本森教授论快乐人生随笔集 978753169228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迟文成 著
图书标签:
  • 心灵成长
  • 幸福生活
  • 人生哲理
  • 剑桥大学
  • 本森教授
  • 随笔
  • 快乐
  • 心理学
  • 自我提升
  • 西方哲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韵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1692287
商品编码:29802786635
包装:软精装
出版时间:2017-08-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心灵乐园:剑桥大学本森教授论快乐人生随笔集 作者 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迟文成
定价 38.00元 出版社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ISBN 9787531692287 出版日期 2017-08-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软精装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心灵乐园》是剑桥大学教授本森探索快乐人生的一部重要随笔集。作者特地选择在*忙碌的工作时间而非自由空闲罅隙来写作,目的就是充分考验一下自己的内心感受。

全书共25个章节,思想丰富,文笔优美,对话安静,描述内在自我。作者本森开篇即点题:尽我所能,这本拙作即将阐释我们如何通过滋养培育高尚快乐的思想以求做到自我救助,但这种思想往往会像所有脆弱的东西一样毁灭在冷漠无情与漫不经心中。我们当中有一些敏感、富有想象但生性怯懦的人,常常因为没有对自己的平和人生做好规划设计而失去改善的机会。


   作者简介

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Arthur Christopher Benson,1862—1925),英国的散文家、诗人、作家,剑桥大学莫德林学院的第28届院长。他的父亲是19世纪末坎特伯雷大主教爱德华·怀特·本森,其舅舅是的哲学家亨利·西奇威克。因此,本森家族所富有的文化和著述的传统,也很自然地遗传到他身上。但不幸的是,同样遗传在他身上的还有家族性精神病。他本人患有狂躁抑郁性的精神病,虽然身患疾病,但本森仍是一位杰出的学者和多产作家。他曾就读于伊顿公学和剑桥大学的国王学院,并于1885—1903年期间,在伊顿公学和剑桥大学的莫德林学院讲授英国文学。1906年后,他出任格雷欣学校校长。1915—1925年,他担任莫德林学院院长。
他的诗歌和散文著述颇丰。令人惊叹的是,他在人生后的20年间,每天坚持写日记,写下了世上长的400万字的日记,给世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思想遗产。代表作有:《仰望星空》AtLarge)、《自由之旅》(Escape and Other Essays)、《大学之窗》(FromaCollegeWindow)、《圣坛之火》(TheAltarFire)、《为师之道》(TheSchoolmaster)、《剑桥论道》(CambridgeEssaysonEducation)、《阿城信札》(TheUptonLetters)、《我心无惧》(WhereNoFearWas)、《向死而生》(TheGateofDeath)、《对话寂静》(The Silent Isle)、《无冕》(MenofMight)、《安静的家》(TheHouseofQuiet)、《静水之旁》(BesideStillWaters)、《追随本心》(AlongtheRoad)、《生命之泉》(WaterSprings)、《雅致生活》(TheThreadofGold)、《黑夜炉火》(ThyRodandThyStaff)、《心灵乐园》(JoyousGard)、《论罗斯金》(RuskinAStudyinPersonality)、《障山及其他故事》(TheHillofTroubleandOtherStories)、《曙光中的少年》(TheChildoftheDawn)等。

迟文成,沈阳理工大学外语学院教授。翻译代表作:《为师之道》《阿城信札》《音乐科学实验》《知识管理》《从笑气到面部移植》《科学与文明简史》《历史的震撼》《大灾难——预测灾难的科学》等。


