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萤火虫在中国
定价:42.0元
作者:付新华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3-01
ISBN:978755610633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让见过萤火虫的人重温童年的微光,让没有见过萤火虫的人弥补缺憾城市里的灯火明亮,有谁还记得你曾经燃烧发亮?萤火虫正在消失,也因此这个夏天萤火虫变得越来越热门,微博上有些生活达人列出一生不得不做的10件事,其中之一就是去看萤火虫。这本书不仅对萤火虫有科学有趣的描述,还有大量萤火虫的美丽图片。阅读本书,正好可以缅怀我们童年中消失或者缺失的萤火虫。
2、*的萤火虫读本。付新华教授是研究萤火虫的**人,他发现并命名了雷氏萤、武汉萤、穹宇萤等多种萤火虫,还成立了**一家萤火虫环保组织“萤火虫自然保护研究中心”。十三年来,他坚持萤火虫研究和考察,这本书可以说是他十三年来研究和考察的结晶。 3、当今*热的动保环保话题萤火虫是非常重要的环境指示生物,萤火虫的存亡直接和我们的生存环境息息相关。保护萤火虫就是保护环境,动保环保是社会现今的热门话题,也是主要的正能量生发点。这本书能吸引到希望为动保环保出一份力,倡导微公益的读者群。
4、*美科普书本书采用特种纸双封面,内外封荧光色专色印刷。整本书的设计聘请外知名设计师孙俊良先生倾力呈现,以为读者考虑的角度进行编排,在细部又有令人耳目一新的独特设计。
内容提要
◆ 让见过萤火虫的人重温美好,让没见过萤火虫的人弥补缺憾。
◆ 你冲破了黑暗的束缚,你微小,但你并不渺小, 因为宇宙间的一切光芒,都是你的亲人。——泰戈尔《萤火虫》
《萤火虫在中国》是中国萤火虫研究人付新华教授十三年来的研究结晶。一本的萤火虫读本,有故事,有情怀,有诗意,带你走进梦幻般的萤火虫世界。
作者回忆了自己初见萤火虫的,在天台山、西双版纳、海南等风景优美的地方寻找、考察萤火虫的美好经历,以及十三年来不减丝毫热情的萤火虫研究之旅。同时,书中还有种类全的萤火虫科普资料、实用的萤火虫摄影指南,各种美轮美奂的萤火虫大片。
《萤火虫在中国》既是记录,也是怀念。透过这些朴实的文字和美丽的图片,可以看到作者对萤火虫,这些故乡、童年中闪烁的微光的挚爱与怀念,以及对萤火虫正在消失的现状的忧虑。
目录
作者介绍
付新华
与萤火虫“一见钟情”的诗意学者,青岛人,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副教授。自2000年起,致力于萤火虫的考察与研究,是中国个萤火虫博士,发现并命名了雷氏萤、武汉萤、穹宇萤等多种萤火虫。近年来,因痛感萤火虫数量的锐减,积极投身萤火虫保护事业,通过讲座、著述、摄影等形式,向公众传达科学赏萤、保护萤火虫栖息地的理念,并成立一家萤火虫环保组织“萤火虫自然保护研究中心”,被誉为中国萤火虫研究和保护人。
文摘
自序:
每个晚上,萤火虫都在跳无声的舞 每个晚上,萤火虫都在跳无声的舞,而我便是那的观众。萤火虫跳得畅快,我看得也痴迷。
我们在无休止地追求富足的物质生活时,萤火虫却不知在什么时候被遗忘,被放逐了。曾在黑夜中御风而行的微光,如今已被霓虹市光所取替。曾频繁出现于唐诗宋词中的小家伙,现在只能在昆虫词典中找到它们的身影……不知不觉间,由于我们的无知,它们被无情地弃置于黑暗的角落,我们渐渐忘记了它们曾带来的美好时光。现在,有些生活达人列出一生中要做的十件事情,其中之一竟然便是看漫天的萤火。观看萤火虫,在古人是一种日常乐趣,而现在竟成了一种。我是如何与萤火虫结缘,又是如何坚持研究萤火虫十二年的呢?周围很多人都曾这样问我。十二年里,有很多难以尽数的感慨和故事,萤火虫成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每年只有寻萤的时候开心:调完课后,打包行李,收拾装备,跳上火车,吹着口哨,心情像鸟一样在空中扑腾。到达目的地,我就问附近的老乡,见过萤火虫没有。小时候,我从没见过萤火虫,为此总觉得自己的童年是不完整的。那些有萤火虫记忆的人则不一样。老乡们一说起萤火虫就很兴奋,仿佛又回到过去,提着鸡蛋壳或折纸做成的萤火灯笼,或是戴着里面塞满了萤火虫、闪闪发光的南瓜藤项链,或是恶作剧般地将萤火虫捏死抹在小伙伴的脸上,小女孩则将萤火虫放入蚊帐中甜美入梦……他们带着一种美好的怀旧之情诉说着。而我听了之后,也像是进入了他们的童年,在夜幕下,在河边,追逐着萤火。
这些年来,开心的莫过于发现新的萤火虫物种,震撼的是有一次竟目睹成千上万只萤火虫在空中飞舞,郁闷的是经常会碰到的寻萤而未果,害怕的是寻萤途中碰到毒蛇,倒霉的是为观萤失足掉进粪坑和鱼塘……有时候,我就像一只萤火虫,每一次野外考察都像是一次夜间求偶,看到前方的一丝光亮,就满怀希望飞过去,遇到的却是昏黄的灯……当然,也会遇到提着小橘灯的小女孩。序言
