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神九纪实
定价:58.00元
作者:陈善广
出版社:湖南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9-01
ISBN:9787535774057
字数:322000
页码:30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622kg
编辑推荐
20万字一手材料鲜活描述
110张图片真实再现
20位航天专家倾情受访
3位飞天英雄鼎力支持
景海鹏:两次进驻太空的中国**人
刘 旺:演绎“太空穿针”
刘 洋:绽放太空的中国玫瑰
内容提要
《神九纪实》以纪实性报告文学的手法全景式、全方位地记录和呈现“神九”和“天宫一号”在深邃苍穹进行载人交会对接这一事件,在读者眼前呈现这一激动人心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它在汇集大量手素材的基础上,完整地呈现“神九”载人交会对接“天宫一号”的全过程;科学解读中国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的面貌和发展,也讲述此次深空“交会”背后,以及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过程中,中国航天人为此次载人交会对接、为中国航天事业默默奉献、表现航天人精神风貌的感人故事,重点讲述“神九”航天员选拔和训练实现飞天梦想的感人故事。
目录
作者介绍
陈善广,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导,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航天员》杂志主编,中国空间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宇航学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多所大学教授,国家“973”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
负责和参与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全过程研制,历任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总指挥。参加了4次无人飞行、4次载人飞行试验,特别为神舟六号、神舟七号、天宫一号、神舟八号及神舟九号任务的圆满完成做出了突出贡献。负责主持和参加了十几项国家和国防重点科研项目和课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2项,发表论文70多篇,出版专著5部。出版多部航天科普与纪实文学作品。
1995年首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04年获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奖、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2006年获曾宪梓载人航天基金奖,科学中国人2007、2008年度人物,1998年享受特殊津贴。
文摘
序言
2012年6月29日,“神舟九号”飞船顺利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相继健康出舱,持续13天的“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收官。13天任务期间,3名航天员圆满实现了“准确进入轨道、精准操控对接、稳定组合运行、安全健康返回”的既定目标。在世界载人航天曲折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又一次迈出了坚实的步伐。6月29日下午,4时许,三位航天员回到了航天城。经历了13天的太空生活,他们虽然都消瘦了很多,却显得十分精神,让我感到非常欣慰。看到战友们不辱使命,平安归来,我由衷地为他们骄傲,为他们自豪!依然记得,6月16日下午,在“问天阁”举行的出征仪式上,一身白色航天服的刘洋,英姿勃发。面对首位“飞天”女性的巨大挑战,她自信、灿烂的笑容给了我们好的答案。嫦娥飞天的故事跨越了千年,终于得以实现。依然记得,6月18日17时06分,景海鹏打开“天宫一号”舱门,个“游”进“天宫一号”、对着镜头挥手致意时,指挥大厅经久不息的掌声——那是我们中国航天员进入在轨运行的人造天体的历史时刻。依然记得,6月24日12时55分,刘旺“驾驶”“神舟”飞船与“天宫”紧紧相牵、对接成功的那一刻。从那一刻开始,继突破天地往返、出舱活动技术之后,我国已经完整掌握了载人航天三大基础性技术中的后一项——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天宫”圆梦,梦圆“天宫”。和以往载人飞行任务稍稍不同的是,“家”是这一次在媒体报道中被提及多的一个词。“神九”任务,我国航天员进入在轨飞行的“天宫一号”,并驻留了10天之久,其间除实现了正常在轨生活、锻炼外,还展开了系统的航天医学空间实验,中国人真正意义上有了在太空的个“家”。随着后续任务的稳步开展,中国人的“太空之家”必然会更加宜居,也将更加出色地发挥科学研究平台、科普教育基地等方面的优势。太空是人类梦想的疆土,是航天英雄们挥洒勇气、智慧与豪情的天幕舞台。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曾创造出辉煌的人类文明。“飞天”之梦,代代相传,不断充实,浸盈在整个中华民族的血液中。在美国、俄罗斯发展载人航天近半个世纪之后开始追赶的中国航天人,正不断缩小与其的技术差距。“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在我国手控交会对接任务成功的同一天,“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下潜至7020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这也是世界同类型载人潜水器的大下潜深度。无论是在九天之外,还是在浩瀚深海,中国人的足迹不断刷新着新的纪录。随着我国数次重大载人航天任务的圆满成功,人们对载人航天已经不再陌生。但是,每一次重大任务的背后,载人航天八大系统都有怎样的职责?各个系统之间是如何精密配合,才书写出这如梦如幻的篇章?航天员在“天宫”是如何度过每一天的?大多数人对此并没有太深入的了解。我们因此萌生了要将这次盛事记录下来的想法。通过我们多角度的记录,让读者能“管中窥豹”,借着这本书了解几十万航天人是如何在航天任务中密切协同,感受航天员系统、空间应用系统、载人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通信系统、着陆场系统和空间实验室系统八大载人航天分系统的通力合作。“神舟九号”载人航天飞行已成历史,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即将踏上新的征程。而载人航天精神和文化却正在中华大地上日益发扬光大。我们记录辉煌,见证历史。我们希望把这一无价的精神财富播撒到祖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让这一壮美的精神之花伴随着中华民族航天振兴的整个历史航程。通过一个个不同的角度展现载人航天各系统的职责,以记录的语言勾画这次“神九”任务的踪迹,是《神九纪实》力求突出的特点。另外,为了使本书有的收藏性和直观性,书中还汇集了大量珍贵图片,让航天员在太空工作、生活的场景尽呈读者眼前。总之,向广大读者,特别是向广大青少年读者奉献一本人人都能读得懂的航天科普读物,是本书编者的心愿。