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与全球金融风险报告(2011)(上下)(J)
定价:168.00元
售价:114.2元,便宜53.8元,折扣67
作者:叶永刚,宋凌峰,张培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6-01
ISBN:978701009943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2.524kg
编辑推荐
《中国与全球金融风险报告(2011)》对宏观金融风险研究从中国的视角出发,分为两个层面。**个层面为国内研究,包括宏观、区域和省份三个子层面。第二个层面是全球层面,研究全球区域和主要国家的风险,将中国的风险和这些国家的风险进行比较,并探讨风险在彼此间的传递状况。本书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宏观金融工程,研究方法是基于公共部门、金融部门、企业部门和家户部门的资产负债表方法和或有权益方法,将历史的资产负债存量信息和金融市场信息结合起来,同时将金融分析和经济分析结合起来,构造宏观金融风险的指标体系,*后从全球和全国的层面对主要国家和国内的省份风险进行比较分析。本书由叶永刚等著。
内容提要
《中国与全球金融风险报告(2011)》对宏观金融风险研究从中国的视角出发,分为两个层面。个层面为国内研究,包括宏观、区域和省份三个子层面。第二个层面是全球层面,研究全球区域和主要国家的风险,将中国的风险和这些国家的风险进行比较,并探讨风险在彼此间的传递状况。
《中国与全球金融风险报告(2011)》共分为2卷,9篇,69章。上卷为中国篇,-2章为中国宏观金融风险的总体分析,第3-13章为篇,研究东部整体和10个省、市的宏观金融风险;4-17章为第2篇,研究东北整体和3个省份的宏观金融风险;8-24章为第3篇,研究中部整体和7个省份的宏观金融风险;第25-37章为第4篇,研究西部整体和13个省、市、自治区的宏观金融风险。下篇为全球篇,第38-47章为第5篇,研究欧洲整体和德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爱尔兰的宏观金融风险;第48-53章为第6篇,研究美洲和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的宏观金融风险;第54-61章为第7篇,研究亚洲和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印度以及中国香港、台湾、澳门地区的宏观金融风险;第62-65章为第8篇,研究中东和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土耳其的宏观金融风险;第66-68章为第9篇,研究非洲和埃及、南非的宏观金融风险;第69章为全球宏观金融风险总论。本书由叶永刚等著。
目录
上卷 中国篇 章 中国宏观金融风险总体研究 第2章 中国宏观金融风险比较研究 篇 东部宏观金融风险报告 第3章 东部宏观金融风险总体研究 第4章 北京市宏观金融风险研究 第5章 天津市宏观金融风险研究 第6章 河北省宏观金融风险研究 第7章 上海市宏观金融风险研究 第8章 江苏省宏观金融风险研究 第9章 浙江省宏观金融风险研究 0章 福建省宏观金融风险研究 1章 山东省宏观金融风险研究 2章 广东省宏观金融风险研究 3章 海南省宏观金融风险研究 第2篇 东北宏观金融风险报告 4章 东北宏观金融风险总体研究 5章 辽宁省宏观金融风险研究 6章 吉林省宏观金融风险研究 7章 黑龙江省宏观金融风险研究 第3篇 中部宏观金融风险报告 8章 中部宏观金融风险总体研究 9章 湖南省宏观金融风险研究 第20章 安徽省宏观金融风险研究 第21章 江西省宏观金融风险研究 第22章 河南省宏观金融风险研究 第23章 湖北省宏观金融风险研究 第24章 山西省宏观金融风险研究 第4篇 西部宏观金融风险报告 第25章 西部宏观金融风险总体研究 第26章 重庆市宏观金融风险研究 第27章 四川省宏观金融风险研究 第28章 贵州省宏观金融风险研究 第29章 云南省宏观金融风险研究 第30章 西藏自治区宏观金融风险研究 第31章 陕西省宏观金融风险研究 第32章 甘肃省宏观金融风险研究 第33章 宁夏回族自治区宏观金融风险研究 第34章 青海省宏观金融风险研究 第35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宏观金融风险研究 第36章 内蒙古自治区宏观金融风险研究 第37章 广西壮族自治区宏观金融风险研究下卷 全球篇 第5篇 欧洲宏观金融风险报告 第38章 欧洲区域宏观金融风险总体研究 第39章 德国宏观金融风险研究 第40章 英国宏观金融风险研究 第41章 法国宏观金融风险研究 第42章 俄罗斯宏观金融风险研究 第43章 意大利宏观金融风险研究 第44章 西班牙宏观金融风险研究 第45章 葡萄牙宏观金融风险研究 第46章 希腊宏观金融风险研究 第47章 爱尔兰宏观金融风险研究 第6篇 美洲宏观金融风险报告 第48章 美洲宏观金融风险总体研究 第49章 美国宏观金融风险研究 第50章 加拿大宏观金融风险研究 第51章 墨西哥宏观金融风险研究 第52章 巴西宏观金融风险研究 第53章 阿根廷宏观金融风险研究 第7篇 亚洲宏观金融风险报告 第54章 亚洲区域宏观金融风险总体研究 第55章 日本宏观金融风险研究 第56章 韩国宏观金融风险研究 第57章 澳大利亚宏观金融风险研究 第58章 印度宏观金融风险研究 第59章 中国香港宏观金融风险研究 第60章 中国台湾宏观金融风险研究 第61章 中国澳门宏观金融风险研究 第8篇 中东宏观金融风险报告 第62章 中东地区宏观金融风险总体研究 第63章 沙特阿拉伯宏观金融风险研究 第64章 阿联酋宏观金融风险研究 第65章 土耳其宏观金融风险研究 第9篇 非洲宏观金融风险报告 第66章 非洲区域宏观金融风险总体研究 第67章 埃及宏观金融风险研究 第68章 南非宏观金融风险研究 第69章 全球宏观金融风险总体研究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中国与全球金融风险报告(2011)(上下)(J)》的厚重感,不仅仅体现在其物理的体积上,更在于其内容所蕴含的智慧与前瞻性。2011年,全球经济在“后危机时代”摸索前行,而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其金融领域的动向牵动着世界的神经。《报告》如同一面多棱镜,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中国金融体系在当时面临的多重挑战。它深入探讨了中国金融机构在不良资产处置、风险管理能力以及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潜在问题,并将其置于全球金融创新的大背景下进行审视。我特别关注报告中关于金融衍生品市场和金融科技(虽然当时这个概念尚未普及,但报告已触及相关领域)的发展及其可能带来的风险。它让我理解到,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也可能孕育新的风险点。报告所提供的宏观视角和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模式,为我理解中国金融体系的复杂性提供了极佳的框架,也让我对金融监管的艺术和科学有了更深的体会。
