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A股格局与投资逻辑:你看着未来,未来就会发生改变,因为你正看着未来 | 作者 | 徐林书 |
| 定价 | 52.00元 | 出版社 |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564228552 | 出版日期 | 2017-11-01 |
| 字数 | 384000 | 页码 | 366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内容简介 | |
| 你看着未来,未来就会发生改变,因为你正看着未来。 《A股格局与投资逻辑》是一本既有知识又有乐趣的投资书籍,徐林书先生对于市场本质的洞察十分了得!对于想找到一种适用于自己的投资方法的人应该看看《A股格局与投资逻辑》。 |
| 作者简介 | |
| 徐林书,深圳市易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投资总监,有超过26年证券研究与投资经历。著有《股经:无招胜有招》《中国证券市场投资红皮书》《股海遗梦》。 |
| 目录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编辑推荐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文摘 | |
| 《A股格局与投资逻辑》: 在谈怎样开始投资证券市场之前,有必要谈一下我大学毕业后的那一段教师工作经历。1984年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上海机械专科学校管理工程系从事教学工作,年工资仅48.5元/月,第二年为56元/月,第三年为62元/月。记得工作三年以后也就是1987年吧,有位朋友向我借一点钱急用,当我取出我的积蓄300元给他时,这位朋友说什么也不相信工作三年仅有300元积蓄,他根本不知道大学教师的清苦。据说现在,大学教师的工资依然不高(这可能也是很多大学教师加入炒股行列的主要原因之一)。正是这份清苦,让我产生了十分想赚钱的欲望,之后不久我便了某三产公司的副经理之职。 1991年初,一名同办公室的同事告诉我,炒股会有很多机会,正是他成为我投资股市的领航人。当时我不知道股票真正的含义是什么只知道买卖股票有赚大钱的机会,这对于一个清贫的教书匠来说非常有诱惑力。那时申请股票账户需要排队,买卖股票需要排队,证券公司“朝南坐”,不愁没有客户。我的只股票电真空是与几名同事一起在中银万国徐汇营业部挤来挤去买的,买入价470元/股(没有拆分前一股的面值是100元),涨到726元时就别提多高兴了,后一致决定把它卖了,后来这只股票一路涨到2 587.50元才回头;买入的第二只股票是延中实业(600601),这是我一个人在中信证券单独下单的,175元买入,可惜的是涨到205元就把它抛了,结果它很快一路单边上涨到380.08元,不过后来听说浦东一名老人在380元价位买入延中实业后,因股价跳水而自杀身亡(这可能也是个投资者因炒股亏损而自杀的)。至此,才知道股市确实存在风险。 这两只都还是小试身手,如果要说原始资本积累的,当属第三只股票深发展(000001,现更名为平安银行)。1991年是“上海老八股、深市老六股”时代。当时能做深圳股市的证券公司仅黄浦万国一家,那时有两只股票上海人买得多,其中一只是深宝安(000009),另一只是深发展。深宝安因股价仅3.50元左右一股,所以上海多数买的是深宝安。而我当时的想法是现在大家一窝蜂买进深宝安,而后市不管出现涨势还是跌势,抛单肯定会像雪片一样根本无法抛得出去;而深发展尽管每股价位在14元左右而且远远高于深宝安,但深发展理应不差,且上海买的人相对少一点,以后抛单也会少一点,所以就用13.60元(历史低价是13.40元)买了600股深发展。这是我当时的积蓄。幸运的是,买入还不到半个月即当年的10月上旬,深市的股票即出现大涨,在那一轮行情中,深宝安担当“领头羊”,它的涨幅明显要好于同期的“深发展”和另外4家个股。终深宝安涨到33.15元,深发展涨到62元,即深宝安涨了10倍,而深发展仅涨了4.6倍多一点。好在我的深发展一直持有到61.50元才出手。这并不是自己的水平高,而是因为当时的情景使然,因短时间内股价就几倍地翻番,导致抛单果真像雪片似的,“黄万”更是里三层外三层的人,一张委托单就炒高到300元,而且还要排一天的队才能进行委托,而我这个人的性格就是不喜欢排队,再说把股票抛出去,钱也没有什么用,所以才得以造就低价买进高价抛出的“辉煌”战果。仅就波段操作技术而言,这实际上也是我7年多来炒股成功的一次。 如果对这次炒股进行总结,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回味: (1)“选股如选妻”。这是中国台湾股市中的股谚,其实并不完全对,因为妻子只有自己喜欢,就像上面的“深发展”,但选股应选“大众情人”,当时的“深宝安”就是典型的大众情人。 (2)持股要有耐心。股票投资者必须要有一个根本的信念,这一信念就是天不会塌下来,而末日也不会这么快就降临,经济也许萧条但不会崩溃,所以股市短期的回调又有什么值得广大投资者彷徨的呢如像“电真空”“延中实业”获小利就匆匆地了结,往往会把大的利润空间让给别人,而“深发展”因当时脱手不便,反而得到大满贯的回报。 而在我投资经历中失算大的,当数1991年没有买30元一张的新股认购证,很多人因此而迅速完成原始资本积累,而我当时之所以没有参与认购,是因为左算右算不划算。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因为自己炒股也有点心得体会,所以于1993年开始写股评,篇股评文章《既来之,则安之》发表在4月11日的《上海证券报》上。当时异地股票进沪上市,有人欢喜有人忧,我认为在扩大异地股票上市规模之时,也会扩大外地的投资者队伍,这对开发市场资源、促进市场健康、稳定地发展是有利的。果不然,文章发表以后,沪指大盘从924点一路上扬至1 392点。次落笔预测居然这么准,无疑坚定了我写股评和进入证券行业的信心。 …… |
