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信息材料概论(林健)
定价:25.00元
作者:林健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8-01
ISBN:978712200612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林健编著的《信息材料概论》介绍了信息材料领域的理论、技术、应用及发展历程,涵盖微电子技术及光电子技术基础、激光、信息传感、存储、传输、显示、处理技术及其材料等方面内容。力求以通俗易懂的方法全面阐述信息科技及其信息材料领域的基本理论与相关技术、材料应用与*发展,从而使读者较为全面地了解该领域的相关知识。
《信息材料概论》适应人们对信息材料领域的知识需求,能满足材料类专业本科生、专科生及研究生的信息材料方面的教学要求,也可作为其他专业学生的教学用书以及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章 导论
1.1 信息材料的发展历史
1.2 信息材料的分类
1.3 信息材料的应用与发展
第2章 微电子材料基础
2.1 半导体物理基础
2.1.1 半导体的性质
2.1.2 半导体材料的能带结构
2.1.3 半导体材料分类
2.2 集成电路基础
2.2.1 半导体器件基础
2.2.2 集成电路技术及其发展
2.2.3 集成电路的分类
2.3 集成电路芯片制造技术
2.3.1 原料提纯
2.3.2 单晶硅锭及硅片制造
2.3.3 光刻与图形转移
2.3.4 掺杂与扩散
2.3.5 薄膜层制备
2.3.6 互联与封装
2.4 集成电路芯片材料
2.4.1 厚膜电子浆料
2.4.2 引线框架和引线材料
2.4.3 封装及封装材料
2.4.4 集成电路基片材料
2.4.5 其他微电子芯片材料
第3章 光电子材料基础
3.1 光电子技术概述
3.2 半导体的光学性质
3.2.1 半导体的光吸收特征
3.2.2 半导体的发光机理
3.3 激光材料
3.3.1 激光原理
3.3.2 激光的特性
3.3.3 常用激光器
3.3.4 激光晶体
3.3.5 激光玻璃
3.3.6 半导体激光介质
3.4 集成光路和光电子集成技术
3.4.1 平面光波导
3.4.2 集成光路材料
3.4.3 光电子集成回路材料
第4章 信息传感材料
4.1 力敏传感材料
4.1.1 应变电阻材料
4.1.2 半导体压阻材料
4.1.3 压电材料
4.2 热敏传感材料
4.2.1 热电势式测温传感器
4.2.2 热电阻式温度传感器
4.2.3 PN结型测温传感器与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
4.2.4 热释电式传感器
4.3 光敏传感材料
4.3.1 光电效应
4.3.2 半导体光电探测器材料
4.3.3 光电探测器件
4.3.4 摄像材料
4.3.5 光固态图像传感器
4.4 磁敏传感材料
4.4.1 半导体磁敏电阻
4.4.2 霍尔传感器
4.4.3 强磁性材料
4.4.4 磁敏晶体管
4.5 气敏传感材料
4.5.1 气敏传感材料的分类和原理
4.5.2 半导体气敏材料
4.6 湿敏传感材料
4.7 光纤传感材料
4.8 生物传感材料
第5章 信息存储材料
5.1 磁存储材料
5.1.1 磁存储原理
5.1.2 磁存储系统
5.1.3 磁带、磁盘存储材料
5.1.4 磁泡存储材料
5.1.5 巨磁电阻存储材料
5.2 半导体存储器材料
5.2.1 存取存储器
5.2.2 只读存储器
5.3 光盘存储材料
5.3.1 只读式光盘材料
5.3.2 一次写入光盘材料
5.3.3 可擦重写光盘存储材料
5.4 新型信息存储材料
第6章 信息传输材料
6.1 通信电缆材料
6.1.1 双绞线材料
6.1.2 同轴电缆材料
6.2 光纤通信材料
6.2.1 光纤工作原理
6.2.2 光纤的性能
6.2.3 光纤的种类
6.2.4 光纤、光缆制作技术
6.2.5 其他光纤通信系统材料
6.3 微波通信材料
6.3.1 微波传输线材料
6.3.2 铁氧体微波材料
6.3.3 微波集成电路材料
6.4 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材料
6.4.1 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6.4.2 GSM移动通信材料
第7章 信息显示材料
7.1 阴极射线显示材料
7.1.1 阴极射线管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7.1.2 CRT荧光粉材料
7.2 液晶显示材料
7.2.1 液晶分子结构和特性
7.2.2 液晶显示器的种类及原理
7.2.3 显示用液晶的种类
7.2.4 液晶显示器中的其他材料
7.3 等离子体显示材料
7.3.1 气体放电机理
7.3.2 等离子体显示器原理
7.3.3 PDP材料
7.4 场致发射显示材料
7.4.1 场致发射显示器原理及结构
