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台湾原住民概论
定价:46.00元
售价:31.3元,便宜14.7元,折扣68
作者:陈杰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01
ISBN:9787801415349
字数:
页码:24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台湾原住民这个特殊的群体在台湾社会有着独特的历史地位,影响力不容小觑。近年来,出于选举和政治上的各种考虑,台湾当局的原住民行政管理部门和立法部门对原住民事务越来越重视,越来越用心和细心,也取得了一些成效,无论从“立法”、原乡土地流转的限制、特殊预算的编列、各种保护区和文化园区的设立、都会区原住民就业的辅导、原乡基础设施的建设、原住民特色文化的保护和重建等方面,都逐步取得一些看得见的进展。但是,由于历史账太多,问题太过严重,原住民人口基数太低,生存状态过于脆弱,目前这些常规的建设和保护措施有些杯水车薪。随着金融和经济危机下的台湾财政状况的持续恶化,用于原住民事务的预算很难维系。如果没有特殊的强力干预,也许再经过几十年两三代人,原住民特别是一些人口稀少的平地原住民的民族特性,将可能只会存在于书本里和博物馆中。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在各个不同时期执政者的统治下,“改姓”一直影响着原住民氏族社会中的命名。日本侵占台湾时期,在“皇民化”的政策下,原住民各族群被迫改用日本姓名。二战后,国民先是下令原住民必须自选“汉姓”,之后又敕令“从父姓”,直接导致了原住民各族群固有家族姓氏习惯全面瓦解。1991年,原住民开始觉醒,为自己族群的尊严与当局展开要求恢复氏族姓氏、争夺合法权益的斗争。他们积极推动恢复原住民传统姓氏的抗争,终于在1995年取得了成效。在台湾《姓名条例修正草案》实行后,原住民终于可以不必再冠汉姓,并允许他们自由选择改回本族群的传统姓氏。
二、原住民的婚礼
原住民的婚姻,因各部族社会组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母系社会的平埔诸人、阿美人、卑南人,过去是“招赘婚”,妇女有选夫的权力。父系社会的泰雅、太鲁阁、赛夏、布农、邹、邵、达悟诸族群采取“嫁娶婚”。排湾人、鲁凯人则因“贵族、士、平民”等级制度衍生出门当户对的“同级婚”、“升级婚”、“降级婚”,新郎新娘双方家庭可能因身份地位的不同,出现随着婚约而升级或降级的情形,从平民升为贵族,或从贵族降为平民。
序言
序(梁国扬)
跋(陈杰)
章 原住民的起源与族群分布
节 原住民的起源
第二节 原住民十二个族群及其人口统计
第三节 原住民的地域分布及其特点
第二章 原住民的语言
节 原住民语言的归属与分类
第二节 原住民语言的分布及使用情况
第三节 原住民语言的特征及简单的问候语
第三章 原住民的文化
节 原住民族群与文化特点
第二节 原住民先民文化
第三节 原住民经济生活与社会组织
第四节 原住民的音乐与舞蹈
第五节 原住民的神话与传说
第六节 原住民的工艺艺术
第四章 原住民的风俗习惯
节 原住民风俗习惯
第二节 原住民的服饰与饮食特色
第三节 原住民的传统信仰
第四节 原住民的成年礼
第五章 原住民族群祭仪信仰
节 早期的管理理念——祖灵祭拜
第二节 泰雅人特色祭仪——祖灵祭
第三节 赛夏人特色祭仪——矮灵祭
第四节 布农人特色祭仪——射耳祭
第五节 邵人特色祭仪——丰年祭
第六节 邹人特色祭仪——小米祭、战祭
第七节 鲁凯人特色祭仪——丰年祭
第八节 排湾人特色祭仪——五年祭
第九节 阿美人特色祭仪——丰年祭
第十节 卑南人特色祭仪——年祭
第十一节 达悟人特色祭仪——飞鱼祭
第十二节 葛玛兰人特色祭仪——丰年祭
第十三节 太鲁阁人特色祭仪——祖灵祭
第六章 原住民与祖国大陆的关系
节 原住民与祖国大陆的渊源
第二节 原住民与祖国大陆的交流交往
第七章 原住民的抗日斗争
节 的抗日斗争
第二节 抗日斗争的特点和意义
第八章 原住民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节 原住民的发展现状
第二节 原住民的住居困境
第三节 台湾当局的原住民政策
附录:台湾原住民大事记
主要参考资料
坦白说,我在阅读《台湾原住民概论》之前,对原住民的了解可以说是近乎于零,甚至会存在一些刻板印象。但是,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此前的认知,让我以一种全新的、更加开放和尊重的态度去审视这个群体。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引人入胜,他并没有把书写成冰冷的学术报告,而是像在讲述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我被书中关于不同部落的迁徙历史、生存策略以及他们如何适应严峻的自然环境的描述所深深吸引。特别是书中对原住民艺术的介绍,无论是精美的雕刻、织品,还是充满力量的图腾,都让我惊叹于他们非凡的创造力和审美。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原住民社会中存在的多元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高度同质化社会中的人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启发。它让我意识到,文明的形态是如此多样,而每一种形态都值得我们去理解和珍视。
