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梵学探幽
定价:56.00元
作者:李南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52020086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梵学探幽--印度文化论集》为南亚研究丛书之一,是作者李南有关印度文化方面的论述集著。由文学篇、宗教神话篇、杂篇三个章节组成。文学篇介绍了有关印度马拉雅拉姆语长短篇小说,论述了《罗摩功行录》中罗摩的形象,《罗摩衍那》与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罗摩衍那》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与影响等。宗教神话篇是本论集的重点议题,由试论阎摩的源与流,道教与密教中的女性崇拜,论度母等诸多专述论题组成。杂篇作为论集收束性质的数篇散记,讲述了一些有关研究印度文化方面的人和事。
目录
一文学篇
马拉雅拉姆语长篇小说的奠基人
印度马拉雅拉姆语短篇小说一瞥
试论《罗摩功行录》中罗摩的形象
漫谈《罗摩衍那》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与影响
《罗摩衍那》与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
小说《向导》译后记
诗苑撷英――论印度两大史诗中的民主思想萌芽――读刘安武教授著《印度两大史诗研究》有感
二宗教神话篇
试论阎摩的源与流
道教与密教中的女性崇拜
论度母
试论女神
从婆和婆吒著梵文《胜乐轮注》写本看密教的哲学思想(一)
从婆和婆吒著梵文《胜乐轮注》写本看密教的哲学思想(二)
《(胜乐轮经)及其注疏解读》引言
略论印度密教的真言咒语
印度河流域文明与吠陀时期的女神
佛教密乘女性神佛
论佛教身体曼荼罗
论无首女神
梵文金刚乘典籍
《胜乐根本续》及其注疏研究
略论《喜金刚本续》
《胜乐根本续》与《喜金刚本续》的神佛体系
略论金刚萨?
三杂篇
恩师仙逝,风范长存
蒋忠新家的长明灯
基于语文学与文献学的欧洲佛教研究
访印散记
索引
后记
作者介绍
李南,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优SHOU*选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亚系梵巴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指导教师:季羡林教授。研究方向:印度语言文学宗教,梵语佛教文献学。参与印度梵文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翻译,该书2008年初获首届中国出版奖;专著《“胜乐轮经”及其注疏解读》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很好科研成果三等奖。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文化颇有研究的人,我对“梵学”在中国传播和演变的过程一直非常感兴趣。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对印度本土梵学本身的梳理,更在于它为我们理解“汉传佛教”以及“藏传佛教”的根源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照系。我一直认为,要深刻理解中国文化,就必须了解其外来文化元素是如何被吸收、转化和融合的。梵学作为佛教的源头,其思想体系对中国哲学、文学、艺术乃至社会生活都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更深入地探讨梵学在传入中国后,是如何与中国本土的思想文化发生碰撞,并最终演变成我们今天所熟知的中国化佛教的。例如,佛教的“慈悲”观与儒家的“仁爱”观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和区别?佛教的“空”与道家的“无”是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相互印证?这些问题的探讨,将为我深入理解中国文化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论支持,也让我对“满58包邮”这个价格背后所蕴含的知识价值感到惊喜。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那些对佛教文化,特别是印度佛教(梵学)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们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我一直以来都对东方哲学,尤其是佛教的深邃思想感到好奇,但苦于入门知识的匮乏,常常感到无从下手。《梵学探幽》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仿佛预示着一次深入探索的旅程。收到书的那一刻,我就被它朴实而又不失厚重的封面所吸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背书也让人对内容的严谨性充满了期待。虽然书的标题并没有直接点明具体内容,但“梵学探幽”这四个字,足以勾起我探索古印度智慧源头的欲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从一个相对初级的视角,去了解梵学,去理解那些在悠久历史长河中孕育出的智慧结晶,去感受它们对后世文化,乃至整个亚洲文明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对梵学的一些核心概念,例如“梵”、“我”、“业”、“轮回”等进行清晰的解释,并能结合一些历史背景和文化演变,让我这个对梵学知之甚少的读者,能够逐步建立起对这一庞大而复杂的体系的初步认识。
评分这本书的叙述方式,让我感觉像是在听一位学识渊博的长者,娓娓道来一段悠久的历史和深刻的哲学。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那些复杂的哲学命题时的克制和严谨。他并没有试图用过于简化的方式去概括,而是通过层层递进的讲解,引导读者去理解那些抽象的概念。在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反复咀嚼某一段文字,试图去体会其中的深意。书中的案例分析也十分精彩,例如,作者通过对一些古代梵文文献的解读,揭示了其中蕴含的关于宇宙观、人生观的独特见解,这些解读让我受益匪浅。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在几千年前,古印度的人们就能对如此深刻的问题进行如此精辟的阐释?这本书在一定程度上解答了我的困惑,也让我对人类的智慧和探索精神充满了敬意。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选材和编排,让人感觉非常用心。我原本以为“梵学”会是一本枯燥乏味、充斥着学术术语的晦涩读物,但翻开之后,我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了。作者李南先生以一种非常引人入胜的方式,将那些看似遥远而神秘的梵学知识,以一种平实易懂的语言呈现出来。我特别喜欢其中对早期佛教思想演变的梳理,那些关于佛陀本人及其教义如何从印度本土的婆罗门教等宗教传统中孕育,又如何逐渐发展出自己独特体系的论述,让我对佛教的起源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书中的插图和引用的史料也相当丰富,这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为读者构建了一个立体的认知空间。例如,在探讨某个哲学概念时,作者会穿插一些古代雕塑的图片,或者引用一些古籍中的片段,这些细节的呈现,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趣味性和深刻性,让我在享受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和艺术的魅力。
评分坦白说,在拿到这本书之前,我对“梵学”的了解仅限于一些零散的知识点,例如“禅”、“密”等佛教分支,以及一些佛教故事。这本书的出现,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空白。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梵我论”的探讨,以及它与佛教“无我”思想之间的辩证关系。作者通过大量的史料和逻辑分析,将这一复杂的哲学辩题剖析得鞭辟入里,让我对“我”的定义有了全新的认识。同时,书中的一些关于早期佛教修行方法的介绍,也引起了我的兴趣,虽然我目前还没有条件去实践,但了解这些古老的智慧,对我理解人生和世界,无疑是有益的。总而言之,《梵学探幽》是一本能够引发思考、拓展视野的佳作,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宗教的书,更是一本关于智慧、关于历史、关于人类自身探索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