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旅行手帐指南 娱乐/休闲 书籍 |
| 作者: | (日)奥野宣之 / ,阳光博客出品 |
| 定价: | 48.0 |
| 出版社: | 阳光博客 |
| 出版日期: | 2018-08-01 |
| ISBN: | 9787510867941 |
| 印次: | |
| 版次: |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32开 |
| 内容简介 | |
好的旅行手帐是如何做出来的? 先:旅行前,在手帐本上搜集目的地,规划路线 → 构建对旅行的憧憬; 第二步:旅途中,认真搜集旅行资料,如果条件允许,每样纸品拿两份 → 储备丰富的手帐素材; 第三步:旅途中,卡片式途中备忘录使用起来*方便 → 记录下“客观事实”与“主观声音”; 第四步:归来后,记录即时版手帐,剪贴素材要有章法 → 及时保留“旅行感”很重要; 第五步:*后,解决问题、补充信息,得到充满回忆的版手帐 → 将旅行的喜悦永远定格在手帐上! ? 美好的旅行是“用脚走路,用手记录”,不是拍到此一游照,而是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是让“体验过的事”和“即将体验的事”变成一生的礼物! 不是只有花大钱出国才算旅行,只要从家里出发,以观光者的角度到处走走,记录当下才有的心情,你就能一页一页地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旅行手帐! 永远别丢失感受乐趣的能力! |
| 目录 | |
准备阶段? 用手帐开启发现之旅 01 记录即快乐 02 把的体验交给手帐保留 03 手帐让即将开始的体验更有趣 04 因为记录,所以快乐 05 写旅行手帐的四个阶段 专栏:植甚一的散步剪贴手帐 ? 第1步 ?【旅行前】用手帐构建憧憬 06 把想去的地方收集在手帐上 07 与其分类,不如all in one 08 用手帐规划出行路线 09 如何发掘自己的兴趣点 10 把模糊的好感落实为具体的憧憬 专栏:适合收集憧憬的渠道有哪些 ? 第2步? 【旅途中(上)】用心收集手帐素材吧 11 用旅行者的视角看风景 12 将旅途中的纸品收集起来 13 当地的导游图一定要有 14 将旅途的印记“图标化” 15 记录实时感受的“途中备忘录” 16 选择便笺本的原则 17 在途中备忘录里记录什么 18 “客观事实”记录的三要素 19 “主观声音”才真实感 20 记录下“主观声音”,让观察力更敏锐 专栏:让旅行变得更有趣的书和CD ? 第3步? 【旅途中(下)】用心打造途中备忘录吧 21 在每份资料上留下“读过标记” 22 旅途中的照片该如何处理 23 我为什么偏爱卡片式备忘录 24 “横穿点”是记录路线的要点 25 善用地图符号和简写 26 不要漏看历史名胜的解说牌 27 遇到新词先写下来 专栏:旅途中的便利小工具 ? 第4步? 【归来后(上)】如何记录“即时版手帐” 28 将收集到的素材分类排序 29 剪贴素材的两个要点 30 按照时间顺序布局 31 右侧与下方要留白 专栏:旅行一结束就能派上用场的便利物件 ? 第5步? 【归来后(下)】如何记录“版手帐” 32 在切换回“日常模式”之前添补润色 33 在“版手帐”中发掘新乐趣 34 补手帐之前要先解决“旅行的疑问” 35 “版手帐”的备元素——总结清单 36 寻找制作路线图的素材 37 制作路线图的五个步骤 38 充分利用网络地图 39 用年代表来完善旅行手帐 40 借助旧地图和航空照片来一场时空旅行 41 永远别丢失感受乐趣的能力 ? 附录? 实践!旅行手帐记录过程大公开(浅·上野篇) 结束语 |
| 编辑 | |
★ 日本手帐书风潮者奥野宣之,旅行手帐技巧全公开!他的一系列手帐技巧类作品在日本累计超过50万册,成为日本广受好评的手帐达人。 ★ 手帐达人阿怪、Susie宝作序!“重要的是以笔记录的精神,以及永远别丢失感受乐趣的能力!” |
| 媒体评论 | |
奥野宣之先生在这本书里提出,我们要“凭借自己的力量去发现”,这句话跟这本书一样,纯粹又令人感动。对生活报以持久的热爱和好奇,是一件多么简单又困难的事情!而找到一种记录生活的方式,又是一件多么难能可贵的事情! ——Susie宝,旅行手帐达人,曾受邀参加湖南台“天天向上”节目,为大家传播手帐文化 ? 看完整本书以后,作为手帐“老司机”的怪某人也得到了一些很赞的启发,例如: 1. 在旅途中,准备一个随时可以从口袋中掏出来的“途中备忘录”。 2. 旅行归来后,对即时版手帐与版手帐做区别对待。 3. 素材要做好分类,行程中每天准备一个素材收集袋。 4. 有了自制素材收集袋的新思路。 喜欢书里的这句话:“永远别丢失感受乐趣的能力!” ——阿怪,活页手帐达人,手帐周边原创设计师,《把小日子收进手帐里》作者 |
