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人民币区域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
:35.00元
售价:24.5元,便宜10.5元,折扣70
作者:李婧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1-01
ISBN:9787504952257
字数:
页码:24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59kg
人民币区域化是人民币走向国际舞台的一个重要步骤。《人民币区域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从中国视角、亚洲视角、国际视角分析了人民币区域化的动力,深入地探讨了人民币区域化进程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从中国金融安全的角度,设计了人民币区域化的逻辑顺序和相应的制度安排。
《人民币区域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是关于人民币国际化、区域化的一本前沿、全面和深入的研究著作。
(2)日元和美元:获得流动性的途径不同
由于日元的长期升值趋势,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大量输出构成了日元流动性获得的主要途径;另外,日元通过经常项目提供流动性的数量和比例却都较小,这与下列因素分不开。
1)进口贸易的结构特点。以2005年为例,在经常项目提供流动性的途径中,进口贸易占了三分之二以上,而在进口贸易的主要商品种类中,原料类制成品和工业原料(主要包括矿物性燃料、金属等资源性产品)超过了总量的一半。在Grassman法则中已经说明,这类商品通常是用美元计价和支付的。因此,在本国的进口贸易中,使用日元进行交易进而提供日元流动性受到了限制。1990年以来的数据说明,日本进口贸易一直维持着类似的结构。
2)事实上的贸易保护主义。图2一10说明了近几十年来日本的进口贸易依存度。事实上,扣除上面的工业原料类进口品,日本的商品进口贸易数量将缩减超过一半①,贸易依存度也会比图2-10缩减一半以上。在此背后隐含着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一方面,官方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另一方面,在民间,不买他国货物的不成文原则得到了广泛支持②。例如,1993年,日本因冷夏遭受“平成歉收”,当年大米供给缺口达180万吨,当时日本紧急进口大米259万吨,但仍有大量日本国民排长队购买高价的本国大米。因此,这种事实上的贸易保护主义决定了通过经常项目提供日元流动性受到很大局限。
章 前言
一、人民币区域化的现状
二、人民币区域化的成本及收益
三、人民币区域化的具体路径
四、将货币国际化纳入国家竞争战略:人民币的思考
五、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具体步骤
第二章 货币国际化的一般特征
一、货币国际化:空问和职能的视角
(一)货币国际化的含义
(二)货币国际化的层次划分
二、货币国际化:国际分工体系的视角
(一)关于货币国际化的文献综述
(二)货币国际化与国际分工体系
(三)国际货币交换媒介职能分析
三、美元和日元国际化的典型事实:国际分工体系的视角
(一)美元国际化的典型事实及其启示
(二)日元国际化的典型事实及其启示
(三)美元和日元国际化的比较
(四)美元和日元:国际分工体系视角的考察
小结
第三章 人民币区域化进程的现状和特征
一、人民币跨境流通的主要途径、规模测算及境外汇率形成
(一)人民币出境的主要途径
(二)人民币回流的主要途径
二、人民币跨境流通使用规模的估算
(一)人民币跨境流通使用规模的总体估算
(二)人民币在香港流通规模:人民币存量估计
三、境外人民币汇率形成及特点
四、人民币跨境流通的主要原因与总体特征
(一)人民币跨境流通的主要原因
(二)人民币跨境流通的总体特征
五、人民币区域化所处阶段的总结
(一)人民币区域化:货币职能扩展的角度
(二)人民币区域化进程:国际分工体系角度
(三)人民币区域化进程:周边国家与经济的角度
小结
第四章 人民币区域化进程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人民币区域化进程对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影响
(一)人民币区域化进程对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贸易与投资的影响
(二)促进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
二、人民币区域化进程对银行业的影响
(一)扩大银行业务范围,开辟更多的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
(二)在人民币区域化的初级阶段,中资银行结算业务风险较大
(三)中资银行将面临更高的人民币跨境服务与管理的要求
(四)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货币错配”的难题
三、人民币区域化进程对货币政策执行的影响
(一)货币国际化、资本自由流动和三元悖论
(二)固定汇率制度——基础货币——货币供给量:情形A的说明
(三)浮动汇率制度——货币乘数——货币供给量:情形B的说明
(四)主要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
(五)货币政策工具的应对选择
(六)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启示
四、人民币区域化进程对金融管理体制的影响
(一)跨境人民币流通结算方式上存在的风险
(二)境外人民币沉淀的潜在风险
(三)人民币跨境流动的管理制度缺失、
本协调机制不健全
(四)人民币跨境流通具有区域的非均衡性,政策的规模经济效应小
(五)香港人民币离岸业务的运行对内地金融管理带来冲击
(六)非法资金流通需求带动的人民币跨境流通风险
(七)人民币与港元的互动逐渐增加,内地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增强
五、人民币区域化对中国在区域和国际货币与金融体系中地位的影响
(一)本币非国际化国家外向型企业经常受到汇率波动的制约
(二)本币非国际化国家成为国际货币与金融规则的接受者
(三)人民币区域化进程有助于提高中国及周边国家资源配置效率
(四)人民币区域化将成为不均衡的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的制约力量
小结
第五章 平稳推进人民币区域化的对策
一、积极参加亚洲汇率协调机制
(一)对汇率稳定的再认识
(二)可供选择的汇率协调机制
(三)中国与亚洲部分国家对外贸易的不对称竞争压力
二、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
(一)汇率制度类型与货币国际化
(二)人民币汇率制度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关系
(三)新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优点和不足
(四)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方案设计
三、促进人民币渐进可兑换
(一)货币可兑换的定义
(二)货币可兑换与外汇市场
(三)货币可兑换与货币国际化的关系
(四)资本管制和资本项目自由兑换的界定
(五)人民币可兑换性与人民币国际化
四、加强国内金融市场建设
(一)人民币区域化对国内金融体系的要求
(二)中国目前金融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为实现人民币区域化需要完成的国内金融改革
五、积极参加亚洲货币和金融合作
