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 正版食货志菜谱书家常菜做法+煲汤食谱营养烹饪书籍大全 入门美食养生炒菜做饭教程美食文化书籍

新品 正版食货志菜谱书家常菜做法+煲汤食谱营养烹饪书籍大全 入门美食养生炒菜做饭教程美食文化书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临池学书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7649562
商品编码:29707721044
丛书名: 食货志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8-05-01

具体描述

书名:食货志                    作者:邓士玮                   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定价:49.8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8年5月
页数:250 包装:平装 ISBN978-7-5576-4956-2

推荐1:有趣、有料、有范儿,还好吃的食物百科

           这本《食货志》不但有内涵丰富的食物变迁故事、令人垂涎三尺的图片、可爱的手绘插图,还有作者实做并改进的详细食谱,带你品味世界各地的饮食风情。

推荐2:人生的路上,总要尝尝未尝过的滋味

           味道的秘密、情感的记忆、世事的变迁因为食物才得以留存。颜色、气味、味道,一碗白米饭、一盘子卤味、一份牛排构成了你忘不了的记忆和行走的动力……

One欧洲美食寻故之旅

汉堡为什么叫作汉堡     002

蒙古骑士屁股下的那块牛肉         004

汉萨同盟         005

11美分的汉堡排    007

绞肉机的发明         012

汉堡包到底是谁发明的         013

完美汉堡运动         015

在家制作米其林星级“完美汉堡”     015

 

老上海记忆中的法国菜:蜗牛与烙蛤蜊     020

海派西餐         023

红房子与烙蛤蜊     026

在家做出法式焗蜗牛与烙蛤蜊     028

 

轻松胜过专业厨师的料理:牛排         032

如何选牛排     035

湿式熟成与干式熟成     039

牛排的烹调     041

在家做出惊人的专业级牛排         043

 

西班牙地中海风情食物:美乃滋         047

战争与美乃滋         048

超爱美乃滋的西班牙人         053

自己在家也可以做美乃滋     054

 

赌场的待客之道:总汇三明治     058

价格贵的三明治         059

“总汇”三明治原来是“总会”三明治     060

在家做经典总汇三明治         067

 

罗马帝国与罗勒青酱     070

伟大的古罗马         071

热那亚人喜爱的印度神草     072

热那亚青酱     075

在家做出美味的热那亚罗勒青酱         075

 

画家笔下的那抹红:意式生肉冷盘     080

唐朝时期的刺身     081

其他地方的生肉料理     082

向画家致敬的生肉冷盘         083

在家制作西西里金枪鱼卡巴乔     087

 

的法式美味:勃艮第红酒炖牛肉         089

悲惨的法国农民     090

法国高级餐厅里的农家饭     092

现代法国料理之父——埃斯科菲耶     094

人类吃的牛肉料理         095

高级料理的姿态     097

在家做出勃艮第红酒炖牛肉         099

 

 

Two亚洲美食寻故之旅

世界上并没有正宗的日本拉面     104

引发排队狂潮的日式拉面     105

日式拉面竟然是中华料理     106

不计其数的日式拉面     107

泡面是台湾人发明的     109

日式拉面的新奇之旅     111

在家煮美味的日式拉面         112

 

是“饼”,也是“馄饨”:乌龙面         119

关于乌龙的几个含义     120

饂饨专门店不是卖馄饨面的         122

古代的面条叫作“饼”         123

唐朝传入日本的馄饨可能是面条         125

赞岐乌龙面     126

在家做日本乌龙面         129

 

让印度人莫名其妙的料理:咖喱         134

印度的香料历史     135

英国人发明了“咖喱”         137

印度的葛拉姆马萨拉     138

其他地方的美味咖喱     140

解密咖喱香料的配方     143

咖喱好吃的关键     147

在家做出超美味的咖喱         148

 

卤味的精髓:卤水十三香与香料         154

复合香料         157

卤水十三香     158

用异域香料来创造自己的十三香         160

“药性”问题         161

除了卤水,十三香还能做什么     162

卤味美味的秘密     162

食材的卤泡时间对照表         165

火力与调味变化     167

在家做出美味的十三香卤味         168

 