评分《台湾原住民概论》这本书,以一种近乎诗意的语言,为我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原住民史诗画卷。我一直对那些与自然搏斗,又与自然共生的民族充满好奇,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这份好奇。书中对原住民神话传说的解读,让我窥见了他们对宇宙的理解,对生命起源的想象,以及那些充满智慧的道德教诲。这些故事,不仅仅是传说,更是他们民族精神的载体,蕴含着深邃的人生哲理。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原住民音乐和舞蹈的描述,那种源自大地、发自肺腑的旋律和节奏,仿佛能穿越时空,将我带回那个淳朴而充满生命力的时代。作者在书中也探讨了原住民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以及他们如何努力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平衡,这一点让我感触良多。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仿佛也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对生命、对自然,都有了更深的敬畏。
评分这本《台湾原住民概论》简直是打开了我对台湾历史文化认知的一扇新大门!在阅读之前,我脑海中关于台湾原住民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教科书上那些零散的、甚至有些刻板的片段。然而,这本书的出现,却让我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去重新认识这片土地上最古老的主人。作者没有止步于简单的民族划分和图腾介绍,而是深入挖掘了每个族群在漫长岁月中形成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信仰体系,以及他们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我尤其被书中关于不同部落祭典的描述所吸引,那些充满力量与敬畏的仪式,让我仿佛亲身感受到了祖灵的召唤,也让我理解了原住民文化中与天地万物相连的精神内核。书中还探讨了原住民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这是一个充满挑战却又不得不面对的历史进程,作者以一种温和但坚定的笔触,呈现了原住民在历史洪流中如何努力维系自身文化,以及他们所付出的智慧与韧性。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获取了知识,更是获得了一种情感上的连接,对台湾这片土地的情感也因此变得更加厚重和多元。
评分老实说,最初翻开《台湾原住民概论》时,我并没有抱有太高的期待,以为会是一本枯燥的学术著作。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这本书的叙述方式极为生动活泼,读起来一点都不像是在“读”一本概论,更像是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一步步走进了台湾原住民丰富多彩的世界。书中对各个族群的生活习俗、服饰特色、建筑风格的描绘,都充满了画面感,仿佛眼前就能看到他们劳作的身影,听到他们嘹亮的歌声。特别是关于食物的描写,那些用山林野味烹饪出的独特佳肴,以及与食物相关的各种仪式,都让人垂涎欲滴,也让人对原住民与土地之间深厚的情感有了更直观的体会。书中并没有回避历史上的冲突与磨难,但作者处理的方式非常巧妙,既不煽情,也不回避真相,而是以一种冷静的旁观者视角,呈现了这些复杂的历史事件对原住民社会带来的影响。这种叙事手法,让我在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之余,也更加尊重和理解了原住民文化的独特价值。
评分这本书《台湾原住民概论》带来的冲击,远比我想象的要来得更深刻。我一直认为自己对台湾的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直到阅读此书,我才意识到自己之前的认识是多么的片面和狭隘。作者以极其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台湾原住民在地理环境、社会组织、宗教信仰、艺术表现等方面的多样性与独特性。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各个族群社会结构的详细剖析,例如关于母系社会、父系社会的不同解读,以及由此衍生的家族关系、权力运作方式,这让我对人类社会的多样化有了全新的认识。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原住民在天文、历法、医学等方面的智慧,这些知识虽然古老,却蕴含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深刻哲学,对我们现代人来说,无疑是一种宝贵的启示。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反思,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观念,在更广阔的人类文明史中,又有着怎样的位置?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知识的盲区,也让我更加渴望去探索和学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