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自动控制原理(附光盘)
定价:36.80元
售价:25.0元,便宜11.8元,折扣67
作者:吴怀宇,廖家平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9-01
ISBN:978756094164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99kg
本书是根据国家教育部高等院校电气工程类专业“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的。全书从高等工程教育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出发,讨论了经典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着重加强对基本理论及其应用的阐述。全书共8章,内容包括:自动控制与自动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和频率特性法;系统的校正方法;离散控制系统的概念、特点和研究方法。
全书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系统、完整地反映了控制理论的发展,重要内容的分析、推证都比较详细。在每章的后,引入了用Matlah进行控制理论相关问题和方法的计算机仿真分析、计算和绘图。本书还附有教学光盘供课堂教学和自学使用。本书可作为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教材,也可供从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研究、设计和应用的科技工作者参考使用。
1 绪论
1.1 自动控制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2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1.3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
1.4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1.5 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1.6 教学内容与要求
本章小结
习题
2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1 线性系统的微分方程
2.2 非线性系统的线性化
2.3 传递函数
2.4 方框图及其变换
2.5 信号流图及其应用
2.6 控制系统的典型传递函数
2.7 用Matlab处理系统数学模型
本章小结
习题
3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3.1 典型输入信号
3.2 线性定常系统的时域响应与性能指标
3.3 一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3.4 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3.5 高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3.6 线性定常系统的稳定性
3.7 系统的稳态误差
3.8 用Matlab和Simulink进行瞬态响应分析
本章小结
习题
4 根轨迹法
4.1 根轨迹法的概念
4.2 根轨迹方程
4.3 常规根轨迹及其绘制
4.4 广义根轨迹及其绘制
4.5 用根轨迹分析控制系统
4.6 用Matlab绘制根轨迹
本章小结
习题
5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
5.1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5.2 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
5.3 系统开环频率特性
5.4 奈奎斯特稳定判据
5.5 控制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5.6 闭环系统频率特性
5.7 频域性能指标与时域性能指标的关系
5.8 用Matlab进行频域分析
本章小结
习题
6 控制系统的校正与设计
6.1 控制系统校正的概念
6.2 基本控制规律分析
6.3 常用校正装置及其特性
……
7 非线性控制系统
8 离散控制系统
参考文献
这本《自动控制原理(附光盘)》绝对是工程学入门的绝佳选择,尤其是对于初次接触控制系统设计的学生来说。光盘内容的丰富程度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是课本知识的简单数字化,更是提供了大量可以动手实践的仿真案例。我记得当初啃课本的时候,那些复杂的传递函数和状态空间模型总是感觉有些抽象,难以建立直观的认识。但是有了配套的光盘,我可以直接在软件环境中看到系统响应曲线是如何随着参数的变化而改变的,比如PID控制器中比例、积分、微分系数微调时,对系统稳定性和暂态响应的影响,那种“所见即所得”的学习体验,极大地加深了我对理论的理解。书中对经典控制理论的讲解层次分明,从时间域分析到频率域分析,过渡得非常自然。特别是奈奎斯特图和根轨迹的绘制部分,书本上的图示配合光盘中的交互式工具,让原本被认为是“难点”的部分变得清晰明了。对于我们这些工科生来说,最终目的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这本书在理论深度和工程应用之间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平衡点,强烈推荐给所有自动化、电气工程及相关专业的同学。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尝试过几本市面上主流的《自动控制原理》教材,坦白讲,很多版本要么过于偏重数学推导,读起来枯燥乏味,像是高深的数学论文集;要么又为了迎合初学者,把理论讲得过于浅显,缺乏深入研究的价值。但这一本(ISBN:9787560941646)给我的感觉非常不同,它仿佛请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授来给你娓娓道来。作者在阐述如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判据这类高阶概念时,没有直接堆砌复杂的微积分公式,而是先从物理意义上解释“为什么需要这个判据”,以及它在判断非线性系统稳定性时的优势。这种“先树立概念骨架,再填充数学血肉”的写作手法,让我的学习过程非常顺畅。此外,书中对现代控制理论,特别是状态观测器和现代控制器的设计思想也有相当深入的介绍,这对于我们后续接触更复杂的工业自动化项目至关重要。虽然篇幅不薄,但翻阅起来,你很少会觉得疲惫,因为它始终保持着一种引导你去思考、去探索的节奏感,而不是生硬地灌输知识点。
评分作为一名自学的爱好者,我主要关注的是教材的自学友好度和资源的完备性。这本书的结构设计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每一章的末尾都设计了不同难度的习题,并且配套的答案解析详尽到令人惊喜。很多习题不仅给出了最终结果,还附带了详细的解题步骤和思路分析,这对于没有老师随时指导的自学者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更不用说那个附带的光盘了,它不仅仅是一个附件,简直是提升学习效率的“作弊码”。我特别喜欢光盘里提供的几个经典控制系统(比如直流电机调速系统、倒立摆系统)的MATLAB/Simulink模型。我可以直接打开这些模型,修改反馈结构或者输入信号,观察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表现。这种即时反馈机制,让我能够迅速验证书本上的理论推导是否正确,避免了大量重复的计算错误,从而能将更多精力集中在控制策略的设计和优化上。可以说,这本书是以一种非常“现代教育”的方式来呈现这门经典学科的。
评分我必须承认,最初我对“附光盘”的版本是持保留态度的,总觉得现在都是云端资源共享的时代了,实体光盘显得有些过时。然而,使用之后我完全改变了看法。这套光盘的价值体现在其稳定性和集成性上。它提供的仿真环境和配套软件接口非常稳定,与我使用的操作系统和主流的工程软件(如早期版本的MATLAB)兼容性极佳,省去了我在网上搜寻兼容资源、处理各种环境配置问题的烦恼。书中对被控对象的建模过程,从物理描述到数学模型的抽象,讲解得深入且细致,特别是在处理分布式参数系统和延迟系统时,作者展现了扎实的功底。更值得称赞的是,教材在引入先进的鲁棒控制和最优控制概念时,采取了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先是用简单的例子展示了传统控制的局限性,然后自然而然地引出了现代方法的需求。这种论证逻辑非常具有说服力,让人心悦诚服地接受了这些复杂理论的必要性。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印刷质量也值得称赞,这对于需要长时间阅读和查阅的理工科教材来说,至关重要。纸张的触感和字体的清晰度都很高,长时间盯着复杂的公式看也不会感到眼睛过度疲劳。在内容深度上,它巧妙地穿插了一些历史背景和工程实例,让《自动控制原理》这门看似“冷硬”的学科,变得有血有肉。比如,在讲解PID控制器的发展历程时,作者会提到早期的工业应用场景,这使得抽象的控制参数与现实世界中的调节任务产生了联系。我个人认为,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不满足于只讲“怎么做”(How),更深入地探讨了“为什么这么做”(Why)。例如,在分析系统超调和振荡问题时,书中不仅提供了减小超调的方法,还从能量角度解释了振荡产生的根源。这种注重底层原理的教学方式,培养的不仅仅是会套公式的工程师,更是具备创新思维的控制系统设计师。它提供的是一个坚实的基础平台,让我们可以自信地迈向更复杂的控制领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