人与火的战斗之歌:烤肉     172

如何选择木炭与生火     174

火力与技巧     174

如何判断肉熟了没         175

多姿多彩的香料是烤肉的好朋友         176

腌制与另类搭配     177

完美的烤肉派对菜单     178

 

世间真有扬州鹤:扬州狮子头     188

狮子头的起源:京杭大运河         188

钱多事少离家近的美差         190

关于狮子头的各种传说         191

在家做扬州狮子头         193

 

回味妈妈的味道:王宣一家传牛肉     197

令人怀念的美食家         198

赤油浓露的红烧牛肉     199

在家做出家传红烧牛肉         202

Three柴米油盐里的生活智慧

鲜味的科学     206

鲜味的美妙化学作用     208

糖无法取代味精     210

含有鲜味物质的食材     211

如何提鲜味     213

 

食材购买指南         214

香料         214

油、盐、酱、醋、酒     214

奶油与奶酪     228

米、面、杂粮         229

 

料理之魂:高汤     234

食材的选择与预处理     236

火力大小与清汤、白汤         241

适当补充蒸发掉的水分         242

 

人间至味不过一碗白饭         245

日本料理的煮饭方法     247

在家用电饭煲煮出日式白米饭     248

       汉堡为何叫作汉堡?咖哩是不存在于印度的料理?牛排为何是业余厨师容易胜过厨师的菜色?中东烤肉沙威玛和突厥人的神秘关系?连大厨也不懂的鲜味的科学?本土大米如何做比日本吃到的白饭还好吃?作者以诙谐幽默的笔法,向我们介绍数十种熟悉却不知道来由的食物,让我们用阅读故事的眼光来看待餐桌上的食物。了解食物的前世今生,了解每道食物背后的历史和地理背景、生产流程、烹调等,能让我们改变生活的质感,燃起对“过日子”的热爱。

       邓士玮,台湾美食网站食货志。大学时主修历史,很喜欢把一个东西的来龙去脉搞清楚,当作跟人家聊天的素材。喜欢自己动手做饭吃,喜欢研究食物背后的故事与理论。2014年开始撰写美食心得,并创建了食货志网站,有一众忠实的阅读者。

 

在家制作米其林星级“完美汉堡”

 

很多米其林星级主厨会在自己的餐厅中推出“完美汉堡”。完美汉堡并没有一个标准,主要是从主厨的眼光来认定所谓完美汉堡应该有的元素,进而呈现给顾客。不过一般来说完美汉堡具备几个重点:优质的食材、精致的烹调、高昂的售价。

去餐厅吃一份完美汉堡当然价格不菲,不过只要掌握了制作完美汉堡的重点,完全可以在家里做出属于自己的完美汉堡。首先就是肉馅的主角──汉堡排,完美汉堡的肉排重点就是“用的牛肉制作,用对待牛排的方式对待”。

我想正常人都不会用厚重的香料与配料来“虐待”一块的牛排吧,所以不需要考虑汉堡肉馅中要不要加香料、鸡蛋、洋葱碎、面包粉等配料。只要一块上好的牛肉,绞碎或切碎后用天然海盐或几滴伍斯特郡酱(Worcestershire sauce)调味就足够了。

伍斯特郡酱是1838年由英国药剂师约翰·惠利·李(John Wheeley Lea)和威廉·亨利·派林(William Henry Perrins)在伍斯特郡的郡府伍斯特发明的综合酱汁。

一般牛排馆中常见的“梅林辣酱油”就是这种酱汁的仿制品。不过现在市面上不难买到正牌的英国Lea&Perrins;伍斯特郡酱,随便买一罐来用就对了。

完美汉堡的第二个元素是圆面包。一般的汉堡用普通的圆面包,而多数高档完美汉堡用的是法式的布里欧修面包(Brioche)。布里欧修的奶油与糖含量非常高,为了让奶油能够与其他原料混合,又加入了大量的鸡蛋扮演乳化剂的角色,这使其大多被归在甜点的行列里。有些人觉得这种奶油软面包不太健康,不过话说回来,我们想要做的是一个完美汉堡,而不是健康汉堡,健康的事情就留给营养师吧。

就是酱料与生菜,既然完美汉堡的肉饼跟牛排相近,那么自然要搭上合适的酱汁与生菜。酱汁可以用经典的红酒蘑菇酱或是手打美乃滋,不过我个人比较喜欢烟熏口味的美式烤肉酱,而生菜则改用更漂亮爽脆的罗曼生菜才有豪华感!

