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寿险公司信用评级研究
定价:48.00元
作者:《中国保险公司信用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组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750498633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课题组于2013年9月出版了《中国非寿险公司信用评级研究》,对当时在经营业务的非寿险公司及其评级进行了系统的梳理。虽然课题组一致认为非寿险公司信用评级与寿险公司信用评级有区别,但为了保证新意,并没有急于推出《中国寿险公司信用评级研究》这一姊妹篇。而是用时间去洗礼,淘尽虚无,留下本质美好的东西。
两年多来,外政治经济形势跌宕起伏,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有了巨大变化,新国十条带来的政策红利逐步显现,保险生态链和价值链日趋成熟,发展机制不断完善,行业结构快速变迁,一个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的现代保险服务业已显雏形。如何理解现代保险服务业的深刻内涵?可以借用一篇文章的题目“保险业新的宏大叙事”,其实质内容虽然仁者见仁,但“由行业意愿上升为国家战略”应该是一个共识。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几位教授和业界专家组成的课题组一直致力于信用风险管理学科的建设,决定在偿二代正式发布之前利用既有数据积累,对寿险公司信用状况进行一次梳理。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对金融保险行业怀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渴望能有一本书能深入浅出地剖析中国寿险公司的信用状况,并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评级方法。拿到这本《中国寿险公司信用评级研究》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它没有让我失望。从第一章开始,作者就为我们勾勒出了中国寿险业发展的大致脉络,以及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对寿险公司经营可能带来的多方面影响。我很欣赏作者在分析问题时所展现出的严谨态度,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而是深入挖掘背后的驱动因素。例如,在探讨利率风险对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影响时,作者就结合了具体的市场数据和理论模型,详细阐述了不同类型的寿险产品在不同利率情境下的敏感度差异。这对于我这样非专业背景的读者来说,既能帮助我理解专业术语,又能让我对寿险公司的经营风险有更直观的认识。书中对于信用评级体系的构建部分,更是我最为关注的亮点。作者没有照搬照抄国外的评级框架,而是充分考虑了中国寿险业的特殊性,例如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产品创新、市场营销以及客户服务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多层次、多维度的评级指标体系。这种本土化的研究思路,让我觉得这本书的参考价值极高。
评分我一直觉得,理解一个行业的健康程度,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去了解其中主要参与者的财务稳健度和风险抵御能力。这本书在这方面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视角。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评级方法的介绍,更是一次对中国寿险行业现状的深度“体检”。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不同类型的寿险公司进行案例分析的部分,比如一些老牌国有寿险公司,它们的历史包袱和市场影响力带来了哪些特有的评级考量;再比如一些新兴的互联网寿险公司,它们的创新模式和快速扩张又会带来哪些新的风险点,这些都分析得非常到位。作者在描述这些案例时,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将复杂的金融概念变得通俗易懂。例如,在分析寿险公司的流动性风险时,作者将之比作“水库蓄水”和“河流疏通”,非常形象地解释了充足的流动性储备和有效的资金运用渠道对保障公司稳健运营的重要性。读到这部分时,我仿佛也跟着作者一起,走进了一家家寿险公司,去观察它们的“生命体征”。此外,书中对于不同风险类别,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战略风险等,都进行了细致的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识别和度量方法。这不仅增强了我对寿险公司经营风险的认知,也让我对如何进行风险管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一本好的学术研究,应该能兼顾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意义。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到了平衡。我非常欣赏作者在梳理现有信用评级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关于中国寿险公司信用评级方法的创新之处。书中详细阐述了如何构建一个既能反映中国寿险市场特征,又能与国际接轨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例如,在考虑监管政策对寿险公司评级的影响时,作者就详细分析了偿付能力监管、产品监管以及销售行为监管等方面的政策导向,以及这些政策如何通过不同渠道影响公司的经营效率和风险敞口。这对于理解中国寿险市场的特殊性至关重要。书中对于一些量化评级模型的设计,也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且附带了大量的图表和数据分析,使得整个评级过程显得清晰而有条理。我尤其对书中关于“非财务因素”在信用评级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强调,比如公司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科技投入等,这些因素虽然难以量化,但对公司的长期发展和风险控制却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者通过对这些软性因素的深入挖掘,使得整套评级体系更加全面和富有洞察力。
评分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在经历一场严谨的“金融侦探”之旅。作者以高度的专业性和细致的观察力,带领读者去“解剖”中国寿险公司,探寻其内在的信用价值。书中对影响寿险公司信用评级的各项关键因素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和分析,从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发展趋势,到微观的公司治理、财务状况、风险管理能力,再到具体的业务模式、市场竞争力以及合规经营等,都做了详尽的阐述。我尤其赞赏作者在分析市场竞争格局时,不仅关注了市场份额和产品同质化的问题,更深入地探讨了不同公司在客户画像、渠道优势以及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差异化竞争策略,并分析了这些策略如何影响公司的长期盈利能力和信用风险。书中关于风险管理的部分,让我印象深刻。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揭示了潜在的风险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例如,在分析寿险公司应对黑天鹅事件的能力时,作者就结合了历史上的几次重大金融危机,详细阐述了不同公司在危机中的表现,以及它们所采取的风险缓释措施。这种“经验主义”的分析方法,让理论变得更加生动和实用。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其对信用评级方法的理论探讨,更在于它所提供的关于中国寿险业深度洞察的“快照”。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作者在书中不仅提出了评级框架,更是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描绘出了当前中国寿险公司信用状况的整体图景。让我受益匪浅的是,书中对不同类型寿险公司在资本充足率、盈利能力、资产质量以及负债久期等方面的表现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使得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行业内的差异和共性。作者在分析公司治理结构时,特别强调了独立董事的作用、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以及股东权益保护等问题,并分析了这些因素如何间接影响公司的信用质量。此外,书中对监管政策的解读也十分到位,作者并非简单地罗列政策条文,而是深入分析了各项政策的出台背景、预期效果以及对寿险公司经营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这种对政策与经营之间相互作用的深刻理解,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更宏观的视角来审视寿险行业的信用风险。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部具有高度学术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的力作,值得所有对中国寿险业感兴趣的读者深入研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