本书完稿之时,2012年伦敦奥运会刚刚落下帷幕。中国体育代表团扬眉出凯旋,以38枚、27枚银牌、22枚铜牌位列榜第二,创造了赴境外参加奥运会的好成绩。和奥运健儿一样,中国航天员的顽强斗志、精湛技艺和精神风貌,激励着国人在各自的岗位上挑战困难、奋发进取。每一次航天任务,都刷新着我国的航天记录,高奏了一曲曲和谐的盛世强音。无论是在太空,在深海,还是在奥运赛场,五星红旗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印记,它见证着我们祖国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书写的更宏大壮丽的传奇。奥运会“团结、友谊、进步”的精神,让不同国家、民族、肤色、语言的选手相拥五环旗,公平竞争,和睦相处,它闪耀着人类追求和平进步的光辉。为奥运喝彩之余,我不由又想起了我们的载人航天事业。载人航天事业同样是全人类的事业,为了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人们同样应当进一步摒弃成见,凝聚在一起,去开拓新的疆域。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疏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航天界同行及各界读者批评指正。
初读《神九纪实》,我被书中扑面而来的宏大叙事和严谨细节深深吸引。作者陈善广用近乎电影般的镜头感,将神舟九号载人航天任务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描绘得生动逼真。从发射前紧张而有序的准备工作,到点火升空的震撼瞬间,再到对接组合体的精妙操作,以及最后顺利返航的激动人心,每一个篇章都如同亲身经历一般。书中对航天员的心理素质、身体训练、以及在太空中的生活起居都有细致的描写,让我们得以窥见这些英雄背后不为人知的付出与艰辛。我尤其欣赏作者对技术细节的梳理,虽然我不是航天领域的专家,但通过流畅易懂的文字,我能够理解那些复杂的科学原理和工程技术的意义,从而更加敬佩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次任务的记录,更是一曲献给探索精神的赞歌,它点燃了我内心深处对未知的好奇与向往,让我对中国航天科技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与期待。
评分《神九纪实》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窗口,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审视了这次意义非凡的任务。陈善广的笔触细腻且充满力量,他没有停留于冰冷的数字和技术参数,而是着重刻画了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的故事。我看到了无数科研人员、工程师、以及航天员们日以继日的辛勤付出,他们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重托,在探索浩瀚宇宙的道路上不懈奋斗。书中关于任务背后所面临的挑战、克服的困难,以及每一次技术突破的艰难历程,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种克服万难、勇攀高峰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我。读罢此书,我不仅对神舟九号的成功运行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更对中国航天人身上那种坚韧不拔、敢于创新的品质肃然起敬。这本书极大地激发了我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也让我认识到,伟大的成就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无数汗水与智慧的结晶。
评分读完《神九纪实》,我最大的感受是震撼与感动。陈善广以一种近乎诗意的语言,记录了神舟九号任务中那些令人心潮澎湃的时刻。书中对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生活描绘,让我仿佛置身其中,感受着失重带来的奇妙体验,也体会着他们远离地球家园的思念。我被航天员们在太空中的冷静与专业所折服,也为他们之间形成的深厚战友情而感动。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叙述过程中,穿插了大量的历史回顾和背景介绍,让我得以了解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对“两弹一星”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本书不仅仅是对一次航天任务的客观呈现,更是对中国航天精神的生动诠释,它充满了家国情怀,激励着我们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评分《神九纪实》是一本充满智慧与激情的读物,它让我看到了中国航天科技的强大实力和发展潜力。陈善广的叙述条理清晰,逻辑严谨,但又不失文学性,使得整本书读起来引人入胜。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任务中遇到的突发情况和应对措施的描写,这充分展现了中国航天团队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智慧。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回避任务中的一些细节和风险,而是真实地展现了航天事业的复杂性与挑战性,这种坦诚的态度让我对中国航天事业更加信任。同时,书中也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鼓励人们勇敢追求梦想,不断超越自我。这本书不仅让我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它点燃了我对科学探索的热情,让我意识到,只要我们有决心、有毅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评分《神九纪实》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为我呈现了一场关于中国航天梦的精彩篇章。陈善广的文笔功底深厚,他能够将抽象的技术概念转化为生动形象的描述,让非专业读者也能轻松理解。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中国航天人的群体画像,他们有的是经验丰富的老一辈科学家,有的则是充满朝气的年轻一代,但他们都怀揣着共同的航天梦想,为之不懈奋斗。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国家在科技创新领域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辉煌成就,也让我看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读完此书,我对“中国智造”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为祖国日益强大的科技实力而感到无比自豪。这本书无疑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它将永远激励着我去探索未知,追求卓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