食材

A.布里欧修风圆面包(四个)

高筋面粉:250克/奶油:27克/牛奶:77克/无糖鲜奶油:77g/蛋液:46g/细白砂糖:27g/海盐:3g/发酵粉:3g

真正的布里欧修面包要用到中种法或水解法,让牛奶与部分面粉形成一个面糊,长时间静置后,部分面粉分解淀粉结构,然后再加入其他材料揉成面团。但为了吃汉堡这样做太花时间,所以我们改成具有布里欧修风格的面团即可。

将除了奶油之外的其他材料加入搅拌机揉成面团,然后加入奶油揉到面团可以拉出薄膜的程度。面团包上保鲜膜放在温暖处发酵一个小时。

之后将面团平均切分成四个圆形面团,再将面团置烤盘上,覆盖涂油保鲜膜进行发酵,直到面团膨胀至两倍大。将发酵好的面团刷上蛋液(食谱分量外)放进185℃烤箱中烤,15分钟烤至表面金黄即可出炉备用。

B.汉堡排

优质牛排肉:450克(肥瘦比例需在28左右,肋眼牛排为佳)/伍斯特郡酱:3滴/天然海盐:半茶匙/现磨黑胡椒:少许

将优质牛排肉冷冻至微硬,用厨刀细切成3毫米小丁(先纵切成细条,再横切成丁),然后用刀略剁细。如果家里有绞肉机就会比较方便,但千万不要拿去市场请肉贩代绞,市场的绞肉机细菌很多。

碎肉只要够细,不需要摔打,加上一点儿盐、黑胡椒与伍斯特郡酱用手轻柔地搅拌均匀,就会产生黏性。然后将碎肉分成四份,分别用保鲜膜包起后,从上方收紧保鲜膜,略转动就会聚成球状。再略压之后就成圆形饼状的汉堡排。冷藏备用。

C.其他配料

美式烤肉酱:适量/美乃滋:适量/罗曼生菜:约8片叶子/酸黄瓜:适量/西红柿:1个(切片)/洋葱:半个(切片)/奶酪:两片/泡菜丝:将卷心菜切成丝,用糖、醋、盐、白胡椒、美乃滋、牛奶调味/冷冻炸薯条:适量

做法

1.热平底锅加热至微冒烟,加入约1大匙奶油(食谱分量外),放入汉堡肉排煎烙,每分钟翻面1~2次,使其终呈现出完美的棕色。将煎好的肉排放上烤盘,各自盖上一片奶酪,放入180℃烤箱烤两分钟后取出,静置3分钟。

2.将圆面包剖开,剖面朝上,趁汉堡肉排静置的时候,放入180℃烤箱上层,烤3分钟后取出。剖面涂上美乃滋,底层面包放上罗曼生菜叶、西红柿切片、洋葱切片、酸黄瓜条。然后放上汉堡肉排、美式烤肉酱(或不放,或放其他酱),再放上生菜叶。从面包正中上方插上一根牙签固定。

3.将完成的汉堡装盘,可附上泡菜丝、炸薯条等配菜,一道美味的米其林星级完美汉堡就完成了。

老上海记忆中的法国菜:焗蜗牛与烙蛤蜊

我家几乎每天都会准时收听《美食家》节目,我前几天边写稿边听节目的时候,发现主持人、美食家王瑞瑶小姐找了来自法国的“男神卡卡”来上节目。聊到烤田螺的时候,他说其实法国年轻人并不吃烤田螺,王瑞瑶小姐听后觉得非常惊讶。这让我想到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很多人一讲到法国菜就会想到烤田螺?

