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未决赔款准备金评估的随机性模型与方法
:38.00元
售价:26.6元,便宜11.4元,折扣70
作者:张连增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2-01
ISBN:9787504948458
字数:
页码:27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22kg
《未决赔款准备金评估的随机性模型与方法》研究非寿险业务未决赔款准备金评估的各种随机性模型与方法,这一专题是当前国际精算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当前在国际精算实务中,对未决赔款准备金的估计已经开始涉及佳估计及估计区间的概念,而为了从理论上阐述这些概念,就需要深入研究未决赔款准备金评估的各
种随机性模型与方法。《未决赔款准备金评估的随机性模型与方法》基本上涵盖了当前国际精算研究中未决赔款准备金评估随机性模型与方法的各个分支,并对已有文献进行了系统整理。
张连增,男,南开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精算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学研究专长:精算理论、非寿险精算。
1996年毕业于南开大学数学系,获随机过程方向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开始在南开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工作,至l998年底通过美国寿险精算学会精算考试l00系列ll门课程。面向精算硕士生和本科生开设众多精算专业课程,自2000年后教学研究专注于非寿险精算。在精算理论研究方面,侧重于随机过程在金融保险中的应用和现代精算风险理论。
作为访问学者,曾应邀访问香港大学统计精算学系、香港友邦保险公司、墨尔本大学精算研究中心、加拿大Waterl00大学统计精算学系等机构。
1 基于流量三角形的损失准备金评估
关于未决赔款准备金这一概念,在国外文献中有几种不同的名称,如0ut.standing Claims Liabilities、Claims Reserves、Loss Reserves等。相应地,准备金评估也有多种名称,如Estimation(or Prediction)of Outstanding Claims Liabilities、Claims Reservin9、Loss Reservin9等。需要指出,出于概念上的严谨性,Hess和Schmidt(2002)对估计(Estimation)与预测(Prediction)加以区分:对模型参数可以估计,但对未决赔款准备金变量需要预测。
本章首先通过数值实例对传统链梯法进行直观性的介绍。然后借助于流量三角形的进展模式这一概念,进一步介绍与链梯法相关联的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归结到一般形式下的Bornhuetter—Ferguson方法的各种变形。
1.1 传统链梯法简介
链梯法是评估未决赔款准备金的常用的方法,它通过对历史数据的进展趋势进行分析,选定赔款的进展因子,进而预测赔款的进展趋势和损失,是评估未决赔款准备金基本的方法。在链梯法中,其基本假设是每个事故年的赔款支出具有相同的进展模式,也就是说,在预测未决赔款时,每个事故年使用的进展因子相同。这种方法间接地考虑了赔付成本变化率,即假设将来的赔付成本变化率是过去的加权平均数。如果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就应该慎重使用链梯法。在根据链梯法评估未决赔款准备金时,既可以使用已决赔款数据,也可以使用已报案赔款数据,相应地,这两种链梯法被称做已决赔款链梯法和已报案赔款链梯法,这两种方法的原理是一样的,因此下面仅介绍已决赔款链梯法。
……
从读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对“不确定性”的处理方式。在“未决赔款准备金评估”这个特定领域,不确定性是其本质属性。而“随机性模型”正是应对这种不确定性的利器。我注意到书中对于不同随机模型的选择和构建,有着非常详尽的讨论,这让我意识到,并非任何一个模型都适用于所有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型至关重要。我尤其感兴趣的是,作者是如何将这些数学模型与现实世界中的复杂因素,比如经济周期、法律法规变化、甚至不可预见的风险事件联系起来的。这需要深厚的行业洞察力和模型构建能力。我猜测,书中提供的“方法”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指导,可能还包括了一些如何进行模型校准、参数估计以及结果解读的实用技巧。这本书的价值,我想在于它能够帮助读者建立起一种“定量思维”,学会用更科学、更严谨的方式去理解和管理保险业务中的风险,从而做出更稳健的决策。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的“体系化”和“前瞻性”。作者并非简单地罗列一些孤立的模型,而是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框架,从理论基础到实际应用,层层递进。尤其是在“随机性模型”的章节,我感觉到作者并非止步于已有的成熟模型,而是可能在探索更先进、更具适应性的方法。对于“未决赔款准备金评估”这样高度依赖历史数据和未来预测的领域,引入创新的随机性模型,无疑是提升评估精度和风险管理能力的关键。我个人对书中可能探讨的“方法”部分尤为期待,因为理论再优美,最终也需要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践。我猜测,作者可能提供了一些算法、计算方法,甚至是一些软件工具的建议,来帮助读者将模型应用于实际的准备金计算。这本书的出版,我相信对于推动整个行业在风险评估方法上的进步,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它不仅仅是为从业者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更可能引领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评分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这本书的,当时正对金融风险管理领域产生浓厚兴趣。书名中的“随机性模型”几个字立刻吸引了我,因为它直接触及了我一直以来感到困惑的核心问题:如何在不确定的未来中做出可靠的预测。这本书的论述,特别是关于“未决赔款准备金评估”的部分,以一种我从未想象过的方式,将抽象的理论模型与具体的行业实践相结合。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复杂数学概念时所表现出的耐心和清晰度。即便某些章节涉及高深的概率论和统计学知识,作者也能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循序渐进的讲解,让非专业读者也能有所领悟。我猜测,书中一定包含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案例分析,用以展示这些模型是如何在真实的保险业务中发挥作用的。例如,如何利用历史赔款数据,结合各种外部因素,构建出能够反映未来赔款分布的随机模型。这本书的价值,我想在于它不仅提供了方法,更传递了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教导我们在面对不确定性时,如何运用严谨的工具来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评分读这本书的过程,更像是一场与数学和逻辑的深度对话。作者在“随机性模型”部分的讲解,让我看到了理论的强大力量。例如,书中对于泊松过程、布朗运动等概念的引入,虽然不是全新的知识,但其在未决赔款准备金评估场景下的应用,却显得尤为独特和精妙。我注意到作者在解释这些模型时,不仅给出了数学公式,还着重于它们背后的统计学意义和实际应用。这种“由表及里”的讲解方式,大大降低了理解门槛,即便我没有深厚的数学背景,也能从中窥探到模型是如何捕捉和模拟不确定性因素的。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似乎还探讨了不同模型的优劣以及适用场景,这对于实操层面的决策者来说,无疑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我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保险公司精算师们如何在海量的数据和复杂的变量中,运用这些模型来做出审慎的准备金计提。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罗列,更是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论的呈现,其价值远超于表面文字。
评分初次翻开这本书,我被其严谨的学术氛围所吸引。封面的设计简洁而专业,预示着内容的高度专业性。尽管我并非精通精算领域的专家,但书中对于“未决赔款准备金”这一核心概念的阐述,却让我逐渐理解了其中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作者似乎深谙此道的精髓,用一种抽丝剥茧的方式,将一个看似晦涩的财务概念,逐步展现在读者面前。我特别关注到其中关于“随机性模型”的章节,这部分内容在我看来是全书的亮点。如何量化和管理潜在的未知风险,在保险行业中是至关重要的。书中对各种随机过程的引入和解释,虽然有些地方需要反复咀嚼,但其背后所蕴含的数学工具和逻辑推理,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我猜测,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可能提供了许多实用的方法和工具,来帮助从业者更准确地预测和评估未来的赔款。即使只是浅尝辄止,我也能感受到作者深厚的专业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对于想要深入了解保险精算领域,尤其是风险准备金评估的读者而言,这本书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财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