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 9787506842938

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 9787506842938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书籍国学馆》编委会 著
图书标签:
  • 唐诗
  • 宋词
  • 元曲
  • 古典诗歌
  • 中国文学
  • 诗词鉴赏
  • 文化经典
  • 中华文化
  • 文学名著
  • 选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韵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ISBN:9787506842938
商品编码:29716900293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4-10-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 作者 《中国书籍国学馆》编委会
定价 199.00元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ISBN 9787506842938 出版日期 2014-10-01
字数 页码 270
版次 1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中国书籍国学馆: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套装1-4卷)》精选唐诗宋词元曲各三百首,其中七十多位唐代诗人作品,宋词系晚清朱孝臧本,元曲收录了元曲各个时期的作品,每作品下分别配有注释和赏析,深入浅出的讲解是《中国书籍国学馆: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套装1-4卷)》变得生动有趣,力求使读者通过《中国书籍国学馆: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套装1-4卷)》管窥唐诗宋词元曲之风采。

   作者简介

   目录



;


   编辑推荐

   文摘

   序言



;


繁华落尽,风流尽染:一部穿越千年的文化画卷 在中国浩瀚的文学星河中,唐诗、宋词、元曲犹如三颗璀璨的明珠,各自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共同勾勒出中华民族最动人的风情画卷。它们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历史的回响,是民族情感的寄托,是无数文人墨客才情与命运的写照。本书,并非仅仅是对这些经典名篇的简单收录,而是一次深入的文化溯源,一次与古人精神世界的对话,旨在带领读者穿越千年时光,感受那份独属于东方美学的精致与深邃,体验那份穿越历史的豪情与婉约。 唐诗:盛世的绝唱,家国的悲歌 唐朝,一个在中国历史上辉煌至极的时代,它的繁荣昌盛,它的开放包容,都深深地烙印在唐诗之中。从边塞的雄浑壮阔,到山水的清幽淡雅,从宫廷的歌舞升平,到市井的烟火气息,唐诗以其磅礴的气势、精炼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 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以其天马行空的想象,描绘出庐山瀑布的壮丽,也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情。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以沉痛的笔触,记录了安史之乱的疮痍,流露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深情。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如同一幅幅淡雅的水墨画,将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平和融为一体。白居易的《长恨歌》与《琵琶行》,则以其流畅的叙事和动人的情感,成为千古传诵的爱情悲歌。 本书中的唐诗部分,精选了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并辅以详细的注解和赏析。我们不仅关注诗歌本身的艺术魅力,更深入挖掘其创作背景、时代意义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我们将探讨诗人们如何在时代的洪流中抒发个人情感,如何将家国情怀融入字里行间。从边塞诗的豪迈奔放,到闺怨诗的缠绵悱恻,再到山水诗的空灵意境,读者将有机会全面领略唐诗的多样风格和深厚底蕴。我们希望通过对唐诗的品读,让读者感受到盛唐气象的恢弘,也体会到盛世背后潜藏的无奈与悲凉,重温那些激荡人心的诗篇,感受那个时代文人的风骨与担当。 宋词:婉约的低语,时代的挽歌 如果说唐诗是盛世的绝唱,那么宋词便是乱世的低语,更是那个时代文人心灵的深刻写照。宋朝,一个经济文化高度发达但军事积弱的王朝,其历史的复杂性、社会的变迁,都凝聚在婉约细腻的宋词之中。宋词以其音乐性、抒情性,将情感的细微之处展现得淋漓尽致。 苏轼的豪放,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写尽了英雄的壮志与历史的沧桑。而李清照的婉约,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则将女性的细腻情感、国破家亡的哀愁,刻画得入木三分。