   目录

前言/1

引言/1

章思想解析/1

第二章诗歌之本/4

第三章诗与人生/9

第四章艺说诗歌/15

第五章德艺之辩/27

第六章找回自我/37

第七章育人之道/45

第八章热爱知识/50

第九章感悟成长/60

第十章崇尚情感/67

第十一章重拾记忆/75

第十二章再拾记忆/85

第十三章信仰幽默/93

第十四章阐释遐想/103

第十五章思想活力/109

第十六章宽厚待人/118

第十七章学会包容/128

第十八章评说科学/136

第十九章逃离纷扰/144

第二十章满怀希望/151

第二十一章亲历人生/161

第二十二章追求信仰/169

第二十三章放弃欲望/178

第二十四章培养美感/185

第二十五章尚美原则/192


   编辑推荐

是一本提倡朴素宁静和快乐安逸人生的书籍,作者特地选择在*忙碌的工作时间而非自由空闲罅隙来写作,目的就是充分考验一下自己的内心感受。

全书思想丰富,文笔优美,对话安静,描述内在自我。本森将严谨的思考渗透进生活的源泉中,回顾着追寻自我喜乐的生命历程。在当今这样一个到处弥漫着焦躁和烦扰气氛的世界里,通过这本书*可以获得我们需要的安宁和振作。

本书是一本充满睿智与惊喜的书,你*不会想错过!