法国经典料理上千道,洋葱汤、勃艮第红酒炖牛肉、红酒炖鸡、第戎牛排、马赛鱼汤、鱼排佐白酱、普罗旺斯炖蔬菜……烤田螺到底有什么特殊地位,被一些人当作法式料理的典型?

这个问题我也没有答案,但我猜想可能跟海派西餐与上海的红房子餐厅有关系。法式烤田螺其实烤的不是田螺,而是蜗牛,正式的菜名应该叫“勃艮第焗蜗牛”(Escargot de Bourgogne),顾名思义这又是一道来自勃艮第地区的乡土菜。当地人习惯在圣诞夜或是家族庆典聚会时食用这道美食,当然,其他地方的法国人就不见得人人吃过或爱吃这道菜。

这就好比鹿港人对盐渍虾猴(蝼蛄虾)有特殊的情感,但台湾其他地方的人就不一定吃过鹿港虾猴一样,所以很多法国人没吃过焗蜗牛也不奇怪。

传统上勃艮第焗蜗牛用的蜗牛,是一种学名叫作Helix pomatia的蜗牛,又称罗曼蜗牛。以前勃艮第的田野里有很多这种蜗牛,乡下人如果想吃,只要认真收集一下午,花点儿时间处理一下,晚餐时就能上桌,跟台湾人吃田野间常见的非洲大蜗牛差不多。

但是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复苏,法国城市里的餐厅越来越多,这道乡土菜也被引进城市,造成野生罗曼蜗牛一度濒危。所以目前法国法律放宽规定,包括进口蜗牛在内,有四个品种的蜗牛做成的焗蜗牛可以被冠上“勃艮第焗蜗牛”的菜名。

老实说,这道菜并不是什么高难度的菜,难的就是取得罗曼蜗牛。如果买得到活蜗牛,就让蜗牛禁食3天,排掉体内的脏污,将蜗牛肉取出,壳洗干净,再将蜗牛肉去除内脏后洗净,用洋葱、西芹、红萝卜做成的香料蔬菜高汤与白酒煮30分钟去腥臭杂味。然后把大蒜碎、香芹碎、奶油、胡椒、盐搅拌成香芹大蒜奶油,与煮过的蜗牛肉一起填回蜗牛壳,放进烤箱焗一下就可以上桌了。

如果买到的是处理好的蜗牛罐头,那就更简单,直接将蜗牛肉用香料汤与白酒煮30分钟后,和香芹、大蒜、奶油一起填回蜗牛壳,然后进烤箱焗,就可以了。

那么这道菜吃起来味道又如何呢?这道菜在台湾的很多西餐厅都有卖。我没去过法国,没在原产地吃过,但我想在台湾吃过的朋友应该都跟我有差不多的感受,那就是:见面不如闻名。

可能是因为在台湾没办法进口活体蜗牛,绝大部分餐厅用的进口蜗牛罐头也不是法国产的(大多来自东南亚)。老实说吃起来除了肉质比较软嫩之外,并没有什么神奇之处,就是道奶油焗螺肉而已。

听说台湾有些蜗牛养殖业者在培养一种非洲大蜗牛的白化种,叫作“白玉蜗牛”,也许哪天有机会吃到白玉蜗牛做成的焗蜗牛(按照法国法律规定这不能叫勃艮第焗蜗牛)会让我对焗蜗牛的印象有所改观吧。

那这道勃艮第蜗牛又是如何变成那么多人心目中法国菜的代表的呢?这可能要追溯到170年前的上海。

海派西餐

我们现在常常把要去吃一顿好的料理叫作“吃大餐”,这个用语是从上海人那里得来的。原本大餐的意思是吃西餐,因为排场隆重,讲究上菜的先后顺序,跟中式的用餐方式不同,加上价格不菲,所以早在100多年前,上海人就把吃西餐叫作吃大餐。

1909年上海出版的《海上竹枝词》里面提到了上海人吃西餐的情况:

 

海上风行请大餐,每人需要一洋宽;

主人宴客殷勤甚,先教坐定点菜单。

主人独自坐中间,诸客还须列两班;

近者为尊卑者远,大清会典可全删。

大菜先来一味汤,中间肴馔难叙详;