辛弃疾的词,既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壮怀激烈,也有“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凄凉无奈。柳永的词,则以其通俗流畅的语言,描绘了都市的繁华与人间的悲欢。 本书的宋词部分,将带领读者进入一个情感的细腻世界。我们将品味苏轼的豁达与浪漫,感悟李清照的凄美与坚韧,体会辛弃疾的家国情怀与壮志未酬。词牌的选择,涵盖了从婉约到豪放的各种风格,从小令的精巧到长调的宏伟。我们不仅会解析词句的含义,更会探讨词人们在词中寄托的个人情怀、社会理想,以及宋朝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通过对宋词的赏析,读者将有机会深入了解宋代文人的内心世界,感受那个时代的复杂情感,体会词语在音乐的伴奏下所能达到的艺术高度。我们将沉浸在词语的韵律中,感受那份细腻的情感,品味那份独特的东方韵味。 元曲:市井的活力,人间的烟火 元曲,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在唐诗宋词的辉煌之后,以其鲜活的生命力,为中国文学注入了新的血液。元曲更加贴近市井生活,语言更加通俗易懂,情感更加直率热烈。它融合了民间的歌谣、说唱艺术,具有强烈的音乐性和戏剧性。 关汉卿的《窦娥冤》,以其悲壮的情节和深刻的社会批判,成为元杂剧的代表作,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公。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用极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萧瑟的秋日景象,却饱含着游子思乡的无限愁绪。白朴的《梧桐雨》,则以其缠绵的爱情故事,展现了元曲的叙事能力。 本书的元曲部分,将展现元曲的独特魅力。我们将品味元曲的质朴与直白,感受元曲的活力与热情。从关汉卿的社会批判,到马致远的意境描绘,再到张可久的抒情小令,读者将有机会领略元曲的多样面貌。我们不仅会分析元曲的语言特点、结构形式,更会探讨元曲的社会背景、创作目的,以及其对后世戏剧和文学的影响。通过对元曲的品读,读者将有机会看到一个更加真实、更加鲜活的古代中国,感受市井的风情,体验人间的烟火,理解文学如何从文人雅士的书斋走向更广阔的舞台。我们将沉浸在元曲的韵律与唱腔中,感受那份生机勃勃的力量。 文化的传承与时代的印记 《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不仅仅是对文学经典的汇集,更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一次深刻梳理和呈现。这三类文学形式,各自代表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文人群体的精神风貌。唐诗的盛世气象,宋词的细腻深情,元曲的市井活力,共同构建了中华文化的宏伟画卷。 本书旨在通过对这些经典作品的深入解读,让读者不仅能够欣赏到文字本身的艺术之美,更能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历史背景和时代精神。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梳理,让读者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到古代文人的智慧与情怀,认识到文学作为一种精神载体,如何跨越时空,连接古今,传递着永恒的情感与思想。 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扇窗,一扇通往古代中国精神世界的窗。在这里,你可以听到盛唐的鼓角争鸣,可以感受到宋朝的温婉低语,可以听到元代市井的喧嚣与欢歌。你将与李白共饮杯中酒,与杜甫一同忧国忧民,与李清照一同感怀身世,与关汉卿一同为弱者发声。 这是一次文化的探索之旅,一次心灵的洗礼。在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让我们放慢脚步,沉浸在这些千古绝唱之中,感受那份穿越时空的宁静与力量。让唐诗宋词元曲的智慧与情感,滋养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传承这份宝贵的中华文化遗产。本书期望能成为连接您与古人的一座桥梁,让您在品读这些经典的同时,也找到属于自己内心的共鸣与启迪。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对元曲略有涉猎的爱好者,我必须说,这套书对元曲的呈现方式,可以说是抓住了其通俗、活泼、带有强烈市井烟火气的特点。不同于唐诗的典雅和宋词的含蓄,元曲那种直抒胸臆、甚至带着几分“泼辣”的表达方式,在这本书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我特别喜欢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小令,比如描述市井百态、爱情纠葛的段落,语言直白却又妙趣横生,读起来让人忍不住会心一笑。编者似乎深谙元曲的“戏味”,在选篇时兼顾了文采与趣味性,使得元曲部分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反而充满了生命力和戏剧张力。每段曲文后面附带的背景介绍,虽然简短,却点明了其在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地位,帮助读者快速理解曲子的内涵。这本书成功地将元曲从“高雅”的象牙塔中解放出来,让它回归到它本应有的、与百姓生活紧密相连的姿态。