评分《中国与全球金融风险报告(2011)(上下)(J)》为我打开了一扇深入理解中国金融体系的窗口,让我得以窥见其在2011年所面临的复杂而微妙的局势。报告的叙述方式并非平铺直叙,而是层层递进,将各种金融风险的影响因素抽丝剥茧般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我尤其欣赏报告对中国金融市场结构性改革的探讨,以及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日益增长的影响力所带来的挑战。它并没有提供简单的答案,而是鼓励读者去思考,去权衡。报告对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汇率风险、资本管制松动可能带来的冲击,以及中国金融机构在海外扩张中可能面临的挑战,都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这让我意识到,中国的金融发展并非孤立的事件,而是与全球经济格局紧密相连。阅读这部报告,不仅是对中国金融风险的认知,更是一次对全球经济相互依存性及其复杂性的深刻反思。
评分读罢这本宏大的《中国与全球金融风险报告(2011)(上下)(J)》,内心涌动着一种既沉重又充满启发的复杂情绪。2011年,一个充满挑战与不确定性的年份,全球经济正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艰难复苏,而中国,这个经济体量的巨兽,其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角色与潜在风险,无疑是各国关注的焦点。《报告》以其海量的篇幅,抽丝剥茧般地剖析了当时中国金融体系的结构性问题,从信贷扩张的隐忧到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到影子银行的膨胀,无不触及核心。它并非简单地罗列数据,而是通过深入的分析,勾勒出中国经济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各种金融风险的“脉络图”。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报告对国际金融环境的考量,将其与中国国内的金融动态紧密结合,揭示了外部冲击如何可能在中国经济的薄弱环节引发连锁反应,以及中国自身的金融风险又如何反过来影响全球经济的稳定。它让我看到了中国金融体系的韧性,但也警醒我们,前进的道路上并非坦途,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并进行审慎的政策调控。
评分翻开《中国与全球金融风险报告(2011)(上下)(J)》,仿佛置身于一场关于未来经济走向的深度研讨会,而我,作为一名热切的学习者,正聆听着来自各方的专业见解。报告不仅仅是静态的分析,更蕴含着动态的演变逻辑。它让我意识到,金融风险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2011年的中国,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型时期,传统的增长模式面临挑战,新的增长引擎尚未完全确立。在此背景下,报告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风险,对资本账户开放可能带来的冲击,以及对金融监管的有效性提出了深刻的质疑。它以一种近乎“诊断式”的审视,指出了中国金融体系在应对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格局时可能存在的“短板”。读完之后,我迫切地希望了解,在报告所揭示的风险之下,中国政府和金融机构究竟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又取得了怎样的成效。它激发了我对中国金融改革路径的强烈好奇,也让我对未来经济发展中的“惊喜”与“惊吓”有了更清晰的预判。
评分我必须承认,《中国与全球金融风险报告(2011)(上下)(J)》是一部需要耐心和定力的作品。它以一种学术的严谨性和现实的深刻性,揭示了2011年中国金融领域潜藏的种种风险。报告并未回避那些可能令人不安的议题,例如,它对资产泡沫的警告,对过度借贷的担忧,以及对跨境资本流动的敏感性都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我印象最深的是,报告试图通过对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金融风险进行分类和量化,来描绘出一幅中国金融风险的全景图。它不仅仅关注宏观经济层面,也深入到银行、保险、证券等具体金融机构的运作,剖析了它们在风险管理和合规性上面临的挑战。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反思,在经历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洗礼后,中国金融体系是如何在保持增长的同时,又努力规避新的系统性风险的。这部报告,为我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历史视角,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当下中国金融体系的演进轨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