补丁代饭休嫌少,吃过咖啡即散场。

纵饮休云力不胜,劝君且慢点香槟;

白兰地本高粱味,红酒何妨代绍兴。

点菜还须各自书,今朝例菜问何如;

免教搜索枯肠遍,不过猪排炸板鱼。

寿头怕请西餐,箸换刀叉顶不欢;

还可照人敷衍过,要他点菜更为难。

 

词中所谓的“洋宽”指的是外币,“补丁”指的应该是英式的布丁(不一定是甜点),其中对点菜、座席、上菜顺序、饮酒等场景都有简单的描写。一洋宽到底价值多少,这个要说清楚真的会花很多力气,这首《竹枝词》因为提到了布丁,我们就假设词中的洋宽指的是英镑吧。1905年的时候1英镑约等于7.2两白银,而清末的时候一亩良田值78两白银。花这么多钱吃顿西餐,难怪上海人会称西餐为大餐。

上海自古就是南北漕运的重要转运站,颇多商贾闲人。1842年,上海成为对外口岸之后,城市的发展就像装了火箭般一飞冲天,短短几年上海就变成了繁华的都市之一。不论外地人、外国人、想要找机会的人,还是……都来到上海,让上海的饮食变得多姿多彩,从而产生了一种饮食潮流叫作“海派菜”。

海派菜简单说就是各方外地人来到上海之后,开设了以家乡口味为噱头的餐馆,但这些餐馆所做的菜又融合了上海人的口味与食材,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上海饮食特色。几乎所有你听说过的中国菜系都有一个“海派”戚,比方说海派川菜、海派粤菜、海派闽菜……据说可以分成十六帮。

更妙的是外国人来到上海之后也带来了他们的饮食习惯,于是上海出现了所谓的“海派西餐”。上海早开业的西餐馆,是1882年开业的位于福州路上的一品香番菜馆,虽说是主打番邦口味,但主要的消费者都是一些追求时髦的上海客。但早期如《竹枝词》中提到的,西餐价格非常昂贵,对于当时的一般上海人来说,开洋荤吃大餐并不是非常普及的日常饮食行为。

1917年十月革命发生后,大量俄国难民涌入上海。这些被上海人称为罗宋人的难民为了谋生,在霞飞路(今淮海中路)一带开设了大大小小四十余家俄式菜馆。这些罗宋餐厅走的是平价路线,主打一菜一汤(罗宋汤、面包、奶油),价格实惠。这样一来,“大餐”变得人人都吃得起,西餐开始风靡上海。

西餐厅越开越多,竞争也就日趋激烈,这些西餐厅为了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开始标榜自己的菜系来源,之后逐渐发展出法、英、俄、德、意五大菜系。根据记载,法式西餐讲究用料与做工精细;英式西餐喜用水果入菜,咸中带甜;俄式西餐油多味重,强调奶味与酸味;德式西餐选料精细,讲究精致;意式西餐注重原汁原味。

奇怪,怎么与我们现在对于德国菜、意大利菜、英国菜的印象有点出入?这就是海派西餐的特色。为了在旧上海的餐饮市场上争奇斗艳,各家餐厅引进了各国的菜色做法,各自整合或分类,形成彼此差异,又为了迎合消费者而做出了“海派”的口味调整。其实这些餐厅所卖的菜色都不是原汁原味的西餐,用餐方式是西化的,但是口味与用料都是上海化的。这就是所谓的“海派西餐”,一种融入中式材料、口味又貌似西餐的餐饮菜系。

比如20世纪30年代,晋隆西餐社推出了一道叫“金必多浓汤”的新菜,大受市场欢迎。金必多浓汤写着“Comprador Soup”。“Comprador”是葡萄牙文中的“买家”的意思,后来被用来指洋人在中国的“买办”。买办浓汤,这是什么汤啊?这个汤其实是在西式的奶油浓汤底加入中式菜色烩八珍的材料(鲍鱼、鱼翅、火腿……)。

其他包括:炸猪排(改自维也纳炸排,蘸梅林辣酱油)、上海式罗宋汤(用卷心菜取代甜菜)、洋芋色拉(沙拉)……这类海派西餐菜品,慢慢成为上海饮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

