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心灵乐园:剑桥大学本森教授论快乐人生随笔集 | 作者 | 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迟文成 |
| 定价 | 38.00元 | 出版社 |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 ISBN | 9787531692287 | 出版日期 | 2017-08-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软精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心灵乐园》是剑桥大学教授本森探索快乐人生的一部重要随笔集。作者特地选择在*忙碌的工作时间而非自由空闲罅隙来写作,目的就是充分考验一下自己的内心感受。 全书共25个章节,思想丰富,文笔优美,对话安静,描述内在自我。作者本森开篇即点题:尽我所能,这本拙作即将阐释我们如何通过滋养培育高尚快乐的思想以求做到自我救助,但这种思想往往会像所有脆弱的东西一样毁灭在冷漠无情与漫不经心中。我们当中有一些敏感、富有想象但生性怯懦的人,常常因为没有对自己的平和人生做好规划设计而失去改善的机会。 |
| 作者简介 | |
| 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Arthur Christopher Benson,1862—1925),英国的散文家、诗人、作家,剑桥大学莫德林学院的第28届院长。他的父亲是19世纪末坎特伯雷大主教爱德华·怀特·本森,其舅舅是的哲学家亨利·西奇威克。因此,本森家族所富有的文化和著述的传统,也很自然地遗传到他身上。但不幸的是,同样遗传在他身上的还有家族性精神病。他本人患有狂躁抑郁性的精神病,虽然身患疾病,但本森仍是一位杰出的学者和多产作家。他曾就读于伊顿公学和剑桥大学的国王学院,并于1885—1903年期间,在伊顿公学和剑桥大学的莫德林学院讲授英国文学。1906年后,他出任格雷欣学校校长。1915—1925年,他担任莫德林学院院长。 迟文成,沈阳理工大学外语学院教授。翻译代表作:《为师之道》《阿城信札》《音乐科学实验》《知识管理》《从笑气到面部移植》《科学与文明简史》《历史的震撼》《大灾难——预测灾难的科学》等。 |
| 目录 | |
| 前言/1 引言/1 章思想解析/1 第二章诗歌之本/4 第三章诗与人生/9 第四章艺说诗歌/15 第五章德艺之辩/27 第六章找回自我/37 第七章育人之道/45 第八章热爱知识/50 第九章感悟成长/60 第十章崇尚情感/67 第十一章重拾记忆/75 第十二章再拾记忆/85 第十三章信仰幽默/93 第十四章阐释遐想/103 第十五章思想活力/109 第十六章宽厚待人/118 第十七章学会包容/128 第十八章评说科学/136 第十九章逃离纷扰/144 第二十章满怀希望/151 第二十一章亲历人生/161 第二十二章追求信仰/169 第二十三章放弃欲望/178 第二十四章培养美感/185 第二十五章尚美原则/192 |
| 编辑推荐 | |
| 是一本提倡朴素宁静和快乐安逸人生的书籍,作者特地选择在*忙碌的工作时间而非自由空闲罅隙来写作,目的就是充分考验一下自己的内心感受。 全书思想丰富,文笔优美,对话安静,描述内在自我。本森将严谨的思考渗透进生活的源泉中,回顾着追寻自我喜乐的生命历程。在当今这样一个到处弥漫着焦躁和烦扰气氛的世界里,通过这本书*可以获得我们需要的安宁和振作。 本书是一本充满睿智与惊喜的书,你*不会想错过! |
| 文摘 | |
| 序言 | |
作为一名对心理学和哲学素养都有一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帮助我提升自我认知、理解人性,并最终实现内心平和的书籍。这本书的书名,尤其是“心灵乐园”和“快乐人生”,直接点明了它的主题,这正是我所追求的。剑桥大学本森教授,这个名号本身就带着一种权威性和信赖感,让我相信他所分享的内容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并且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随笔集的格式,则意味着内容可能不会那么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个人化的思考和鲜活的案例,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引领我进入一个全新的思维空间,帮助我拨开迷雾,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心灵乐园”,并且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和维持一种真正的快乐。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恰逢我最近对人生哲学产生了一些困惑。总觉得日子一天天过去,自己却好像原地踏步,对生活的热情似乎也在逐渐消退。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不同于往常的思考方式,一些能够帮助我跳出固有思维模式的洞见。剑桥大学的教授,这本身就意味着一种严谨的学术背景和深厚的思想积淀,我期待他能够带来一些有别于网络段子或者心灵鸡汤的、更具深度和普适性的观点。随笔集的形式也意味着内容不会过于艰涩,而是以一种更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呈现,这对我这样没有太多哲学背景的读者来说是很大的福音。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一些关于如何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如何培养积极心态,如何真正实现内心富足的启示,让自己的生活不再只是机械的运转,而是充满生机和意义。
评分每次拿起一本新书,我总是习惯性地翻看目录,看看作者的章节安排是否逻辑清晰,内容是否层层递进。虽然这本书是随笔集,没有严格的章节划分,但我依然期待作者能够将他对“快乐人生”的思考,以一种循序渐进、触类旁通的方式展现出来。例如,他是否会先从快乐的本质入手,然后探讨影响快乐的因素,再给出具体的实践方法,最后升华到一种人生观的构建?我对剑桥大学本森教授这个名字充满了好奇,不知道他的学术背景是什么,又是如何将他的专业知识与对快乐人生的思考相结合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不是重复市面上已经泛滥的那些陈词滥调。我渴望从他的笔触中,感受到一种智慧的光芒,一种能够点亮我内心,让我对生活充满更多积极和希望的力量。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触及内心深处、引导人们思考生活意义的书籍情有独钟。这本书的名字,尤其是“快乐人生”这几个字,直接击中了我的痛点。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各种琐事裹挟,渐渐迷失了快乐的源泉,甚至开始怀疑快乐是否真的触手可及。剑桥大学本森教授这样一个响亮的名字,更是为这本书增添了一份学术的严谨和思想的深度,我期待着他能从一个更宏观、更深刻的角度来解读快乐,而不是流于表面的励志鸡汤。随笔集的形式也让我感到亲切,随笔的自由和灵动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不像学术专著那样刻板,更容易与读者的生活产生共鸣。我渴望在这本书中找到一种新的视角,一种能够帮助我重新审视生活,发现平凡中的不平凡,从而找回内心平静和持久快乐的力量。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倒是挺别致的,封面上那淡雅的水墨画风格,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一种宁静致远的意境。拿到手里,纸张的触感也相当细腻,翻阅时没有那种廉价的脆响,反而带着一种沉甸甸的质感,仿佛捧在手中的是沉淀了时光的智慧。我特别喜欢书的版式设计,字体大小适中,行间距也恰到好处,阅读起来非常舒适,即便是长时间沉浸其中,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封面上的书名“心灵乐园”,配上“剑桥大学本森教授”的名号,本身就自带一种权威感和深度感,让人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总的来说,从包装到装帧,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精致、用心,充满了对读者的尊重。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可以陪伴心灵的艺术品,让人在尚未翻开扉页之前,就已经被它散发出的独特魅力所吸引,迫不及待地想要走进它所描绘的那个“心灵乐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