   文摘

   序言

《心之所向,乐在其中:通往宁静幸福的智慧之旅》 在这喧嚣浮躁的世界里,我们渴望找到一处心灵的港湾,一个能够抚慰疲惫灵魂、点亮人生希望的所在。《心之所向,乐在其中》并非一本提供廉价慰藉的鸡汤读物,也非一套繁复晦涩的理论体系,而是一场循循善诱的心灵对话,一次回归内心本真的探索。它邀请我们放慢脚步,审视内心,在日复一日的生活琐碎中,发现那份触手可及的,深邃而持久的快乐。 本书的主旨在于,真正的快乐并非是外在物质的堆砌,亦非短暂感官的刺激,而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平和、满足与热爱。它关乎我们如何理解自身,如何看待周遭的世界,以及如何在人生的旅途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意义与价值。作者以其深厚的学识底蕴与洞察人心的笔触,引导读者一步步走进自己心灵的深处,去发掘那些被忽视的光芒,去理解那些潜藏在日常之下的生命律动。 一、 认识快乐的真谛:打破惯性思维的藩篱 我们常常被社会主流的价值观所裹挟,误以为成功、财富、名誉是通往快乐的唯一路径。然而,本书却有力地挑战了这种单一的认知模式。它提醒我们,那些外在的标签,不过是过眼云烟,真正能滋养心灵的,是那些更内在、更持久的品质。 书中,作者深入剖析了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快乐陷阱”。例如,无休止的欲望追逐,使人陷入“享乐适应”的怪圈,即每一次的满足都只是暂时的,随之而来的是更高的期待和更深的失落。又如,过度的社会比较,让我们在攀比中迷失自我,永远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从而丧失了对当下拥有的感恩之心。 作者并非否定物质生活的重要性,而是强调,当物质满足达到一定程度后,其对快乐的边际效用将急剧下降。真正的提升,在于我们对内在世界的开发。这包括培养一种“成长型思维”,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通过努力得到提升,而不是受限于天生的禀赋。这有助于我们勇敢面对挑战,从失败中学习,而不是被挫折打垮。同时,作者也倡导一种“存在主义”的视角,鼓励我们接纳生命的无常与不确定性,并在这种不确定性中寻找自由与意义。 二、 塑造内在力量:滋养心灵的沃土 要实现心灵的富足,就必须着力于内在力量的培养。本书提供了多条切实可行的路径,帮助读者构建起强大的内心世界。 感恩与正念的实践: 作者强调,感恩是通往快乐最直接的途径之一。学会欣赏生命中的点滴美好,无论是清晨的阳光,还是亲人的微笑,都能显著提升幸福感。正念,即专注于当下,觉察自己的思绪、情感和身体感受,而不加评判。通过正念练习,我们可以减少对过去的悔恨和对未来的焦虑,从而更好地活在当下,体验生命的丰富。书中详细阐述了各种正念练习的方法,从简单的呼吸冥想到更复杂的身体扫描,指导读者如何将正念融入日常生活。 自我关怀与接纳: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常常对自己过于苛责。作者鼓励读者放下对完美的执念,学会拥抱自己的不完美。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弱点和局限性,是成熟的标志。自我关怀并非自私,而是对自己身心健康的负责,它包括充足的睡眠、健康的饮食、适度的运动,以及给自己留白的时间。当一个人能够真正接纳自己时,内心的冲突就会减少,更容易与他人建立真诚的连接。 情绪的智慧管理: 情绪是人生的常态,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本书并非要求我们压抑负面情绪,而是教导我们如何与之共处,并从中学习。理解情绪的产生机制,区分情绪与事实,并学会用建设性的方式表达和处理情绪,是迈向情绪成熟的关键。作者提出,将消极情绪视为一种信号,它可能在提醒我们某些需求未被满足,或者某些界限被侵犯,从而为我们提供了成长的契机。 培养韧性与适应力: 生命并非一帆风顺,挫折和困难在所难免。本书高度重视韧性的培养,即从逆境中恢复和成长的能力。韧性并非天生,而是可以通过后天习得的。它涉及到积极的归因方式(将困难视为暂时的、局部的、可控的),建立强大的社会支持网络,以及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拥有韧性的人,更能从容应对生活中的风雨,并在挑战中不断变得更强大。 三、 活出意义人生:点燃生命的热情之火 快乐不仅仅是静态的平和,更是动态的充实与意义。本书深刻探讨了如何让生命充满意义,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满足感。 发现并追求你的热情所在: 热情是驱动我们前进的强大动力。它让我们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在爱好中找到乐趣,在人际关系中体验连接。作者鼓励读者去探索自己的兴趣,去尝试那些让你感到兴奋和充满活力的事情。即使不能立刻将爱好变成职业,也要在日常生活中留出时间投入其中,它将成为你心灵的绿洲。 建立有意义的人际关系: 人是社会性动物,良好的社会连接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本书强调了建立真诚、深入人际关系的价值。这包括倾听、同情、理解和支持。与那些能够让你感到被爱、被看见、被接纳的人建立深厚的友谊和亲密的家庭关系,将为你的生命注入源源不断的温暖与力量。同时,也需要学会设定健康的界限,避免被消耗性的关系所拖累。 贡献与利他: 许多研究表明,帮助他人,参与到比自身更宏大的事业中,是获得深刻幸福感的关键。当你为他人创造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时,你的生命将因此而变得更有分量。这种贡献不一定需要宏大的牺牲,它可以是小小的善意,一次耐心的倾听,一次无私的帮助。在付出与奉献中,我们能体验到一种超越自我的,更加广阔的幸福。 持续学习与成长: 保持一颗对世界的好奇心,持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是维持生命活力的重要方式。学习不仅能带来智识上的满足,更能让我们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保持敏锐和适应性。而成长,则意味着不断超越过去的自己,成为一个更丰富、更完整的人。 四、 实践与反思:将智慧融入生活 《心之所向,乐在其中》并非一本可以一读而过的书,它更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导师,引领读者进行一场持续的自我探索与实践。书中提供了大量的引导性问题和练习,鼓励读者将书中的智慧真正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作者反复强调,真正的改变来自于持续的实践。理解理论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付诸行动,一切都将是纸上谈兵。从今天开始,尝试一个小小的改变:早起十分钟进行正念练习,对身边的人表达一次真诚的感谢,或者抽出时间做一件让你真正感到快乐的事情。 每一次的实践,都是一次微小的胜利,都是在为构建更美好的内心世界添砖加瓦。同时,定期的反思也至关重要。回顾自己的实践过程,感受其中的变化,总结经验教训,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策略。这个过程是螺旋上升的,每一次的反思都将为下一次的实践提供更清晰的方向。 结语 《心之所向,乐在其中》是一次心灵的召唤,一次对生命本质的深邃探寻。它告诉我们,快乐并非遥不可及的彼岸,而是就蕴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当下,就存在于我们每一次对内心的关照之中。它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能力,一种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和精进的能力。 愿这本书能成为你心灵旅途中的一盏明灯,指引你穿越迷雾,找到那片属于自己的,宁静而充满活力的乐园。愿你我都能在生命的长河中,不负时光,不负自己,活出那份心之所向,乐在其中的,独特而精彩的人生。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对心理学和哲学素养都有一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帮助我提升自我认知、理解人性,并最终实现内心平和的书籍。这本书的书名,尤其是“心灵乐园”和“快乐人生”,直接点明了它的主题,这正是我所追求的。剑桥大学本森教授,这个名号本身就带着一种权威性和信赖感,让我相信他所分享的内容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并且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随笔集的格式,则意味着内容可能不会那么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个人化的思考和鲜活的案例,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引领我进入一个全新的思维空间,帮助我拨开迷雾,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心灵乐园”,并且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和维持一种真正的快乐。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恰逢我最近对人生哲学产生了一些困惑。总觉得日子一天天过去,自己却好像原地踏步,对生活的热情似乎也在逐渐消退。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不同于往常的思考方式,一些能够帮助我跳出固有思维模式的洞见。剑桥大学的教授,这本身就意味着一种严谨的学术背景和深厚的思想积淀,我期待他能够带来一些有别于网络段子或者心灵鸡汤的、更具深度和普适性的观点。随笔集的形式也意味着内容不会过于艰涩,而是以一种更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呈现,这对我这样没有太多哲学背景的读者来说是很大的福音。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一些关于如何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如何培养积极心态,如何真正实现内心富足的启示,让自己的生活不再只是机械的运转,而是充满生机和意义。

