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构建研究
定价:98.00元
作者:王蕾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6-01
ISBN:978752012377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2013年10月,*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海上丝绸之路作为文化符号系统,其核心价值观经过历史的积淀被人们普遍认同,形成连续的长时段文化价值链,是世界文明发展史整体脉络中的重要一环,也反映了中国对于海洋文化的自我认知。本书运用了多种调查研究方法,重点介绍了调查资料的组成,从两大方面展开:一是探讨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传统自身的继承与新变,二是梳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文化建构与实践。
本书除绪论和结论外,共分8章。绪论对本书的研究对象进行了简要概述,主要阐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文化战略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对研究框架以及研究方法做出概述。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战略思考。第2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品牌研究。第3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产业研究。第4章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体系建设。第5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视野下的海洋文化。第6章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安全研究。第7章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话语体系。第8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多元实践。结论部分对全书的主要研究结论和理论创新做出归纳和总结。
本书的创新之处有四点:一是从海丝文化符号历史连续性的高度和广度上考察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战略;二是从海丝文化存在和互动的空间角度修正文化软实力理论,提出融合力范式;三是以共享界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四是,阐释海丝文化价值观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逐步深化。
目录
绪 论
一 研究的缘起
二 基本研究理路
三 既有研究成果的回顾与评述
四 调查资料的组成
章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构建思考
一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符号意义
二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文化构建定位
三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文化构建的内在逻辑和机制对接
小结
第二章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品牌研究
一 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品牌的运用和价值含义
二 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品牌的资源整合和开发
三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品牌建设的建议
小结
第三章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产业研究
一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转型的契机
二 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启示
三 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方传统特色产业面临的问题和建议
小结
第四章 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体系建设
一 申遗实践中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管理
二 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址遗物的保护管理
三 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合作的展望
小结
第五章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视野下的中国海洋文化
一 海上丝绸之路历史凸显中国海洋文化特征
二 海上丝绸之路对中国海洋文化的涵养
三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海洋文化的塑造
小结
第六章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安全研究
一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文化安全的特征
二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面临的文化安全问题
三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边疆民族文化安全的应对
小结
第七章 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话语体系
一 话语体系建设:互联互通的双向推动力
二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话语体系的动力机制与建构特征
小结
第八章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多元实践
福建省
广东省
江苏省
海南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山东省
浙江省
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建设多元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小结
结 论 融合力、人类命运共同体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作者介绍
王蕾,女,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供职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国毛诗词研究会理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会员。在《中史研究》、《党的文献》、《当代中国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报》等发表论文和理论文章数十篇,多篇为《光明日报》、《复印资料》等转载,并在全国各类报刊发表诗歌、散文作品多篇。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书名“满58包邮”虽然是电商平台上的营销策略,却意外地让我联想到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贸易属性。我一直觉得,文化和经济是相辅相成的,当年海上丝绸之路之所以能成为连接东西方文明的纽带,不仅仅是因为丝绸、瓷器等商品的交换,更是因为其背后蕴含的文化交流和思想碰撞。而这本书研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构建”,恰恰是将这一历史基因与当今时代紧密联系起来。我很好奇,作者王蕾老师是如何看待现代版的“海上丝绸之路”在文化传播上的策略和挑战的?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文化输出,还是能够深入到当地的社会肌理,实现真正的文化融合?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会探讨,在数字时代,新媒体、社交平台等如何成为文化构建的新载体,又或者,文化之间的误读和冲突在该如何应对。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前瞻性的思考,指导我们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在文化层面更好地“走出去”,同时也能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引进来”,构建一个多元包容、共同繁荣的文化新格局。
评分这本《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构建研究》的书名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尤其是“海上丝绸之路”这个概念,总能唤起我内心深处对于历史、贸易以及文化交流的无限遐想。一直以来,我对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成就都颇感兴趣,而这本书将视角放在了“21世纪”,这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现代的视角来审视这一古老命题。我个人对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互动非常着迷,书中“文化构建”的研究方向更是直击我心。我特别好奇作者王蕾老师是如何将历史的厚重感与当代的现实议题相结合的。在如今信息爆炸、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时代,如何在全球视野下构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又被国际社会所认同的文化叙事,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我期待书中能够解析当前“一带一路”倡议在文化层面的具体实践,比如在沿线国家如何推广中国文化,又如何学习和吸收当地的优秀文化,形成一种互利共赢的文化生态。同时,“社会科学”的出版背景也让我相信这本书在理论深度和学术严谨性上会有保障,或许会涉及到一些社会学、人类学、国际关系学等领域的交叉分析,这对于我全面理解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和发展前景非常有帮助。
评分我是一位对全球化研究充满好奇的读者,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构建研究”这个书名,就像是一扇通往未知领域的窗口,吸引着我想要一探究竟。我一直对“丝绸之路”这个概念情有独钟,因为它不仅仅是一条商贸通道,更是一条跨越时空、连接文明的桥梁。如今,在21世纪,这条古老的道路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而“文化构建”更是让我看到了其背后深刻的社会意义。我特别想知道,在当前的国际格局下,中国如何在新时代的海上丝绸之路中扮演文化引领者的角色?书中对于“文化构建”的探讨,是否会涉及语言、艺术、教育、价值观等多个层面?我非常期待能够从书中学习到,如何在尊重各国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构建一种具有凝聚力和感召力的共同文化愿景。作者王蕾老师在“社会科学”领域的专业背景,也让我对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和分析深度充满了信心,相信它会为我们理解和参与全球文化交流提供宝贵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启示。
评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构建研究》这个书名,让我瞬间联想到那些宏伟的历史画卷,以及现代社会日益紧密的文化联系。当“海上丝绸之路”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词语与“21世纪”这个充满活力的时代相结合,再叠加“文化构建”这一极具深度和前瞻性的概念,我便迫不及待地想要翻开它。作为一名对跨文化交流和全球治理感兴趣的读者,我非常关注当下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如何塑造和传播自身的文化形象。“文化构建”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化输出,更是一种深层次的互动和理解。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在21世纪的新地缘政治和经济格局下,中国如何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这条纽带,与沿线国家进行有效的文化对话,从而增进互信,化解隔阂。作者王蕾老师在“社会科学”领域的专业积累,也让我相信,本书定会对这一复杂议题进行严谨而富有洞察力的论述,或许会涉及软实力、国家形象、文明互鉴等多个角度的精彩分析,为我们理解“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层文化意义提供 invaluable 的参考。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乍一看,会让人觉得它是一本关于贸易和物流的书,毕竟“满58包邮”是电商的常见语境,而“海上丝绸之路”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商业色彩。然而,更深入地品味,“文化构建”这个词语,瞬间将这本书的格调提升了一个层次。我一直认为,真正的国际交流,绝非仅仅是商品和资本的流动,更重要的是思想和文化的碰撞。21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其意义早已超越了单纯的经济合作,而“文化构建”正是这一时代命题的核心。我迫切想知道,作者王蕾老师是如何理解和阐释这一概念的?她是否会从历史的维度出发,回顾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在文化传播上的经验,然后延展到当代的挑战与机遇?我特别好奇,在多元文化交融的今天,如何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时,又能包容和吸收其他文明的精华,从而构建一种更加普世的价值认同?这本书的“社会科学”背景,也让我期待它能提供更具深度和广度的分析,帮助我理解在新时代背景下,文化如何在国家间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