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万用表检测电子元器件200例
定价:25.00元
作者:万英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4-01
ISBN:9787512339422
字数:
页码:
版次:5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24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万用表检测电子元器件200例》精选了200个采用万用表检测电子元器件的典型实例,电子元器件涵盖面广,包括电阻器、电容器与电感器、变压器与继电器、晶体二极管、晶体三极管、场效应管、晶闸管、光电器件、电声换能器件、压电元件与霍尔元件、集成电路、家用电器、电动机和万用表的巧用等,检测方法简单易行。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嗯,怎么说呢,是那种非常典型的技术手册风格,朴实无华,蓝底白字,一眼就能看出它不是来搞艺术的,而是实打实的干货。我一开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的,毕竟市面上讲“万用表”的书不少,但大多都是基础操作的重复,讲深入了又太学院派,不接地气。而这本《万用表检测电子元器件200例》,光看名字就让人觉得它抓住了重点——“200例”。这暗示着它不是空谈理论,而是实操手册。翻开第一页,果然,内容是围绕着具体元器件展开的,比如电阻、电容、电感,甚至是那些让人头疼的晶体管和集成电路。它没有花大篇幅去解释万用表的历史或者内部构造,而是直接进入实战环节。每一例都配有清晰的电路图和万用表档位的设置说明,这点非常关键。我记得有一次,我手里有个看似正常的电解电容,用普通的欧姆档测出来阻值跳动厉害,但书上特别指出,在特定条件下,用直流电压档去测它的漏电流,才能发现它内部的微小故障。这种细致的、针对特定元件故障模式的检测方法,是其他泛泛而谈的书籍里绝对看不到的。它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教会你怎么像一个老电工一样去“审视”每一个元器件。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逻辑和组织结构,简直就是为我这种“动手派”量身定做的。它不像教科书那样按部就班地从基础定律开始推导,而是采取了一种“问题驱动”的模式。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技师,带着你一个车间一个车间地巡查。比如,当你遇到一个电源模块总是间歇性罢工时,你不会从头开始分析整个电源拓扑,而是会直接翻到涉及到“开关管”和“快恢复二极管”的那几章。这本书的妙处就在于,它把200个检测案例分门别类地归档,从最常见的被动元件,到复杂的半导体器件,再到一些看似无害但实则“坑人”的保护元件,覆盖面非常广。我特别欣赏它对“常见故障现象”和“对应测试步骤”的交叉索引。很多时候,你明明知道元件坏了,但不知道该用万用表的哪个功能去验证。这本书就像一个故障排除的决策树,每一步都有明确的指示,不会让你在复杂的测量参数中迷失方向。它不是告诉你“怎么用万用表”,而是告诉你“当元器件出现这种表现时,万用表应该怎么动”。这种实用主义的编写风格,极大地提高了我的维修效率。
评分说实话,我对这类工具书的期待值通常不会太高,总觉得排版会很粗糙,图文信息传达效率低下。但《万用表检测电子元器件200例》在这方面给了我一个惊喜。它的图例清晰度非常高,尤其是那些涉及到多层结构元件的剖面图和万用表表笔接触点的示意图,做到了无可挑剔的精确。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不同类型万用表的兼容性考虑得相当周到。你知道的,现在市面上数字万用表、模拟万用表(虽然少了,但依然有老设备需要维护),甚至指针式万用表都有不同的特性。这本书在讲解某个特定参数测试时,都会附带一个小小的提示框,说明“使用数字表时应注意的精度问题”或者“使用模拟表时如何根据刻度盘进行读数修正”。这表明作者不仅精通电路检测,对工具本身的局限性和适用性也有深刻的理解。这种对细节的关注,让这本书的受众群一下扩大了,不再局限于只有最新款数字表的初学者,也照顾到了那些在维护老旧设备的前辈们。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其实不在于“教你认识万用表”,而在于“教你认识元器件的‘病理学’”。很多技术书籍会告诉你一个好的电阻应该是多少欧姆,一个好的电容应该有多少法拉。但《万用表检测电子元器件200例》更进一步,它关注的是“故障态”。比如,对于一个电感线圈,除了测量直流电阻,它还专门开辟了一个章节,教你如何利用万用表的最低电阻档去检测线圈的短路匝数,或者用高阻抗模式去判断线圈内部的绝缘性是否下降。这些都是在常规的元器件参数手册里找不到的“经验之谈”。我个人觉得,这本书更像是把一位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多年来积累的“故障排查心法”给数字化、结构化了。它教会了我如何去“诱导”元器件暴露出它的问题,而不是被动地等待它完全失效。这种主动出击的思维模式,极大地改变了我对电路维修的看法,让检测过程不再是盲目的试错。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平实,没有那种故作高深的学术腔调,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仿佛是邻家大哥在手把手教你干活。它在描述复杂的半导体器件测试时,比如对三极管或场效应管的“判别与简易测试”,并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eta$值计算公式,而是通过一个非常直观的“通断测试+PN结导通电压”的组合手法,让你快速判断元件的可用性。这种“快速、有效、聚焦核心”的讲解方式,非常适合需要快速解决现场问题的工程师或者电子爱好者。而且,书中对于一些“疑难杂症”元器件的收录也显得十分用心,比如一些贴片元件的虚焊检测,或者是一些特殊封装IC的引脚识别和功能初步判断。总而言之,这本书与其说是本参考书,不如说是一本实战宝典。它把200个最可能遇到的、最棘手的元器件检测问题,都用万用表这个最基础的工具给一一攻破了,对于工具的依赖度适中,对于解决问题的依赖度极高,这一点让我非常满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