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前线:国际当代摄影艺术家访谈
定价:68.00元
售价:47.6元,便宜20.4元,折扣70
作者:(加)谭浩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1-07-01
ISBN:978780244454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740kg
编辑推荐
摄影是一种视觉语言,要是一张照片能用一种强势、清晰、直白并具有吸引力的方式与人交流,那就是好作品。谭浩编著的《前线(国际当代摄影艺术家访谈)》中收录了17位国际当代摄影艺术家的访谈,每位艺术家都是作者亲自拜访并记录整理的。他们分别为:理查德·海恩斯;黛安娜·桑尼克罗夫特等。
内容提要
摄影是一种视觉语言,要是一张照片能用一种强势、清晰、直白并具有吸引力的方式与人交流,那就是好作品。谭浩编著的《前线(国际当代摄影艺术家访谈)》中收录了17位国际当代摄影艺术家的访谈,每位艺术家都是作者亲自拜访并记录整理的。他们分别为:理查德·海恩斯;黛安娜·桑尼克罗夫特等。
目录
序言前言1 理查德·海恩斯2 黛安娜·桑尼克罗夫特3 格雷格·吉拉德4 艾伦·普拉特5 尼古拉·贝尔6 卡伦·艾雪儿7 拉斐尔·戈尔德切恩8 伊莎贝尔·阿约尔9 伽伯·斯拉思10 玛丽莎·波托丽斯11 艾瑟琳-莱格特12 莎拉·安祖露琪13 孔德&贝弗里奇14 大卫·麦克米伦15 亚历克斯·费希尔16 瑞蒙德·艾普丽尔17 艾佛冈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前线:国际当代摄影艺术家访谈》这本书,还没翻开,光是书名就带着一股子力量感,仿佛能窥见那些在摄影艺术最前沿搏斗的灵魂。我一直觉得,艺术家的访谈,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门,可以直接触碰到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是他们创作灵感的源泉,也是他们面对挑战时的挣扎与坚持。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展现摄影师们在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瞬间时,是如何思考、如何构图,又是如何在按下快门的那一刻,将自己的情感和对世界的理解倾注进去的。当代摄影,尤其是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视觉冲击力极强的时代,总能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挑战我们的认知,唤醒我们沉睡的感官。《前线》这个名字,暗示着这是一群不甘于平庸,敢于突破界限的艺术家,他们或许在探索新的媒介,或许在挖掘新的主题,又或许是在用全新的视角审视我们熟悉的世界。我猜想,书中一定会有不少关于他们如何看待技术革新对摄影创作的影响,以及他们如何在商业与艺术之间寻找平衡的精彩论述。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从中学习到他们的创作哲学,那种对艺术的纯粹追求,以及他们面对质疑和不解时,是如何坚定信念,继续前行的。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次阅读,更像是一次与顶尖艺术家的思想对话,一次深入了解当代摄影艺术脉络的绝佳机会。
评分在我看来,《前线:国际当代摄影艺术家访谈》这本书,其价值绝不仅仅在于展示一些精美的摄影作品,更在于它所披露的那些艺术家们不为人知的创作历程和心路历程。我一直对那些能够用镜头“说话”,并且能够引发深层思考的作品深感兴趣。我想象着,这本书中一定会有不少关于艺术家们如何选择拍摄对象,如何与拍摄对象建立联系,以及如何在瞬间捕捉到最能打动人心的情感的叙述。这种“访谈”式的呈现方式,往往能让我们看到那些光鲜亮丽的作品背后,所付出的辛勤努力和无数次的尝试。“前线”这两个字,在我心中,也代表着一种敢于挑战和创新的精神,这些艺术家们不满足于现状,总是在不断地探索新的可能性,无论是摄影技术的运用,还是艺术观念的表达,都走在时代的浪尖。《前线》这本书,在我看来,就像是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见这些杰出的艺术家们是如何在艺术的海洋中劈波斩浪,如何将他们的思想和情感,通过相机这个媒介,转化为触动人心的视觉语言。我期待从中了解他们如何理解摄影与社会、与历史、与当下生活的关系,以及他们如何用自己的方式,为这个世界留下独特的印记。
评分我拿到《前线:国际当代摄影艺术家访谈》这本书,纯粹是被“国际”这两个字勾起了好奇心。这意味着,我将有机会接触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艺术视野的摄影师们。我想象着,这本书会是一场跨越国界的视觉盛宴,不同的文化土壤孕育出截然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例如,亚洲摄影师的作品,可能更注重意境和留白,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欧美摄影师,则可能更倾向于直接的叙事,或是对社会问题的尖锐批判。我很想知道,当这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们,在进行创作时,他们会受到哪些来自自身文化的影响?又会在与国际艺术界的交流中,产生怎样的碰撞和融合?“前线”这个词,在我看来,也暗示着一种先锋性,一种勇于探索未知领域的精神。我希望书中能够展现这些艺术家们是如何在各自的领域里,不断地挑战传统,突破界限,创造出具有时代精神的新作品。我尤其期待书中能有关于他们如何看待全球化对当代摄影艺术的影响,以及他们如何在多元文化语境下,寻找并表达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的讨论。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是一张藏宝图,等待我去发掘那些隐藏在不同国度、不同心灵深处的艺术瑰宝。
评分坦白讲,我拿到《前线:国际当代摄影艺术家访谈》这本书的时候,最吸引我的其实是那种“访谈”的形式本身。你看,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一张震撼人心的照片,会被它的画面、色彩、主题所打动,但往往也止步于此,很难去想象背后的故事。而访谈,就像是一个卸妆的过程,它能让我们看到摄影师们不为人知的一面,他们的成长经历,他们遇到过的瓶颈,以及他们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将个人情感和时代命题巧妙融合的摄影师充满敬意,他们不只是记录者,更是观察者和思考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挖掘这些艺术家的创作动机,了解他们作品中那些微妙的情感表达,是如何一点点渗透到画面里的。尤其是在当代摄影日益多元化的今天,从纪实到观念,从抽象到具象,各种风格层出不穷,我特别想知道,这些“前线”的艺术家们,是如何在这个光怪陆离的视觉世界里,找到自己的定位,并且用影像发出独特的声音的。书名中的“前线”,在我看来,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前沿,更是思想上的前沿,是他们对当下社会、文化、人性的深刻洞察。我迫不及待地想看看,他们是如何用镜头揭示那些被忽视的角落,又如何用画面引发我们的共鸣和反思。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拿到《前线:国际当代摄影艺术家访谈》这本书,是带着一种“学习”的心态来的。我总觉得,能够站在当代摄影“前线”的艺术家,一定有着非同寻常的眼光和技术。我渴望从他们的经历中汲取养分,学习他们的创作方法,甚至是在遇到瓶颈时,能够从他们的智慧中获得启示。我一直相信,好的艺术作品,不仅仅是技术的堆砌,更重要的是它所承载的思想和情感。我特别想知道,这些艺术家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比如经济压力、灵感枯竭、外界质疑时,他们是如何保持创作的热情和动力的?书中是否会有他们分享的关于如何提升艺术敏感度,如何培养独特观察视角的故事?“访谈”这种形式,让我觉得非常贴近,就像是与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我期待在书中看到那些关于他们如何将抽象的观念转化为具体的影像,如何通过光影、构图、色彩来表达复杂的思想和情感的详细解析。这本书,对我而言,就像是一本武功秘籍,我希望能够从中参悟到一些摄影艺术的精髓,从而在自己的艺术探索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