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新三板市场运作与创新
定价:46.0元
售价:32.2元,便宜13.8元,折扣70
作者:贺强,邱三发 等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4-01
ISBN:9787511530974
字数:271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套书突出新三板操作实务,从企业挂牌、融资、交易、投资和并购重组五大实操内容入手,详尽分析解读了五大业务板块操作相对应的立法和规制,通过大量、细致的案例解剖,为希望登录新三板的企业、从事新三板交易的投资者和从业人员提供了明确、生动、具体的新三板登陆和运作指南。
目录
作者介绍
贺强,满族,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原北京市参事,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中国期货协会顾问。北京市教学奖获得者,北京市劳模,国务院津贴获得者。公开发表论文500多篇,撰写专著及主编教材30余部,主持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十几项。
邱三发,金融学博士,英国雷丁大学ISMA投资学硕士,固定收益专业人士,编著《公司债券信用结构分类研究》等行业专著。曾在江西省景德镇市农业委员会、广州珠江信托投资公司、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汉唐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南京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任职,现任广州证券董事、总裁。
文摘
序言
《新三板市场运作与创新》这本书,我拿到手的时候,其实是怀揣着一种探索未知的心态。我本身做的是一家小科技公司的市场推广,平日里接触到的融资渠道相对传统,而新三板这个概念,虽然听过,但总觉得有点遥远,好像是资本市场里一个专门的游戏,跟我们这种小体量的企业关系不大。 然而,当我翻开这本书,第一个映入眼帘的是作者对整个新三板市场宏观层面的梳理,从它的历史沿革,到设立的初衷,再到不同阶段的政策调整,条理非常清晰。这让我对这个市场不再是“只闻其名”的状态,而是有了一个初步的、全景式的认知。作者并没有直接跳到操作层面,而是先搭建起一个理解的框架,这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我一直觉得,理解事物的本质比掌握技巧更重要。书中对于新三板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的定位,以及它如何承接创业板、科创板的“漏斗效应”,都有比较深入的分析,让我对这个市场的战略意义有了新的认识。 而且,书中对于新三板市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挑战,比如流动性不足、估值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并没有回避,而是进行了坦诚的探讨,并结合一些案例分析了这些问题是如何逐步得到改善的。这让我感觉作者写这本书是抱着一种负责任的态度,不是简单地去歌颂新三板,而是展现了一个真实、立体、不断演进的市场。这对我来说,比那些只讲好话的书要更有价值。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创新层”、“基础层”、“精选层”(虽然现在已经变为北交所的一部分)的划分,以及不同层级企业在挂牌、交易、信息披露等方面的差异化要求,这些细节的阐述,让新三板不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是有了具体的轮廓。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把新三板这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拆解成了一块块易于理解的积木,然后又非常有耐心地教你怎么把它们重新组合起来。我平时的工作,更多的是和产品、客户打交道,对资本市场的一些规则和逻辑,一直觉得是云里雾里。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真的特别接地气,虽然讲的是金融市场,但一点都没有枯燥的专业术语堆砌,反而用了很多生动的比喻和类比,让我这个“小白”也能轻松跟上。 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挂牌流程”那一章的讲解。以前我总是觉得,一家公司要想在新三板挂牌,肯定是一个漫长而繁琐的过程,需要找很多中介机构,填无数的表格。这本书就把整个流程,从“准备阶段”、“申报阶段”、“审核阶段”到“挂牌交易”等几个关键节点,一步步拆解出来,并且详细说明了每个阶段需要关注的重点,需要准备哪些材料,需要和哪些部门对接。作者还穿插了一些成功的挂牌案例,分享了这些企业在挂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坑”,以及他们是如何克服的。这些真实的经验分享,对我来说简直是宝藏。 而且,书中对于“做市商制度”、“协议转让”、“竞价转让”等交易方式的解释,也让我豁然开朗。之前我只知道股票可以在市场上买卖,但具体是怎么买卖的,不同交易方式有什么优劣,我是一无所知的。这本书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把这些概念讲得明明白白,甚至还给出了不同交易方式下,企业应该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融资策略的建议。这种实践指导性很强的讲解,让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普及,更是实操手册。