| 序言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最近读完《XX(此外此处省略书名)》这本书,感觉脑子里像是被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之前看投资类的书,大多是教你技术分析,或者如何看懂财报,总觉得学了好多“招式”,但还是不知道怎么打赢这场仗。这本书完全不一样,它不讲具体的“招式”,而是告诉你这片“武林”的大致格局是怎么样的,以及不同“门派”之间的关系。徐林先生的叙述非常有条理,他把 A股市场看作是一个动态演变的大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政策、经济、技术、社会情绪等等,就像是各种力量在相互作用,共同塑造着市场的“格局”。而我们的投资逻辑,就应该建立在这个对格局的深刻理解之上。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反复强调的“你看着未来,未来就会发生改变”这句话。这让我觉得,投资不仅仅是适应市场,更是可以通过我们的洞察和判断,去影响市场,去拥抱一个更好的未来。这种观念非常有力量,也让我对投资这件事有了更深一层的思考。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可以说是相当独特,它不像市面上那些充斥着具体操作技巧的书籍,而是更多地在进行一种“思维的重塑”。《XX(此处省略书名)》这本书,它没有直接告诉你“应该买什么股票”,而是引导你去理解“为什么市场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以及未来可能会走向何方”。徐林先生的文笔非常流畅,将一些复杂的概念讲得浅显易懂,而且充满了一种引导性的力量。我常常在阅读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停下来,反思自己之前的投资逻辑是否过于狭隘,是否忽略了那些更本质的东西。书中关于“格局”的论述,我理解为一种对事物发展大势的把握,这需要我们跳出微观的枝节,去洞察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方向。而“投资逻辑”则是在这个大格局下,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投资之道。尤其是“你看着未来,未来就会发生改变”这句核心理念,真的让我耳目一新。它传递了一种主动的、前瞻性的力量,让我觉得投资不仅仅是过去的复盘,更是对未来的创造。
评分不得不承认,《XX(此处省略书名)》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我一直认为投资是关于“信息不对称”和“概率游戏”,但这本书却告诉我,在 A股市场,理解“格局”才是王道。徐林先生用一种近乎哲学的高度,来剖析 A股市场的运行规律。他没有停留于表面的数据和指标,而是深入到影响市场走向的根本性因素,比如国家政策的导向、产业结构的演进、技术创新的驱动,甚至是社会情绪的变化。他将这些看似离散的因素,巧妙地编织成一张影响 A股“格局”的宏大图景。而“投资逻辑”,在他看来,是基于对这种格局的深刻洞察,找到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的投资方向。书中那句“你看着未来,未来就会发生改变”,更是点睛之笔,它不仅仅是一种乐观的口号,更是鼓励我们用一种前瞻性的、具有创造力的视角去参与市场,去预见并拥抱一个更美好的未来。这种视角,让我觉得投资不再是简单的财富增值,而是一种参与时代进步、塑造未来的方式。
评分这本《XX(此处省略书名)》真的颠覆了我对投资的许多固有认知。我一直以为投资就是研究公司财报,分析宏观经济数据,然后凭着感觉去博取高低差。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在A股这个独特的市场里,除了硬核的数据分析,更重要的是理解“格局”的力量。徐林先生的观点非常独到,他不仅仅是在讲“怎么做”,更是在引导读者去“怎么想”。这本书花了大量的篇幅去剖析影响A股市场格局的深层因素,比如政策导向、产业结构变迁、社会思潮演变等等,这些都是我之前很少去关注,或者说根本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的。读完之后,我才明白,原来很多时候,市场的短期波动并非毫无缘由,而是背后有更宏大的叙事在推动。而且,书中反复强调的“你看着未来,未来就会发生改变”这句话,更是给我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它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鼓励我们用一种更加积极、主动、有预见性的心态去面对投资,甚至去影响未来。这种视角非常振奋人心,让我觉得投资不再是一件被动的等待财富增长的事情,而是可以主动去创造价值,去参与时代进步的过程。
评分不得不说,《XX(此处省略书名)》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看到了A股投资背后更为宏观和深刻的逻辑。以往我可能更关注个股的短期涨跌,或者一些技术指标的应用,总想着“抄底逃顶”,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这本书却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出发,它聚焦于“格局”的演变,也就是影响整个市场走向的那些看不见的手。徐林先生通过大量生动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分析,勾勒出了A股市场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格局特征,以及这些格局是如何被塑造的。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将很多看似独立的事件串联起来,揭示了它们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及这些联系最终如何汇聚成影响市场走向的力量。书中关于“未来”的论述尤其引人深思,它挑战了我传统的思维模式,让我开始思考,当我们对未来有清晰的认知和坚定的信念时,这种认知和信念本身是否也能成为一种改变现实的力量?这种哲学层面的探讨,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投资指南,更像是一次关于认知升级的启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