评分

这本书的整体编辑质量,从纸张的选择到印刷的工艺,都体现出出版方对传统文化应有的敬重。拿到书本时,那种略带纹理的纸张触感,使得墨色呈现出一种温润的光泽,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有强烈的反光刺激眼睛,对保护视力十分友好。而且,这本书的装帧坚固耐用,无论是经常翻阅还是携带外出,都不易造成书脊的损坏,这对于我这种喜欢在咖啡馆或公园里阅读的读者来说,是非常实用的优点。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一些争议性较大或版本不一的篇目,似乎采用了更为严谨的考据结果进行标注,体现了极高的学术态度,这让这本书不仅具有普及价值,也兼具了一定的收藏价值。在如今这个追求快速消费的时代,能看到这样一本如此用心打磨的实体书,实在是一种难得的享受,它让人愿意慢下来,细细品味每一个字句。

评分

这本诗词选集简直是古典文学爱好者的福音,装帧设计透露着一股雅致的书卷气,拿在手里就能感受到沉甸甸的文化底蕴。我尤其欣赏它在选目上的独到眼光,并没有一味追求那些被过度引用的“烂熟于心”的名篇,而是巧妙地穿插了一些韵味悠长、却不那么广为人知的佳作。比如,读到某位初唐诗人笔下描绘边塞风光的那几句,那种苍凉阔大、气象万千的意境,一下子就把我从日常的琐碎中抽离出来,仿佛身临其境,听到了大漠孤烟直的号角声。编者在注释上也做得非常到位,对于一些生僻的字词和典故,解释得清晰明了,既保留了古文的韵味,又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让即便是刚接触古典诗词的读者也能轻松领略其中的精妙。这本书的排版也相当讲究,留白得当,字体选择古典又不失现代的清晰度,让人在阅读过程中心情十分舒畅,丝毫没有阅读压力。它更像是一本可以常伴左右的“精神茶点”,随时翻开都能品味到不同时代文人墨客的心绪与风骨。

评分

我个人更关注的是这种综合性选本如何平衡不同时代和不同体裁的篇幅。这本书的处理方式非常巧妙,它没有让任何一个朝代或任何一种体裁成为绝对的主导,而是做到了和谐共存、相互映衬。唐诗的雄浑、宋词的细腻、元曲的直率,三者在阅读的接力中形成了一种富有张力的对话。比如,读完一首唐代边塞诗的豪迈后,紧接着一篇宋词的闺怨,情绪的转换是如此自然而又充满对比冲击力,这极大地丰富了读者的情感体验层次。这种编排结构,实际上是在潜移默化中教会读者如何欣赏中国古典文学的丰富性和多面性。它不是简单地堆砌名篇,而是提供了一种结构化的阅读路径,引导读者去理解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心境的变化是如何映射在文学创作中的。这本书无疑是了解中国古典诗词发展脉络的最佳入门工具书之一,它的价值远超其篇幅所能承载的文字量。

评分

我最近沉迷于宋词那种婉约缠绵的风格,这本书在这方面的收录堪称经典中的典范。它不仅收录了李清照、秦观这些大家脍炙人口的篇章,更难得的是,还精选了许多探讨女性细腻情感和闺阁愁绪的小令,那些文字如同一泓清泉,洗涤着现代人浮躁的心灵。特别是某一首描写秋日登高远望的词作,作者将个人的孤寂感与天地间的萧瑟之美融为一体,那份“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惆怅,读来令人心头一紧,仿佛作者的叹息就在耳边萦绕。细节之处见真章,书中的断句和换行处理得非常科学,完美地体现了宋词特有的音律美和节奏感,我尝试着轻声吟诵了几遍,那种抑扬顿挫的韵律感,远比死记硬背的课本要来得生动和有感染力。这不仅仅是一本选本,更像是一本宋代文人内心世界的“情感百科全书”,让人在字里行间触摸到历史的温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