初读《萤火虫在中国》的契机,纯粹是源于我对这个名字本身的好奇。萤火虫,这两个字总带着一种朦胧的美感,似乎承载着童年的夏夜,那些微弱却执着的光芒。而“在中国”,则赋予了这个意象一种地域性的、具体的色彩。我总觉得,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自然科普的书,它可能藏着作者付新华先生对这片土地的深情观察,对某种细腻情感的捕捉。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引领我走进一个与众不同的视野,去发现那些隐藏在日常角落的、不为人知的生命律动。或许,它会像萤火虫的光一样,点亮我心中某些沉寂的角落,引发我对自然、对生活更深层次的思考。我希望作者能用一种温柔而富有洞察力的笔触,描绘出那些关于萤火虫的故事,让我在阅读中,也能感受到那份自然的纯粹与生命的韧性。这本书的名字,本身就是一首诗,承载了太多美好的想象,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看看里面究竟藏着怎样的惊喜,是否能满足我对于“中国”和“萤火虫”这两个词汇所勾勒出的所有美好联想,是否能带给我一场心灵的洗礼。
评分《萤火虫在中国》带给我的,是一种久违的“发现感”。付新华先生的文字,充满了探索的乐趣,仿佛他在为我们打开一个全新的、被忽视的世界。我惊喜地发现,原来我们身边,竟然隐藏着如此丰富多样的萤火虫种类,它们有着各自独特的生活习性、求偶方式,甚至闪烁的频率。这种探索的乐趣,不仅仅在于知识的增长,更在于一种智力上的挑战与满足。作者用一种循循善诱的方式,引导我们去观察、去思考,去发现那些肉眼难以捕捉的奥秘。我仿佛变成了一名小小探险家,跟着付新华先生的指引,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寻找那些点点星光。这种阅读体验,是非常独特的,它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信息,更是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构建过程中。这本书,让我对“好奇心”这个词有了更深的理解,它告诉我,只要我们愿意去发现,生活处处皆是惊喜,处处皆有值得探索的奇迹。
评分读完《萤火虫在中国》,我久久不能平静。付新华先生的笔触,有一种穿透表象的力量,他不仅仅在写萤火虫,更是在写一种生命哲学。我看到了那些微小生命在残酷的自然环境中,如何为了生存、为了繁衍,用尽全身的力量去闪烁、去传递信号。这种坚持,这种对生命的执着,让我深感震撼。在人类社会日益喧嚣、物质至上的今天,重读这些关于萤火虫的故事,仿佛是一种回归,一种对生命本质的重新审视。我开始反思,我们是否也在某种意义上,丢失了自己生命中最纯粹的光芒?付新华先生并没有直接灌输大道理,而是通过对萤火虫生命历程的细致描绘,引发读者自己去思考。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写作方式,恰恰是最动人的。这本书,不仅仅让我增长了知识,更让我获得了一种精神上的启迪,一种对生命意义的深刻领悟。它让我明白,即使是微弱的光芒,在黑暗中也能指引方向,也能传递希望。
评分翻开《萤火虫在中国》,映入眼帘的并非预想中的纯粹自然描绘,而是付新华先生以一种极其生动、甚至有些江湖气的叙述方式,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他的文字,仿佛自带一种温度,让那些原本可能显得枯燥的科学知识,变得鲜活有趣。我尤其喜欢他对某些场景的细节描写,比如夏日午后,知了不知疲倦地鸣叫,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泥土和青草混合的味道,而就在这看似平凡的背景下,那些小小的发光精灵便开始了自己的表演。付新华先生的笔触,并没有流于泛泛而谈,而是深入到萤火虫的每一个生命阶段,从幼虫的隐秘生活,到成虫的闪烁求偶,他都用一种近乎故事化的语言娓娓道来,仿佛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微观的奇妙世界。我感受到了作者在文字中洋溢的热情,他对待这份研究,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像是一种热爱,一种对生命奥秘永不停歇的探索。这本书,无疑为我对“科普”这两个字的认知,打开了新的维度,它证明了科学也可以如此富有诗意和温度。
评分《萤火虫在中国》给我最深刻的冲击,并非它在科学上的严谨与详实,而是它所传递出的一种关于“地方感”的强烈意识。付新华先生的文字,不仅仅是在介绍一种生物,更是在描绘一个生态系统,一个与特定地域文化紧密相连的生命故事。我能感受到,作者对中国这片土地上,每一个角落的萤火虫种群,都有着细致入微的了解。从南方的湿润水乡,到北方的广袤平原,他仿佛用脚步丈量着这片土地,用眼睛捕捉着不同地域下,萤火虫生命节律的微妙差异。这种“地方性”,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科普读物,更像是一份珍贵的田野调查报告,一份对中国自然遗产的深情告白。我开始思考,我们口中的“中国”,究竟意味着什么?除了壮丽的山河,还有这些微小却重要的生命,它们如何与我们的历史、文化,甚至生活方式交织在一起?付新华先生的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通往理解“中国”的另一扇门,让我看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看到了生命多样性的独特魅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