 

红房子与烙蛤蜊

 

有趣的海派西餐料理应该是烙蛤蜊,这道菜创始于“红房子西餐厅”。红房子创业之初的老板是法国籍犹太人路易·罗威(Louis Rover),战前他在霞飞路开了家Chez Rover餐厅,后来因为二战而歇业。战后路易·罗威买下亚尔培路(现陕西南路)37号的洋房经营西餐,取名“喜乐意”(Chez Louis),因为整个店外墙都刷成红色,所以上海人习惯叫这家餐厅“红房子”。

红房子开业之初因为抗战结束一派新气象,老板路易先生特意有别于上海原本的海派西餐传统,引进正统法式菜色,主打法国原味。菜单上有烙蜗牛、洋葱汤、牛尾汤、乡村汤、红酒炖鸡等。这些都是真正的法国菜,其中有名的就是烙蜗牛,也就是勃艮第焗蜗牛。红房子是上海个推出这道菜的餐厅,标榜材料原装进口,一时之间门庭若市,成为上海热门的西餐厅。

红房子有名的客人应该就是张爱玲了。红房子有一份专为张爱玲制作的菜单,只要她一入座立刻奉上,以免大作家为点菜烦心。这张菜单上有张爱玲喜欢吃的几道菜:洋葱汤、烙蜗牛、第戎牛排(芥末牛排)。

名人如此喜欢红房子,一般消费者就更不用说了。当年的中上阶层上海人对红房子的法式烙蜗牛印象非常深刻。一讲到法国菜就想起红房子,一讲到法国菜就想到烙蜗牛。

我小时候还没吃过西餐时,就已经知道烤蜗牛是一道法国名菜,说起来这可能是一种上层阶级的文化诠释,演变成社会集体强迫记忆的现象。

不过,后来红房子西餐厅有名的菜不是烙蜗牛,而是烙蛤蜊。因为种种原因,红房子没蜗牛可卖,主厨俞永利迫于无奈到处找代替食材。一开始,他用了市场上常见的田螺,但是田螺肉太硬,后来用了蛏子(竹蛏)也不太对味,用了大个的蛤蜊,不但对味,而且似乎比漂洋过海的蜗牛罐头更鲜美。

1950年初,外国人相继离开中国,上海人刘瑞甫顶下“喜乐意餐厅”继续经营西餐。1956年,公私合营重新注册登记后,该餐厅正式定名为“红房子西菜馆”。后来红房子几经风雨被迫更名为红旗饭店,改卖食堂菜,很长时间不再经营西餐。直到20世纪70年代,法国总统蓬皮杜访问上海,为了招待外国贵宾,当时已经改成食堂的红房子又找回当年的厨师,做了全套的法餐来招待法国总统。

当时红房子的主厨就用了这道改自法式焗蜗牛的烙蛤蜊作为前菜。蛤蜊的新鲜海味与细嫩质地令人激赏,蓬皮杜大大称赞了当天晚宴中的烙蛤蜊,称它为“中国人发明的法国菜”。一时间,红房子又名声大噪!后来,红房子重新经营西餐,这道菜也成了红房子的招牌菜,直到现在。

20世纪80年代,各种真正外国口味的正宗西餐厅也陆续进入上海。原有的海派西餐厅无法与新进入的异国餐厅竞争,一些如天鹅阁、复兴西菜社和蕾茜饭店等,都在1990年前后关闭了。红房子西餐厅倒还有一些怀旧顾客捧场,至今还在营业。虽然红房子创业之初标榜正宗法式,但是到了现在反而变成海派西餐的代表。

虽然海派西餐厅在上海已经式微,但是一些老的海派西餐比如炸猪排、罗宋汤、烙蛤蜊……很多上海家庭都会做,可以说这些“西餐”早已渗透到上海人的饮食中,也算是另类的“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了。