评分

每次拿起一本新书,我总是习惯性地翻看目录,看看作者的章节安排是否逻辑清晰,内容是否层层递进。虽然这本书是随笔集,没有严格的章节划分,但我依然期待作者能够将他对“快乐人生”的思考,以一种循序渐进、触类旁通的方式展现出来。例如,他是否会先从快乐的本质入手,然后探讨影响快乐的因素,再给出具体的实践方法,最后升华到一种人生观的构建?我对剑桥大学本森教授这个名字充满了好奇,不知道他的学术背景是什么,又是如何将他的专业知识与对快乐人生的思考相结合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不是重复市面上已经泛滥的那些陈词滥调。我渴望从他的笔触中,感受到一种智慧的光芒,一种能够点亮我内心,让我对生活充满更多积极和希望的力量。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触及内心深处、引导人们思考生活意义的书籍情有独钟。这本书的名字,尤其是“快乐人生”这几个字,直接击中了我的痛点。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各种琐事裹挟,渐渐迷失了快乐的源泉,甚至开始怀疑快乐是否真的触手可及。剑桥大学本森教授这样一个响亮的名字,更是为这本书增添了一份学术的严谨和思想的深度,我期待着他能从一个更宏观、更深刻的角度来解读快乐,而不是流于表面的励志鸡汤。随笔集的形式也让我感到亲切,随笔的自由和灵动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不像学术专著那样刻板,更容易与读者的生活产生共鸣。我渴望在这本书中找到一种新的视角,一种能够帮助我重新审视生活,发现平凡中的不平凡,从而找回内心平静和持久快乐的力量。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倒是挺别致的,封面上那淡雅的水墨画风格,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一种宁静致远的意境。拿到手里,纸张的触感也相当细腻,翻阅时没有那种廉价的脆响,反而带着一种沉甸甸的质感,仿佛捧在手中的是沉淀了时光的智慧。我特别喜欢书的版式设计,字体大小适中,行间距也恰到好处,阅读起来非常舒适,即便是长时间沉浸其中,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封面上的书名“心灵乐园”,配上“剑桥大学本森教授”的名号,本身就自带一种权威感和深度感,让人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总的来说,从包装到装帧,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精致、用心,充满了对读者的尊重。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可以陪伴心灵的艺术品,让人在尚未翻开扉页之前,就已经被它散发出的独特魅力所吸引,迫不及待地想要走进它所描绘的那个“心灵乐园”。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