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针编织花样1000

棒针编织花样1000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玉栋 著
图书标签:
  • 棒针编织
  • 花样编织
  • 编织技巧
  • 手工编织
  • DIY
  • 毛线编织
  • 编织图案
  • 针织教程
  • 编织花样
  • 手工艺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影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8192728
商品编码:29724977841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5-09-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棒针编织花样1000

定价:49.8元

作者:李玉栋

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9-01

ISBN:9787538192728

字数:147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书精选的经典棒针花样,涵盖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入门到高手都适合的各种棒针花样,每款都配有精美实物图片,不要以为只有编织高手才能完成复杂、漂亮的花样编织,只要按图索骥,你也能独立完成很多精美的作品。 

内容提要


本书介绍了棒针编织花样,每个花样都会在图样的旁边对应放置花样图解,浅显易懂。不同的针法、不同的花样、不同的材料,可以创作出无数种花样和款式。当您想编织的毛衣时,或者当您想改变编织花样时,在本书中您将会得到满意的答案。

目录


作者介绍


多年来从事生活类图书的编辑出版工作,对生活类图书选题深有研究,所编辑出版的生活类图书如编织类,手工类等图书深受市场青睐,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图书版面设计和内容编排有独到的见解,在生活图书市场有很深的了解。

文摘


序言



好的,以下是为您构思的,一部与棒针编织花样1000主题完全不同的图书简介。 --- 《古籍修复技艺:从纸张到装帧的千年传承》 导言:时间的纹理与指尖的对话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似乎习惯了数字化的便捷与瞬时,却渐渐遗忘了那些承载着人类集体记忆的实体载体——古籍。它们是历史的琥珀,是智慧的容器,每一页泛黄的纸张、每一处虫蛀的痕迹、每一次装帧的松动,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然而,时间的侵蚀、环境的变迁,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古籍修复技艺:从纸张到装帧的千年传承》并非一部轻松的消遣读物,而是一部严谨、详尽、充满敬畏之心的技艺宝典。它深入探讨了中国传统古籍在数百年乃至上千年流传过程中,所面临的物理性损伤,并系统梳理了历代修复大师们通过实践总结出的科学、有效的抢救与保护方法。本书旨在为文物保护工作者、图书馆学研究人员、古籍修复领域的初学者,乃至对中国传统工艺抱有热忱的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知识图谱。 第一章:古籍的“病理学”诊断——损伤溯源与分析 修复的第一步,是精准的诊断。如同医学上的望闻问切,古籍修复要求修复师具备深厚的文献学基础和材料科学素养。本章首先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古籍常见的损伤类型进行分类解析。 1.1 纸张的衰变: 我们将细致剖析纸张纤维老化(纤维素降解)、酸性残留(导致泛黄脆化)、霉菌滋生(生物侵蚀)的化学成因。书中会配有专业的显微图像,展示纤维结构在不同损伤状态下的形态变化。此外,不同历史时期(如唐宋的麻纸、明清的皮纸与棉纸)的纸张特性差异,及其对修复材料选择的影响,将被置于核心讨论地位。 1.2 墨色的侵蚀与晕化: 探讨历代用墨的成分差异,如铁胆墨与松烟墨的稳定性。重点分析因潮湿或化学反应导致的墨迹“洇化”现象,以及如何通过精确的密度控制来稳定墨色,避免进一步的扩散。 1.3 物理性损伤与装帧结构瓦解: 涵盖了虫蛀(蠹咬)、水渍、火燎等物理性灾害。特别关注明清以来流行的线装书、册页本、经折装等不同装帧形式的结构弱点,分析书脊的承重机制和扉页的固定方式,为后续的结构性修复打下理论基础。 第二章:修复的“药方”——材料的甄选与制备 古籍修复的精髓在于“依本施治”,所用材料必须与古籍原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高度匹配,以达到“天衣无缝”的复旧效果,避免“二次伤害”。 2.1 传统纤维材料的复原与自制: 本章详细介绍了制作修复用纸的古老工艺。从原材料的选择——如宣纸、皮纸、楮皮纸的特定批次——到浸泡、蒸煮、打浆、抄造的每一个环节。我们将重现传统工匠如何利用特定的工具和环境,制备出厚度、韧性、颜色、吸水性与受损古籍原纸高度一致的“补纸”。 2.2 粘合剂的千年智慧: 粘合剂是连接历史的媒介。书中对比分析了动物胶(如皮胶、鹿角胶)与植物胶(如小麦淀粉胶、糯米浆)的特性。重点在于如何控制胶液的浓度、温度和添加剂(如明矾、丹矾用于防腐和调色),以确保在干燥后仍能保持适当的柔韧性,避免因干燥收缩而拉裂脆弱的原纸。 2.3 色料与防腐处理: 探讨矿物颜料(如朱砂、石青、石绿)在补色和重绘中的应用,强调“以旧仿旧”的色彩哲学。同时,介绍传统用于防虫、防霉的天然物质,如樟脑、丁香油的适度应用及其现代安全评估。 第三章:精微手术——纸张本体的修复技术 这是修复过程中技术含量最高、最考验耐心与手法的阶段。所有的操作都必须在无尘、恒温恒湿的环境下进行。 3.1 除尘与页面舒展: 介绍使用特制软毛刷、吹气球和真空吸附台进行表层浮尘的清除。对于受潮卷曲或褶皱的纸页,详细阐述了“润湿”与“熨烫”的平衡艺术,如何通过控制湿度,使纤维自然舒展,恢复平整。 3.2 补洞与镶衬(拼接): 这是修复的核心技术。本书系统讲解了“洇贴法”(用于细小孔洞)和“开窗式拼接法”(用于大面积缺失)。特别引入了“镶衬”技术,即在原纸背面衬入一层新的修复纸,以增强其承重力。书中配有大量步骤图,演示如何用特制的刀具裁切补纸,并以极细的毛笔挑起与原纸纤维方向精确对齐的补纸条,完成无痕对接。 3.3 墨色加固与渗透修复: 针对墨迹变淡或晕散的问题,介绍使用稀释的墨汁或特定化学试剂(如鞣酸溶液)进行局部加固,使之稳定在纤维内部,同时避免墨色在修复后显得突兀“新亮”。 第四章:重塑结构——装帧与卷册的再造 古籍的生命力不仅在于纸张,更在于其承载的装帧结构。本章聚焦于如何恢复或重建古籍的原始形态和功能。 4.1 线装书的“筋骨”重塑: 详细剖析了传统线装的打眼位置、缝合针法(如“龟背纹”、“麻叶纹”)。重点阐述了如何处理松散的书脊(书钉部分),使用定制的浆糊对书页与书 оболо(书皮)进行重新粘合,确保书籍在翻阅时,受力均匀,不致散架。 4.2 经折装与册页的归位: 针对经折装的翻折错位、册页松散,介绍如何重新对齐褶痕,并利用植物纤维条进行局部加固,恢复其原本的折叠逻辑。 4.3 封面、扉页与题签的保护与复原: 封面往往是损坏最严重的部分。本章讲解了如何使用与原封面材料相近的纸张或丝织品,进行“覆褙”处理,保护脆弱的内芯,并对残损的书名题签进行拓印与复原的工艺流程。 结语:保护的责任与未来的展望 《古籍修复技艺》的完成,不仅是对历史技艺的记录,更是对文化传承的庄严承诺。修复工作绝非简单的“修补”,它要求修复师摒弃自我表达的欲望,成为历史的“代笔者”,以最大的谦卑和严谨,让古籍以其最真实、最完整、最耐久的状态,继续与后世对话。本书最后探讨了现代科技(如非接触式三维扫描、数字成像技术)在辅助传统修复工作中的应用前景,展望一个传统技艺与现代科学深度融合的古籍保护新时代。 本书适合: 文物保护机构专业人员、博物馆及图书馆学专业师生、传统手工艺爱好者、对历史文献保护有浓厚兴趣的读者。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喜欢DIY,并且乐于尝试各种手工艺的初学者,棒针编织是我最近的“新宠”。然而,市面上很多初学者教程往往只停留在最基础的几款针法,让我很快就觉得学腻了。当我偶然看到《棒针编织花样1000》这本书时,就被它的厚度和内容所吸引。虽然书名里的“1000”听起来很吓人,但翻开之后,我发现里面的花样种类繁多,但讲解的清晰度却一点也不打折扣。我尝试着跟着书中的图解编织了几款简单的花样,比如一些带有小雏菊图案的,或者一些简单的几何纹样,都非常成功!这极大地增加了我的信心。书中的一些花样甚至非常可爱,非常适合给孩子织一些小配件。我最喜欢的是书里有专门讲解如何看懂符号图和结构图的部分,这让我觉得不再害怕那些复杂的图解了。我现在正计划用书里一个很简单但很别致的麻花花样来织一条围巾,我相信很快就能学会,并且爱上用棒针编织带来的成就感。