(一)在《清迈协议》的框架下继续积极推进亚洲货币和金融合作
(二)中国经济增长环境的变化需要与亚洲国家紧密合作
(三)积极探讨高层合作形式
(四)在周边国家和地区创造更多的贸易机会和投资机会
(五)发挥香港在人民币区域化方面的特殊作用
六、促进人民币区域化的具体步骤
(一)人民币区域化的初级阶段
(二)人民币区域化的第二阶段
(三)人民币区域化的第三阶段
(四)人民币区域化的高级阶段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这是一本让我耳目一新的图书。在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宏大的经济棋盘之中,而人民币的区域化,正是这盘棋中最引人注目的“活子”。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将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置于全球经济格局的变迁之下进行考察,探讨其如何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又如何反作用于中国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我尤其被书中关于“供应链金融”和“跨境电商”与人民币区域化之间相互促进的论述所打动。作者并没有回避人民币在国际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阻力,而是深入分析了这些阻力的来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他对于“规则制定权”的探讨,更是让我看到了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治理中日益增长的影响力。整本书的论述逻辑严谨,层层递进,引人入胜。我常常在阅读中,不由自主地将书中的观点与现实中的经济现象联系起来,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让人心潮澎湃。这本书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以及中国在其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评分收到这本书时,我原本以为它会是一篇沉闷的学术论文,没想到打开后,却发现里面蕴藏着如此丰富的洞见和深刻的思考。作者并没有选择用干巴巴的理论来解释人民币的区域化,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事例,将这个宏大的主题展现在读者面前。我特别喜欢书中对“货币外交”和“地缘经济”之间关系的探讨,这让我意识到,人民币的区域化,不仅仅是一场经济的游戏,更是一场政治和文化的博弈。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感染力,他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解读,以及对人民币未来走向的预测,都让我深受启发。书中关于“风险管理”和“制度创新”的论述,更是让我看到了中国经济在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时,所展现出的智慧和韧性。我感觉自己仿佛在跟随作者的脚步,一同经历人民币从区域走向世界的每一个重要时刻,感受其背后的力量与挑战。这本书让我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多了一份信心。
评分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经济学专著,不如说是一扇理解当代中国经济宏大叙事的窗口。我拿到它的时候,原本以为会充斥着枯燥的数字和晦涩的理论,但读下去才发现,作者的笔触是如此的生动且富有洞察力。他不仅仅是冷冰冰地罗列数据,而是将人民币在世界舞台上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跃动”,都赋予了鲜活的生命。我尤其被书中关于“金融韧性”的探讨所吸引,作者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溯和对未来趋势的预判,描绘了一个更加强大、更加灵活的中国经济体系。读完这本书,我对“区域化”这个词有了全新的理解,它不再仅仅是地理概念,而是蕴含着深刻的经济战略和文化内涵。我仿佛看到人民币如同涓涓细流,渗透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滋养着沿途的经济土壤。那种感觉,既有对中国经济崛起的力量感,也有对未来发展路径的深思。书中关于“话语权”的论述,更是点醒了我,原来国际经济的博弈,不仅仅是资金的流动,更是理念的传播和规则的制定。作者巧妙地将宏观经济理论与微观的案例相结合,让读者在阅读中,既能感受到中国经济的脉搏,也能体会到人民币走向世界的决心和勇气。
评分这本关于人民币区域化的书籍,给我带来了一次深刻的智识体验。作者的写作风格严谨而不失优雅,他对于复杂经济现象的解读,既有学术的深度,又不乏通俗易懂的解释。我尤其喜欢他对于“软实力”与“硬实力”结合的论述,认为人民币的区域化进程,正是中国经济崛起过程中,软实力不断增强的体现。书中对“数字货币”和“绿色金融”在人民币国际化中的作用的分析,更是让我看到了中国经济面向未来的前瞻性。作者并没有停留在对现状的描述,而是深入剖析了人民币区域化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例如地缘政治的风险、全球金融体系的变动等等,并提出了颇具建设性的应对策略。他的分析往往能够触及问题的本质,让我能够跳出单一的视角,从更广阔的维度去审视人民币的国际化之路。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信任”在货币国际化中的关键作用的强调,这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是文化和政治层面的深层考量。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成为了一名经济侦探,跟着作者的思路,一层层地解开人民币走向世界的奥秘。
评分我承认,在翻开这本书之前,我对“人民币区域化”这个概念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甚至觉得它离普通人的生活有些遥远。然而,这本书却以一种令人惊叹的细腻和宏观的视角,将这个看似抽象的议题,描绘得栩栩如生。作者并没有一上来就抛出大量的经济模型,而是从一个更具人文关怀的角度切入,探讨人民币的区域化进程如何影响着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人民的生活。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文化符号”与“货币价值”之间微妙联系的阐述,它让我意识到,人民币不仅仅是交换的媒介,更承载着中国的形象和价值观。作者的叙述逻辑非常清晰,他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从区域合作的初期形态,到人民币在区域内支付、结算、投融资等方面的深度应用,再到最终如何在全球经济格局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这种层层递进的分析,让我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一步步地理解人民币区域化的复杂性与可能性。我尤其欣赏作者对“风险规避”和“机遇把握”之间平衡的探讨,他提醒我们,在追求国际化的同时,也必须保持警惕,审慎前行。这本书让我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多了一份理解,也多了一份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