在家做出法式焗蜗牛与烙蛤蜊

这两道菜除了主料(蜗牛、蛤蜊)不同之外,其他佐料调味,甚至烹调流程都是一样的。简而言之,就是先将主料处理好,然后加上香芹、大蒜、奶油后进烤箱焗烤。

香芹、大蒜、奶油是一种很老派的佐料,但用途很多,焗海鲜或是烤面包都可以拿出来用,用不完又可以放回冷冻库,期待下次再相逢。这种佐料的制作确实是非学不可。

里面用的“香芹”不是一般的芹菜,而是俗称“巴西利”的欧芹。欧芹有两种,一种是卷叶的,常常被中式餐厅拿来做盘饰;另一种是平叶的,常见于欧式料理中。平叶的除非自己种,否则很难买到,如果真的没有,跟市场上的菜贩说要买巴西利,就能买到卷叶品种。这两个品种的味道不太一样,不过用卷叶的来做也是可以的。

焗蜗牛一般会附上壳,然后用很特别的洞洞盘装盘,不过我在台湾从来没看过连壳一起上的焗蜗牛,据说蜗牛壳要跟食材厂商订才会有,壳跟蜗牛罐头是分开卖的。我想大概是成本考量,导致提供这道菜的餐厅不愿意连壳一起上菜。反正壳也不能吃,即使想在家做这道菜,也不用特意去找食材行买蜗牛壳。

蜗牛肉罐头与特别的蜗牛盘(又叫田螺盘)在一些烘焙材料商店或是进口食材商店倒是不难买到,如果不喜欢蜗牛,那么用新鲜的蛤蜊做成海派烙蛤蜊,也是别有风味的。

勃艮第蜗牛

蜗牛罐头:1罐/西芹:1根,切成丁/洋葱:半个,切成丁/红萝卜:四分之一个,切成丁/香芹、大蒜、奶油:少许(奶油100克,放在室温回软;大蒜两瓣切碎;红葱头1瓣切碎;新鲜香芹切碎约1大匙;盐1茶匙;白酒1茶匙;现磨黑胡椒少许)/土豆泥:少许(土豆1个,奶油1大匙,鲜奶油3大匙,盐和白胡椒少许)/黑胡椒粒:1茶匙/白酒:少许/水:2升/面包粉:少许

 

1.罐头蜗牛肉很腥,必须做处理。将西芹、洋葱、红萝卜与黑胡椒加入约2升的水,用中小火煮30分钟,做成简易香料蔬菜汤,将蜗牛罐头的肉捞出(汤汁倒掉不用),蜗牛肉放入简易香料蔬菜汤中加白酒小火煮30分钟后,关火静置直到高汤冷却,捞起蜗牛肉备用。

2.制作香芹大蒜奶油,将材料混合均匀,放入冰箱冷藏备用。

3.制作土豆泥,将土豆去皮切成块后放进锅里蒸,蒸熟后捣成泥,拌入鲜奶油、盐、白胡椒。置旁备用。

4.在焗蜗牛专用盘的每个洞里放入一点点土豆泥,放入蜗牛肉,填上一点儿香芹大蒜奶油,再加上一点点面包粉。

5.烤箱预热180℃,整盘蜗牛放入烤箱烤15分钟即成。


海派烙蛤蜊

大蛤蜊:20个(吐沙洗净)/香芹大蒜奶油:少许/土豆泥:少许/面包粉:少许

1.用海碗装少许水放入大蛤蜊,然后架在另一个装好水的锅上。中火隔水加热直到蛤蜊略开口且用汤匙搅动也不会闭口的程度,就表示蛤蜊已经往生了,用奶油抹刀或咖啡匙辅助,将一个个蛤蜊挖开取肉,留下蛤蜊壳。蛤蜊肉与蛤蜊壳置旁备用。

2.盘子(可以放进烤箱的盘子)上先铺一层土豆泥,一个蛤蜊壳上放一块蛤蜊肉,填上香芹大蒜奶油。壳口沾一些面包粉,开口朝上黏在土豆泥上。

3.烤箱预热180℃,整盘入烤箱烤15分钟即可上桌。

我觉得用蛤蜊的鲜美程度,更胜漂洋过海的蜗牛罐头,这是很简单就能完成的法式料理,感兴趣的朋友也来试试看吧。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