评分

隔开。

评分

这本书对我这样一名已经编织了好几年,但却一直在“舒适区”徘徊的爱好者来说,简直是及时雨。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突破自己瓶颈的灵感来源,而《棒针编织花样1000》完美地满足了我的需求。我尤其欣赏的是,这本书的分类做得非常细致。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列出花样,而是将花样根据难度、风格(比如经典、现代、复古)以及适用范围(如衣物、家饰)进行了很好的归类。这意味着我可以根据自己的项目需求,快速找到最合适的花样。我花了很多时间研究那些复杂的蕾丝花样,虽然看起来有些挑战,但书中的图解和示例让我觉得并非遥不可及。我甚至已经开始计划用书中的一些华丽绞花花样来编织一条披肩,我相信成品一定会成为我衣橱里的亮点。更让我欣喜的是,这本书还包含了一些关于如何根据不同的线材和织物密度来调整花样的建议,这些都是非常实用的技巧,能够帮助我更好地控制最终的编织效果。

评分

这本书简直就是编织爱好者的宝藏!我一直以来都对棒针编织充满热情,但总感觉自己的花样库有些局限,总是重复那几款基础的针法,这让我觉得创作起来有些乏味。当我拿到《棒针编织花样1000》这本书的时候,简直就像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它不仅仅是一本花样图解集,更像是一本充满灵感的百科全书。从最基础的平针、反针、罗纹针,到那些我从未见过的立体花样、蕾丝花样、绞花花样,应有尽有。每一款花样都配有清晰的图解和详细的文字说明,即便是对新手来说,也能很好地理解和操作。我特别喜欢其中一些关于如何运用这些花样进行设计的小贴士,让我知道原来简单的针法组合也能产生如此丰富多彩的效果。这本书的排版也非常人性化,铜版纸印刷,色彩鲜艳,花样的细节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翻阅起来手感也很好。我迫不及待地想用书中的一些花样来制作一件独一无二的毛衣,相信成品一定会惊艳到我。

评分

收到!以下是五段以读者口吻写的,风格各异,且内容详细的《棒针编织花样1000》图书评价,每段都在300字左右,并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