我一直对那些把生活过成诗的人特别羡慕,尤其是看一些旅行博主的分享,他们总能把一段普通的旅程记录得如同电影场景般生动。这本《旅行手帐指南》正好满足了我对这类“生活艺术家”的想象。它不是那种枯燥的教程,而更像是一场与作者的对话,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书里没有生硬的理论,而是通过大量的图文并茂的案例,展示了如何将旅行的记忆转化为独一无二的手帐作品。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情绪记录”的部分,作者鼓励读者将旅行中的喜怒哀乐都融入手帐,用色彩、线条甚至简单的符号来表达内心的感受。这种将个人情感与视觉表达相结合的方式,让我觉得手帐不再是冰冷的记录,而是有温度的生命写照。书里还提到了如何利用各种小素材,比如明信片、地图、当地的特色纸张等,来丰富手帐的层次感和故事性。我开始期待下一次旅行,不再是为了看多少景点,而是为了收集更多的灵感,然后用我的手帐,把那段旅程变成只属于我的、闪闪发光的记忆。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惊喜,远不止于“如何制作一本好看的旅行手帐”。更深层次的,它让我重新思考了“记录”这件事本身。以前我总觉得记录就是把事情写下来,但《旅行手帐指南》告诉我,记录是一种与自己对话、与记忆连接的方式。书里提到了很多关于“慢生活”和“正念”的理念,作者鼓励读者在制作手帐的过程中,放慢脚步,去感受旅行中的点滴美好,去倾听内心的声音。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心灵地图”的章节,作者教我们如何将抽象的情感、想法,通过象征性的图案、色彩和文字,呈现在手帐中,形成一张属于自己的“心灵地图”。这让我觉得,手帐不仅仅是记录外部的风景,更是探索内心的工具。书中的案例也涵盖了各种旅行场景,从海岛度假到城市漫步,从户外探险到文化体验,每一个案例都充满了生活智慧和创意巧思。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旅行的期待值又提高了一个层次,不再只是为了看风景,更是为了发现生活中的无限可能,并用我独特的方式,将它们永远珍藏。
评分这本《旅行手帐指南》简直是给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不太会记录生活的人,旅行回来,照片堆了一堆,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没法真实地抓住那些瞬间的情感和细节。拿到这本书,我简直像挖到宝一样!它不是简单地教你怎么写字,而是从“为什么要做手帐”这个源头开始,娓娓道来手帐的意义,让你觉得这项活动本身就充满了仪式感和价值。书里有很多手帐达人的案例,那些精美的排版、创意十足的插画、巧妙的点缀,看得我眼花缭乱,但又一点都不觉得遥不可及。作者用非常接地气的方式,一步步拆解了手帐制作的流程,从选择本子、笔,到如何构图、配色,再到如何添加旅行中的票根、地图碎片,每一个细节都讲得特别细致。我最喜欢的是它提供了大量的模板和灵感,像是一份详尽的“菜单”,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旅行类型随意搭配。它不仅仅是关于“写”,更是关于“看”、“想”、“感受”,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旅行经历,发掘那些被忽略的美好。这本书让我觉得,原来记录旅行,可以这么有趣,这么有意义。
评分老实说,我一直对“手帐”这件事有点距离感,总觉得那是需要很多时间和艺术细胞才能完成的事情。所以,当我拿到这本《旅行手帐指南》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但出乎意料的是,这本书的风格非常轻松有趣,一点都没有给我带来压力。作者的文笔很幽默,经常会穿插一些小故事,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自觉地笑出来。更重要的是,它并没有要求读者必须拥有多么精湛的绘画技巧,而是提供了很多非常实用的“偷懒”技巧,比如如何利用现成的贴纸、印章,如何进行简单的拼贴,如何运用不同的字体来区分信息等。这些方法真的太适合我这样的“手残党”了!书中还介绍了很多不同风格的手帐,从极简风到复古风,从少女风到文艺风,应有尽有,让我看到了手帐的无限可能性。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主题手帐”的介绍,比如“咖啡探店手帐”、“博物馆打卡手帐”等等,这些小小的创意瞬间点燃了我对生活的热情,让我觉得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可以记录和玩味的小乐趣。
评分我一直是个非常喜欢收集各种旅行纪念品的人,但每次回来,这些东西要么被遗忘在角落,要么就是显得杂乱无章。这本《旅行手帐指南》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它非常巧妙地将旅行中的各种“碎片”——像是车票、门票、地图、当地的包装纸,甚至是一片落叶——都变成手帐的素材,让它们重新焕发光彩。我以前觉得这些东西只是单纯的纪念品,但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它们可以被赋予新的生命,变成故事的一部分。书中的“素材搜集与利用”章节,简直是我的福音,作者分享了许多在旅行中寻找和保存素材的秘诀,比如如何在机场、火车站、当地集市里淘到有意思的小物件,以及如何将它们巧妙地运用在手帐设计中。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只是一个旅行者,更像是一个“旅行记忆的搜集者”和“故事的讲述者”。它让我觉得,每一次旅行,不仅仅是一次身体的移动,更是一次情感和灵感的采集,而手帐,就是将这一切珍贵的宝藏串联起来的魔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