7.4.2 FED冷阴极材料
7.4.3 FED用荧光粉材料
7.5 电致发光显示材料
7.5.1 交流薄膜电致发光显示材料
7.5.2 交流粉末电致发光显示材料
7.5.3 发光二极管
7.6 电子纸材料
7.7 其他平板显示技术
7.7.1 真空荧光显示
7.7.2 电致变色显示
7.7.3 电泳显示
第8章 信息处理材料
8.1 模拟集成电路材料
8.2 数字集成电路材料
8.3 激光调制材料
8.3.1 电光调制材料
8.3.2 声光调制材料
8.3.3 磁光调制材料
8.4 非线性光学材料
8.4.1 非线性光学效应
8.4.2 非线性光学材料
8.4.3 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应用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信息材料概论》的封面设计颇具匠心,那种深邃的蓝色调搭配着简洁的字体排版,立刻给人一种专业而又不失深度的感觉。我当初选择它,很大程度上是被这种视觉上的吸引力所打动。拿到书后,那种厚实的纸张手感也让人心情愉悦,这对于一本需要反复翻阅的教材来说,无疑是个加分项。它放在书架上,就像一个沉稳的智者,散发着知识的光芒。我尤其欣赏作者在章节标题的处理上,那种层层递进的逻辑感,仿佛在引导读者一步步揭开信息材料世界的神秘面纱。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研读每一个细节,但仅凭这第一印象,我就能感受到编撰者在排版和装帧上所倾注的心血。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往往预示着内容本身的严谨性。我期待着在接下来的阅读中,这种良好的开端能被内在的知识体系所支撑和印证。
评分我接触过不少关于材料科学的入门书籍,但这本书的章节安排似乎有着独特的“呼吸感”。它不像有些教材那样一上来就抛出复杂的公式和晦涩的理论,而是通过一系列引人入胜的案例,巧妙地将宏观概念与微观结构联系起来。举个例子,书中对某些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的介绍,那种描述方式简直就像在讲述一个关于“分子如何协作完成特定任务”的故事,而不是枯燥的参数罗列。这种叙事性的讲解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初学者的门槛,让那些原本看似遥不可及的物理化学原理,变得生动可感。我特别留意到它在图示方面的运用,那些示意图的清晰度和准确性非常高,每一个箭头、每一个符号的摆放都恰到好处,仿佛都在为你提供最直观的理解路径。可以说,这本书在“教”和“学”之间搭建了一座非常稳固的桥梁。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前沿科技动态的业余爱好者,我购买这类书籍的重点往往在于它对“新”的捕捉能力。我翻阅了其中关于新型存储介质的那一章,里面的探讨深度超出了我预期的“概论”级别。作者似乎没有满足于介绍经典理论,而是大胆地引入了一些近几年才在顶级期刊上崭露头角的概念。这种前瞻性让人耳目一新,也让我对林健教授的学术视野有了更深的敬意。当然,这种高密度的前沿信息对读者的基础知识要求也相对较高,但这恰恰是它价值所在——它不是让你停留在已知,而是推着你向前看。我希望这本书能持续更新,毕竟信息材料领域日新月异,能跟上时代步伐的工具书才是真正的良器。
评分从我个人的阅读习惯来看,一本好的技术书籍必须具备极高的检索效率。我试着查找了几个关键术语,这本书的索引部分做得相当到位。它不仅涵盖了主要的专业名词,甚至连一些在特定章节中首次出现的限定性词汇也被纳入其中,这对于需要快速定位信息的工程师或研究人员来说,简直是福音。此外,书中大量的脚注和参考文献列表也体现了其学术的严谨性,每一项重要的论断后面都能找到可靠的出处,这极大地增强了其可信度。这种细致入微的结构设计,使得这本书不仅可以作为系统的学习教材,更可以作为一本随时待命的专业参考手册来使用,非常实用。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着实让我有些意外,它不像传统教材那样板着面孔,而是带着一种恰到好处的学者的克制与幽默感。在一些复杂的概念解释后,偶尔会出现一些精炼的比喻,这些比喻往往能瞬间点亮困惑已久的地方。我尤其喜欢作者在总结部分的处理,他不会简单地重复前面讲过的内容,而是会提升一个维度,探讨这些材料在社会和工业层面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这种“由微观到宏观,由理论到应用”的写作脉络,让阅读体验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而更像是一场启发思维的对话。这种平衡感,在技术书籍中是相当难能可贵的,让人愿意一页接一页地读下去,甚至在合上书后,还能回味无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