评分读完《新三板市场运作与创新》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一个看似高冷的金融市场,也可以被如此细致和人性化地解读。作者在书中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去描绘新三板的“创新”基因,这一点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他不仅仅停留在对现有制度的介绍,而是深入剖析了新三板在推动科技创新、服务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方面所扮演的独特角色。 书中关于“创新层”的设立及其意义,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作者认为,“创新层”并非简单地是企业业绩的“优等生”,更是代表着新三板市场未来发展方向的“先行者”。他分析了“创新层”企业在融资、并购、股权激励等方面享有的政策红利,以及这些红利如何反哺企业进一步的研发和市场拓展。我尤其对其中关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新三板融资的案例分析,觉得非常有启发。作者通过对比不同行业的创新企业,展现了新三板如何为那些“硬科技”企业提供一个相对宽松和灵活的融资环境,帮助他们突破发展瓶颈。 此外,书中还着重强调了新三板在鼓励企业进行并购重组、资产证券化等方面的作用。作者认为,新三板不仅是企业的融资平台,更是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孵化器”。他通过分析一些成功案例,说明了新三板如何帮助企业通过外部并购实现规模扩张,或者通过引入战略投资实现技术升级。这让我意识到,新三板的市场运作,不仅仅是资金的流动,更是一种资源的整合和价值的重塑。这本书让我对新三板的市场功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不仅仅是交易,更是企业成长的催化剂。
评分我平常的职业是股权投资,对资本市场的各个板块都有一定的了解。拿到《新三板市场运作与创新》这本书,一开始我以为会看到一些比较基础的介绍,但没想到,这本书在很多细节上都展现出了作者的深度思考和前瞻性。作者在书中对于新三板市场的发展趋势,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给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精选层”(现北交所)的解读。作者认为,“精选层”的设立,是新三板市场走向成熟和专业化的重要标志。他详细分析了“精选层”在上市标准、交易机制、监管要求等方面与创新层、基础层的显著区别,以及这些区别如何更好地吸引优质企业,提升市场整体的投资价值。书中还对“精选层”企业的投资价值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通过对企业盈利能力、成长潜力、行业地位等多个维度的评估,为投资者提供了清晰的投资逻辑。 更令我惊喜的是,书中还对新三板市场与港股、美股等成熟资本市场的对比分析。作者并没有简单地进行优劣比较,而是着重探讨了新三板如何借鉴国际成熟市场的经验,同时又结合中国国情,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他对于新三板在服务国家战略、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高度的肯定,并且对未来新三板与北交所的协同发展,给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展望。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新三板市场的广阔前景,以及它在中国资本市场体系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评分作为一名在金融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我接触过各种各样的金融书籍。老实说,《新三板市场运作与创新》这本书,一开始并没有引起我特别的关注,毕竟新三板市场的信息一直都比较分散,而且波动性也较大。但当我深入阅读后,却被书中作者的严谨和细致所折服。 书中在阐述“信息披露”制度这一点上,花了不少篇幅。作者没有仅仅停留在“需要披露什么”的层面,而是深入分析了信息披露的“为什么”和“怎么做”。他详细解读了新三板在信息披露方面的基本原则、披露内容、披露格式以及披露的时间要求,并且结合了大量实际案例,分析了信息披露违规可能带来的后果,以及企业如何建立健全内部的信息披露管理体系。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为企业提供合规性建议的专业人士来说,简直是救星。 此外,作者还对新三板的“监管”体系进行了非常全面的梳理。他从证监会、股转公司到自律监管机构,逐一分析了各个层级的监管职责和监管重点,并且对新三板在创新监管模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方面的努力进行了介绍。书中还探讨了如何平衡监管与市场活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精细化监管,为市场参与者创造一个公平、透明、有序的交易环境。这本书让我对新三板市场的运作有了更宏观、更深入的认识,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交易场所,更是一个受到严格监管、不断完善的金融生态系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